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級一起動手做的「米」好滋味─泡菜燒肉米堡
報導日期:2021-01-06
報導單位: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點閱數:683
東光國小申請農糧署「食米學園計畫」結合四年級自然和生活領域課程進行推動,以「稻米」為主軸,除了利用「桶稻」模擬水稻田帶孩子進行農事體驗外,在期末的食育課程中,我們更結合了在地農特產(蒜頭、洋蔥、CAS臺灣肉品和臺灣藜麥)和學校菜園的青蔥設計美味的米食菜單─『泡菜燒肉米漢堡』。 讓孩子動手將拌起來鬆散的飯,但實際上經糊化加熱就會顯其黏著特性,這樣的狀態,將米粒擠壓組合,孩子們躍躍欲試,飯搖身一變成了不一樣的米食樣貌(圓米餅狀)和令人期待的口感(焦香脆硬)。 課程中,營養師先說明再進行實作,孩子對原態食材的認識更全面,孩子也體認到從洗、脫水、剪切、整型、分類到烹煮,都是需要和同儕夥伴齊心協力才能呈現美味。 鍋裡的洋蔥和蒜末炒出香味後,孩子嗅覺啟動,傳到了中樞神經,孩子再也藏不住愉悅歡樂的心情,孩子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和滿出教室外的笑聲,交織倒入醃製後的蒜香肉片產生的「ㄘ~ㄘ~」的聲響,來到了食育課的分貝最高點,在氣力用完的最後階段,完美的拌入泡菜和灑上對味的蔥花後完美上桌。 圓米餅生產線也努力不停歇的「盛、壓、鏟、翻、塗、灑和翻」,有的加工產線品質一致完美無缺,有的加工產線在不純熟中學習,抓到訣竅後仍然產出無人能敵的美麗,煎烤米香味也穿梭瀰漫在教室間。 孩子看著並數著簡報上1、2、3、4步驟的組合分解圖後,直接上線,組成了獨一無二美味又好看的米漢堡。 課程中我們告訴孩子臺灣飲食西化的改變難以避免,長期的發生產生的影響會有多劇烈,告訴孩子「多吃一口飯、少吃一口麵」的重要性,期望孩子從中體認臺灣面臨的糧食危機問題並學會米食有更多可以變美味的方式,學習簡單的烹煮製備技能,生活中就可以實踐的自煮能力,降低選擇便利的西式速食的機會,不但可以扭轉糧食危機更能吃得健康又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