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散素材—教學生活好創思
鬆散素材指的是在生活之中自然可得,且不加以限定使用或表達的方式,讓孩子可以依照興趣與想法自由發揮創作,是教育部目前所大力鼓勵的素材之一,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表現媒介之一。在南屯幼兒園的白鼻心班,正是用鬆散素材的精神來建構布置教室風格,平時也利用素材就在生活中的想法來引領孩子的學習。其中有不少的點子與創作,也獲得不少肯定與迴響。
白鼻心班在上學年就開始培養孩子們喜歡大自然,收集樹枝、落葉、種子、蟬殼、蝸牛殼等素材的習慣,孩子們常會將露營爬山所發現的草木花石帶回教室,一起與老師與同儕們分享,就像是寶物探索一樣,形塑了孩子們好奇與蒐集的習慣。而家長也受到孩子的影響,也常常會提供一些鬆散素材來豐富教室的資源。而孩子們利用這些素材,也發揮了無比的創意與想像,像是孩子們利用大花紫薇的乾枯果莢當作夾娃娃機取物爪,用種子與小型素材當禮物,然後幾個孩子討論好遊戲規則後,便是一個另類有趣的夾娃娃機。又像是孩子在表達情感時,除了言語口說之外,老師也鼓勵他們利用木塊、種子與樹枝,做出自己的心情表情,幫助孩子們運用多元的方式來呈現自我。
另外,白鼻心班裡還有幾位「小魚同學」,有別於從外購買魚兒飼養,這是從老師的爺爺家的甕缸所撈回的,因此孩子們對他有著獨特的情感。為了飼養小魚們,孩子們學習養水,懂得靜置適應,最後才歡迎小魚們入住於缸裡。而且魚缸裡的布置,包含水草的移植、景觀石頭的擺設,全部都是從生活中取材,鬆散素材的運用無所不在。尤其透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們更能體貼生命,能夠知道照顧並且跟牠聊天,體現了生活自然一體的氛圍。
對於這樣鬆散素材融入教室的教育想法,游芷欣老師認為:「鬆散素材透過孩子的想法排列組合,就能很快創造出一件獨一無二作品。尤其孩子利用鬆散素材的多樣性,就可以即興來場扮演遊戲,也能加深孩子們彼此的人際關係,提高互動的機會與豐富遊戲樣式。」。蕭心慈老師提到:「自己本身就非常推崇華德福(Waldorf)的教育理念,認為大自然就是孩子最佳的學習場域;而鬆散素材所帶來的魅力之一,是不侷限孩子的創造與思考力,能夠依照孩子所想的去表現,無所謂對與錯的評判壓力,進而發揮了對孩子心靈上的支持與療育功能。而且非結構性的探索,更能吸引孩子參與和增進創造力的發展。」陳議濃園長認為:「白鼻心班的鬆散素材運用,是很生活地融入班級學習之中,班級環境所給予孩子總是正向且支持的,因此大家更樂於學習,從而培養主動與問題解決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