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性別教育,從認識自己身體開始
2025-05-14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陳品貝 報導點閱數:1041 次教學活動一年級的小朋友會手牽手一起來健康中心找護理師;那高年級的學生還會手牽手來健康中心嗎?答案很清楚。隨著年紀成長,孩子面臨到成長的課題。升上高年級,不只身高、體重明顯改變,身體內受到性荷爾蒙影響,男生開始出現喉結、聲音改變;女生胸部發育、出現月經。 忠信國小今天邀請胡老師進行高年級學生生理衛生講座。透過胡老師說明高年級青春期明顯身體上的變化,男生出現體毛、夢遺,女生乳房發育、生理期,進一步教導男生和女生要如何挑選適當內衣褲來支撐、保護身體,出現夢遺、月經生理期時如何維持清潔衛生,更重要的是,同學間不要拿這些生理現象和主題來玩鬧、相互取笑。 雖然健康課也上過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但是公開在忠信堂與同學間一起進行講座,更凸顯出生理教育和性別教育的重要;相信透過觀察、認識青春期自己身體的變化,學生學習照顧自己的身體,也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的身體。
 - 
                        
                            
                                        西區中正附幼白兔__好吃的饅頭:動手做饅頭囉!__教學報導
2025-05-13 西區 中正國小 蔡佩其、羅巧玲 報導點閱數:1068 次教學活動老師帶著孩子們先複習了上週做饅頭遇到的問題並討論問題解決的方法,接著開始做饅頭,從器具材料的準備、觀看步驟圖及負責的工作人員,一步一步從材料秤重開始到揉成麵糰,再到蒸成美味的饅頭!孩子們不斷從做饅頭過程中又發現許多的問題:不會使用電子秤、器具沒有準備齊全、不會穿廚師服、無法攪拌成糰、邊推揉麵糰邊玩麵糰、切好的麵糰大小不一、用完的物品器具和廚師服到處亂丟、小廚師沒有剪指甲、不太會推揉麵糰用滾的用手指頭壓、切麵糰切不斷……,大家一起討論可以怎麼辦,並開始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 
                        
                            
                                        大里高中國一二隔宿露營~青春、健康、遠離3C
2025-05-1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團活動組 報導點閱數:1270 次教學活動五月初,大里高中國一國二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隔宿露營暨品格教育活動。同學們透過整隊、喊隊呼與精神口號,提升專注力。隊輔分配工作、各有任務,搭帳、團隊討論一起燒腦破關、在同學的加油聲中完成垂降與攀岩。傍晚大家手忙腳亂地完成晚餐的烹煮,接著是熱鬧的青春晚會,除了各班輪流表演可愛逗趣的團舞,還有勇於表現才藝的同學為大家表演扯鈴、熱舞以及中學生最愛的組曲。晚會時分,校長、家長會長與家委們從台中來台南探班,感染國一二同學青春活力,並與大家共度晚會後的燭光時刻,透過搖曳燭光,校長、家長會長與導師們也給予孩子們滿滿的祝福與讚許。 洗完香香的澡後,大家吃宵夜、報平安,就鑽入下午自己搭建的帳篷中,緩緩進入夢鄉。 隔天一早,有同學5點就起床,準備迎接第二天的闖關及烤肉活動,同學的笑容、認真投入活動中,一個上午很快就在水彈槍戰的尖叫聲、認識爬蟲類的課程中過去,迎來中午的烤熟食材大挑戰,據說大家都有把食材烤熟(的樣子)。 活動的最後,依據兩天的表現,各班級領取了精神總錦標、最佳默契獎、最佳服務獎等獎項,所有認真投入的同學,都是我們的MVP! 。開心合影後,帶著滿滿成就感,以及對各班隊輔感謝的心,一起回到大里高中。 回到學校後,孩子們還津津樂道這兩天的活動,謝謝旅行社協助規劃活動,願同學都能適度使用手機,好好體驗生活、面對挑戰的能力。
 - 
                        
                            
                                        西區中正附幼浣熊班 母親節禮物編織 教學報導
2025-05-13 西區 中正國小 汪敬恒、張鳳吟 報導點閱數:1172 次教學活動下週就是母親節活動了,因為本次的課程主題為「線」,所以想到可以用毛線編織出東西來當作母親節禮物。為了讓禮物是孩子手作並且具有質感,老師挑戰讓中小班的孩子以編織的方式來完成禮物,雖然打結的部分還是需要大人代勞,但是纏繞的部分幾乎都是孩子自己完成,老師在旁邊視情況給予指導或是協助,過程中有些小孩也是不斷的失敗,像是毛線纏繞沒有纏好,或是手鬆開後毛線整個跑掉,但因為知道是要送給媽媽的禮物,所以很願意持續的練習與嘗試,把這個禮物完成,希望家長們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意!
 - 
                        
                            
                                        西區中正附幼__松鼠__班_「光與影」主題__教學報導
2025-05-13 西區 中正國小 莊依芳、楊圓圓 報導點閱數:1188 次教學活動從開學到現在,孩子們認識了光和影子,學到了許多與光影有關的知識,一同與光、影玩了許多有趣的遊戲。我們玩了踩影子遊戲、剪影遊戲、身體影子變變變(運用身體的各部位),還加入色彩,創作漂亮的彩窗玻璃、彩色棒偶。 這週孩子們認識傳統藝術「皮影戲」,孩子們對於皮影戲有著濃濃的興趣,加上之前創作過光影棒偶,所以大家決定一起來演戲。孩子們推薦自己喜歡的繪本,接著大家一起討論、思考,看看哪本繪本最適合大家一起參與,最後大家投票選出「我不知道我是誰」的繪本來演戲。繪本決定好以後,緊接著開始選擇角色,老師先將所有會出現的角色寫出來,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想要演的角色。下週孩子們就要開始動手製作自己角色囉!期待孩子們的創意和表現,一起合力演出一場精采的皮影戲。
 - 
                        
                            
                                        從麥子變麵包 南屯最道地的美味
2025-05-12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556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小班群從去年11月底開始種植小麥,至今歷經照顧、收成、曝曬、脫殼、研磨等各項工序,最終將小麥變成了麵粉。今天(12日)大家要進行最後一個步驟—也是孩子們一開始的心願—就是親手做麵包,分享給大家品嚐。為了這一刻,大家已經期待許久,還特地邀請了麵包店的專業烘焙師來指導,讓孩子們能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麵包。 除此之外,為了讓這份麵包充滿幼兒園獨特的風味,小班群特別向中班松鼠班的哥哥姐姐們索取了青蔥,準備做出最道地的蔥花麵包。松鼠班得知小班弟弟妹妹的計畫後,也大方分享了班上自己栽種的青蔥,開心地提供了最新鮮、有風味的食材。為了今天的活動,許多行政老師們也一早就將烘焙教室打掃整理好,並向廚房阿姨借來烘焙器具,萬事俱備,只等小小烘焙師們大顯身手。 一開始,烘焙師「麵包叔叔」先告訴大家,要做出好吃的麵包,材料比例非常重要。小麥粉、水、酵母粉、油、白芝麻與蔥,都要依照最佳比例搭配。而製作流程的第一步是讓麵糰「醒」一下,之後再將麵糰排列放置,並預留空間,讓烘烤後的麵包能充分膨脹。接著,孩子們開始動手將青蔥撕碎,放進桶子裡加上雞蛋,充分攪拌後備用。完成後再回到醒好的麵糰上,孩子們幫忙刷上蛋液,撒些白芝麻,增添香氣,最後將青蔥均勻鋪在麵糰上,一個個蔥花麵包就這樣準備完成了。 麵包進烤箱烘烤14分鐘,孩子們也趁這段時間一起收拾環境。不久後,一股濃郁的蔥香撲鼻而來,香噴噴的蔥花麵包出爐了!孩子們都非常開心,看著金黃酥香的麵包,個個口水直流,迫不及待想嚐一口。最後,大家開心地向麵包叔叔致贈感謝狀,還和所有完成的麵包一起合影留念。下午午睡醒來後,小班群三個班級更分工合作,將所有的蔥花麵包送到每個班級,讓全園師生一同享受這最棒的滋味。 今天的烘焙活動,孩子們都玩得開心,並享受自己親手製作的蔥花麵包。啄木鳥班幼生梁軒愷說:「我有幫忙把蔥撕得碎碎的,這樣麵包更好吃。」水獺班幼生饒芷妍說:「每個麵包都要穿上衣服進烤箱,所以要用刷刷把蛋汁刷上去。」樹蛙班徐素雯老師說:「幼兒親手揉麵、打蛋、拌蔥…,從備料到製作,全程參與,烘焙的香氣,充滿成就與歡樂。感謝中班幼兒分享採收的蔥,讓我們小班體驗了一場溫馨又美味的蔥麵包之旅。」 水獺班江姿賢老師說:「今天我們帶著寶貝們一起製作蔥花麵包,寶貝們從搓麵糰到撕蔥,以及攪拌蔥花都一手包辦,過程中寶貝們開心的說很想趕快吃到自己做的麵包,看到出爐的麵包也都相當興奮,下午分送麵包給幼幼班的弟弟妹妹時也不忘推銷,寶貝們說:『這是我們做的蔥花麵包 很好吃哦!』,今天的製作麵包體驗相信都讓寶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啄木鳥班朱紀蓉老師說:「今天製作蔥麵包帶給孩子一個特別的體驗,從加料、攪拌、刷蛋液,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化身為小小麵包師傅,更重要的是能將這份心意分享給全園,希望大家享用時能吃出我們滿滿的心意。」保育組長蕭心慈說:「這次我們從小麥變成麵粉的課程延伸,特別邀請烘焙專家入園,帶領孩子們一起動手做香蔥麵包。麵包更結合松鼠班親手栽種的青蔥,讓孩子從土地到餐桌,親身參與整個過程。揉麵、調味、刷蛋液,每一個步驟都富含感官體驗與生活技能的學習,自己動手做的麵包真的又香又好吃。」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我們特別邀請麵包師傅來教導小班的小朋友製作蔥麵包。孩子們在製作過程中都非常投入,不僅認真地搬動麵糰、搓揉和加料,尤其是在製作蔥花時,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苟,細心地將材料一一放入。當香噴噴的蔥麵包完成時,整個校園都瀰漫著誘人的香味。最後最精彩的部分,小班還熱情地分享他們的成果——親手做的蔥麵包,讓大家一起品嚐這份美味,雖然蔥麵包這次鹹了一點,但也不影響好吃的口感,並且大家都有把蔥麵包一口口吃光光唷!」園長陳議濃表示:「這次的蔥花麵包烘焙活動非常成功,也是小麥種植計畫的最高潮。回顧半年前,孩子們開玩笑地說想做麵包,從一顆小種子開始種起,到今天真的做成了麵包,整個歷程既感動又令人讚賞。不只如此,還拜託松鼠班食材支援,做出最具幼兒園特色的蔥花麵包。這份美味,不只是味蕾的滿足,更是一段孩子們踏實學習的旅程,也是一次逐夢實踐的經驗,每個瞬間都令人動容。」
 - 
                        
                            
                                        用心體驗母愛的偉大,學生親身體會孕育辛勞化身貼心小保母
2025-05-12 西屯區 西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143 次教學活動每年母親節來臨之際,學校總會精心規劃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們透過不同方式感恩母愛、理解母親的辛勞。其中,深受學生喜愛且富教育意義的「大腹便便」活動,已在校內持續辦理多年。今年,四年六班的導師更在延續去年的基礎上,加入創意巧思,設計出一連串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從中深入感受懷胎與育兒的不易。 活動一開始,學生們將氣球塞進衣服裡面,一整天體驗「懷孕」的感受。從走路、上下樓梯到上體育課,處處充滿挑戰。有學生笑說:「連彎腰撿鉛筆都變得好困難!」這樣的安排,讓孩子們從身體上真切體會孕婦日常生活的諸多不便,也引發他們對母親懷胎十月的尊敬之情。 更有趣的是,今年導師特別安排了「氣球寶寶出生」的橋段,讓學生們「順利生產」後,將教室打造成育嬰中心。每位學生都要負責照顧自己的氣球寶寶,包括為寶寶取名、製作奶瓶、餵奶、哄睡等。孩子們為了讓寶寶舒適安睡,甚至親手製作小毯子和嬰兒床。教室裡不時傳來學生輕聲對寶寶說話聲音,氣氛溫馨又感人。 活動期間,導師觀察到孩子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耐心與細心,不少學生將照顧寶寶當成一項神聖的任務。導師開心地表示:「看到他們如此投入,我自己都感動了。他們真的把氣球當成小生命來呵護,實在太可愛了!」 這場別出心裁的活動,不僅讓學生們在趣味中學習,更培養出同理心與責任感。透過親身體驗,他們對母親的辛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感謝,也為這個母親節留下了一份特別又難忘的回憶。
 - 
                        
                            
                                        「碼」力全開!三國外師同場傳愛
2025-05-10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教務處(孏梨主任、庭芳老師撰) 報導點閱數:1004 次教學活動母親節將至,岸裡國小於英語及雙語課程安排「世界母親節文化小旅行」。常駐外師——來自貝里斯的葛雷恩老師,攜手 ALTA 計畫邀請的兩位外師(印度籍可麗雅老師、巴基斯坦籍徐若思老師),向學生介紹各自國家的母親節習俗,並教孩子以克里奧語、印地語與烏爾都語說出「母親節快樂」。 多國文化一次入門 三位外師說明,貝里斯、印度與巴基斯坦皆在每年 5 月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核心都是「陪伴與感謝」: 貝里斯:家人在節日準備代表家鄉風味的傳統湯品(如 chimole 黑湯),共享團聚時光。 印度:孩子主動下廚或準備奶茶,讓母親當天「放假」。 巴基斯坦:家人送上鮮花、小禮物,並共同用餐表達敬意。 雙語美勞卡片 小手畫大愛 介紹完文化,課程銜接到由本校中師庭芳老師授課的雙語美勞堂:學生把多語祝福寫進手作卡片,並運用拼貼與繪圖技巧,完成獨一無二的母親節賀卡。 教務處表示,此活動讓學生在體驗跨文化學習的同時,也練習用不同語言向母親表達感謝,落實品格與國際素養並重的課程目標。
 - 
                        
                            
                                        「聲」媽啦!岸裡學童母親節《愛的聲音與承諾》甜蜜放送
2025-05-10 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006 次教學活動迎接母親節,神岡區岸裡國小把愛打包成一支影音檔,透過 IDTC 校園行動廣播整合控制系統 於 5 月 8 日(週四)在全校各班同步播映,由導師帶領學生邊看邊討論、即時暫停回饋,再完成感恩學習單。孩子因此走完「看見、說出、做到」的暖心三步驟。 繪本暖啟──范大媽的愛 影片首先重現繪本《媽媽的愛,有幾斤?》。十二位四年級學生早在 5 月 5、6 日午餐時段獻聲配音,專輔將音檔剪進 PPT,孩子們先暖身「試聽」。故事中的范大媽拉拔十個孩子,洪水來襲補破鞋、富商開高價仍堅持「一個都不能少」。最後,她穿上孩子縫好的鞋,化作光芒照亮眾人,讓教室裡的小觀眾一邊吸鼻子、一邊悄悄把感動收進心口袋。 小寶貝告白──「我看到媽媽累成這樣!」 校園訪談影片回收最真實的童言童語: 「媽媽下班還煮飯超累。」 「雖然媽媽很累了,還會幫忙做學校的事。」 「媽媽很累時躺下一分鐘就睡著。」 老師真心話──累與幸福並行 老師與主任接力分享「累到翻」也「幸福爆表」的育兒日常,廖老師回憶自己餵奶餵到睡著、嬰兒差點翻船;新寶爸李老師則直言凌晨餵奶是最累也是最幸福的時刻,因為看著孩子喝飽酣睡,一切疲憊瞬間歸零。教務處孏梨主任身兼三寶媽,她承認若一週少了半天「放風」時間,耐心值會歸零,小孩也像「小怪獸」;學會向公婆預約半天獨處後,家裡氣氛立即回暖。真實的分享讓孩子第一次知道:大人也會沒電,也需要被照顧。 校長寄語──一句「辛苦了」勝過千言萬語 影片壓軸由楊朝銘校長現身。他回憶年輕時通勤帶娃,「每天像人肉接駁車,卻又享受車廂裡聽孩子分享校園趣事的甜」。校長叮嚀全體同學,今晚務必對父母說「母親節快樂、辛苦了」,再加上一個大大的擁抱,把感謝化成最直接的行動。 分齡學習單──感謝落筆,承諾落實 訪談影片播放完畢,請同學完成預先發下的「感恩學習單」。低年級用畫筆與短句描繪觀察到的家人身影;中年級加上一句「我承諾……」把感謝升級為行動;高年級則寫下英語兌換券──「I saw you」「I want to say」「I owe you」──挑戰用雙語告白。老師耳提面命:感恩不能只留在文件夾,說出口、做出來才算數。 母親節雖未正式到來,岸裡國小早已透過 IDTC 廣播系統把暖流送進每個家庭:愛的聲音此刻不下線,孩子們的承諾也正式啟動。
 - 
                        
                            
                                        當未來走進教室,「學習」開始發光
2025-05-09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092 次教學活動5月2日下午大里高中高二學生們迎來一場跨域學習盛宴。亞洲大學教授群入班授課,以「微課程」精準對接學生興趣與未來趨勢。 「動手做AI生成圖片與影片」讓506班學生親自體驗從文字到影像的轉譯魔法;「短影片創作工作坊」則讓501班學會如何用一支手機說好一個故事,創造自媒體影響力;而「跌倒?No Way!」課堂中,505班學生戴上VR眼鏡,穿梭於虛擬情境中思考長者安全議題。更有財務金融專業的教授帶領502班進行生活理財規劃,2位護理系教授指導503與504班學生透過穴位按摩紓解身體疲憊。 短短兩節課,皆是點燃熱情的知識洗禮。學生不再只是學習的接受者,而是知識的實踐者與探索者。而每堂課都強調實作、貼近生活。學生眼神中閃爍的不只是好奇,而是學習被點燃的熱情。 我們相信,當教室不再侷限於課本,當教授與高中生共享對話平台,學習的形式與想像就此打開。這也正是大里高中推動「學習不一樣」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