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國際志工英語介紹傳統臘八粥,溫暖入口也暖心
報導日期:2024-01-20
報導單位:西屯區 大仁國小 學務處
點閱數:283
午餐約會時間,由營養小主播六年一班洪義昌及勾恩羽,用甜美溫柔的聲音來跟大家介紹今天的主要特餐日主食~臘八粥。
明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月最重大的節日臘八節,也是 24 節氣中的大寒,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此節日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靈以祈求豐收、吉祥和避邪。臺灣吃臘八粥的習俗,是到了清朝初期才普遍的,康熙在位時,曾經賜功臣喝臘八粥,因此被視為一種榮譽的象徵,也有「富貴有餘」意思。而八粥內容為紅豆、綠豆、桂圓、大麥仁、黑糯米、圓糯米、黃地瓜、芋頭,此設計以豆漿為基底搭配八種穀物,為蛋白質互補作用,因為五穀雜糧像是黑糯米、芋頭、地瓜、燕麥等澱粉類的食物,雖然營養價值高,有豐富甲硫胺酸,但它們缺乏離胺酸;而剛好豆類含有豐富的離胺酸,能彌補穀類離胺酸的不足,穀類則能彌補豆類甲硫胺酸的不足,兩者互補,加起來的營養就是100分,且未精緻過的全穀雜糧含有富含的各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及植化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優良食材,教導學生要愛惜食物,把午餐全部吃光光,千萬不要浪費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糧食。
來自澳洲的國際志工凱文以英語接紹臘八粥的由來臘八粥的8種穀物食材,凱文說:經由報導收集資料才知道臘八粥的由來,也吃了臘八粥,真的是養生的粥品,認識了台灣的飲食文化和傳統節日的結合,覺得很有意義。
校長胡秀美鼓勵禮小朋友不要挑食把臘八粥吃光光,營養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