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報導
-
中市啟動AI智慧閱讀公益計畫 八方AI閱讀 偏鄉希望啟航
2025-10-17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88 次教育動態閱讀是孩子看見世界的窗,也是開啟未來無限可能的鑰匙!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攜手八方雲集公司與富御投資公司,共同推動「八方AI閱讀 偏鄉希望啟航」公益計畫,今(17)日於清水區大楊國小舉行啟動記者會,教育局長蔣偉民親自出席啟動儀式,並代表市府表達誠摯感謝,肯定企業以實際行動投入教育公益,照顧偏鄉學童。 八方雲集與富御投資公司共同捐贈120萬元經費,並由北屯區文心國小協助帶領近三年榮獲「閱讀磐石獎」或「閱讀推手獎」的7所偏鄉學校——包括北屯區大坑國小、和平區和平國小、清水區大楊國小、外埔區安定國小、大肚區瑞井國小、市立外埔國中及清泉國中,共同打造AI智慧圖書館,展現「科技結合教育」的新典範。 蔣局長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閱讀教育,市府長期致力縮短城鄉教育資源落差,讓每位學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八方AI閱讀 偏鄉希望啟航」以「智慧閱讀、希望啟航」為核心理念,導入AI智慧閱讀系統,讓學生可透過自助借還書設備自由借閱,系統並能依照閱讀程度與興趣提供個人化書單推薦,協助建立專屬的閱讀計畫,讓「每個孩子都能讀到最適合自己的書」,真正落實因材施教。 此外,AI系統也能成為教師的教學助力,透過閱讀數據分析,協助設計更貼近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多元。蔣局長指出,AI智慧閱讀的導入,不僅是設備升級,更象徵教育理念的革新,學生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學習動能大幅提升;教師也能運用科技輔助進行閱讀引導,展現「人機協作、教學合一」的教育新樣貌。 蔣局長最後表示,感謝八方雲集與富御投資的愛心支持,這不僅解決了偏鄉學校人力與資源不足的問題,更為孩子們搭起通往知識的橋樑,AI智慧圖書館將成為偏鄉學童的「知識航艦」,帶領他們突破地域限制,在閱讀中啟航、在學習中成長。
-
中市深化校園運動風氣 114-115學年度國中小體育促進會授證典禮
2025-10-16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87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16)日在潭秀國民中學舉辦「114-115學年度國民中、小學體育促進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暨執行委員授證典禮」,教育局副局長郭明洲代表市長盧秀燕頒發聘書予體育促進會的新任成員,盼藉由國民中、小學體育促進會持續推展學校體育及校際聯誼活動,蓬勃校園運動風氣,提升運動技能與體適能,以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 郭副局長在致詞中表示,盧市長上任以來,積極倡導「全民運動」理念,重視學生的體適能與運動習慣養成,市府團隊除持續優化學校運動設施外,也透過體育促進會整合資源、強化賽事辦理,讓學生在運動中培養自信與毅力,推動學校體育發展,鼓勵學生培養運動習慣、提升學童體適能、帶動學童樂於參與運動及享受運動風氣,體現「健康臺中、活力城市」的教育願景。 郭副局長說,依照國民中小學體育促進會設置要點,體育促進會委員由各校校長投票選出,委員任期2年,本屆期國中體育促進會為潭秀國中晏傳嫘校長擔任主任委員、國小體育促進會為清水區清水國小洪瑞佑校長擔任主任委員;兩位校長皆長期投入學校體育教育,致力於發展學生多元運動能力與團隊精神,期盼在新屆期帶領全市學校持續深化體育推展工作,營造「健康、快樂、活力」的校園氛圍。 教育局指出,體育促進會每年協助教育局辦理多項市級與全國的競技賽事,包括臺中市國小田徑錦標賽、臺中市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的組隊與選拔事宜,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與邁向更高體育舞台的機會。此外,為幫助學童養成運動習慣,辦理多項普及化運動競賽,藉由「班級參與」的比賽制度,促使學生與同儕比賽過程中互相打氣,一起投入和享受運動,在國小以躲避球、籃球、大跑步、游泳、健身操及跳繩為推動重點項目,讓學童在遊戲中建立運動基礎;在國中以籃球、排球及大隊接力為重點運動,培養合作與競爭精神,持續提升班際表現與校際交流。 教育局表示,將持續透過體育促進會的平台,推動校園運動多元發展,讓每位孩子都能在運動中找到自信、培養毅力,並將運動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健康向上的世代。
-
中市北屯區發展再添新動能 陳平國小體育館與市民活動中心啟用
2025-10-1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5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全額補助8,000餘萬元興建的「陳平國小體育館暨多功能市民活動中心」今(15)日啟用,市長盧秀燕親自出席揭牌,為這座集教育與社區功能於一身的新地標開箱,這裡將是學童的優質體育場域,也是周邊鄰里居民舉辦活動、交流互動的共享空間,有效活絡在地社區發展。 盧市長表示,北屯區近年來人口快速成長,然而陳平國小附近社區長期以來缺乏合適的室內集會場所,里民活動空間也嚴重不足。過去若要舉辦活動,常需借用學校教室,不僅不便,也影響教學。 盧市長進一步指出,為解決此困境,市府積極推動興建計畫,將學校體育館與市民活動中心結合,全額補助8,033萬5,500元打造這座多功能綜合場館,今天完工啟用,除了回應了市民對公共空間的殷切期盼,更為了孩子們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為社區長輩與里民創造更緊密的連結。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府教育預算占總預算比例最高,市府積極推動教育政策,也致力於營造安全、友善且具特色的學習場域。過去陳平國小因無適當的室內活動空間,導致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常受限於天候狀況,影響學生學習權益,所以市府補助經費協助學校興建體育館,提升學生上課品質。 陳平國小校長胡志道表示,新建的體育館擁有現代化的籃球場、羽球場等設施,將大幅改善陳平國小的體育教學品質,提供學童更安全、舒適的運動空間,結合的多功能市民活動中心則規劃為可容納大型集會的場所,未來將可舉辦各式文康活動、藝文展覽、講座,甚至作為里民臨時避難處所,發揮多元功能。
-
臺中市資安教育獲肯定 「網路應用停看聽」徵答活動參與率勇奪六都第一
2025-10-1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30 次教育動態為積極應對數位時代的資安挑戰,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大力推廣資訊素養教育,配合教育部全民資訊素養自我評量活動,盛大舉辦「網路應用停看聽」資安素養網路有獎徵答活動,活動9月8日開跑,依據教育部活動網站114年10月7日統計,本市學生在各年段參與人數與比率皆為六都第一。 114年度「網路應用停看聽」活動自114年9月8日起將持續至114年11月9日止,邀請全市教職員以及國中小3至9年級學生參加。參與者須以教育雲端帳號(OpenID)登入「全民資訊素養自我評量」網站 (https://isafeevent.moe.edu.tw/)進行線上作答,內容涵蓋資安防護及網路禮儀等關鍵議題。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資訊安全已是數位生活的必備素養。透過此活動,師生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檢視自身的資安知識,也能提醒彼此日常上網時,必須留意個資安全,並且避免誤觸網路陷阱,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安心的環境中學習,並將正確的資訊觀念徹底落實於生活之中。 活動開展至今,本市師生反應熱烈。截至目前為止,本年度臺中市學生在國小及國中階段各年段的參與率,皆位居六都第一,充分顯示了本市各校對於資安素養教育的重視與積極推動的成效。 教育局鼓勵全市師生把握活動期間踴躍參加。凡取得教育部全民資訊素養自我評量活動抽獎資格者,也可以參加本市加碼自辦的獎品抽獎活動,讓師生在學習資安知識的同時,還有機會贏得豐富獎勵。
-
寓教於樂激發永續學習力中區五縣市能源教育共學團學校闖關博覽會
2025-10-1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90 次教育動態為積極響應國家「淨零碳排」與「永續發展」目標,深化校園能源教育,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114年度中區聯盟能源教育闖關博覽會活動」,將於10月14日在臺中市東區進德國小多功能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博覽會集結了中區五縣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苗栗縣)5所能源教育共學團學校師生及14校對闖關教學有興趣的國小教師參與,透過活潑創新的闖關模式,將能源知識轉化為日常節能行動。 教育局表示,師生共學並建置可複製的闖關模組,核心目標不僅是舉辦單次的活動,更肩負著建置能源教育闖關活動模組的重任;希望將成功的教學經驗與教案系統化,以利未來推廣至更多校園,提升推動能源教育的知能與素養。 東區進德國小莊慶鑫校長表示,這次闖關博覽會正是我們評量能源教育教學與推廣成效的最佳平台;此外,活動著重於增進能源教育共學團師生在能源教育上的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進而促使他們採取正確的節能行動 。 本次博覽會預計由東區進德國小團隊及能源教育共學團學校共同設計與設置14個闖關活動攤位;這些關卡的設計緊扣當前能源教育的四大核心理念:「認識能源」、「節能減碳」、「淨零碳排」、「循環經濟及永續」,包括在「能源轉轉樂」中,學生須轉動大轉盤並回答問題,以強化其能源意識;「能源配對」則考驗學生能否正確分類再生能源與非再生能源,加深能源概念。 另外還有「吃電怪獸」,挑戰學生找出日常中最耗電的三種電器,以及利用太陽能燈照射太陽能車的「能源領航員」,讓學生認識能源在生活中的使用,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完成闖關任務後,將可憑闖關卡兌換獎品,並響應完成「節能小達人簽署活動」,許下對環境的承諾。 教育局補充,本次博覽會不僅是學生的盛會,更是中區共學團教師們交流與成長的平台,活動還安排「能源教育闖關活動模組建置、研討與回饋」及「綜合座談」,來自五縣市的教師們將共同討論、分享實施心得。
-
企業攜手教育-大雅廚具捐200萬啟動20校STEAM創新學習
2025-10-1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2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大雅廚房器具有限公司關懷教育,今(14)日於公司展示廳舉行捐贈儀式,捐贈本市大雅區及后里區共20所國中小學校,每校10萬元,共計200萬,協助學校推動STEAM教育發展課程,副市長鄭照新到場表達誠摯感謝,感佩大雅廚房器具公司董事長張光男及總經理楊素眞熱心回饋地方、長期關懷教育的精神。 教育局長蔣偉民指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科技教育,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STEAM跨領域教學,鼓勵各校為學生打造實作與創新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從做中學、從學中創,啟發主動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局補充,市府持續投入資源鼓勵學校為學生的科技教育扎根,教育局推動STEAM教育,目前大墩國中、豐原區翁子國小、西區忠明國小附幼已成立STEAM示範學校,另外中科管理局也於114年補助大華國中建置STEAM教室,並成立示範學校,以及大雅國中與大雅廚具公司透過公私協力,一同建置STEAM智慧教室;另外,教育局也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合作發展STEAM教師社群,推廣跨域整合課程。 蔣局長感謝大雅廚具公司對教育的長期關懷與支持,捐贈經費協助學校持續充實STEAM教育課程相關設備與教材,讓學生在更完善的學習環境中探索科技、發揮潛能,為本市科技教育的扎根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今日立法委員楊瓊瓔到場見證捐贈儀式。
-
中市致力推動社會情緒學習,校長齊聚探討實踐藍圖
2025-10-1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9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為協助各級學校校長推動友善校園各項議題,並強化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定期每年舉辦研討會。今(14)日,教育局特別召開114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檢討及策進研討會,邀請全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社會情緒學習」(SEL)的推廣與實踐,期許營造以人為本、充滿關懷與支持的校園環境。 教育局郭明洲副局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在社會快速變遷、價值多元的環境中,學生的身心安頓更顯重要。他強調,除了傳授知識,更應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協助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與應對挑戰的能力。他指出,臺灣於今年正式邁入「社會情緒學習元年」,教育部也頒布了相關計畫,並補助地方政府將此列為友善校園的必辦項目。「社會情緒學習」不僅是情緒管理,更是一套涵蓋五大關鍵能力的系統性教育方法: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以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這些能力能幫助孩子在面對壓力與挫折時,展現堅韌與適應力,並能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校長身為校務發展的領航員,應將SEL融入課程、校園文化與日常輔導,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模式。這項工作需要各校的積極投入,透過課程設計、教師培訓與親師合作,共同打造一個讓學生安心探索、自在表達的校園。 本次研討會邀請國立教育研究院林哲立教授進行專題講座,講題為「社會情緒學習之政策藍圖與校園實踐」。林教授在演講中指出,SEL的推動應從教師自身的情意素養開始,並強調其核心精神可融入各學科教學,而非僅是單獨一門課程。他進一步說明,SEL的具體實踐需配合臺灣學生的在地文化進行本土化調整,並透過教師共備,讓SEL理念真正落實於班級經營與教學現場,進而優化學習成效。隨後,由臺中市明道中學校長陳炤華及臺北市永春高中校長林春煌進行實務分享,與現場校長們交流推動經驗,藉此提供各校更具體的落實方向。 郭副局長表示,114年度各級學校在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上已展現豐碩成果 。未來,期許透過社會情緒學習的推廣,讓臺中市的每一所校園都成為充滿溫暖、支持與理解的社群。希望孩子們不僅學業優異,更能成為情緒成熟、具備同理心、能為自己與他人做出負責任決定的未來公民。他也感謝本次承辦學校光榮國中張梅鳳校長及明台高中潘佩苓校長所率領的行政團隊,謝謝他們的精心策劃,使研習活動順利圓滿成功。
-
市府教育局表揚U18世界盃績優隊職員 期許臺中「棒球城市」再創高峰
2025-10-0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36 次教育動態2025年第32屆U18世界盃青棒錦標賽圓滿落幕,臺中市多名優秀選手與教練團代表中華隊出賽,表現亮眼,展現堅強實力與團隊精神,為國爭光。臺中市政府教育局(8)日舉行績優隊職員表揚慶功宴,由蔣偉民局長代表盧秀燕市長親自頒發紀念品,向辛勤付出的教練與選手致上最高敬意。 蔣局長致詞時表示,青棒小將們在世界舞台上奮戰不懈,能在壓力下保持冷靜、於關鍵時刻掌握機會,展現青年一代的毅力與智慧,讓世界看見臺中青年、臺灣棒球的無限潛能。他特別感謝在背後支持的學校師長與家長,並肯定選手們勇於挑戰、自我突破的精神。 教育局指出,在今年玉山盃全國青棒比賽中,臺中市代表隊以優異表現擊敗新北市代表隊,成功奪回金盃,這是臺中市睽違15年再次拿下玉山盃冠軍的殊榮,也取得參加U18世界盃棒球賽的組隊權,讓更多臺中子弟有機會踏上國際舞台展現自我。此次國際賽事中,青棒小將們面對強敵毫不退縮,展現沉著定力,最終在季軍戰力克韓國,勇奪銅牌,實屬難能可貴。 市府特別舉辦此次慶功晚宴,感謝興大附農、西苑高中及新社高中的選手與教練長期備戰、揮汗付出。表揚活動現場除選手與教練外,多位校長及各界代表也到場鼓勵,現場氣氛熱烈。蔣局長除再次表達謝意外,也期許臺中棒球持續發光傳承,培養更多未來之星,讓「棒球城市」的榮耀再創高峰。 教育局表示,盧市長長期重視基層棒球扎根,教育局積極推動「強棒計畫」,每年自編預算2,000萬元補助學校球隊教練聘僱、培訓與參賽經費,同時爭取體育署補助再挹注1,100餘萬元,建構完善培訓及獎勵制度,幫助選手在地培訓和成長。近年臺中學校運動團隊在國際賽事屢創佳績,正是市府、學校師長、教練與家長齊心支持的成果。同時,感謝臺中市體育總會棒球委員會積極投入基層選手培訓,為優秀運動人才奠定穩固基礎,教育局將持續深耕校園體育,培養更多在地競技人才,厚植臺中運動能量。
-
臺德教育交流新篇章 德國大學校長參訪中市電動車技術教學中心
2025-10-07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64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立東勢高工於114年9月26日迎來重要的國際交流活動,德國埃斯林根應用科技大學(Essling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克里斯托夫校長(Prof. Christof T. Wolfmaier)與資深顧問Ms. Julia Feldmann首次造訪該校,針對臺中市電動車技術教學中心進行深度參訪,為臺德技職教育合作揭開新頁。 教育局蔣偉民局長表示,本市自110年起陸續設了3座技術教學中心,東勢高工「臺中市電動車技術教學中心」則是本市設立的第一座中心,透過中心的產官學三方合作,讓資源拓展至全國各地的種子講師,並積極為產業培育更多優秀學子,讓產業發展能向下扎根、共創共榮,也感謝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促成這次參訪。 教育局指出,此次參訪活動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德國科技大學與我國技職教育體系的合作可能性,並促進雙方在電動車技術領域的交流;埃斯林根應用科技大學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邦(Baden-Württemberg),是德國頂尖的應用科技大學之一,在汽車工程、機械工程、機電整合及企業管理等領域享有國際盛譽,目前擁有超過6,100名學生及28個學士學程、15個碩士學程。 此外,克里斯托夫校長本身具有深厚的汽車產業背景,曾擔任汽車零件產業設計工程師,並曾任保時捷Boxster和保時捷911車頂系統開發部門負責人,是從產業界傑出專業技術工程師轉任大學校長的典範,其實務經驗與學術領導能力兼具,為此次交流增添更多產業視野。 參訪活動中於臺中市電動車技術教學中心進行簡報,由執行秘書朱大江老師介紹中心成立目標、營運推動內容及效益,包括學生技術應用社團、實作研習及競賽、向下扎根推廣活動、偏鄉服務及跨域課程研發等多元面向;該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來,更開發多套國中之電動車跨域教材與技術型高中階段技應用教材,無私分享給全國相關單位與教師運用,實際參與相關課程活動來自全國各地師生1,000餘位皆回饋反應極佳,在技職教育推廣上成效卓著。 東勢高工校長周文松表示,隨著全球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我國政府已訂定2030市公車及政府公務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禁售燃油車等政策目標,技職教育必須超前部署,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此次與德國頂尖科技大學的交流,不僅能學習德國雙軌制技職教育的成功經驗,更有機會為學生開拓國際視野與升學管道。
-
「家職協奏曲」女力論壇在台中 扶輪社員齊聚共響家庭與職場和諧旋律
2025-10-07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71 次教育動態台中市家庭教育中心今(7)日上午於台中市政府市政大樓4樓集會堂舉辦「2025性平趨勢論壇–家職協奏曲」,特別與國際扶輪社3462地區攜手合作,邀請來自職場、社區與專業領域的女性代表,分享如何在家庭、生活與職場間追求平衡,論壇現場吸引近400位扶輪社員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教育局副局長賴緣如表示,台中市相當重視性別平權與家庭教育,論壇是思想交流的平台,鼓勵市民支持女性在職場、家庭與社會中發揮影響力,期盼透過這場對話,讓「愛要學習,家要經營」成為市民共同信念,攜手營造幸福城市。 教育局說明,論壇邀請多位傑出女性代表分享專業歷程與生命故事,包括國際知名商場經理人徐柏月、正昇食品有限公司執行長王曉薇、司改會執行長李明洳、就業服務處所推薦新住民職涯培力講師曾金釵,以及社會局推薦晴織雨舞手創生活館負責人林怡潔等講者,展現女性在多元角色中的智慧與韌性;論壇期間也安排交流座談與互動問答時間,鼓勵與會者將感動轉化為日常行動,促進家庭和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論壇特別邀請到社會局培力支持的「女子市集」共襄盛舉,現場展示咖啡、甜點、油飯、手工布包、飾品、香氛與文創手作等商品,包含「哖NIAN」、「Ru歪工作室」、「真新鮮&氣球手作」、「慈善機構瑪雅婦女協會-幸福作坊」等15家特色攤商,展現婦女創業成果與經濟能量。 台中市家庭教育中心表示,推動家庭教育的核心策略在於公私協力與跨局處合作,將持續秉持「愛要學習,家要經營」的理念,推動親職、性平、婚姻、家庭倫理、資源管理、多元文化與情緒管理等多元課程活動,打造「好家在台中,挺你幸福進行中」的溫暖城市,陪伴市民一同營造幸福家庭。歡迎市民朋友持續關注官方粉絲專頁與LINE官方帳號( https://reurl.cc/3KGlOX ),一同促進家庭和諧與性別共好的正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