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東光國小「節氣小偵探與米食任務」挑戰!
2025-09-22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26 次教學活動你知道嗎? 一粒小小的米粒,背後藏著多少農夫的汗水和大自然的禮物? 這學期結合農糧署「食米學園計畫」我們帶著四年級的孩子,化身成為「節氣小偵探」,在下半年兩個重要節氣裡,展開一場「米食文化與感恩」的探索之旅! 「秋分」學收穫與感恩,秋分是收穫的季節,黃澄澄的稻穗搖曳在風中,象徵大地的恩典。孩子們透過體驗「秧苗→抽穗→收割→曬穀→精製」的流程,學會了稻米的一生,也明白每一粒白米都來之不易。課堂上,小偵探們還動手做出圓滿美味的「稻荷全穀飯球」,不僅品嚐秋天的收穫,更學習用米飯表達對農夫和土地的感恩之情。 結合語文課程「冬至」學習韓國童話【豆粥婆婆】的智慧認識「智慧比力量更重要」的道理。一起挑戰米食任務動手熬煮暖呼呼的「紅豆湯圓甜粥」(紅豆+湯圓+圓糯米+龍眼乾),不只品嚐到甜蜜滋味,也體會到「分享與團聚」的節氣文化。這一碗熱騰騰的豆粥,不只是美食,更是傳統智慧的故事載體。 在探究與體驗的過程中,孩子們更認識了三種米食: 稉米 → 日常吃的白飯 糙米 → 保留營養的全穀米 糯米 → 節慶和點心的好材料 同時,也和小偵探們一起探究守護稻米環境的秘密。1.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可以保護土地和生態2.推廣有機農業,讓大自然更健康3.提倡安全用藥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都安心。 最重要的是,課程後孩子更清晰懂得了每一碗米飯都來自得之不易的辛勤勞作,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就是孩子們守護地球的小小行動力!
-
好玩勿成禍端 防範傷己傷人憾事重演
2025-09-22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72 次教學活動為營造安全及安寧的學習環境,后里國中學務處於9月22日朝會特別舉辦「校園安全與行為規範」宣導,由胡貴清主任親自主講,透過真實案例提醒同學們「動靜分明、守規自律」,切勿因一時好玩而釀成終身遺憾。 胡主任指出,許多看似無傷大雅的「好玩舉動」,往往是意外發生的導火線,更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爭端或訴訟。她舉屏東縣的案例為例:一名國三學生在體育課時,隨手拿石頭用羽毛球拍揮擊,不慎擊中同學右眼,導致對方視力幾近失明。最終,法院判決肇事學生與家長必須賠償240餘萬元,成為沉重的教訓。 除課外活動外,胡主任也強調,校園教學區應保持肅靜,嚴禁喧嘩或奔跑,更不得在教室內嬉戲,以免意外發生。她以台北市另一則新聞作例:有國中生將教室當成籃球場傳接球,不慎砸傷正在拿考卷的同學,結果家長憤而提告,肇事學生及父母被判賠償13萬餘元,凸顯遵守規範的重要性。 胡主任同時提醒,近來發現部分同學為節省時間放學時模仿攀爬圍牆走捷徑,這種行為與登山客因天候或地形不熟跌落山谷的危險類似,隨時可能釀成意外。她呼籲同學們務必選擇安全路線,避免因一時方便或刺激,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 此次宣導不僅以案例說明安全規範的重要,更希望學生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時刻自律、自重,維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共同營造安全、和諧、尊重的友善校園。
-
北屯好寶寶 朝會領獎樂
2025-09-20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26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學生在各領域學習成果大放異彩,朝會校長頒獎的項目有:排球優勝、語文競賽優勝、故事繪本優勝獎項,恭喜各位得獎的學生,校長更期許大家見賢思齊,再創佳績!
-
健康生活新體驗 大手小手一起來
2025-09-20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26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教學團隊致力於學生健康生活教育與推廣,特別利用周六假日邀請家長及孩子,參加「健康體位挑戰營」。本校與中國醫藥大學共同辦理長達一整學期的活動,旨在鼓勵學生將步行融入日常生活,透過規律運動改善心血管健康、提升耐力與協調性,並增進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 ,續航守護兒童與青少年健康。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1
2025-09-20 北屯區 北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31 次教學活動「t ip tip b ip bip…」「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這樣的成就感是非常開心的。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大里樂齡學習中心課程 活動報導
2025-09-19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138 次教學活動在清新的香氛與繽紛的色彩中,臺中市大里高中樂齡學習中心於 9 月 9 日及 9 月 16 日舉辦了「就是愛作皂」系列課程。課程由魯志貞老師帶領,共有 25 位學員參與,大家齊聚一堂,透過手工皂的製作體驗,展開一段結合藝術、生活與健康的美好學習時光。 第一堂課:手工皂基礎入門 9 月 9 日上午的課程以「手工皂製作」為主題,魯老師首先向學員說明手作前的注意事項,接著介紹手工皂的基本材料──皂基與香氣的搭配。課程設計分為四個部分: 1. 手作前的安全與注意事項 2. 手工皂製作流程 3. 學員分組實作 4. 成品包膜與展示 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學員們運用不同的香精與皂基,親手製作出晶瑩剔透、香氣撲鼻的手工皂。現場氣氛溫馨愉快,大家在專注的同時,也彼此交流製作心得,洋溢著學習與分享的喜悅。 第二堂課:繽紛香氛雙色皂 9 月 16 日的課程進一步挑戰「繽紛香氛雙色皂」,以融化再製法為主要技法。課程重點包含: 1. 顏色與造型創作 2. 色彩搭配與分層技巧 3. 天然色料與色粉介紹 4. 皂中皂的創作體驗 學員們透過將小塊皂與新皂基結合,創作出色彩斑斕、層次分明的作品。不僅展現了獨特的美感,更散發出清新怡人的香氣,讓大家充分體驗到生活美學與手作樂趣的結合。 「就是愛作皂」課程不僅是一次手工藝的體驗,更是一場促進人際交流與心靈療癒的活動。透過動手實作,長者們不僅獲得了新知識,也在創作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生活樂趣。此次活動也充分展現了樂齡學習中心「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為社區注入滿滿的正能量。
-
劇場遇見美學 走進藝術殿堂展開奇幻冒險
2025-09-19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98 次教學活動為深化校園藝文風氣並拓展學生視野,后里國中學務處特別規劃參與文化部「來一場超人的冒險-台灣美學與馬戲」青少年藝術體驗工作坊活動。由陳嘉宜組長及張玉珠老師帶領報名同學,走出校園前往彰化生活美學館及港區藝術中心,展開一整天豐富多元的藝術之旅。 此次課程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彰化生活美學館展覽導覽、八卦山天空步道體驗、港區藝術中心參觀、DIY設計實作及舞台劇欣賞等。活動全程安排緊湊卻不失趣味,讓學生在實地參訪中感受藝術氛圍,從視覺、感官到實作全面提升藝文素養,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穫滿滿。 陳嘉宜組長指出,彰化生活美學館和港區藝術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廣藝術與人文教育,展覽主題多元,值得社會大眾前往探索。她也特別提到,舞台劇在台灣表演藝術領域蓬勃發展,對於培養學生自信心與表達能力有莫大助益。本校在多項重要宣導活動中,經常以行動劇方式呈現,同學們勇敢上台、活潑演出,不僅增添宣傳效果,也使訊息更具深度與感染力,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這次能參加文化部規劃的校外文化體驗活動,對於學生理解劇場演出、精進表演技巧與啟發藝術創作力,無疑是一場寶貴的學習之旅。透過親身體驗與實際觀摩,學生們不僅增進對藝術的感知與興趣,更從中培養創意思考與文化視野,為日後多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文化體驗 #藝文好行 #臺中藝文好行 #文化部
-
小徑換新衣 紫紅粉大岩桐華麗登場
2025-09-18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76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開課至今已經超過一個月,許多孩子陸續進入穩定狀態,並開始投入食農活動。部分班級也已選定好本學期的作物,著手規劃農作區域,進行開墾或翻攪土壤,準備迎來這學期的第一輪耕作。除了食農課程,校園裡不少角落的景觀也到了換季時刻。像是大門旁的迎賓小徑,原本的薰衣草已過季枯萎,正好需要換上新風貌。這一次選定的景觀花卉,是以耐旱耐陰聞名的大岩桐,不僅非常適合小徑旁的環境,它那豔麗大方的花色與外型,更是讓人一見傾心,渲染出一種華麗的氛圍。 這回擔任小園丁的,是中班的白兔班。孩子們來到小徑花圃後,先聽園長說明任務與步驟。由於花圃地勢較低,而大岩桐不耐潮濕,所以第一步是堆土墊高。大家先排成一列,把一包包的土壤倒入花圃,再灑上適量肥料,接著輪流揮動大鐵鍬,將新舊土壤充分攪拌混合,讓土質更均勻穩固。看似簡單的翻土拌勻,其實很費體力,孩子們拿起鐵鍬才發現要又深又勻可不容易,沒拌幾下就氣喘吁吁了。但大家依舊努力一鏟一鏟翻動,不一會兒,一個整齊的小土墩就完成了。 接下來,孩子們換上小鏟子,在小土墩上等距挖洞。因為大岩桐需要穩固的根部,所以洞必須夠深,能讓整個根系完整埋入,才能避免倒伏。孩子們先把小鏟子插進土裡,左右搖晃挖出足夠深的小洞,再小心翼翼用雙手捧著大岩桐,垂直輕放進去,最後撥土回填,才算完成移植的步驟。 當大岩桐一株株種好後,紫、粉、紅相間的花排成整齊的一列,夢幻又繽紛,孩子們都忍不住讚嘆,期待日後開得更加茂盛盛開。幼生梁瑀芯說:「大岩桐很容易斷掉,所以我都很小心扶好。」幼生林恩誼說:「大岩桐不喜歡水很多,所以它的家要挖高高。」蘇怡嘉老師說:「白兔班受園長邀約,一起協助校園美化任務,上週我們一起將「南屯小徑」兩旁的雜草拔除,預定種大岩桐花的地方,在休耕一週後,園長爸爸教我們怎麼幫岩桐花打造一個適合它的地方,原來岩桐花不太喜歡陽光強和會積水的土裡,所以我們把花要住的土堆堆高,以利排水,剛好南屯小徑的陽光也不算太強,非常適合種植。聽著園長爸爸的介紹、說明,我們拿著鏟子,先混土、施肥、挖洞、最後將美麗的岩桐花種到南屯小徑中,之後這個地方也會成為我們常常探視尋訪的地方哦!岩桐花的花語中蘊含著一種面對生活和目標,不畏困難、積極向前的美好寓意。就像剛升中班的我們,在學習成長上會有挫折和難題要克服,但我們不會放棄,因為我們是跳躍前進的白兔班!go~go~go!」 保育組長蕭心慈說:「原本的薰衣草植栽區雖然漸漸枯萎了,這次由大岩桐花進駐,增加我們賞心悅目的小角落。孩子們親手種下大岩桐花,一步步鬆土、灑顆粒肥、挖洞、放苗、澆水,滿滿都是期待!孩子們不僅在體驗中學習,也讓我們大家能在生活裡發現美的小角落。」園長陳議濃表示:「環境教育一直是學校的核心本位,而每當季節轉換,需要替校園景觀換上新面貌時,孩子們總是最棒的小助手。透過他們齊心合力種下艷麗的大岩桐,不僅讓小徑從枯寂轉為生動,更替校園增添一份亮麗氛圍,相信經過的每個人都會心情愉快,感受到美好的滋味。」
-
游泳教學 學生學習自救增進水中能力
2025-09-18 大里區 塗城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23 次教學活動【塗城報導】本校「游泳教學」課程,透過完整的教學系統與專業師資陣容,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熟悉水性,提升水中適應力與自我保護能力。 課程中,教師們依照學生程度進行分組指導,讓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下快樂學習,逐步培養游泳技巧。除了增進體能與協調性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水中自救的方法,建立自信與安全意識。 游泳課程不僅是一項運動訓練,更是生命教育的一環。期待學生能從中獲得健康、快樂與成長,展現多元學習的風貌。
-
西區中正附幼綿羊班 上學趣!__教學報導
2025-09-18 西區 中正國小 楊圓圓、張懷予 報導點閱數:119 次教學活動開學第二週孩子們逐漸穩定下來,不僅越來越熟悉校園生活,也從孩子們臉上看見更多的笑容。這週我們一起學習好多事情,我們學會在地震時保護自己,學會了地震保命3步驟。還學習如何愛護自己的眼睛,知道護眼6步驟,還一起做了護眼操,讓眼睛一起動一動。另外,我們也認識了腸病毒,學會了如何預防腸病毒,以及正確洗手的方式,讓腸病毒遠離我們。除此之外,我們長大啦!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大家一起練習穿、脫衣服跟摺衣服,真的超級棒!我們繼續加油,一起開心來上學,學習更多有趣的新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