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出爐 臺中6校獲頒2金4銀 獲獎校數居全國之冠

- /upload/eduNews/5f/95/p0-1601023938.jpg
- /upload/eduNews/5f/95/p1-1601023939.jpg
- /upload/eduNews/5f/95/p2-1601023939.jpg
- /upload/eduNews/5f/95/p3-1601023939.jpg
- /upload/eduNews/5f/95/p4-1601023939.jpg
教育部109年度教學卓越獎金質獎及銀質獎名單於今(25)日出爐,全國共有26所幼兒園、33所國小、27所國中與19所高中進入複選,經過評選共有9所幼兒園、14所國小、9所國中與8所高中入圍並角逐金、銀質獎。本次臺中共有6校入圍,包括市立臺中女中、市立霧峰農工、市立四育國中、北屯區東光國小、大肚區瑞井國小及梧棲區中正國小附幼,最終由臺中女中及霧峰農工獲得金質獎;四育國中、北屯區東光國小、大肚區瑞井國小及梧棲區中正國小附幼獲得銀質獎。
教育局指出,教學卓越獎評選,除重視教學團隊在課程發展、教材教具及教法的創新性外,更需要具備教學方案實施的永續性及推廣價值,今年代表臺中市參賽的學校,充分符應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重要精神,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教師創新教學,協助學生將學習與真實的生活情境結合,將知識轉化為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與行動,讓學生熱衷並享受學習。
其中,梧棲區中正國小附幼的課程設計,起因為一條魚客人的到訪,啟發孩子的探索興趣,於是規劃「魚游五汊 樂翻天」方案,和孩子一起在做中學,從發現、探索、認同,讓孩子能快樂學、老師能快樂教,讓在地文化課程能深耕延續。
北屯區東光國小「東光桶稻學,生活穀力」方案呼應學校願景,「健康身、快樂心、自然情、世界觀」,以 RICE 理念引領水桶栽種的「桶稻課程」-研 Research、查 Investigate、創 Create、享 Enjoy,培養孩子擁有創客精神與健康快樂的人生;此外,大肚區瑞井國小團隊成員透過「探井尋美新視界~憶緬梔相思情」的課程,「憶」起共備、「憶」起教學,帶著孩子尋找瑞井自然及藝術之美,增進孩子對瑞井、對大肚山的認識,讓孩子能夠愛上自己的家鄉。
四育國中以「醇漫赤司漂天涯」作為方案名稱,其意為赤司酒廠瀰漫著酒氣,也寄寓著對家鄉濃濃的思念與回憶,讓課程的學習從在地觀擴張到世界觀,利用實作與探索課程,點燃學生對艱澀科學的學習熱情,並將知識與生活連結,從在地舊酒廠出發,瞭解家鄉至關懷世界,培育學生成為全方位科學人,具備守護環境的公民意識。
臺中女中發展「福爾摩斯上法庭」課程方案,涵養學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態度,透過理解與分析刑事案件,再依據證據及法律規範,做出邏輯性及全面性的判斷思考。其次,依照所學知識,獨立進行科學探究與實作,也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縮短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
霧峰農工「霧農—悟農 食農—永續」方案之核心理念為「食作營養,農作健康」,讓孩子們瞭解人與萬物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並在生活情境中實踐,以職科專業切入食農、 食安、食育等面向,成為以跨域合作模式共同肩扛社會責任的霧農人。
教育局表示,感謝教育部評審對臺中市獲獎學校的肯定,因應108課綱實施,臺中市不斷鼓勵教師透過專業對話,翻轉創新教學,並聚焦於學生適性發展及提升學習熱情,同時持續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就每個孩子未來為教育政策發展主軸,挹注豐沛資源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精進教學品質,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教育局指出,教學卓越獎評選,除重視教學團隊在課程發展、教材教具及教法的創新性外,更需要具備教學方案實施的永續性及推廣價值,今年代表臺中市參賽的學校,充分符應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重要精神,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教師創新教學,協助學生將學習與真實的生活情境結合,將知識轉化為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與行動,讓學生熱衷並享受學習。
其中,梧棲區中正國小附幼的課程設計,起因為一條魚客人的到訪,啟發孩子的探索興趣,於是規劃「魚游五汊 樂翻天」方案,和孩子一起在做中學,從發現、探索、認同,讓孩子能快樂學、老師能快樂教,讓在地文化課程能深耕延續。
北屯區東光國小「東光桶稻學,生活穀力」方案呼應學校願景,「健康身、快樂心、自然情、世界觀」,以 RICE 理念引領水桶栽種的「桶稻課程」-研 Research、查 Investigate、創 Create、享 Enjoy,培養孩子擁有創客精神與健康快樂的人生;此外,大肚區瑞井國小團隊成員透過「探井尋美新視界~憶緬梔相思情」的課程,「憶」起共備、「憶」起教學,帶著孩子尋找瑞井自然及藝術之美,增進孩子對瑞井、對大肚山的認識,讓孩子能夠愛上自己的家鄉。
四育國中以「醇漫赤司漂天涯」作為方案名稱,其意為赤司酒廠瀰漫著酒氣,也寄寓著對家鄉濃濃的思念與回憶,讓課程的學習從在地觀擴張到世界觀,利用實作與探索課程,點燃學生對艱澀科學的學習熱情,並將知識與生活連結,從在地舊酒廠出發,瞭解家鄉至關懷世界,培育學生成為全方位科學人,具備守護環境的公民意識。
臺中女中發展「福爾摩斯上法庭」課程方案,涵養學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態度,透過理解與分析刑事案件,再依據證據及法律規範,做出邏輯性及全面性的判斷思考。其次,依照所學知識,獨立進行科學探究與實作,也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縮短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
霧峰農工「霧農—悟農 食農—永續」方案之核心理念為「食作營養,農作健康」,讓孩子們瞭解人與萬物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並在生活情境中實踐,以職科專業切入食農、 食安、食育等面向,成為以跨域合作模式共同肩扛社會責任的霧農人。
教育局表示,感謝教育部評審對臺中市獲獎學校的肯定,因應108課綱實施,臺中市不斷鼓勵教師透過專業對話,翻轉創新教學,並聚焦於學生適性發展及提升學習熱情,同時持續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就每個孩子未來為教育政策發展主軸,挹注豐沛資源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精進教學品質,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教育局 最近報導
- 中市國教輔導團會議 局長親率召集校長觀摩雙語教學 教育局 於 2021-02-26報導
- 深耕藝術教育 傳承燈藝 點亮希望 教育局 於 2021-02-26報導
- 彩繪結盟慶元宵─學校藝文表演策略聯盟啟動典禮 教育局 於 2021-02-26報導
- 神岡國小社區共讀站「神學堂」揭牌啟用 閱讀古圳風情 教育局 於 2021-02-26報導
- 學測成績今公布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祝福考生 適性選擇 犇向未來 教育局 於 2021-02-25報導
- 臺中市關注教育洞燭機先 南區樹德國小動土典禮齊聲喝采 教育局 於 2021-02-25報導
- 中市外師人數將達102位居全國第一,增進孩子英語學習成效及國... 教育局 於 2021-02-23報導
- 109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日 盧市長視察學校防疫措施 教育局 於 2021-02-22報導
- 盧市長視察校園清潔及消毒 要求學校加強防疫工作整備 教育局 於 2021-02-17報導
- 文學底蘊向下扎根 中市第11屆兒童文學創作徵文開跑! 教育局 於 2021-02-17報導
- 為孩子打造享讀的閱讀美力角 擴展學習觸角和視野 教育局 於 2021-02-17報導
- 大手牽小手-大專院校外籍生攜手臺中市高中生 共創在地國際化場... 教育局 於 2021-02-09報導
- 臺中市大雅區大雅國民小學和平樓拆除重建工程動土 重建和平樓... 教育局 於 2021-02-08報導
- 臺中高工冷凍空調科寒假熱血師生當義工加強國中生專業訓練 教育局 於 2021-02-08報導
- 110年臺中市中等學校運動會34項59人次破大會紀錄 教育局 於 2021-02-08報導
- 中市51所推動雙語教學學校,齊心邁向雙語城市 教育局 於 2021-02-05報導
- 中聰學校串聯日本聽障學校 發揚手語文化抗疫情 教育局 於 2021-02-05報導
- 寒冬有你•「特」別溫暖-中市寒假照顧服務~精彩!熱情! 感動... 教育局 於 2021-02-04報導
- 中市府推展校園高爾夫運動 辦理中小學校長座談會 教育局 於 2021-02-02報導
-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 中市教育局要求各教育機構持續落實防... 教育局 於 2021-02-01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