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我是小小蜘蛛人
2022-11-25 大肚區 大忠國小 王婷虹 報導點閱數:352 次教學活動11月底,低年級老師帶領著孩子們一同來到烏日破舊二廠當小小蜘蛛人,藉由教練的講解及示範,孩子們很快地就了解的攀岩的技巧及注意事項,孩子們各個挑戰攀爬較高的攀岩牆面,一點也不害怕,架勢一百分,勇氣十足,半天充實的課程,讓孩子們收穫滿滿,這不同以往的運動體驗,讓孩子們各個大開眼界。
-
東光國小國語課走進課文「不一樣的故事」發現第一名的美味!
2022-11-25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50 次教學活動二年級國語「不一樣的故事」這一課裡戶外教育的午餐像是大觀園,大家帶了「竹筒飯」、「艾粄」還有「越南春捲」當午餐,其中,小星同學的奶奶幫他準備了好吃的「竹筒飯」,同學覺得好特別,為了加深孩子對課文的認知,這學期和二年級導師一起規畫安排「到餐桌」的食育課程,帶著孩子製作體驗竹筒裡的竹膜包覆著米飯和配料到底是什麼好滋味也學習古人的智慧,利用在地的材料盛裝米食,還有天然包材的使用除了可以涵養土地,也能環保減碳的概念! 課程中出動小小孩童小小手,認識米、量米、洗米和煮米,剪切食材和烹煮,最後再將將竹山來的桂竹筍和東光校園香蕉葉,裝滿好料和好味道,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當季食材碰撞出的美味。 孩子熱情的學習心就像熱蒸鍋發出「啵啵啵~」的跳動聲響一樣,真心實意,接近中午的時刻,孩子們一言我一語「太想吃~太餓了!!」教室裡,雖隔著口罩,孩子仍然不想錯過竹香環繞的幸福時刻,孩子大口吸飽縈繞的空氣,聞到了桂竹筍的香氣和錯雜著幾絲散發的香蕉葉特調,掩藏不住興奮的心情更多的是─小小年紀第一次覺得我可以!我好棒!我完成這件事,實作融入課程就像一把鎖匙,不論年紀,打開更寬闊的學習視野! 再延伸學習的圖文日記中,瑄容說:「吃到自己做的竹筒飯,渡過滿足的一天!」思瑀在吃到自己做的第一美味的竹筒飯的那一刻,開心的就像一隻鳥一樣飛上天! 小小的一件事,孩子的回饋有大大的滿足!
-
選技職 好好讀 有前途
2022-11-24 后里區 后里國中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718 次教學活動為了協助學生瞭解技職教育多元升學進路特色,輔導室於24日下午利用班會時間,辦理「高職入班宣導」活動,邀請大甲高中、明台高中、仁德醫專等校老師進到班級宣講,期盼透過與學生零距離互動,協助他們找出自己的興趣,及早確認未來的發展方向。 輔導室劉美宏組長規劃先行以美工、觀光、寵物經營、幼兒保育、餐飲、護理及生命關懷等科別分班,再請學生依意願選擇班級,以利學生進一步瞭解技職教育與各類科的特色。講師們深入介紹相關升學制度,宣導技職教育職場優勢及特色,引導學生能依其興趣性向及能力做出適性的升學選擇。 大甲高中黃維靜老師表示,技職教育因應時代需求,整合各項學理與專業技能,連結地方產業進行合作,以培養具實務專長的學生。感謝后里國中協助推薦優秀學生前來就讀,培育出多位金手獎得主。像這樣「以升學為主,就業、技職證照為輔」,方能促進技職教學的專業化與精緻化,並提升學生升學及產業發展競爭能力。
-
東光國小蔬菜收成和解鎖行動在食育課裡,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2022-11-24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12 次教學活動孩子在學校除了學習自然領域課本上的知識外,老師們加深加廣的延伸,利用農事體驗和日常觀察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可以更深入了解當季作物的生長歷程,課本上的照片、文字的敘述需要費心體會和背誦,融入了農事實作後,瞬間讓死板的知識鮮活了起來,好似在「菠菜」的採收月,孩子輪流握著一把一把葉菜的莖使力往上拉,從土連根拔起的根後先發出一陣驚呼聲,再聚集一起自然而然地摸著討論著作物根系發展,「軸根!」「是軸根!」「原來軸根是這樣!」七嘴八舌地搶著回答。實作學習連結了課本知識,頭腦記著的、眼睛看到、雙手觸摸的,整合後再說出的一定很難忘記。 經過2個月的等待,最開心的豐收成果要和同學一起分工練習自理、學習食材分配製作美味營養料理,也搭上最夯的「食魚教育」風潮,課堂上準備展開一波小卷「解鎖行動」。食育烹飪活動每組分為3小組海鮮處理組、蔬菜組和粉漿組,各司其職認真完成小組工作。 長腕和短腕有多少?一起大聲數一數,八爪章魚記憶根深蒂固,孩子猜8隻,NO~NO~NO~,小卷有10隻,原來是這樣!腕上摸到的密集顆粒是小吸盤,功能性強大觸感很奇妙,墨囊和吸管狀漏斗近距離瞧瞧,你下我在上隔壁的距離,觸發攻擊很快速,鎖管腮和魚腮,位置哪不同,找一找說一說?!小心臟小小胃藏著正享用魚大餐的小卷,支撐形體的不是塑膠片是海漂鞘(內骨),有趣又實用的小卷前處理,動手認識來學習。蔬菜組手拿剪刀,需要眼手併用和安全使用將九層塔剪細絲、菠菜剪小段,粉漿組過四關,秤量、打蛋精準調味和量水後再調和細緻的粉漿,最後,再合而為一一起製作小巧圓餅狀「大阪燒」,過程中,孩子需練習合作控場(放置食材順序和速度)、控溫和控型,也要掌握賣象關鍵預熱鍋具溫度,第一回合初體驗「塔香小卷大阪燒」先練習,第二回合「菠菜海味大阪燒」孰能生巧,煎到金黃脆皮,2種口味一次享受,最後再搭配靈魂味海苔、柴魚和醬汁豐盛澎湃端上桌,每個孩子笑顏逐開,歡樂不斷,吃在嘴裡的一小口不但是成就感和滿足的美味,更是觸及更多面向的學習體會,受用無窮!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1
2022-11-2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12 次教學活動「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 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請問「佗位上好耍?」-2
2022-11-2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23 次教學活動「台中北屯大坑上好耍…」北屯國小學風鼎盛,是一所幸福學園,申請到校實習的老師們,也一一地舉辦學演示活動嘍!首先登場的是陳老師,她以「遊台灣」為主題,一場精采的閩南語教學就揭開序幕,我們一起來觀摩!
-
請問「佗位上好耍?」-1
2022-11-2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50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學風鼎盛,是一所幸福學園,申請到校實習的老師們,也一一地舉辦學演示活動嘍!首先登場的是陳老師,她以「遊台灣」為主題,一場精采的閩南語教學就揭開序幕,我們一起來觀摩!
-
「線線真好玩」~ 巧手編織時尚秀
2022-11-23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白兔班 蘇怡嘉.蔡丹桂 報導點閱數:851 次教學活動日常生活周圍到處都有「線」,縫衣服的棉線、打毛衣的毛線、電話線、電燈也有線,在我們人及動植物的身上也有許多神秘的線;還有我們看的書和圖畫也是由線條組合而成的喔!原來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奇妙而有用的線!仔細觀察一下,原來「線」它無處不在哦!在南屯幼兒園的白兔班,正在進行「線」的主題,而班級裡宛如是一間「線線」美術館,非常有意思。 白兔班是從開學迄今,與孩子一起探索有關「線」的議題,做了許多有關線的創作,像是用手把紙撕成線、利用色筆抅勒纏繞畫、毛線纏繞藝術創作…等。同時也搭配校外教學活動,參觀臺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增進大家更多對線的認識。而參觀的過程,孩子們對於其中的織布機產生濃厚興趣,發現原來透過編織,可以讓線產生不一樣的呈現,變身成漂亮的衣物、用具或工藝品。於是白兔班師生就以這個點子作為延伸,並帶回幼兒園進行研究。 為了讓孩子能夠實際操作並且體驗編織,老師先將紙裁成直線狀,再示範給孩子們有關編織的順序與技巧。孩子們就這樣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一條一條交叉組合。過程中除了要垂直相對之外,還要考驗手指的靈巧,微妙調整每一紙條,才能夠牢牢完整地呈現一個面。孩子們就在這濃厚興趣與專注下,仔細地編織、專注每個細節,同時大家也開心地設計圖案樣式,完成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紙編工藝包。 老師們也趁著孩子的成就感高昂的同時,在班上舉辦了一個時尚包包走秀活動;孩子們身穿漂亮帥氣衣服,手持自己設計感十足的紙編包,用著自信滿意的神情走在秀台上,孩子們都成為佳的代言模特兒,也為這場線主題帶起了一波小高峰活動。 其實除了走秀活動,白兔班孩子們也利用編織技巧創作了親子活動入場的裝飾,成為班級特色焦點之一。這樣將編織融入每個活動與生活,讓孩子們從喜歡來展開學習,從快樂中展開創意。白兔班蔡丹桂老師說:「花了接近兩週的時間,孩子終於挑戰成功手工編織包,同時也訓練了自己專注力和耐心。走秀初體驗,看到大家的成果,也感受到孩子滿滿成就感喔。」。蘇怡嘉老師說:「讓孩子在充滿“驚奇”的情境中享受探究、發現、創造的線樂趣,感受線的神奇及「線」無所不在,透過「線線真好玩」,我們帶著孩子,一同探索線的世界,運用線的千變萬化,引導孩子觀察、體驗、感受、探索、研究、創作線,一起認識線、了解線、和線玩遊戲」。陳議濃園長說:「其實白兔班的學習活動除了多元有趣之外,很多地方都有賴家長的協助與支援,老師在規劃課程時,能夠隨時分享活動內容,並向家長協助孩子蒐集資源。家長能瞭解與參與課程進行,因此親師間的合作與互動也更為緊密的,是活動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
-
愛的蝸蝸樂園
2022-11-23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71 次教學活動日前南屯幼兒園山羊班師生們在戶外棒球場撿到了一隻非洲大蝸牛,不僅為牠取名小可愛,同時也展開了一連串的飼養與照顧的活動。不僅每日以廚房剩餘的新鮮菜葉、菜梗來餵食,也安排值日生,規劃照顧工作內容,來為牠整理飼養箱、打掃環境更換食物。如果遇到假日,還讓孩子輪流帶回飼養,避免牠沒人照顧。大家把牠就視為山羊班的一份子,對牠呵護有加。 當時孩子們一起討論好,飼養小可愛一個月,之後就要放牠回去大自然。不過隨著每日照顧的感情加溫,大家也早就忘記這個預定的期限,每天還是用心地來為牠清理與餵食。而且善良的師生,還特地為牠種植蔬菜,如果遇到都沒有剩菜時,就讓牠吃孩子們栽培的青菜葉。而且孩子們都有留意到蝸牛的成長所需營養,大家都會從家裡收集蛋殼加入,讓蝸牛可以補充鈣質,讓殼長得更漂亮。而且這些也會融入孩子的語文學習,為牠寫出每日菜單,可謂真的是蝸牛界的五星級享受。 後來,孩子們又在一次機會撿到了另一隻蝸牛,正好是在下雨的時候撿到,所以取名為大雨。孩子開心地飼養大雨,一方面想為小可愛找一隻可以作伴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想驗證家學到的雌雄同體概念,看看會不會有孕育新的蝸牛寶寶。不過當飼養箱放入兩隻蝸牛後,孩子們開始覺得飼養箱有點擁擠,更也在自己的菜圃找到第三隻蝸牛。雖然最後決定養兩隻,第二隻大雨也要之後回歸大自然,不過跟蝸牛一直很有緣的山羊班,是不是最後能如他們所說野放?或者發展出另一段新的解決方式,很值得期待後續的課程發展。 而在這段歷程裡,一直默默支持活動,提供蔬菜的廚房阿姨們,孩子們也特地製作卡片感謝她們,誠摯展現了感謝童心。這一切開始於偶然的發現,但能走到今天這樣,或許連山羊班大家也都沒預料到,這正也是課程有趣與吸引人的地方。山羊班劉靜憓老師說:「看到孩子從飼養蝸牛的活動,進行到種植青菜給蝸牛享用,尤其是發現青菜被吃掉了,孩子們還會去探查原因,進而想辦法防治;整個活動過程中,看到孩子的用心及負責任的心,是我最感欣慰的。朱紀蓉老師說:「山羊班從學期初開始飼養蝸牛,孩子們從養蝸牛、取名字、甚至一起繪畫一張我們的大蝸牛,遇到假日時,家長們也非常熱心地輪流接力照顧班上的蝸牛,才能讓山羊班的蝸牛生長地如此健康強壯,也可以從學習歷程中發現,孩子們漸漸培養出的責任感,不再害怕清理蝸牛髒污的飼養環境,也會細心撕下菜葉較嫩的部位餵養蝸牛,甚至和蝸牛說話,這些愛的表現都是學習過程中無價的寶藏。」。陳議濃園長說:「山羊班的課程很具故事性,每一個發展都非常有趣也令人好奇,所以很能吸引關注。尤其課程的動力基於孩子對於蝸牛的愛,用每日不間斷的照顧行動,更展現出生活教育與生命教育密切結合,很令人激賞的課程表現。」
-
臺日跨國視訊 忠信港島一見開眼界
2022-11-23 西區 忠信國小 教務處 李迎穎 報導點閱數:555 次教學活動身為世界公民,培養國際力就從邁出國際互動的第一步開始。 忠信國小六年級學生於本學年規劃與日本神戶港島學園六年級生透過視訊認識彼此,從相見歡、校園生活再到我們生活的城市,經過蒐集、探索並整理值得分享的內容。 經過第一次相見歡,忠信學生將學習多年的英語會話派上用場,還有學生大方以國語、日語、台語為開場,釋出友善好客的心意。視訊過程中,學生好開心看到對方和自己喜歡一樣的動畫角色,對日本更好奇提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class?」甚至用英語問一道數學題,一來一往的對話讓原本害羞的氣氛也漸漸熱絡起來,甚至彼此跳舞,來一段Dance Battle! 見面後,忠信的孩子表示「日本的學生和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應該飛到日本面對面才對!」而日本學生也開始學寫中文,表示非常想要到臺灣玩。這一次見面,忠信學生發現了我們和日本相同與相異之處,更開始自主構思下一次見面的活動內容,等不及將臺灣呈現給日本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