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校防疫資訊
中市光正國中脫胎換骨 30週年校慶熱鬧登場
臺中市立光正國中今明(7、8)兩日舉行創校30週年之校慶系列活動,全校師生家長、地方人士、校友到場,共享光正國中努力耕耘30年,脫胎換骨的喜悅。 教育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市府爭取補助及自籌款項,挹注光正國中建造跑道1,510萬元;另補助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的「森林裡的活動中心」9,460萬元,即將在明年3月完工;在軟體計畫中,引進外籍教師、雙語學校計畫、國際教育計畫及ICL國際學伴計畫等,培養孩子們國際競爭力及素養力,讓光正國中的孩子卓越發光。 校長林筱玲表示,經過歷任校長與教職團隊30年的耕耘,今天的光正國中已脫胎換骨,從最初的紅土操場,到薰衣草紫跑道;從 ...
中市童軍全能考驗營登場700位國中師生培養團隊協作能力
臺中市114學年度第一學期童軍全能(晉級)考驗營, 11月7、8日在北屯區中正露營區隆重舉行;本屆活動邁入第39屆,由四育國民中學主辦,臺中市童軍會及臺中市女童軍會協辦,來自全市超過30所學校、近700位國中師生熱情參與,透過豐富多元的考驗與挑戰,培養臺中市優秀童軍,實踐「智、仁、勇」三達德,成為具有服務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的良好公民。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臺中市的童軍教育有著深厚的傳承,國中童軍全能晉級考驗營更是年度重要盛事,今年大會主題為「四海同心,育見未來」,期許童軍夥伴們能透過團隊合作,凝聚共識,並在學習與冒險中培養宏觀的視野,邁向更寬廣的未來;透過此次活動,讓更多孩子在童軍訓 ...
教育共好 科技領航 陳原隆先生捐贈智慧電視30臺 助梧棲國中升級智慧學習環境
臺中市梧棲國中訂於今(7)日舉辦創校61周年校慶,並於慶祝大會中舉辦陳原隆先生「智慧電視捐贈儀式」,教育局代表、歷屆會長、地方仕紳及民意代表等多人蒞臨現場,共同表達感謝與祝賀之意。 教育局表示,為提供本市各級學校學生完善教育環境,教育局每年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相關經費協助學校購置及汰換學校軟硬體設施設備,感謝陳原隆先生熱心響應捐贈興學,以實際行動支持教育,慷慨捐助150萬元,協助學校全面汰換教室內智慧電視設備,為全校師生打造更穩定、高效的數位教學環境。 梧棲國中顏隨勝校長表示,梧棲國中重視數位學習,是推展資訊教育的先驅學校,建立在資訊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AI人工智慧 ...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綻新猷 中市獲選66校為全國第一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近年來從學校課程及創新教學著手,並與民間團體結合推動品德教育有成,「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第15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暨三好燈塔學校」選拔活動,臺中市立啟聰學校等高中以下學校共計66校獲獎,大放異彩,蟬連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發展,挹注最多的教育經費推動學校軟硬體建設之外,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由教育局透過學校課程及創新教學方式,加上與民間團體結合鼓勵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使今年度「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暨三好燈塔學校」的選拔再獲全國第一,讓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品德教育內化為學生的品德力。 蔣局長說,教育局推動品德教育的做 ...
建構安全校園支援網絡-中市召開114年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議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5)日在烏日清新溫泉飯店舉辦114年「臺中市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議」,由担任校外會副召集人的教育局長蔣偉民親臨主持,並由警察局、衛生局、社會局及消防局等單位代表及本市高中職、國中及國小校約200人出席;蔣局長致詞期許臺中市「校外會」與市府團隊全力以赴,共同守護學子與校園安全。 教育局長蔣偉民強調,校園安全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工作的良窳,與校園安全密不可分;「校外會」無論執行校外聯合巡查、青春專案、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反詐騙宣導及學生交通車安全稽查等工作均能順利推展,對本市青少年學生問題得以有效防範與處理,並獲致顯著成效。 此外,她強調,隨著新興毒品入 ...
114年度中市英語讀者劇場競賽 44校學生「聲」動演創意 展現英語教育成果
為推動英語學習生活化、展現雙語教育成果,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4日)、明(5日)在大墩文化中心舉辦國中學生英語讀者劇場比賽,共有44所國中、約500位學生齊聚登場,以流利的英語口說、豐富的語調與創意音效詮釋故事,讓觀眾沉浸於聽覺的想像之中。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加強雙語與國際教育,今年全市外師人數達256人,外師與中師在校合作共備教學,讓課堂更有活力與多樣性,教育局同時持續辦理教師增能研習與三階段的雙語師資培訓,老師們能以更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教英語,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信,也享受開口說英語的樂趣。 教育局表示,這場競賽不僅展現學生的英語能力,更是一段學習與成長的旅程。學生 ...
中市學校資源共有、共榮、共享 岸裡國小社區共讀站暨大社里/岸裡里市民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社區共讀站暨大社里/岸裡里市民活動中心(3)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市府全額補助6,456萬餘元新建的校舍,一、二樓作為市民活動中心,三樓圖書室結合社區共讀站,市長盧秀燕及神岡區各界地方貴賓到場為這座學校與社區雙贏的新地標開箱。 盧市長表示,神岡區大社里、岸裡里是18世紀臺灣平埔族重要聚落,亦為大豐原地區最早開發繁榮區域,近年社區活動蓬勃發展,但原社區活動中心於民國81年在岸裡國小校內興建,經專業鑑定有安全顧慮,市府積極拆除重建,這座新建物有市民活動中心、圖書室、社區共讀站,以大面積玻璃帷幕創造街角特色,成為大社、岸裡社區幸福與活力的新地標。 盧市長進一步指出,市府有責任提 ...
2025臺中市民野餐日梧棲登場 書香海風交織幸福午後
臺中市民野餐日(2)日於全市29區同步登場,為秋日城市注入滿滿幸福能量,由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梧棲區公所攜手舉辦的「梧棲區市民野餐日」在頂魚寮公園熱鬧展開,現場陽光明媚、海風輕拂,公園中瀰漫著音樂、書香與笑聲交織的美好氛圍。 今年活動以「草地閱讀」為主軸,結合「輕鬆、輕食、輕音樂」概念,許多民眾依循活動 dress code,穿上白上衣與牛仔褲,在陽光下席地而坐,翻閱書頁、聆聽音樂,草地上隨處可見家庭共讀、親子嬉戲、情侶合影的畫面,氣氛溫暖愉悅。民眾紛紛表示,活動讓孩子重新愛上閱讀,也讓大人找回久違的放鬆與生活樂趣。 教育局長蔣偉民與梧棲區長溫國宏皆到場與民眾同樂,也有市政顧問 ...
中市藝術教育大放光彩 3校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獎」居全國之冠
114年度教育部「第12屆藝術教育貢獻獎」得獎名單公布,臺中市共有3所學校榮獲「績優學校獎」肯定,分別為市立大甲高中、西屯區上安國小及大雅區大明國小,表現亮眼,與臺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並列全國之冠,展現本市推動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高度重視並積極深耕藝術教育,感謝獲獎學校與師長長年來的辛勤付出,讓藝術與美感教育在校園中深耕發芽,讓本市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藝術素養與美學涵養。 教育局指出,此次獲獎的大甲高中長期推廣藝術教育,已連續28年辦理「荷塘藝術月」,打造與社區共享的藝文節慶;學校還發展多元在地特色課程,如「媽祖行腳文化踏查」紀實創作等,成功連結 ...
打球也能反毒!中市「青春無毒 守護家園」3對3籃球賽熱烈開打
為推廣健康運動風氣,深化青少年反毒意識,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連續10年辦理3對3籃球競賽,藉以培養學生全人發展,並鼓勵學生參與正當休閒活動,今年的「青春無毒 守護家園」3對3籃球賽(1)日在臺中市立崇倫國民中學登場,近240名國、高中生組成60隊報名參加,熱烈開打。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相當重視校園的反毒工作,鼓勵學生課餘之外也能參加課外活動;另外教育局今年以反毒為主題辦理各項活動,如反毒飆舞競賽及無毒家園親子同樂反毒探索體驗營等活動,結合教育、體育與社區力量,期盼以「寓教於樂」方式深化反毒觀念,讓青少年在運動中學會自律、建立正向價值觀。 教育局表示,現場除了參賽隊伍 ...
走進黏TT的科學世界! 塗城國小參訪靜思堂特展
【塗城報導】為了將科學教育延伸至教室外,塗城國小四年九班師生於上週三(10月8日),特別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校外走讀,前往大里慈濟靜思堂,參觀廣受好評的《黏TT特展》,帶領學子們一探「黏性」背後的科學奧秘與藝術應用。 此次展覽以生活化的「黏」為主題,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互動體驗、科學實驗與創意藝術裝置,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有趣知識。從自然界的壁虎到生活中的膠帶,展覽引導孩子們探索黏著力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樣面貌。 活動現場,學生們反應最為熱烈的,莫過於可以親自動手操作的「黏黏挑戰牆」。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測試各種不同材質的黏性強度,並在遊戲中思考、討論「為何會黏住?」的科學原理。 ...
楊丁文教基金會關懷教育
10月20日,楊丁文教基金會由周春霖董事長親自帶領,前往台中市梧棲區中正國小頒發助學金,共有八位學生受惠,每人獲得六千元助學金。頒發儀式中,校長蔡淑芬代表全校師生致上誠摯感謝,並親自回贈感謝狀,讚揚基金會「愛學子、重教育」的崇高精神,肯定其對教育紮根的深遠貢獻。 楊丁文教基金會自民國八十五年創立以來,秉持「提昇文化生活水準、推動文教公益活動」的宗旨,長期以實際行動關懷教育、回饋社會。基金會的成立,源於對楊丁校長無私奉獻教育、熱心服務社會精神的感念,由楊丁先生家屬及治喪委員會樽節喪葬費,並接受各界善心人士的捐助,共同成立,以延續教育愛的使命。 其中,「清寒助學金」的設立,更展現了基金 ...
【點亮未來之窗:升級智慧教室,愛心成就教育新篇章】
感謝社會善心人士的慷慨支持,本校將於本週末(明後兩日)正式啟動一項意義深遠的「智慧教室更新工程」,預計為全校師生帶來十二間全面升級的現代化學習空間。這項工程不僅是硬體設備的更替,更是潭陽邁向未來教育的關鍵一步。 B棟教室一樓川堂處,擺放著一排排即將安裝的嶄新設備紙箱,它們承載著的,是無數孩子對知識的渴望,以及捐贈者對教育的深切期盼。本次更新涵蓋了最新的互動式電子白板、高速運算電腦及優化音響系統,將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們將能透過更多元的數位工具進行生動的沉浸式教學;學生們則能在互動中激發創造力,享受更高效、更有趣的學習體驗。 這項總體經費高達一百多萬元的工程,來自一群 ...
【114年文化體驗藝術入校 藍染之美,創意綻放】
為讓學生親身體驗傳統工藝的魅力,本校於本(114)年度舉辦「文化體驗藝術入校——藍染課程」。活動當天,校園走廊化身為小小染坊,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靛藍香氣。學生們穿上圍裙、戴上手套,認真地折布、綁線、浸染,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一步步完成屬於自己的藍染作品。 當白布從染缸中緩緩展開,湛藍與留白交織出的美麗紋路令孩子們驚嘆不已。那份從期待到驚喜的笑容,成了活動中最動人的畫面。過程中,學生們互相協助、交流創意,體驗傳統藝術中蘊含的巧思與美感,也感受到手作的溫度與成就感。 藍染課程不僅讓學生們認識在地文化,更啟發了他們對藝術創作的熱情。每一塊布料,都染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與色彩,也為校園生活增添一抹充滿 ...
盈錫獎學金傳愛到僑孝,點燃學子愛與希望
盈錫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秉持回饋社會的精神,今日於僑孝國小舉行了一場溫馨的獎學金頒發典禮,旨在鼓勵學校中勤奮向學的優秀學子。盈錫精密總經理巫有崇、人資經理張宜菁以及人資專員石欣宜親自出席,為獲獎學生送上肯定與祝福。 典禮中,總經理巫有崇先生特別勉勵所有學生:「無論在學校還是未來進入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他強調,這份本分包含了對學業的投入、對家庭的責任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同時期許僑孝的孩子們,要努力成為一個「日行一善」的好人緣青年,用正面的力量影響周遭的人。 盈錫精密深信,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的根基。透過這份獎學金,不僅提供實質的幫助,更是傳遞了「勤奮、光明 ...
「新」想事「成」的溫暖陪伴——新成國小課後照顧打造快樂學習園地
臺中市「新」想事「成」國民小學秉持「教育無間斷、陪伴最溫暖」的理念,自開學以來積極推動課後照顧服務。課照班由專業師資團隊用心陪伴,除協助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外,更規劃多元豐富的延伸課程,讓孩子在放學後仍能快樂學習,開啟自信與成長的新篇章。 在每日的課後時光裡,老師們以耐心與愛心,逐一指導學生完成作業、溫習課業,培養自律與負責的學習態度。完成學習任務後,孩子們便能投入各式特色活動課程,包括閱讀手作、非洲鼓、烏克麗麗及桌遊等,從中探索興趣、培養創意,享受寓教於樂的課後時光。 其中,非洲鼓課程以節奏律動訓練團隊合作,讓孩子在擊鼓聲中學習專注與默契;烏克麗麗教學則以輕快旋律與快樂歌唱啟發音樂潛 ...
👻東平國小萬聖節萬聖節英語闖關熱鬧登場!👻
東平國民小學於10/30舉辦「萬聖節英語闖關活動」,由教務處規劃並偕同外師Normah、Jay,中師高雅萍、葉婷婷老師精心設計四個主題關卡,由外師與中師共同擔任關主,帶領三年級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中學習英語。 今天一早,愛閱館前方變身為充滿節慶氛圍的闖關樂園,各關主負責老師也精心布置各站的活動看板。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拿闖關卡,準時來到會場,既期待又興奮地、挑戰各項任務。外師戴上尖頂帽、親切地與學生互動,用遊戲引導孩子開口說英語,現場笑聲不斷、氣氛熱烈。 完成所有關卡、集滿印章後,學生們最期待的時刻來了—來到最後一站跟主任兌換特製的「蜘蛛糖果」!這份由老師與圖書志工媽媽利用空餘時間共同 ...
新成國小登上2025臺灣科普環島列車 體驗淨零與韌性城市的科學魅力
2025年10月21日清晨,新成國小的師生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情,在新烏日火車站集合,參加一年一度的「2025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今年活動以「淨零與韌性城市」為主題,結合永續與生活科學,讓孩子們在探索中培養環境意識與科學思考能力。 活動一開始,學生們參與「車站玩科學」體驗區,現場設有多元的闖關與操作課程,主題涵蓋能源與用電、水與流體、材料與結構、地震與安全等模組。孩子們透過親手操作與闖關挑戰,一邊動手、一邊快樂學習,實際體驗科學如何融入日常生活,真正做到「把科學帶回家」。 接著,師生登上經過美化設計的科普列車。六年級學生由「瑞健」團隊帶領製作「彈彈筆」,體驗彈性與能量轉換的奧秘; ...
告別成長的尷尬! 塗城國小「青春新樂園」幽默解鎖青春大小事
【塗城報導】「青春期」是孩子們人生中正在經歷或即將面對的重要階段。為幫助學子建立正確的心態,塗城國小日前特別為五年級的「大孩子們」舉辦了一場名為《青春新樂園》的專題講座,引導他們坦然面對成長的轉變。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幸福生命教育發展協會」的陳景彬講師主講。陳講師以其幽默風趣的風格,搭配貼近生活經驗的實例,將生硬的生理、心理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破除了孩子們對青春期「大小事」的迷思與尷尬。 整場講座在歡笑聲中進行,學生們反應熱烈。校方表示,期望透過這樣輕鬆且專業的引導,讓孩子們在面對身體與心靈的變化時,能減少焦慮,學會欣賞並接納自己,以更健康、自信的態度邁向人生的新里程。 ...
小農夫的希望田——在土地裡學語言,在自然中長成
臺中市「新」想事「成」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帶領一年級的孩子們以「小農夫的希望田」為主題,展開一段充滿泥土香氣與生命力的學習旅程。課程結合語言、自然與生活體驗,讓孩子在做中學、玩中懂,從翻土到播種,從語詞到詩句,在真實情境中感受勤勞、合作與希望的價值。 課堂中,孩子們化身成「小小農夫」,走進校園菜圃,用小鏟子翻泥、施肥、蓋土,親手為土地添養分。透過實作,孩子學會了多個生活化的客語詞彙,如「爛爛(lanˋ lanˋ)」、「肥肥(piˇ piˇ)」、「葉(rhabˋ)」、「泥(neˇ)」,並在操作中自然運用——「這是爛爛的葉!」、「泥要蓋在上面!」。語言不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