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國小六年級不一樣的畢業旅行—用行動守護海洋,學習6C能力
報導日期:2025-05-06
報導單位:北屯區 逢甲國小 教務主任林夙敏
點閱數:51
戶外教育是最貼近孩子生活、最能深刻體驗的課程。逢甲國小六年級今年沒有安排常見的遊樂園或老街行程,而是學生梁芮綺一句:「我希望我們六年級可以不一樣」,開啟了一段深具意義的海洋之旅。
位於北屯區的逢甲國小,學生們平日與山林為伍,對山野自然並不陌生,但身為海島子民,對海洋的認識卻相對薄弱。於是,師生決定以「認識海洋」為主題,展開一連串跨領域學習與行動。
從暑假開始,學生們便以國語課本為範本,自創與龜山島相關的劇本與故事,並製作立體模型與資料簡報,為行程做足準備。原計畫登上龜山島,卻因颱風來襲而改為遠眺龜山島、參訪豆腐岬與南方澳討海文化館,進行地形與漁業文化探索,並在豆腐岬進行淨灘活動,身體力行海洋永續。
返校後,學生分組製作簡報與影片,介紹臺灣海峽、太平洋與龜山島,不僅說明地理與生態,更討論海洋危機、污染與保護行動。學生也將自編劇本改編為戲劇與繪本,透過「大手牽小手」行動,邀請低年級學生觀賞,共同守護海洋。
這次課程以6C能力為核心——合作、溝通、內容、批判性思考、創新與自信。學生在探索與實作中,逐步展現這六大素養。六年甲班黃薰瑩說:「沒想到我寫的故事真的能演出來,原來一路上的努力是這樣拼湊成的。」
導師莊佳臻老師也表示:「孩子熟悉3C科技沒錯,但我們希望他們具備更深層的6C能力。會思考、能創新、有自信,這才是帶得走的能力。」
這趟學習旅程超越傳統框架,讓學生用腳步感受土地、用行動關懷環境、用學習拓展未來。當教育能回應世界的改變,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