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_在餐桌揉「米麵包」學自然「發酵產生的氣體」
110年食米教育融入五年級自然領域「氣體單元─發酵作用」,在10-11月辦理了五場次「米麵包」動手做的食育活動,同時,也藉由烹飪實作活動讓孩子對臺灣稻米和小麥二種重要的農糧作物有更深入的認識。課堂上孩子熱絡的舉著手眼睛睜的大,搶著發表和家人一起共做麵包有趣且美好的經驗!
營養師開門見山的問著孩子:「要做出好吃鬆軟的麵包最重要的是哪個步驟?」是「揉麵糰!」「是加熱!」「是發酵!」孩子搶著回答著,「對!就是你說的發酵!」而且要經過2次大約60鐘的發酵,再擠壓空氣、整型,讓麵糰再發後蓬鬆且氣孔細緻才會好吃,吃一個麵包很簡單很容易,但是中間的過程卻是馬虎不得,讓我們以麵包為學習主題,探究自然、飲食和環境!
小麥麵粉中有麵筋蛋白像是支撐麵包體重要的鋼筋水泥,如果加了熟米飯、蛋液和牛奶對烤焙後,對鬆軟的口感質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聽的認真,對第一次能自己動手做加入米飯的麵包躍躍欲試,食育課程中,介紹了8種加入混製的麵糰食材,我們也讓孩子看了逐年「飲食西化」曲線走向和「稻米自給自足」比率圖表,討論了這個現象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倘若未來戰爭、氣候異常等情況致使糧食生產不穩或影響全球糧食貿易,國內有可能會面臨糧食供應短缺及有錢買不到糧食的困境。孩子意識到這個危機,期望飲食知識灌輸讓孩子對日常的飲食具備選擇的能力,因為理解明白,所以更有行動的可能。
整型後進入第2次發酵,孩子觀察整型後的紅蘿蔔小圓包變成大圓包,要製作蒜香馬鈴薯口味的辮子狀麵包看起來也都胖胖軟軟的,發酵的過程似乎非常順利喔!接下來,孩子分工切完蔥花後調味,有層次白白綠綠鋪在刷好蛋液的麵包上,辮子結也刷上奶蒜醬舖滿洋芋,準備進烤箱了!溫度上升教室被麵包的香氣圍繞,孩子的心情也跟著高亢起來,我們希望孩子記得這個用最單純材料製作的原味、米和麥剛好比例的綿密口感,在食安問題和加工食品充斥生活的年代 ,用飲食的力量,一口一口把和土地的連結情感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