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佳作”如潮
2025-10-02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82 次校園新聞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的「愛學網系列競賽活動」向來是全國學生展現創意與寫作能力的舞台。今年,忠孝國小的林俊賢老師所指導的資優班學生表現亮眼,展現深度觀察與優異敘事力,在競爭激烈的愛學網「看影片說故事」比賽中,一舉囊括四個佳作獎項,成績斐然,全校師生同感驕傲。 「看影片說故事」比賽旨在鼓勵學生透過觀看愛學網精選影片,結合深度觀察、獨立思考與創意敘事,撰寫出具感染力的觀後心得與故事創作。林俊賢老師悉心指導資優班學生,引導他們不僅是「看」影片,更要「讀」出影片背後的文化意涵與精神。這次能獲得四個佳作獎項,不僅是對學生們優異語文表達能力的肯定,也彰顯了資優班在獨立思考與批判寫作方面的紮實訓練成果。這場比賽通常競爭激烈,佳作雖然不是最高獎項,但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已是極大的肯定。這對學生來說,是鼓勵他們繼續在語文表達與創意發想上努力的最佳動力。能夠獲得四個獎項,展現出資優班學生整體優秀的學習成果和老師傑出的指導。
-
感謝老師,有您真好!
2025-10-01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16 次校園新聞開學已將近一個月,隨著九月迎來了尾聲,除了天氣日漸涼爽,也迎來了九月重要的節日。九月二十六日當天一大早,在忠孝國小家長會委員的熱情參與下,忠孝國小的年度敬師茶會再度登場啦!當日眾多的與會家長人數不但說明了忠孝國小家長對老師的重視,也證明了忠孝國小親師之間的互動良好。這邊要跟老師們說聲:「老師您辛苦了!」祝福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白米捐贈 感謝有您》
2025-10-01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97 次校園新聞感謝第五市場丸東商號老闆的愛心捐贈,將農曆七月普渡的60包白米 全數贈予忠孝國小弱勢兒童,作為餐食補助,讓孩子們在成長路上獲得更多溫暖與支持。 9月30日(二)早自修時,忠孝國小棒球隊五、六年級的小球員,在教練及組長的帶領下,前往第五市場協助搬運白米。能參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忠孝小鴨們都感到十分開心與光榮。 誠摯感謝丸東商號的善心義舉,讓愛心化作實際行動,溫暖孩子的心,也造福忠孝學子。 #忠孝國小社團
-
雙語校園,處處有驚喜!
2025-09-30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91 次校園新聞「不只學生和外師Grace有約,老師也要和Grace有約!」 忠孝國小推動雙語教育,不僅學生們在課堂上與外師Grace互動熱絡,老師們也把握空堂時間與Grace進行互動交流,展現專業進修的熱情。透過教學設計討論、課堂活動分享,老師們持續提升雙語教學能力,讓課程更生活化、更貼近孩子的學習需求。 這樣的雙向努力,讓校園成為一個充滿學習能量的優質園地。學生專注學習、老師認真備課,雙語課堂不再只是課本上的英文,而是和生活緊緊結合的真實學習。忠孝國小就像一座充滿活力的雙語生活化花園,師生共同澆灌,讓雙語學習歷程越來越精彩! #忠孝國小雙語 #忠孝國小外師
-
Bilingual Storytime!校園洋溢英語力
2025-09-30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90 次教學活動忠孝國小114學年度持續推動校園生活化雙語計畫,外師 Grace 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課堂教學。這次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Tr. Grace以繪本 《A Bad Case of Stripes》 為腳本,帶領孩子們展開一段充滿想像力與省思的英語學習旅程。 課堂中,孩子們毫不怯場,大方地與Tr. Grace對話,提出問題、分享想法,整個學習氛圍輕鬆自然。Tr. Grace熱情地回應孩子們的發言,課室裡笑聲與思考聲此起彼落,展現出忠孝學子累積已久的英語實力與自信。 本次課程由雙語專案教師朱怡苹老師與 Grace 外師共同規劃,設計從聽故事、角色討論到延伸提問的多元活動。透過繪本故事的核心寓意──做自己才是最自在、最開心的事,不必迎合他人的眼光,也不用犧牲自己去取悅別人──孩子們在英文學習之外,也同時獲得了珍貴的人生啟發。 一位五年級同學分享到:「我覺得跟 Tr. Grace用英文聊天很好玩,我敢開口說英文了,而且聽故事的時候我學到,做自己才會最快樂!」這句話正好呼應了繪本的精神,也道出了孩子們滿滿的收穫。 忠孝國小致力於雙語教育融入日常課程,持續營造雙語校園環境,在專業教師規劃與外師熱情帶領下,讓每一堂課都成為孩子們自然學習語言、拓展視野與成長心靈的契機。 #忠孝國小雙語 #忠孝國小外師
-
透過鏡頭看見自然,忠孝國小教師進修啟動美感教育
2025-09-24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50 次校園新聞今天下午忠孝國小教師專業進修課程,特別以「隨手拍生態」為主題展開。活動由張耀中校長親自開場,並邀請國光國小吳志典老師分享攝影經驗,帶領全體教師透過影像,發現校園與城市中處處存在的自然之美。 吳老師以接觸生態攝影23年來的拍攝實例,呈現生態之間的多樣風貌。他以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影片,引導大家感受生命的律動,更以深情的話語提醒教師們:「帶著一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心,透過觀景窗感受自然的魅力,透過快門記錄生態的脈動,透過照片分享傳遞生命的美好。」 張耀中校長全程參與,與教師一同細細品味影像中傳遞的動人氛圍。他指出,忠孝國小身為百年老校,不僅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校園環境也富含生態多樣性,靜態景觀與動態生命相互輝映,為師生的日常學習增添更多滋養。 此次進修課程也呼應了學校積極推動的「美感教育」理念。從觀察到拍攝,從影像到教學,教師們學習如何以藝術性的視角重新詮釋自然,進而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好。忠孝國小期望透過美感教育的實踐,不僅培養孩子欣賞美、表達美的能力,更讓尊重生命、珍愛自然的價值觀,內化為日常的生活態度。 忠孝國小將持續秉持「景物動靜皆美好」的精神,把生態教育與美感教育緊密結合,讓百年校園在教育、環境與美學上同樣綻放光彩。 #吳志典老師的作品在科博館看的到喔! #以影像傳遞美感,以教育延續生命 #美感教育×生態×校園
-
忠孝國小資優班舉辦升學講座助家長掌握國中選擇方向
2025-09-17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85 次校園新聞9月17日是忠孝國小舉辦班親會的日子,除了普通班級的班親會,今日的資優班也迎來了一場特別的活動。 在國小階段表現優異的資優生,升上國中時,家長往往面臨「選擇公立或私立國中」的抉擇。為協助家長更全面了解升學方向,忠孝國小資優班於今日下午特別舉辦一場「資優生升學規劃講座」,吸引許多高年級的家長踴躍參與。 講座內容涵蓋公私立國中在課程設計、學習氛圍、資源配置與升學壓力上的差異。透過深入的分析與實例分享,讓家長清楚了解不同教育體系的優劣勢。會中指出,公立國中以均衡發展為特色,適合希望孩子在自然學習環境中探索多元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精神的資優生;而私立國中則擁有更多資源與菁英化的教學設計,較適合具強烈升學企圖、能承受壓力並希望挑戰更高學習目標的學生。 舉辦本次講座的林義淳老師表示,資優教育的核心在於「適性發展」,而非單純追求升學數據。此次講座的目的,是幫助家長在孩子升學關鍵期作出更符合個人特質與家庭理念的選擇,讓每位資優生都能在國中階段發揮潛能、保持學習熱情。 忠孝國小持續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僅在校內提供完善的資優課程與多元學習機會,也積極協助家長掌握升學資訊,成為孩子學習道路上的最佳後盾。
-
指導教授蒞臨忠孝 傳承教育新力量
2025-09-17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77 次校園新聞新學期開始,忠孝國小添教育新血。今年共有九位臺中教育大學實習老師及一位屏東大學實習老師進駐校園。他們在大學尚未開學前,即已提前一個月隨行政團隊投入校務,迅速熟悉環境,累積了珍貴的行政與教學經驗。 近日,中教大多位指導教授特地蒞臨校園關懷實習老師,更有一位遠從屏東大學北上的教授蒞校支持。會中教授們除感謝校方提供實習機會,也高度肯定實習輔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並親頒聘書予校長、主任及實習輔導老師,象徵教育責任的傳承與使命的延續。 實習老師表示,感謝忠孝國小提供完整而溫暖的實習環境,讓他們在開學初便獲益良多。未來將更加努力,不負所學,朝理想教師之路邁進。 忠孝國小行政與教學團隊用心輔導,期盼這群實習老師能在歷練中逐漸成長,未來定能帶著滿滿能量,成為教育的新生力軍。
-
AI大進擊,老師在哪裡!!!
2025-09-15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84 次校園新聞蹭起來!!!!!!!! 最~熱的AI公仔圖哪~裡~有~?忠!孝!國!小! 最~美最帥的老師哪~裡~有~?忠!孝!國!小! 各位同學, 忠孝國小為您呈現最新教師節活動~ "AI大進擊,老師在哪裡" 趕快拿起學習單,然後前往學校師長布告欄。 小柯南們回答完後,記得將學習單交回輔導室, 只要回答正確,精美獎品等你抽喔!!!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啊!!!!!!!!! 9/22日下午四點截止收件,9/23第二節大下課於輔導室前進行抽獎。
-
賀!忠孝國小健康計畫傳捷報 三大獎項齊獲殊榮!
2025-09-14 西區 忠孝國小 忠孝國小 報導點閱數:1310 次榮譽事蹟忠孝國小再傳佳績!歷經一年的努力,在臺中市113學年度三大項校園健康推動計畫學校選拔中,本校榮獲「健康促進卓越學校金質獎」、「健康體位績優學校銀質獎」及「校園健康啟動計畫銅質獎」三個項目均獲獎項肯定,展現長期推動健康校園的成果。 本校持續規劃落實健康促進工作,從飲食均衡、適量運動、心理健康到良好生活習慣,各面向皆不遺餘力。特別感謝衛生組長紀孟春組長,細心統整計畫與成果資料,完整呈現師生的用心付出,才讓忠孝在眾多參賽學校中脫穎而出。 這份榮耀屬於全體師生,更是忠孝大家庭共同的驕傲。未來,我們將持續以「健康」為核心,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活態度與健康素養,讓孩子們在安全、快樂又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