快訊
學校防疫資訊
114全國農事類技藝競賽成績揭榜 中市學校獲3優勝
教育部主辦「114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農業類競賽於11月18日至20日在嘉義民雄農工辦竣,全國計31校、250位學生同場較勁,臺中市2所學校、10名學生參賽,最終新社高中獲得3優勝的佳績。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並大力推動技職教育,教育局與本市各校攜手用心發展,本市已連續8年獲中央評鑑為技職教育「優等」;孩子們靠著堅持與努力獲得肯定,代表臺中農業教育的扎根與教師團隊的用心,為學生感到非常驕傲。 教育局指出,農業類技藝競賽項目包含農場經營、造園景觀、畜產保健、生物產業機電、食品加工及檢驗分析等9個職種,不僅與土地有實際深度連結,更進一步地運用科技,關心經濟動物健康 ...
114年全國語文競賽-個人賽圓滿落幕 近萬人齊聚臺 中見證語文之美
經過激烈的角逐,「114年全國語文競賽-個人賽」於(23)日在臺中市圓滿落幕。來自全國22個縣市的個人賽選手(計2,062位)、陪同師長(約計5,000名)及評判/評審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語文學習成果的盛會;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感謝教育部及籌備委員會的指導,也謝謝所有評判、評審及臺中市工作團隊攜手努力讓賽事圓滿完成。 蔣局長表示,市長盧秀燕高度重視語文教育,市府為辦理今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局歷經2年籌備,動員近千名工作人員,致力為全國選手打造完善的比賽環境與溫暖的服務。 教育局指出,「114年全國語文競賽-個人賽」項目涵蓋朗讀、演說、情境式演說、字音字形、寫字、作文等六大類, ...
中市2025第四屆鬼斧神工技能實作競賽 選手匯聚 神工同場競技
2025第四屆鬼斧神工技能實作競賽(22)日在神岡高工展開,本競賽由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主辦,神岡高工承辦,潭雅神工業廠商協進會、臺灣木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廠商協進會協辦,全台8縣市48名選手同場競技,為12月全國工業類技藝競賽暖身。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技職教育,技職教育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培育體制,與產業脈動息息相關,本市技職教育係以培養具備實作力、創新力及就業力之專業技術人才為願景,讓技職教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融合與技術傳承、產業創新的重要支柱。 神岡高工指出,鬼斧神工技能實作競賽今年已進入第四屆,藉由校際之間的互相觀摩切磋競賽,以提升技藝競賽選手之 ...
永安五十,從「心」出發-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50週年校慶熱鬧登場
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創校50週年校慶(22)日熱鬧登場,教育局陳雅新主任秘書到場祝賀,與全校師生共切幼兒園精心準備的「半世紀蛋糕」,歡慶50週年校慶。 教育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也積極拉近城鄉差距,市府自111至114年度補助大安區永安國小逾674萬元,包括智慧教室設備、促進教學效能充實資訊設備計畫、「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教學軟體及數位內容、臺中市創新科技輔助教學數位典範學校初階實施計畫以及老舊廁所整修工程經費等,讓小朋友們有更便利、舒適的學習空間,教育局將持續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永安國小校長李永烈表示,永安國小從民國64年設校以來,在歷任校 ...
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歡慶60週年-創新傳承展現教育新風貌
臺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22)日舉辦「馬鳴六十歡迎校友回娘家」60週年校慶嘉年華,市長盧秀燕與教育局長蔣偉民皆到場祝賀,與歷屆教職員工、校友與家長社區共襄盛舉。 盧市長表示,歷任校長與教師團隊致力於校園建設與課程革新,從3班小校發展至今日設備完善的學習園地;為拉近城鄉差距,近年來市府提供學校多項補助,完成校舍耐震補強、電力改善、午餐廚房升級、遊戲場與運動場整建,並規劃於114 年增設無障礙電梯,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校園空間,讓孩子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校慶運動賽事今天熱鬧登場,從個人項目的田徑賽、跳繩,到團隊運動大隊接力,孩子們揮灑汗水、學習合作與突破自我;嘉年華活動更是高潮,包含創意 ...
七十載傳承,未來啟航-中市新社區中和國小70週年校慶熱鬧登場
臺中市新社區中和國小(22)日迎舉辦校70週年校慶,市府教育局蔡亭孟專門委員到場祝賀;中和國小民國45年創立以來,陪伴地方社區一同成長,今年以「七十載傳承‧未來啟航」為主題,在校園內盛大舉行系列慶祝活動,現場由歷屆校友、家長代表、社區人士及貴賓共同參與,氣氛熱烈。 教育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發展,對偏遠地區學校也很用心,積極拉近城鄉差距,教育局於111至114年度補助中和國小執行相關經費逾423萬元,包括偏遠地區學校及非山非市學校設施設備以及體育休閒站-室外球場整建工程等,逐步打造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教育局將持續挹注教育資源,讓更多孩子在優質校園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中和國小本次校 ...
中市語文競賽代表隊進軍全國 教育局賴副局長授旗期許再創佳績!
114年全國語文競賽決賽將於臺中市盛大登場,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賴緣如今(20)日於北區太平國小,為即將代表臺中市參賽的168位個人賽選手及10所學校團體賽隊伍授旗,期許選手們全力以赴,再創佳績,為臺中市爭光。 114年全國語文競賽決賽個人賽將於11月22、23日在南屯區惠文國小、臺中特教學校及私立明德高中舉行;讀者劇場(團體賽)則訂於11月30日在私立新民高中登場;本市能夠承辦這項年度語文盛會,深感榮幸,屆時將有來自全國22縣市的優秀選手齊聚臺中,一同角逐語文競賽最高榮譽,展現語文教育的深厚實力與多元風貌。 賴副局長指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語文教育的深耕與推動。教育局每年投入資源,積極 ...
全國學生音樂暨師生歌謠比賽臺中市初賽盛大舉行
114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臺中市初賽於11月17至28日熱烈舉行,全市各級學校踴躍參與,團體項目共有270隊、個人項目計1,119人參賽,參賽總人次達9,874人,規模盛大,展現臺中市學生深厚的音樂底蘊與豐碩的藝術教育成果。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藝術教育,近日教育部公布114年度「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得獎名單,臺中市共有3所學校榮獲「績優學校獎」肯定,分別為市立大甲高中、西屯區上安國小及大雅區大明國小,表現亮眼,與臺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並列全國之冠,展現臺中市在藝術教育推動上的卓越成果(影片:https://www.youtube ...
中市114學年度國際教育成果分享日登場 展現多國合作推動國際教育成果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19)日於惠文高中舉辦「114學年度國際教育成果分享日」,本次活動貴賓雲集,包括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 Paris,兼法國駐台大使)親臨現場,並有該協會及台灣法國文化協會代表、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代表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蒞臨,展現多國合作推動國際教育的成果與重視。 教育局副局長賴緣如出席致詞時表示,面對數位學習與跨國合作的新趨勢,臺中市積極推動各校結合科技工具與國際交流,也歡迎國際貴賓到臺中進行交流。 教育局指出,本次活動聚焦數位浪潮下的國際教育發展,特邀韓國 IACE 資深專員 SUEYOON LEE 以「數位學習在國際教育合作中的運用」 ...
114全國家事類技藝競賽成績揭榜 中市獲10金手26優勝 2團體獎總數蟬連六都第一
教育部主辦「114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家事類技藝競賽」日前公布成績,11月13日至15日在桃園中壢家商舉行,全國104所學校、441位選手同場競技,在為期3天的激烈競賽下,臺中市學生的技藝大放異彩,最終獲得10金手、26優勝及2團體獎的優秀成績,獲獎總數蟬連六都第一。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並大力推動技職教育,在教育局與本市各校的合作發展下,本市已連續八年獲中央評鑑為技職教育「優等」縣市;市府除每年持續投資技職教育軟硬體設施,今年還透過「金手培訓計畫」強化學生的技藝競賽培訓歷程,提供師生強力後盾;去年本市選手在全國家事類技藝競賽獲獎總數是六都第一,今年再次蟬連六都第一,是臺 ...
復興國小邀請亞洲大學法律服務社推動性別平等與反霸凌教育宣導
為深化學生校園性別平等意識與推展反霸凌教育,復興國小日前特別邀請亞洲大學副學務長簡信男教授以及法律服務社的大學生蒞校,舉辦「性別平等暨校園霸凌防治」宣導活動。 本次活動以「尊重.理解.友善校園」為主題,透過法律服務社的大學生深入淺出的講解與生動的案例分享,讓全體師生更深刻地認識性別平等的重要性,並了解校園霸凌對個人及環境所造成的嚴重影響。講師同時以互動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尊重差異」與「同理他人」的真實意涵,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從言語、態度到行動,都應展現包容與關懷。 活動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的意義不僅在於課本知識,更在於成為一個懂得尊重與理解他人的人。透過性別平等與反 ...
【校長快給糖!潭陽學童萬聖變裝大作戰】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潭陽國小今天充滿歡笑聲,孩子們化身成南瓜小精靈、神祕巫師、可愛小惡魔與俏皮小吸血鬼,為萬聖節增添滿滿童趣。校園裡繽紛熱鬧,成了創意大秀的舞台!老師們絞盡腦汁設計闖關遊戲與小禮物,更用心布置教室,從天花板垂下的紙蝙蝠到角落裡閃爍的南瓜燈,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孩子們一邊玩遊戲,一邊收集糖果,笑聲此起彼落。 活動當天,家長們也成了最熱情的夥伴,更積極協助孩子變裝、上妝。有家長開心表示:「孩子期待這一天好久了,老師真的很用心,不但讓他們玩得開心,也學到團隊合作和創意表達。」另一位家長笑說:「學校辦得比想像中還精采,孩子回家後還一直說明年 ...
陪伴勝過指令 理解勝於焦慮
后里國中輔導室於10月17日晚間舉辦親職教育講座,吸引眾多家長進場聆聽。本次活動再度邀請新社高中輔導室主任董文章擔任主講人,以「α世代學習新風貌」為題,結合十二年國教現行制度,講述孩子素養導向學習的適性培育,以及家長在親子關係與陪伴策略上的實作方式。董主任以風趣風格、生活化語言闡述複雜議題,講座過程中笑聲與掌聲交錯,氣氛熱烈。 面對身處高速數位浪潮的α世代,董主任點出「世代差異帶來的教養焦慮」,孩子把線上遊戲視為社交與學習場域、動機變動快速且擅於使用便利工具、遇問題多半直接向AI提問而減少自主檢索、對效率的追求使其拒絕冗長等待。他提醒家長應避免以「過去的經驗」抵抗「現在的現實」,若不理解 ...
忠信共學情緒:讓 SEL 成為家庭的日常語言
忠信國小於11月14日晚間舉辦「在家庭中的SEL社會情緒學習」親職講座,邀請臺中二中校長歐靜瑜蒞校主講,吸引眾多家長參與。講座從輕鬆的破冰活動開始,家長們彼此分享最近一次與孩子好好對話的經驗,也思考未來孩子最需要的能力,引發現場熱烈共鳴。 歐校長指出,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是一套協助孩子培養「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負責任的決策」五大能力的系統性方法,是108課綱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石。她也分析當代孩子在升學壓力、複雜人際與快速變遷下所面臨的挑戰,強調情緒教育對心理健康與學習動機的重要性。 講 ...
大仁萬聖節探險GO!
萬聖節來囉,大仁附幼的老師們也規劃了萬聖節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與體驗中感受不同的節慶氛圍,開心學習、快樂成長! 【討糖趣】 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 who are you? 孩子們穿上可愛又充滿創意的萬聖節裝扮,拿著南瓜燈走進熟悉的校園角落,進行「討糖趣」的活動!孩子們開心地唱唱歌、跳跳舞,來到警衛室、廚房與校長室,帶來滿滿的歡樂與驚喜,大家都樂在其中呢! 【繪本分享與手指謠】 與孩子們共讀《歡樂萬聖節》繪本享受萬聖節的氛圍以及認識萬聖節,同時搭配著有趣的手指謠《萬聖節真熱鬧》,在節奏與動作中統整孩子們討糖趣的經驗,不僅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
「一面會微笑的佈告欄─Sophie老師用心打造萬聖節的英語魔法」
萬聖節即將來臨之際,外師 Sophie 特別為孩子們精心佈置了一面充滿驚喜與學習樂趣的萬聖節主題佈告欄。這面色彩繽紛的展示牆,不僅有可愛的南瓜、女巫、木乃伊與吸血鬼角色,還融合了英語字彙教學與節慶文化介紹,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自然學習,體驗異國文化的魅力。 Sophie 老師以滿滿的心意,將每一張卡片、每一個角色都親手設計與布置,甚至細心安排顏色與擺放順序,讓孩子一走上樓梯就能感受到節慶的歡樂氣氛。她說:「學英語不只是學單字,更是認識世界的一扇窗。」這樣的用心,不僅讓教學空間更具溫度,也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充滿期待與笑容。 孩子們每天經過時,總會駐足欣賞、指著圖卡開心朗讀單字:「pumpkin ...
洛克威爾藝術實驗教育學校萬聖節派對登場 創意裝扮與南瓜彩繪展現藝術想像力
台中市私立洛克威爾藝術實驗教育學校於10月31日舉辦「萬聖節主題創意裝扮暨南瓜彩繪活動」, 校園化身為充滿創意與驚喜的萬聖派對現場。學生們以巧思設計服裝與造型,展現個人風格與藝術想像力, 充分體現學校「以藝術為語言、以人文為底蘊」的教育理念。 活動中,在西畫教室進行的「南瓜彩繪」課程掀起高潮, 學生運用多元媒材創作,每顆南瓜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全校師生也共同參與「Trick or Treat 不給糖就搗蛋」互動, 讓節慶的歡樂氣氛遍布校園,笑聲與創意交織出秋季最具色彩的學習風景。 洛克威爾藝術實驗教育學校致力於推動藝術與生活融合的教育實踐, 透過各式主題活動,鼓 ...
春安111閱讀第一【線上閱讀認證小叮嚀】
【線上閱讀認證小叮嚀】 新生入學了,開學初,教務處特別在臉書公告,認證使用方法。 共讀不只培養親子間感情,也可藉此增進孩子語言發展與理解能力,歡迎家長們一起陪伴寶貝共讀,閱讀讓生命更精彩、美好。 ...
語言成為孩子最自然的風景:新高國小雙語公開課引領教學新想像
新高國小再度以穩健的教學力吸引全市目光,一場讓學生自然學習、讓教師深度對話、讓家長深受感動的雙語公開觀議課,吸引市內多所學校教師、臺中教育大學學生以及高雄市永芳國小教師團隊參與,於 11 月 14 日在太平區新高國小熱烈展開。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宋玟蓁科長親臨現場勉勵,肯定新高團隊在雙語教學上的深耕與創新。 本次公開課包含自然與生活兩大領域:自然領域由王家偉老師、林雯琪老師,以三年級「磁鐵」單元帶領學生進行雙語自然課的探究;生活課程由鄭伃涵老師、李采萱老師,透過「大樹高 小花香」單元,引導一年級孩子在真實情境中自然開口,體驗語言、感受環境。課堂設計融入簡易語句、操作活動與發表學習,讓學 ...
淨零減碳生活由我做起 北屯國小教師社群研習
北屯國小教師社群之一「淨零綠生活 GO!」這次的主題是-減碳好料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選擇當季在地、減少加工的食材,與會的教師將習得知能融入課程教學中。淨零減碳是在減緩和抵銷所有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讓排放量與移除量達成「淨值為零」的狀態。 這不是指完全不排放,而是透過減少排放(如轉用再生能源、提升能效、發展綠色運輸等)並同時移除無法避免的排放量(如種植森林、碳捕捉技術),最終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達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