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園動起來防治腸病毒
這幾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口罩政策和國境管制,讓每隔人生活備受拘束。幸而在政府強而有力的防疫和疫苗施打推動下,最近全國的確診人數日漸下降。漸漸防疫政策鬆綁後,春暖花開的季節裡,終於能再次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容。不過,俗話說:「春天後母心。」這幾日早晚溫差大,各種疾病蠢蠢欲動,尤其腸病毒感染後醫治十分棘手,學校人員絲毫不敢鬆懈。
腸病毒流行季節於3~11月,好發年齡為10歲以下孩童,且學齡前的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嚴重者會造成肢體麻痺、呼吸衰竭,甚至是死亡。因年幼的孩子尚未建立良好自我衛生習慣,容易引發群聚,並會反覆感染無法產生免疫,且目前暫無腸病毒疫苗的研發。
衛生單位相當重視,一年會到校園進行兩次例行訪查。在臺中市立南屯幼兒園,腸病毒防治措施行之有年。每天學生放學後,清潔人員與各班老師會使用當天泡製濃度500ppm稀釋漂白水,噴灑擦拭於每位學生使用過的課桌椅和玩具,搭配臭氧機和紫外燈,讓整個教室無任何死角,細菌病毒無所遁形。班級老師隨時提醒學生們正確洗手步驟;學校護理師定期安排腸病毒相關衛生教育活動,讓孩子更加深印象。如此縝密的防護網讓全台灣直至2022年起尚未檢出腸病毒重症案例。
今日衛生所派員到本園進行腸病毒訪視,感謝老師每次用心清潔消毒後也認真紀錄,讓備查資料完整齊全,檢視過程順利。最後到班級抽查學生洗手時機和步驟,兩位孩子面對衛生所護理師的詢問,表現沉穩對答如流。實際示範時,孩子們在洗手台前,有條不紊的將洗手步驟按照順序呈現,衛生所護理師也給予大大稱讚。此次腸病毒防治訪查順利通過,絕非只是流於形式,應付衛生單位。長期的衛生習慣建立、校門口明顯處張貼海報、利用社群網路向家長宣導,在全園師生的配合下逐漸融入生活教育中,讓孩子們健康、元氣十足地迎向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