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藜到麻薏 我們是認真的小農夫
距離上週採收紅藜已經過了一個月,幼幼班群每天持續與天氣合作,每當晴天的時候就把紅藜拿出戶外曝曬,讓它吸收滿滿的陽光,脫去多餘的水分,變得紮實且容易保存。然而,當曬紅藜的工作仍在進行中,另一邊紅藜收成後的田地也沒閒著;原本的地方也由小賴叔叔幫忙先用耕耘機翻土過,並做初步的整理,等待下一期的作物報到。因此,幼幼班群配合季節,今天就要來種下新作物,也是起源自南屯的特有作物—麻薏。
對於幼幼班而言,麻薏算是第一次認識的作物,所以老師先跟孩子們說明它的特性之後,激發大家想要種植的興趣。而有農作經驗的孩子們也知道,要種植作物就要先把田畦挖好,這樣才能夠讓麻薏的生長過程更好管理,也能避免下雨積水造成的水澇傷害。
首先一開始,先用石頭將大大的地分成五等分,讓每個班都能有均等的地。完成後,孩子們再拿樹枝,將兩側的石頭對應後,中間畫線連結起來,就得到了要挖溝的預定位置。之後,孩子們輪流拿著鋤頭,按照之前挖掘的舊經驗,開始一鋤一鋤地挖。大家都能對準土壤的預定線,挖出整齊而筆直的田溝。就這樣,在孩子們齊心協力下,一畦畦的田畦就完工了。
緊接著,老師拿出了這次的麻薏種子給大家觀察。麻薏種子是不規則形的,為了辨識不同品種,所以出產的店家幫它上了翠綠的顏色,這樣方便農友能夠馬上辨識。而雖然麻薏種子雖小,但生長卻非常迅速,因此孩子們先拿一小撮麻薏種子,然後在老師的指示下,大家一起將種子慢慢分散丟下,平均分布在田畦上頭。而撒完種子後,孩子們也跟這些麻薏祈福,希望它們都能健康成長。
完成了這一次菜田開墾與麻薏種植活動之後,大家都覺得很期待,也很有成就感。蜜蜂班幼生潘巧庭說:「我把麻薏的種子種到土壤裡面,我會記得來澆水。」獨角仙班幼生嚴上崴說:「希望麻薏長大,麻薏好好吃。」
蜻蜓班蔡敬萱老師說:「之前種的紅藜採收後,這塊地整理後要改種麻薏,今天老師們帶著孩子鬆土、觀察種子外型以及將種子分散撒到土裡,孩子有了之前種植經驗,現在已經很熟練也很願意參與,大家拾起一顆一顆綠色的麻薏種子,一起輕輕撒下,期待之後麻薏長大的樣子!」獨角仙班陳紫瑜老師說:「麻薏是台中特有的植物,在夏季煮成湯品有消暑作用,今天和老師們一起整理農地、灑麻薏種子,讓小朋友們又學習到了一種好吃的植物。仔細看看,原來麻薏的種子和我們之前種的種子長的不太一樣耶!綠綠的、小小的種子,未來會長成可以食用的麻薏,真是太有趣了。大家都有用自己的小肌肉一顆一顆灑到土壤裡喔!麻薏,請快快長大喔~」
蜜蜂班賴兆琳老師說:「事先預告將種植麻薏,小蜜蜂們滿心期待可以種植,園長爸比介紹種植方式及示範鋤頭挖溝技巧,大家特別專心聆聽,記得灑種子要分散位置,大家還一起幫麻薏寶寶加油,希望其快快長大哦!」瓢蟲班林奕瑄老師說:「寶貝們今天來幫忙種麻薏,有種植經驗的大家,馬上有精神的跟老師一起拿起鋤頭,嘿咻嘿咻的把土挖好、鋪平,接下來將小小的種子輕輕的撒在土中,最後來一段瓢蟲班特別的祈禱舞:「長大、長大、快快長大!」希望麻薏在大家的照顧與期許中,健康長大呦!」
陳議濃園長說:「麻薏是南屯區具代表性的作物之一,也是夏日裡最具消暑魅力的料理。藉由幼幼班孩子們一同參與種植的過程,不僅培養了他們合作耕作的默契,也讓有限的耕地發揮最大的效益,照料起來也更為便利。而在這段共同栽種與細心照顧的歷程中,孩子們也將有機會更深入地認識這項富有在地風味與文化意涵的特色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