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體能極限,大勇學子響應「普及化路跑」校內選拔賽
為了讓國中及國小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教育部自98學年度開始辦理「普及化運動計畫」,主要的精神為「班級組隊」及「普及參與」,養成學童規律運動的興趣與習慣,領略運動的美好。大勇國小當然共襄盛舉,每年都會舉辦,今年(113年)也找了一個時間辦理校內選拔賽,準備在高年級找出有高度意願的班級,請他們代表學校出賽。
今天(113/10/16),天氣涼爽宜人,是舉行路跑的絕佳日子。校內選拔賽的工作團隊一早就開始為賽事做準備,巡視校內外的路跑路線,逐一排除路障、保持暢通,並在每一個轉彎角落安排志工駐守,以便引導路跑學童往著正確方向,跑回學校。
此次路跑以班級為單位,一班接一班依序出發,賽場上可見高年級導師們忙著為學生整理陣容,訓話勉勵一番。由於每位孩子的體能不同,個性更是迴異,有人在運動上表現出色,有人在繪畫作文中展現才華,也有人在音樂舞蹈領域中閃耀,個個都有自己的長處,導師要怎麼在一場路跑上,整合班級表現出高度的團隊凝聚力呢?這就考驗了每位導師的智慧和處理能力。
有經驗的導師早已胸有成竹。他們告訴孩子們:「不用怕!這場比賽不只是為了輸贏,而是要借此了解自己的體能極限。無論你專長於什麼,無論是繪畫、音樂還是烹飪,保持健康的體能是做好每件事的基礎。因此,參加這場路跑,不僅是培養耐力,也是為自己的健康打基礎。」這番話不僅激勵了學生,更讓他們明白了運動的重要性。
雖然全班同時出發,但每位學生的跑步節奏各有不同,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這些不同的跑步節奏有助導師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孩子的體能狀況。有些同學體力不支,便三五成群地結伴「慢跑」,即使速度放慢,他們依然步伐一致,互相鼓勵著跑回學校。這種團隊協作的默契,不僅展現了友誼的加深,也在過程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志同道合的孩子們,感情更好了。
至於跑得快的孩子,想當然爾就成了一枝獨秀的「獨跑」,這種黑馬很讓體育老師們驚喜,未來的田徑招生名單又多了一個優秀人選,未來的明日之星。
你們看,光是一場校內選拔賽,就讓我們發現了好多好多,「發現自己」的意義大於競賽的輸贏;每一位孩子們在跑步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體能極限,並開始思考如何提升、改善,或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專長領域。導師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個人化的建議,幫助孩子們在未來找到更合適的發展方向。
比賽結果固然重要,但更具意義的是,孩子們找到了比賽之外的收穫。
再來,我們要感謝志工的幫忙,協助學校完成了「普及化路跑」校內選拔賽,得以安全落幕,功德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