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大手牽小手 校園整潔有你我
2025-09-01 西屯區 長安國小 衛生組長 報導點閱數:86 次教學活動新學期即將開始,本校於開學前特別舉辦校園環境整理活動。當天由志工團隊、畢業生、在校生及熱心家長共同參與,大家齊心協力,為校園帶來煥然一新的氣象。活動中,校長與主任也親自到場,不僅勉勵大家,還與師生們一同動手打掃,展現以身作則的精神。 雖然過程中偶有陣雨干擾,但所有參與者依舊精神飽滿、熱情不減。掃地、拔草,每個角落都留下了大家努力的身影。經過數小時的合作,校園環境更加整潔明亮。這次活動不僅讓校園迎接新學期,更凝聚了家長、學生與校方的向心力,為新的學習旅程揭開美好序幕。
-
友善校園「停、聽、看!」共同防制霸凌
2025-09-01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8 次教學活動新學期開始,后里國中在9月1日的開學典禮上,特別舉辦「防制校園霸凌」為主題的宣導活動。活動由校長賴勝豐主持,結合教育部推動的「友善校園週」,引導全校師生一同關注霸凌議題,並強化對求助的意識與能力,共同營造安全而溫暖的學習環境。 賴勝豐校長指出,今年度「友善校園週」的主題為「停!聽!看!一起『調』出『和』諧的友善校園!」,傳達遇到問題時,不僅要先「停止傷害」,更要學會「傾聽需求」,方能使受害學生「看見希望」,進而選擇正確的方式解決衝突。他強調,教育部於113年針對「生對生霸凌事件」的調查程序新增「調和制度」,將「輔導先行」概念納入處理過程,期盼以更具教育意涵的方式,幫助當事人走向理解與修復,讓校園氛圍更趨和諧。 活動中,賴校長進一步向學生說明,若在校園中遭遇排擠、取笑、威脅…等形式的霸凌,務必勇敢向師長反映。這不僅能讓學校及時介入調和、調查與處理,也能保護自己,避免情況惡化。他也提醒在場的學生,旁觀者絕非「局外人」,當目睹同學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更應展現道德勇氣,伸出援手,這樣的行動才是真正的友善。 除了學生的覺察與勇氣,校長也提到教職員的責任。他呼籲老師與行政同仁必須提升對霸凌徵兆的敏感度,並熟悉通報與因應的程序,確保每一個案例都能獲得妥善處理。同時,透過宣導與教育,建立更完整的預防及修復機制,讓「尊重、關懷、安全、健康」真正落實於校園日常。 此次宣導不僅是一場開學儀式的亮點,更是一個深具意義的教育契機。后里國中透過「友善校園週」的活動,讓防制霸凌的理念深入師生心中,提醒大家校園並非衝突滋生的場域,而是彼此學習、共同成長的家園。
-
安全騎乘 從你我做起
2025-09-01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95 次教學活動新學期剛開始,學生返校通勤安全成為重要議題。后里國中學務處特別在開學典禮後,針對騎乘自行車上下學的同學舉辦交通安全宣導,由生教組周侑萩組長親自講解,期望同學能建立正確的用路觀念,確保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出門,快快樂樂回家。 周侑萩組長表示,觀察到部分同學利用電動輔助自行車通勤,雖然便利,但若未注意安全,潛藏的風險極高。他特別提醒同學務必遵守三大原則:「配戴安全帽、禁止載人、放慢車速」,這些看似簡單的規範,卻能大幅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安全不是靠運氣,而是從習慣養成開始。」 除了行車安全,周組長也強調自行車停放的重要性。他指出,學校已設置寬敞的自行車棚,提供充足停放空間,學生應將車輛整齊停放並上鎖,以防失竊。同時,嚴禁將自行車停放於校外人行道或馬路旁,避免影響他人通行與交通秩序。 此次交通安全宣導不僅是提醒,更是一次自我檢視的機會。透過具體的規範與案例分享,學生們更能理解安全規則背後的重要意涵。學務處也期盼藉由活動,讓同學們能將「守法」與「安全」化為日常習慣,把交通安全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 后里國中藉由此次宣導,再次向全體師生傳達明確訊息——「安全無小事」。唯有人人重視交通規則,彼此尊重用路權利,校園周邊才能真正成為一條條安全回家的道路。
-
連續三年辦理 外師職前教育訓練圓滿落幕
2025-08-28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90 次教學活動為協助新進外籍英語教師順利融入臺灣教育環境,提升教學適應力與專業素養,本校已連續三年舉辦「外師職前教育訓練」。今年的培訓課程於近期順利完成,來自多國的新進外師齊聚一堂,在多元而扎實的課程中,為即將展開的教學旅程做好萬全準備。 本次訓練內容涵蓋:課堂管理策略、溝通技巧與課程設計實務等,並特別邀請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與教學顧問擔任講師,透過互動式工作坊、小組討論及情境演練,讓外師們在短時間內快速熟悉教學環境與文化脈絡。 培訓期間,外師們也彼此分享教學理念與文化背景,現場氣氛熱絡且溫馨,不僅建立了跨文化的友誼連結,也讓彼此在教學的路上感受到支持與鼓勵。 教育單位表示,外籍英語教師是臺灣雙語教育推動的重要夥伴,職前訓練的核心目的不只是「教授知識」,更在於「建立信心」、「凝聚團隊感」,讓外師們在教學第一天就能帶著理解與尊重,走進教室、走進孩子們的心中。 藉此提供外師們更完善的支持系統,攜手共創更優質的雙語教學環境。
-
角力新秀展身手 后里區長盃熱血開戰
2025-08-28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08 次教學活動114年臺中市后里區區長盃角力錦標賽於8月28日上午在后里國中熱鬧登場。上午9時30分的開幕典禮由大會主席賴同一區長主持,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市議員陳本添、臺中市體育總會柔道委員會主任委員魏耀亮、角力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成顯,以及后里區體育會理事長王和棋等人,齊聚為選手加油打氣。 賴區長致詞指出,后里向來是柔道與角力的搖籃,更孕育出奧運銀牌選手楊勇瑋,他勉勵選手以國手為目標,不斷精進,朝國際舞台邁進。陳本添議員則感謝各級學校對運動人才培育的付出,並期盼透過賽事交流,提升選手專業與自信。李成顯主委也細數后里區優秀選手的過往榮光,鼓勵年輕選手勇於挑戰自我;王和棋理事長更分享自己最早到場,看見選手精神抖擻地熱身,深感欣慰和感動,並祝福比賽順利圓滿。 隨後,由裁判長蘇聰賢老師宣布比賽規則,運動員進行莊嚴宣誓後,正式展開賽事。場上對戰扣人心弦,場外加油聲此起彼落,充分展現運動精神與團隊凝聚力。后里區長盃角力錦標賽不僅是一場競技盛會,更是地方體育發展的縮影,象徵著后里對培育體育人才的堅定承諾與熱情。
-
南屯食農第一畦 馬鈴薯夢想田
2025-08-27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98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孩子們,經過兩週左右的適應期,如今已經逐漸步入正軌,各班也開始展開豐富的學習探索。而幼兒園所重視的核心之一─「環境教育」,特別強調將農作活動融入課程,讓孩子們透過農耕歷程,發展出有趣而充實的食農體驗。本學期第一波食農活動,就由中班群的三個班率先展開,而主角則是深受大家期待的「馬鈴薯」。它不僅是現代代表性的主食之一,更能變化出多樣的美味料理,因此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選擇。 一開始的任務並不簡單─眼前只有一塊尚未整理的荒地,以及農夫熱心贈送、已經冷藏一個多月的小馬鈴薯。孩子們必須先將這片地開墾整畦,才能一步步進行移植。不過,對於「開墾新畦」這樣的工作,中班孩子早已駕輕就熟。只見大家依序輪流拿起鋤頭,一鋤一鋤挖出畦溝,再將翻出的土壤堆起來形成畦丘。過程中,不少孩子驚喜地發現土裡有蚯蚓和馬陸,更加確信這片土地肥沃又適合耕種。 完成整畦後,第二步驟就是在畦丘上挖小洞,而且每個洞之間都要保持約30公分的距離,好讓馬鈴薯將來能有足夠空間生長。孩子們十分專注地挖出大小適中的小洞,接著又小心翼翼地把滿滿的落葉放入洞中,讓土壤更加鬆軟,方便馬鈴薯向下扎根、向上伸展。接著,他們挑選發芽的馬鈴薯,先拔除多餘的小芽,只保留一個芽朝上,再小心放進小洞裡,最後合力覆上泥土。當雙手將泥土壓實的一刻,孩子們也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馬鈴薯移植。 這一次中班群的馬鈴薯種植順利完成,孩子們臉上都掛滿笑容,對未來馬鈴薯的成長更是滿懷期待。白鼻心班幼生吳芸安說:「要幫馬鈴薯挖出房子給它們住,這樣才會長大。」白兔班幼生梁耿睿說:「馬鈴薯只要留一個芽,其他都要拔掉。」松鼠班幼生陳威禎說:「放樹葉是要讓馬鈴薯長大,這樣才會變大顆。」 白兔班林雅婷老師說:「今天是園長爸比邀約白兔班種馬鈴薯的重要日子唷!工作前當然要先來做個功課,看看農夫們是如何種馬鈴薯的呢?有什麼注意事項?在3個月後馬鈴薯成熟了,又可以變成什麼美食呢?孩子們迫不急待出發去工作。『整地』勢必要先來完成,然後再挖個洞,並鋪上讓馬鈴薯舒服的葉子床,大家就得到一顆顆的發芽馬鈴薯禮物囉!小手比個讚,讓芽頭朝上,大家都做得好棒也小心翼翼的將馬鈴薯放入洞中,用自己的小手慢慢的把旁邊的土撥進來,讓馬鈴薯安全的種在土裡,期待的心情都在孩子們臉上,用心照顧馬鈴薯的孩子們就跟著馬鈴薯一起長大長高唷!」松鼠班徐素雯老師說:「今天帶幼兒到菜園,在園長和小賴叔叔協助下整理泥土,孩子親手挖洞、鋪落葉、種下馬鈴薯並覆土。小手動作稚嫩,過程卻充滿專注與喜悅,體驗播種樂趣,貼近土地,也培養耐心與責任,期待生命萌芽的收穫。」 白鼻心班江姿賢老師說:「今天的種植馬鈴薯體驗對寶貝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體驗,寶貝們一起幫馬鈴薯建造新家,之後將馬鈴薯放入並為馬鈴薯覆土,過程中寶貝們全程都自己動手來,回到班上也很開心的分享自己剛剛種馬鈴薯非常開心,接下來老師也會帶著寶貝們一起照顧與呵護我們的馬鈴薯,希望馬鈴薯好好長大呦!」保育組長蕭心慈說:「原本幼幼班的紅藜田搖身一變,變成中班的馬鈴薯田。在園長、小賴叔叔及老師的細心引導下,孩子們從整地、挖洞、鋪落葉到放入馬鈴薯,每個步驟都親自體驗樂趣。想到馬鈴薯,孩子們立刻聯想到最愛的薯條,大家都期待,明年能收成滿滿的馬鈴薯。」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一次學校第一次嘗試種植馬鈴薯,雖然收成的馬鈴薯顆粒不大,但孩子們依然用心地整土、鬆土並小心地將馬鈴薯埋入土中。過程中,大家都滿懷期待,希望馬鈴薯能快快長大,因為小朋友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品嚐自己親手栽種的薯條料理了。」園長陳議濃說:「這一次的馬鈴薯種植,從開墾整地到最後順利移植,過程算是繁瑣且需要時間。不過中班群孩子們也有豐富的經驗與技巧,所以工作起來就順利快速,再多的工作也能夠短時間完成。也希望新開闢的馬鈴薯田能夠如期待般成長茁壯,未來也要靠孩子們努力照顧,體驗農作的辛苦與珍貴。」
-
從雜亂到整齊 地瓜田復甦行動
2025-08-2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32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在暑假期間,庭院經過綠肥的滋養與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土地恢復了不少元氣。雖然期末成果展與各項活動結束後,大部分作物早已收成,庭院暫時回到原始的休耕狀態,但其中的地瓜田依舊展現出強韌生命力,繼續孕育著地瓜。然而,接連數次的颱風豪雨、連續多日的烈日曝曬,再加上庭院修剪後落下的枯枝落葉遮蔽,使得地瓜田出現了不少狀況:藤蔓雜亂無章、部分地瓜裸露在外、葉面顏色淺綠不健康。為了確保來年能有豐碩的收成,小主人—山羌班與梅花鹿班的孩子們,決定趁這個時機,動手好好整理地瓜田。 久未整理的地瓜田問題重重:藤蔓四處攀爬、雜草叢生不計其數,還有土壤被雨水沖刷流失的痕跡;部分裸露在土表的地瓜甚至因光照反綠、長出葉子,已無法食用。這些正是此次整理的重點挑戰。不過,只要掌握方法,再困難的工作也能逐步完成。活動一開始,園長先向大家說明地瓜田目前的狀況,再帶領孩子們一起擬定工作進度與計畫。這次的整理分成四個任務:第一任務:重新整理出畦溝分界,將蔓延至溝底的地瓜藤抽起,放回田畦上,讓田面恢復整齊。這次不再修剪藤蔓,而是保留足夠的葉片,以加強光合作用。第二任務:拔除田畦上的雜草,避免與地瓜爭奪養分和生長空間。第三任務:用鋤頭翻挖溝底的泥土,再覆蓋到地瓜根部,避免地瓜裸露,並確保有足夠土壤保護。第四任務:每位孩子手持肥料粒,分散在田間等距點,將肥料埋入泥土,幫助地瓜更健壯地成長。 在清楚了解四項任務後,兩班師生便立刻展開行動。孩子們憑著以往的經驗與技巧,很快就把地瓜田整理得井然有序:藤蔓重新歸位、畦溝分明,鋤頭翻出的泥土覆蓋在裸露地瓜上,讓它們繼續安心生長。最後,大家再完成追肥,為地瓜田注入新的能量。從一開始的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到最後把地瓜田整理得乾淨整齊,孩子們的努力帶來滿滿的成就感。山羌班幼生施詠婕開心地說:「要用土把地瓜蓋滿滿的,這樣地瓜才會長得更大。」梅花鹿班幼生許惟甯也分享:「我知道葉子不能剪掉,要留著幫忙吸收更多陽光。」 山羌班李佩珊老師說:「「想要豐收,就必須付出!」我們的地瓜田經過颱風季、前陣子連續大雨,田地整個需要好好地整理一下了!在園長爸爸工作前的說明引導後,山羌班一起分工將長得雜亂、過長的地瓜莖作整理、除去雜草,最後為地瓜田施肥。幼兒在整理時像是在尋寶,馬陸、螞蟻、蝸牛都是大家的大發現,蹲在某處觀察蝸牛。也有了之前除草的經驗,幼兒能精準的除去除了地瓜莖的雜草!接下來我們一起好好照顧地瓜田,讓年末地瓜田地瓜大豐收!」梅花鹿班蘇家誼老師說:「今天園長帶領我們到久違的地瓜田進行整理活動。寶貝們在分工合作之下,將田地的走道開闢出來,再一起動手整理地瓜葉與雜草,最後再放入肥料。從園長的介紹與分享中,我們聽到了許多關於地瓜的小知識,例如地瓜的生長特性、葉子的整理方式,以及土壤與作物的關係。梅花鹿寶貝十分投入,也很樂意將地瓜蓋上鬆鬆軟軟的泥土棉被,讓我們的地瓜田變得生機盎然。透過「汗滴瓜下土」的實際參與,相信寶貝們不僅對地瓜有了更多的瞭解,也在過程中收穫了滿滿的探索與快樂。很期待日後能見證地瓜的成長!」 保育組長蕭心慈說:「最近的大雨讓我們後院的地瓜田土壤流失,一些地瓜甚至露出來,孩子們發現地瓜真的長出來了!不過,露在外面的地瓜會長不大,所以我們開始一起整理。孩子們拔雜草、梳理枝蔓、開通道路,還幫地瓜埋顆粒肥料補衝養分。孩子們都非常認真,看到他們滿臉的驚喜,感覺真的很棒!大家都很期待收成那天的到來。」教務組長蕭文嘉說:「因為上次大雨沖刷,導致地瓜田的土壤被沖走,也讓我發現要種出一顆又肥又好吃的地瓜其實並不容易,不僅需要不斷修剪地瓜葉,還要時常查看是否有地瓜冒出土壤。經過這次的種植經驗,讓我對平時看似常見的地瓜食物更加珍惜。」園長陳議濃最後說:「經過多次颱風與烈日的摧殘,原本近乎荒蕪的地瓜田,如今在兩班師生的攜手努力下,重新恢復整齊與活力。這次活動不只是整理地瓜田,更讓孩子們明白,無論工作多辛苦或困難,只要能夠規劃清楚步驟,並持之以恆去完成,就一定能獲得成果。也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能迎來豐收的地瓜季節。」
-
仲夏樂音響后里 五校聯手奏響難忘音樂之夜
2025-08-26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87 次教學活動在悠揚的樂聲中,2025「仲夏夜狂歡音樂PARTY」聯合音樂會於 8月21日晚間7時 在啟明學校音樂廳隆重登場。今年共有啟明學校、后里國中、育英國小、七星國小、后綜高中等五所學校及薩手重奏團共同參與,演出規模與參與學生人數再創新高。音樂會不僅展現學生紮實的學習成果,更在觀眾熱烈掌聲中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可謂盛況空前。 本次音樂會由后里國中黃韻庭同學擔任主持,她舉止大方、口齒清晰,掌握節奏恰到好處,展現自信風采。她不僅串聯起每段節目,也巧妙帶動觀眾情緒,使全場氣氛更加熱絡,為演出增添許多亮點。 音樂會開場,由育英國小張聖藝校長代表致詞。他深情表示,后里素有「薩克斯風的故鄉」美譽,各校長年致力推動音樂教育,讓孩子在專業指導中培養音樂素養,也讓音樂更貼近社區與民眾生活。他同時感謝蒞臨支持的觀眾,以及辛苦付出的樂手與老師,更特別致謝后里國中在場地布置與舞台服務上的全力支援,使得這場音樂盛會能順利圓滿舉行。 駐區督學藍淑美亦代表教育局到場致意,她肯定這樣的音樂會不僅能夠磨練學生的演奏技巧,更能讓社會大眾看見后里豐厚的文化底蘊。她期盼未來有更多學校與學生加入,共同打造屬於后里的音樂品牌,讓孩子們在舞台上展現自我、綻放光芒。 本次演出曲目多元,橫跨經典爵士到流行樂曲,每一首皆經過精心挑選,扣人心弦。隨著旋律一曲接一曲響起,觀眾完全沉浸於音樂的氛圍。特別是 后里國中師生重奏團 的演出,更成為全場亮點,展現了專業水準與團隊默契,贏得滿堂喝采。 壓軸登場的合奏曲《Waltz no.2》將氣氛推向最高潮。演出中特別邀請林奕妏組長的女兒林珈瑩小朋友參與鐵琴演奏,她認真專注的神情與童真的模樣,宛如畫龍點睛般為樂曲增添溫暖色彩。隨著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觀眾的熱情呼聲久久不歇,為這場仲夏夜音樂饗宴劃下完美句點。 這場音樂會展現了五校學生的音樂才華與努力成果,更彰顯了社區與學校攜手推動藝術教育的力量。在悠揚樂音與熱烈掌聲中,后里的仲夏夜留下了最動人的樂章,也讓人期待明年的再度盛會。
-
創意翻轉防災教育 兩位校長聯手開啟教師教材教具新視野
2025-08-26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14 次教學活動防災教育不再只是單調的宣導,而是能夠透過遊戲、實作與生活應用,化身為一場生動又實用的學習體驗。后里國中於 8月21、22日 舉辦「防災教育教材教具設計工作坊」,特別邀請苗栗縣獅潭國小林國正校長及五湖國小吳素玲校長擔任講師。兩位校長憑藉多年防災教學與教材研發的深厚經驗,帶領參與教師從理論走向實務,從創意發想到課堂應用,為防災教育注入了嶄新活力,獲得學員一致好評。 21日上午「火災創意教具分享」,林國正校長以一句「減災做得好,就不處理應變」揭開序幕。他強調防災教育的重點在於預防勝於補救,並以詼諧生動的語言搭配手作示範,帶領教師親身體驗如何運用拼圖、九宮格、大富翁、七巧板…等遊戲元素,融入防災課程中。他更展示立體拼圖、互動軟體與房屋模型等多元教學媒材,讓枯燥的防災知識搖身一變成為學生愛玩的課堂活動。參與教師表示,這些設計不僅提升了課堂趣味性,更增添了研發教材的信心與動力。 下午課程中,吳素玲校長則以「口訣記憶+實物教學」的方式,帶來充滿畫面的防震教學示範。她以「地震來了!西瓜蟲」遊戲,引導低年級學生模擬趴下、掩護、穩住的三步驟,讓孩子在玩樂中習得保命技能。更以「3333口訣」深入人心:3秒完成趴掩穩、3分鐘後疏散到定點、3小時等待安全檢測、3天糧水備糧包,簡單卻完整,令人印象深刻。許多教師表示,這些方法既貼近學生學習狀態,又能落實於課堂,是推廣防震教育的最佳利器。 22日上午,兩位校長針對學員分組作品進行逐一指導,給予具體建議。林國正校長更引用日本大川小學在311震災中,因教師處理不當,延誤避難時間導致逾半師生死亡案例,語重心長地提醒學員:「當孩子相信你,面臨災害時,你就有責任將他們帶到安全的地方。」這句話深深觸動在場教師,讓大家更堅定將所學化為責任,將防災教育視為守護學生安全的重要使命。 22日下午的「可食性救荒植物辨識」課程同樣引人入勝。林國正校長親自巡視后里國中校園,帶回紫背草、大花咸豐草、龍葵、車前草…等野菜,現場示範如何結合防災與食農教育,運用在地野菜,打造獨特季節風味菜單。他還幽默分享如何用紙箱、錫箔紙及竹籤製作「紙箱烤雞」,將童軍教育與防災技能結合,瞬間吸引全場目光。他鼓勵教師跨領域合作,結合營養師、家政老師等力量,將在地食材發展成防災課程甚至商品,讓教育真正走入生活。 最後的綜合座談由榮譽督學宋淑娟主持,她感謝教師們的熱情參與,並提醒大家:「防災教材與教具設計並不困難,只要從創意發想開始,運用簡單工具,也能創造出有影響力的成果。」宋督學也勉勵教師把兩天所學實際應用於課堂,並積極投入年底的防災教材教具競賽,讓臺中市的防災教育更上層樓。 這場為期兩天的工作坊,讓教師們深刻體驗到防災教育可以是多元、創意、充滿活力的。從遊戲化設計到生活應用,從口訣記憶到動手實作,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教育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點燃了教師們的熱情與想像,讓未來的防災教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守護生命的智慧傳承。
-
東光小廚神出任務,孩子們端出家鄉好滋味
2025-08-22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44 次教學活動夏日樂學課程,「小小廚神我最棒」與「採買高手就是我」在孩子們的期待中登場。這堂課不只是料理挑戰,更是綜合了營養學、美學、生活力和團隊合作的成果發表,孩子們端出的,不只是色香味俱全的一桌佳餚,更是屬於這個夏天的成長與驕傲。 健康餐盤+美學擺盤,營養師帶路 老師和營養師帶領孩子檢視前兩天完成的主題菜單,引導大家從營養素角度補足不足的食材,也從色彩學切入,思考如何讓餐盤看起來更美味。 :「土司是全榖雜糧類,在三明治中多一點青菜才均衡!」「乳品類和水果類用水果優格杯取代」輕食的菜單設計我很喜歡! :孩子開心提議「起司雞肉蛤蜊焗烤飯配上九層塔風味更好」 孩子們把原本的口語討論轉換成文字,列出分工表和料理步驟,瞬間像小小專業廚師一樣,腦海裡已經有了一桌完整的佳餚藍圖。 超市任務挑戰「採買高手就是我」 接著,孩子們帶著清單走進鄰近的生鮮超市,開始一場真實的「食材大冒險」。 :「這個進口的還是臺灣的?我來看看!」(大家認真查找標籤) :「老師,我找到國產的香菇,好新鮮!」 孩子們準確鎖定目標,抓住選購重點,還練習了與陪同老師、店員的互動生活對話。老師們看著他們井然有序的採買過程,忍不住點頭讚嘆。 烹煮分工明確 小小廚神上工 回到教室,分組廚房開張!有的孩子忙著洗菜切料,有的醃漬肉品、有的清洗蔬果。生熟時的器具和刀具分區使用也都有放在心上,雖然偶爾出現小插曲,「麵條糊了焦了!」「杏鮑菇要乾煎卻出好多水,是對的嗎?」經過協助都迎刃而解,孩子們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分工,也懂得欣賞與讚美同學的努力,當一道道料理完成端上桌,香噴噴,好吃又好看。 孩子設計的豐盛大餐有起司雞肉焗烤飯、水果(水蜜桃、藍莓、蘋果和堅果果乾)優格杯、洋蔥豬肉起司三明治、味噌牛奶雞肉蔬菜湯麵、檸檬彩椒雞腿丁和加菜的燙煮秋葵! 孩子們眼睛發亮地欣賞各組成品,自信滿足。從最初去除蔴薏葉脈的辛勞,到摺香蕉葉船的挑戰,如今他們已能獨立思考、分工合作,把健康餐盤真正端上餐桌。 這個夏天,最後一堂的食育課不只留下了滿滿的好滋味,更讓孩子們看見長大的自己,突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