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校防疫資訊
中市光正國中脫胎換骨 30週年校慶熱鬧登場
臺中市立光正國中今明(7、8)兩日舉行創校30週年之校慶系列活動,全校師生家長、地方人士、校友到場,共享光正國中努力耕耘30年,脫胎換骨的喜悅。 教育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市府爭取補助及自籌款項,挹注光正國中建造跑道1,510萬元;另補助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的「森林裡的活動中心」9,460萬元,即將在明年3月完工;在軟體計畫中,引進外籍教師、雙語學校計畫、國際教育計畫及ICL國際學伴計畫等,培養孩子們國際競爭力及素養力,讓光正國中的孩子卓越發光。 校長林筱玲表示,經過歷任校長與教職團隊30年的耕耘,今天的光正國中已脫胎換骨,從最初的紅土操場,到薰衣草紫跑道;從 ...
中市童軍全能考驗營登場700位國中師生培養團隊協作能力
臺中市114學年度第一學期童軍全能(晉級)考驗營, 11月7、8日在北屯區中正露營區隆重舉行;本屆活動邁入第39屆,由四育國民中學主辦,臺中市童軍會及臺中市女童軍會協辦,來自全市超過30所學校、近700位國中師生熱情參與,透過豐富多元的考驗與挑戰,培養臺中市優秀童軍,實踐「智、仁、勇」三達德,成為具有服務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的良好公民。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臺中市的童軍教育有著深厚的傳承,國中童軍全能晉級考驗營更是年度重要盛事,今年大會主題為「四海同心,育見未來」,期許童軍夥伴們能透過團隊合作,凝聚共識,並在學習與冒險中培養宏觀的視野,邁向更寬廣的未來;透過此次活動,讓更多孩子在童軍訓 ...
教育共好 科技領航 陳原隆先生捐贈智慧電視30臺 助梧棲國中升級智慧學習環境
臺中市梧棲國中訂於今(7)日舉辦創校61周年校慶,並於慶祝大會中舉辦陳原隆先生「智慧電視捐贈儀式」,教育局代表、歷屆會長、地方仕紳及民意代表等多人蒞臨現場,共同表達感謝與祝賀之意。 教育局表示,為提供本市各級學校學生完善教育環境,教育局每年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相關經費協助學校購置及汰換學校軟硬體設施設備,感謝陳原隆先生熱心響應捐贈興學,以實際行動支持教育,慷慨捐助150萬元,協助學校全面汰換教室內智慧電視設備,為全校師生打造更穩定、高效的數位教學環境。 梧棲國中顏隨勝校長表示,梧棲國中重視數位學習,是推展資訊教育的先驅學校,建立在資訊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AI人工智慧 ...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綻新猷 中市獲選66校為全國第一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近年來從學校課程及創新教學著手,並與民間團體結合推動品德教育有成,「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第15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暨三好燈塔學校」選拔活動,臺中市立啟聰學校等高中以下學校共計66校獲獎,大放異彩,蟬連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發展,挹注最多的教育經費推動學校軟硬體建設之外,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由教育局透過學校課程及創新教學方式,加上與民間團體結合鼓勵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使今年度「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暨三好燈塔學校」的選拔再獲全國第一,讓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品德教育內化為學生的品德力。 蔣局長說,教育局推動品德教育的做 ...
建構安全校園支援網絡-中市召開114年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議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5)日在烏日清新溫泉飯店舉辦114年「臺中市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議」,由担任校外會副召集人的教育局長蔣偉民親臨主持,並由警察局、衛生局、社會局及消防局等單位代表及本市高中職、國中及國小校約200人出席;蔣局長致詞期許臺中市「校外會」與市府團隊全力以赴,共同守護學子與校園安全。 教育局長蔣偉民強調,校園安全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工作的良窳,與校園安全密不可分;「校外會」無論執行校外聯合巡查、青春專案、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反詐騙宣導及學生交通車安全稽查等工作均能順利推展,對本市青少年學生問題得以有效防範與處理,並獲致顯著成效。 此外,她強調,隨著新興毒品入 ...
114年度中市英語讀者劇場競賽 44校學生「聲」動演創意 展現英語教育成果
為推動英語學習生活化、展現雙語教育成果,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4日)、明(5日)在大墩文化中心舉辦國中學生英語讀者劇場比賽,共有44所國中、約500位學生齊聚登場,以流利的英語口說、豐富的語調與創意音效詮釋故事,讓觀眾沉浸於聽覺的想像之中。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加強雙語與國際教育,今年全市外師人數達256人,外師與中師在校合作共備教學,讓課堂更有活力與多樣性,教育局同時持續辦理教師增能研習與三階段的雙語師資培訓,老師們能以更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教英語,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信,也享受開口說英語的樂趣。 教育局表示,這場競賽不僅展現學生的英語能力,更是一段學習與成長的旅程。學生 ...
中市學校資源共有、共榮、共享 岸裡國小社區共讀站暨大社里/岸裡里市民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社區共讀站暨大社里/岸裡里市民活動中心(3)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市府全額補助6,456萬餘元新建的校舍,一、二樓作為市民活動中心,三樓圖書室結合社區共讀站,市長盧秀燕及神岡區各界地方貴賓到場為這座學校與社區雙贏的新地標開箱。 盧市長表示,神岡區大社里、岸裡里是18世紀臺灣平埔族重要聚落,亦為大豐原地區最早開發繁榮區域,近年社區活動蓬勃發展,但原社區活動中心於民國81年在岸裡國小校內興建,經專業鑑定有安全顧慮,市府積極拆除重建,這座新建物有市民活動中心、圖書室、社區共讀站,以大面積玻璃帷幕創造街角特色,成為大社、岸裡社區幸福與活力的新地標。 盧市長進一步指出,市府有責任提 ...
2025臺中市民野餐日梧棲登場 書香海風交織幸福午後
臺中市民野餐日(2)日於全市29區同步登場,為秋日城市注入滿滿幸福能量,由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梧棲區公所攜手舉辦的「梧棲區市民野餐日」在頂魚寮公園熱鬧展開,現場陽光明媚、海風輕拂,公園中瀰漫著音樂、書香與笑聲交織的美好氛圍。 今年活動以「草地閱讀」為主軸,結合「輕鬆、輕食、輕音樂」概念,許多民眾依循活動 dress code,穿上白上衣與牛仔褲,在陽光下席地而坐,翻閱書頁、聆聽音樂,草地上隨處可見家庭共讀、親子嬉戲、情侶合影的畫面,氣氛溫暖愉悅。民眾紛紛表示,活動讓孩子重新愛上閱讀,也讓大人找回久違的放鬆與生活樂趣。 教育局長蔣偉民與梧棲區長溫國宏皆到場與民眾同樂,也有市政顧問 ...
中市藝術教育大放光彩 3校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獎」居全國之冠
114年度教育部「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得獎名單公布,臺中市共有3所學校榮獲「績優學校獎」肯定,分別為市立大甲高中、西屯區上安國小及大雅區大明國小,表現亮眼,與臺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並列全國之冠,展現本市推動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高度重視並積極深耕藝術教育,感謝獲獎學校與師長長年來的辛勤付出,讓藝術與美感教育在校園中深耕發芽,讓本市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藝術素養與美學涵養。 教育局指出,此次獲獎的大甲高中長期推廣藝術教育,已連續28年辦理「荷塘藝術月」,打造與社區共享的藝文節慶;學校還發展多元在地特色課程,如「媽祖行腳文化踏查」紀實創作等,成功連結 ...
打球也能反毒!中市「青春無毒 守護家園」3對3籃球賽熱烈開打
為推廣健康運動風氣,深化青少年反毒意識,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連續10年辦理3對3籃球競賽,藉以培養學生全人發展,並鼓勵學生參與正當休閒活動,今年的「青春無毒 守護家園」3對3籃球賽(1)日在臺中市立崇倫國民中學登場,近240名國、高中生組成60隊報名參加,熱烈開打。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相當重視校園的反毒工作,鼓勵學生課餘之外也能參加課外活動;另外教育局今年以反毒為主題辦理各項活動,如反毒飆舞競賽及無毒家園親子同樂反毒探索體驗營等活動,結合教育、體育與社區力量,期盼以「寓教於樂」方式深化反毒觀念,讓青少年在運動中學會自律、建立正向價值觀。 教育局表示,現場除了參賽隊伍 ...
酪梨大碗2.0 附設雞母蟲之家
在南屯幼兒園裡,有一個特別的環境教育角落─「酪梨大碗」。它不只是孩子們的自然教室,更是校園落葉堆肥的重要收集處。整個大碗完全由庭院裡的木材與樹枝打造,既環保又充滿巧思。上週,大碗第一次產出了約一百立方的堆肥土,這可是經過兩年多時間慢慢熟成的有機肥呢!師生們將這些寶貝土鏟出後,全數送往小班群的紅豆小梯田,完成了大自然的第一次循環利用。 不過,驚喜也在挖掘過程中讓孩子們意外發現,大碗裡住著二、三十隻圓滾滾的雞母蟲。每一隻都將近成人兩根手指那麼大,白胖的身體在土裡扭動,看起來可愛極了。孩子們怕傷到牠們,立刻暫停挖掘,先把一部分堆肥區暫時保留下來,作為雞母蟲臨時安置所。有幾隻則被小心 ...
健走杖運動走出健康人生
為培養學生健康運動觀念並認識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學務處於10月9日午後,特別邀請多吉不倒翁學校歐瓊文指導員蒞校,以「健走人生」為題,與七年級學生分享如何透過健走杖運動打敗肌少症,進而翻轉「輪椅文化」,重新找回健康與行動力。 講座一開始,歐瓊文指導員播放一段感人的影片,介紹她的家人內埔國小歐人嘉老師罹患帕金森氏症後,如何以健走杖為助力,勇敢走出疾病陰霾。歐指導員強調,病人在抗病過程中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與支持。她與家人一同以行動實踐健康理念,從家門口走到全台各地,以雙腳走出生命的韌性與希望。 接著,她親自展示各式健走杖,並介紹「13階段、52個動作」的訓練方法。透過循序漸進的練習,能有 ...
萬聖節在向上國中圖書館上演中
閱推老師盧姿吟 策畫 你所不知道的萬聖節,在圖書館上演中! 還沒參加圖書館萬聖節活動的你—— 是不是被書怪悄悄施了「遺忘咒」? 快快甦醒,來圖書館一起感受書香與驚悚交織的萬聖節氣氛吧! 一、鬼怪主題書展 傳說這區的書架裡,藏著各種奇幻、懸疑、冒險故事—— 每翻一頁,都可能召喚出一個「閱讀小惡魔」! (放心,它只會讓你欲罷不能地繼續看下去~) 二、各國萬聖節活動介紹 想知道不同國家的人怎麼過萬聖節? 從南瓜燈到糖果派對,一次看遍世界各地的驚喜習俗! 一年級的同學可由老師帶隊前來闖關,一起發現知識的魔法~ 三、一年級萬聖節認證任務 完成「鬼怪書展」探索 ...
「智慧教學、安全應用」Gen AI 教學工作術與資訊安全整合實踐研習
學校於114年10月22日舉辦「Gen AI 教學工作術與資訊安全整合實踐」為主題的研習,協助教師強化數位學習與人工智慧應用的專業能力。活動由鄭昌和講師主導,結合數位學習精進,聚焦於資訊應用能力的前瞻部署,協助教師熟悉 AI 工具在教學現場的高效應用策略。 課程內容包含三大主軸:一是利用 Google NotebookLM 進行命題與測驗設計,讓教師能以 AI 協助教材製作與學習評量;二是介紹 Google Gemini 在教學上的創新應用,示範如何結合生成式 AI 提升學生學習互動與思考表達能力;三則開放教師進行問題討論與實作回饋,分享應用經驗與教學反思。 透過此次研習,參與 ...
【愛心剪髮傳溫情 義剪服務暖人心】
本校每月一次的「愛心義剪」活動,總在溫馨的笑聲中展開。兩位熱心的志工如期到校,帶著專業的理髮工具與滿滿的愛心,為學童們修剪整齊的髮型,也修剪出滿室的笑容與自信。 活動現場洋溢著溫馨氣氛,孩子們一開始難免有些緊張,但在志工親切的問候與耐心的引導下,漸漸放鬆,露出開心的笑容。每一次鏡中煥然一新的模樣,都讓他們驚喜不已,老師們也紛紛稱讚志工的巧手與貼心。志工們細心呵護、溫柔對待每一位孩子,剪的不只是頭髮,更是滿滿的愛與關懷。 學校感謝志工每月風雨無阻的付出,不僅讓學生們維持整潔的儀容,更以實際行動傳遞社會的溫度。這樣的義剪服務,不只是外在的改變,更讓孩子們感受到「被愛與被重視」的 ...
安全必修課程 親子闖關玩出防災力
10月18日上午后里國中思源樓傳來陣陣歡笑聲,一場結合教育與遊戲的親子防災闖關活動正式登場。活動吸引超過43組家庭踴躍報名參與,由家長或祖父母親自帶領幼兒園孩童挑戰地震避難、火災應變、防災避難包準備、消防體驗…等八大關卡,讓孩子在闖關的專注與興奮中,自然培養危機應變的敏感度與正確觀念。闖關成功的家庭還能獲得精心準備的小禮物,現場氛圍熱鬧又充滿學習意義。 活動於上午9時準時開始,由臺中市教育局幼兒教育科陳怡如科長致詞揭開序幕。陳科長表示,台灣地處多災環境,防災教育不能等到災害發生後才開始學,而應從學齡前紮根。本次闖關形式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不僅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與判斷能力,更透過親子合作 ...
豐洲國小教師增能研習關懷兒少自傷(殺)防治議題
豐洲國小為加強學校人員(導師、行政人員、輔導教師)對自我傷害高危險學生之辨識與關懷,即時提供協助與輔導,學校特別辦理學生自傷(殺)防治相關議題之教師增能研習,特別邀請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心理諮商師針對以下項目進行頗析, 一、認識憂鬱症 二、認識自傷與自殺 三、自殺的徵兆與風險評估 四、自殺高風險兒少的關懷與陪伴 五、自殺高風險兒少的自我照顧 面對孩子的情緒困境,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傾聽與陪伴。希望大家能將以上所學運用在教育現場與生活中,攜手打造更安全、更有溫度的校園環境。 ...
【舞台上,他們用英語說夢想-寫下榮耀篇章】
本校學生於今天參加「114學年度英語讀者劇場比賽」中榮獲甲組第三名的佳績,再次為校爭光!同學們在老師的精心指導與家長的全力支持下,展現了出色的英語朗讀、表演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獲得評審一致好評。 在比賽當下,校長更親自到場為學生們加油打氣,給予孩子們莫大的鼓勵。看到學生們在舞台上自信朗讀、活力四射,校長難掩激動之情,感性表示:「孩子們的努力與成長令人動容,他們用行動證明,只要願意投入、勇敢表現,每個人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指導老師也分享道:「這段準備過程雖然辛苦,但孩子們每天辛勤練習,互相扶持,讓我深受感動。這次得獎,不只是榮譽,更是他們努力的最好見證。」 這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
「raise your hand!」英語的日常用語融入學生生活中。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泥沙中的溫情──潭子國中學子挺進花蓮馬太鞍擔任「鏟子超人」志工
近日花蓮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因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道路中斷、住家及農地被厚厚泥沙覆蓋。面對災後景象,本校903班學生孫浤臨於中秋連假主動報名參加「鏟子志工」行動,親赴災區協助清理。 孫同學表示,初到現場時,眼前盡是厚重泥濘與被淹沒的家具,清理工作相當吃力。然而,在眾多來自全台各地的志工共同努力下,屋內地板逐漸露出原色,環境也一步步恢復整潔。兩天的志工服務,讓他深刻感受到「一鏟一鏟,不只是搬泥,更是在挖出希望」。 他在心得中提到:「災難可以摧毀房屋,但摧不垮人的善念與行動。」這份體悟,不僅展現出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感,更傳遞出災後社會的溫暖與團結。 潭子國中表示,學校長期重視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