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好鄰居 以物易物分享樂
南屯幼兒園在這學期的課程活動,進行也超過一半,各班級所種植的作物也開始有具體的成果。像是翠綠窈窕的絲瓜、圓滾飽滿的南瓜、小巧可愛的菜豆、葉型豐厚的地瓜葉、結串纍纍的茄子等。整個庭院就像是一座小型的開心農場,每天都有小農夫穿梭期間,辛勤努力照顧著作物。當然收成時刻,大家也不免會規劃品嚐的活動,讓孩子們自己採收自己來清洗與料理,享受自己辛苦的成果。
其中幼幼班的蜻蜓班,該班種植的是絲瓜,而且最近也結了三條絲瓜正漂亮,而孩子們也利用絲瓜做成絲瓜絡皂,絲瓜的創作畫等等,可以說是將絲瓜研究得趣味十足。不過師生們在庭院遊戲與觀察時,發現了山羊班的四季豆,覺得長得健康又漂亮,很想要吃看看究竟是什麼味道。
不過,別人的作物是不可以隨便摘取的,蜻蜓班也覺得不想平白地跟哥哥、姐姐要他們辛苦的成果。因此大家在一番討論之後,決定要以物易物的方式,來跟山羊班提議是不是能夠用絲瓜來換取四季豆。於是蜻蜓班就前往山羊班,並跟她們提議這樣的想法。而山羊班也很開心並欣然同意,因為一方面自己種的四季豆被關注與喜愛,另一方面他們每天經過絲瓜棚,也對這些絲瓜感到興趣,早就想要吃看看了。於是,兩班達成協議之後,決定先由蜻蜓班弟弟、妹妹來摘四季豆,隔天再由山羊班採收絲瓜。
山羊班的孩子也非常貼心,在蜻蜓班摘取之前,都會耐心且詳細地跟蜻蜓班分享要如何判斷四季豆的成熟程度。像是豆莢的長度大概兩個小手手掌大、色澤嫩綠、直直不要彎曲,外觀也不要有黑色或者被蟲咬,這樣才是完整成熟的的良好四季豆。而且摘四季豆的方式也有技巧,要一手手指捏著蒂頭,另一手再用扭轉的方式,這樣才能順利摘下四季豆而不會折斷或傷害到母莖。山羊班就這樣仔細地示範與分享技巧,而蜻蜓班的孩子也認真地一步步跟著學習,一場校園手足的採收體驗活動,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有了山羊班豐富的經驗與技巧指導,蜻蜓班終於順利採收完畢,順利得到了四季豆都感到非常的開心。蜻蜓班幼生陳弘睿說:「我有採四季豆,是山羊班哥哥姐姐教我的。」山羊班幼生張凱綸說:「我好期待蜻蜓班的絲瓜,看起來就是很好吃。」蜻蜓班朱紀蓉老師說:「這次的交換農作物起源於蜻蜓班的孩子觀察菜園時發現其他班也有好多好吃的農作物,收成後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做料理,除了自己種的絲瓜,大家也想體驗不同的美味蔬菜,因緣際會與山羊班來場絲瓜與四季豆愛的相遇,很開心能夠能山羊班共享我們的絲瓜成果。」山羊班蘇怡嘉老師說:「山羊班的四季豆近期正快速的生長著,這幾天都收成了不少,在蜻蜓班朱朱老師和丹桂老師邀約下,我們進行食農班際交流,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難得的經驗,山羊班曾經去南屯公托陪伴過幼幼的弟弟妹妹玩,所以,當蜻蜓班弟弟妹妹們來到我們菜園時,大家都很主動且熱情的招呼著:「這裡要慢慢走哦」、「來!姐姐教你怎麼摘四季豆」、「哥哥等等要澆水,你要不要試試看」…,大孩子與小幼幼們的身影在菜園中來回穿梭,畫面真的好溫馨、好可愛!非常感謝蜻蜓班兩位老師的邀約,讓山羊班有機會學習對別人付出與分享,也希望在我們即將畢業離開學校的前夕,能將這份美好與食農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事後換山羊班採絲瓜,大家也非常興奮。山羊班林渝婷老師說:「回顧之前山羊班的四季豆大豐收,蜻蜓班的弟弟妹妹來到山羊班的四季豆棚說要跟我們交換蔬菜,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到四季豆棚下教弟弟妹妹怎麼摘四季豆,繼之前摘四季豆的經驗,蜻蜓班也邀請我們去採收他們種的絲瓜,採收過程中先請蜻蜓班教我們怎們採收,孩子發現摘四季豆只要用手摘就能夠摘下來,但是要採收絲瓜就必須要用工具剪斷才有辦法摘,小孩也發現我們四季豆一次可以採收很多條但是絲瓜一次最多只能1~2條,透過班際的食農交流互動,讓孩子從日常生中學習數的概念及與較小的小朋友互動的方式,是一個很不錯的活動,孩子順利摘了兩條絲瓜,之後可以與孩子討論一起製作絲瓜料理了。」陳議濃園長說:「蜻蜓班與山羊班的以物易物方式,透過彼此的作物交換,就能享受到不同的美味蔬菜。這樣原始且直接的方式,正是舊時社會農村的寫照,人們也是透過這樣建立起更堅韌互助的情感。所以當看到這樣的自然形成的關係,感受非常在地與親切,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