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數位智能課程:繽紛閃爍的水母彩虹燈
2021-07-1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826 次教學活動〖加入程式設計巧思、結合生活美學創作,讓數位智能學習也能富含美感、充滿創意!〗 這學期數科班二年級的「數位智能」課程,又有不一樣的學習任務了!孩子們結合了Micro:bit程式設計,延伸運用生活美學課中所創作的水母,再加上燈條的點綴,連結過去的學習經驗,進而動腦思考、手動操作,讓自己的水母作品能夠透過程式的控制,產生七彩變化的燈光效果,甚至製作出燈光移動的閃爍特效。 孩子們絞盡腦汁,只為了呈現最棒的作品效果,完成的那一刻,成就感也油然而生。這就是數科班獨特的課程魅力,讓人享受思考與手作的無限樂趣。
-
音樂賞析:在宮殿裡的山大王
2021-07-1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904 次教學活動〖線上音樂課,從音樂賞析,自然延伸對於音樂更多的認識和喜愛!〗 進入線上音樂教室,小殷老師正透過影片的賞析,連續兩堂課為四年級孩子們介紹挪威著名作曲家Edvard Grieg在《Peer Gynt皮爾金》詩劇中第二幕的配樂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老師帶著孩子們遨遊在富有變化性的樂聲中慢慢走進故事情節,並分享聆聽樂曲後的感受,細細品味樂曲演奏時的所有Tempo速度變化、Dynamics大小聲變化、Pitch音高變化,以及究竟有哪些演奏樂器?讓孩子們自然地連結之前曾經學過的音樂術語及交響樂樂器等知識。 老師也邀請大家進行身體節奏遊戲,跟著音樂進行拍手、踏腳、彈指、拍腿等動作;之後也透過刺激的輪盤抽籤軟體,分別請孩子聽音樂片段辨別音樂的大小聲、聲音的高低及節奏的快慢。 豐富紮實的音樂課,即時在線上進行,也能傳遞雋永流傳的美妙音符,讓孩子們的聽覺和心靈都獲得了滿足。
-
多元評量測驗 Diverse Evaluation Assessment
2021-07-1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825 次教學活動〖不一樣的評量方式,藉由更多元開放的路徑,展現線上學習的成果。〗 要怎麼評估線上教學的成效?這是許多人心中的問號。不過這可一點都難不倒華小的老師呢!來到國際部,教學團隊經過審慎的評估和討論後,依照各個年級的程度,特別將原有的紙本測驗調整為多元評量的形式,將實做相關課程改為拍攝影片的方式進行;或是設計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在線上作答,孩子們也能透過線上同步報告,完成最特別的測驗評量。 只要能夠真實呈現孩子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不同的路徑也能展現令人驚豔的學習成果。
-
海島鄰居.齊心減塑-與南桑中學校的環境教育交流
2021-07-09 南區 四育國中 翁禎吟 報導點閱數:1119 次教學活動昨天下午我們完成了一場非常難得又感動的台日交流課程???? 謝謝南桑中學校的指導教授、校長及師生們, 分享了龜岡市及南桑中學校透過回收瓶蓋、隱形眼鏡盒與二手衣, 再將所得經費回饋給社會, 讓環境教育與公益活動有所連結, 其精神與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也感謝龜岡市役所的夥伴們親自蒞臨現場。 而我們的同學也是有備而來喔~ 從901班的報告、903班的舞蹈、904班的簡報與卡片, 都展現了大家的用心與熱情! 謝謝正良主任與佩汝組長積極的聯繫與申請經費, 讓我們能夠跨越國界、交流彼此守護環境的心! 暖心又難忘的互動, 相信大家都過了一個非常精彩的下午~ 期待未來, 我們能有更多合作機會~ 帶著四育的孩子, 從家鄉邁向國際!!! #國際認證學校 #感謝京都府龜岡市南桑中學校 #台日友好 #環境教育
-
地表最強 史上無敵-大家「樂陶陶」
2021-07-06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91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校園清新優雅,在青青草原的雕塑上,還有「地表最強 史上無敵-精美陶片DIY」,這是學生在校上藝文課時,經老師專業指導更匯聚了學生自己的藝文創意表現,此等別具「藝」思的表演世界,在陽光綠地之下滿滿呈現。
-
充實暑假生活 體育團隊課程滿檔
2021-07-06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99 次教學活動為使體育團隊訓練計畫不因假期和疫情中斷,清海國中規劃線上訓練課程,協助學生居家進行訓練,除了安排體能及專項訓練之外,並適時關心生活起居及學習狀況。 暑假期間,每天早上七點「晨操召集令」,保證學員上完課程朝氣滿分、精神飽滿;星期一及星期五下午安排體能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免疫力;運動課程之外,也不忘提升學員基本學習能力,星期三至星期四安排補救英文及數學。 體能及專項訓練課程中,首先請學生觀看教練先行分解動作與步驟,再請學生依提示要領一起做動作。螢幕上一排學生同步運動,展現十足活力。 林威學老師指出,他要求學員全程開啟視訊,如此是展現師生之間彼此的相互尊重,儘管在疫情下大家無法面對面,在線上相會可以瞭解學生的進步狀況。
-
當個小廚師
2021-07-06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846 次教學活動忠孝國小線上教學,四年級的綜合課,彥伶老師別出心裁的活動設計發想,讓班上小朋友邊做邊學、玩出創意、玩出美味! 今天小廚師要上的菜是最受小朋友喜愛的「蒸蛋」,學校營養午餐如果出現蒸蛋,那天的菜箱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定都是清空的。可見,蒸蛋對孩子的吸引力和喜愛程度非常大。透過居家學習,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動手學習如何做蒸蛋,吃自己親手做的蒸蛋,感受一定特別不同! 哇!看看小朋友製作蒸蛋時,小心翼翼的認真模樣,蒸出來的蛋也超有水準,上面還有加料的,真是太厲害了!看得都垂涎三尺了… #謝謝老師的用心 #謝謝家長的協助 #忠孝孩子go go go!
-
汗滴禾下土當個幸福城市食農
2021-07-05 西屯區 惠來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11 次教學活動讓我們大手牽小手一起把稻秧插;才懂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惠來國小雖然在市政府附近,但平日推廣城市食農教育不遺餘力,每年都在班級間推廣米平方菜箱種植認養,今年三月開始有機會在學區內與聯聚文教基金會合作,由聯聚建設贊助邀請惠來國小三個班的學生,參與城市稻田計劃,化身小小農夫體驗稻米生長的軌跡,感受食物從農地到餐桌的歷程,為學生規劃豐富的一系列體驗食農教育內容,包括:農業專家演講、由青農團指導之插秧體驗、藝術創作、收割體驗等。 3月31日早上是插秧體驗,同學們很興奮的摩拳擦掌衝到田中體驗插秧的樂趣,腳踩著泥巴自由的為秧苗尋找一個舒適的位置,期待它能吸飽飽的陽光與水份將來稻穗長飽滿!五年級陳同學說:「以前都很想打赤腳在泥巴中玩耍,但是怕被罵只能想像,這次終於可以感受到踩在泥巴田涼涼軟軟的感覺!希望可以趕快吃到我們自己種的稻米!」而插秧的活動也讓學生更拉近與地方耆老之間的關係,並想像以前惠來里一望無際都是稻田的場景,進一步也了解位於校內先民耕種田邊的蓮蕉井由來都是和早期祖先辛勤耕種灌溉有關。 全班一起當小農夫體驗種稻的辛苦才能珍惜每天餐桌上的佳餚,這樣的體驗活動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種稻後雖然遇到百年的旱災,但是合作的基金會依然可以利用建築基地原先抽出預被廢棄的地下水回收繼續澆灌,讓學生們可以依舊關注曾經插秧的一畝田,終於在放暑假前的七月2日當天收割,可惜因疫情影響這場收割活動無法讓學生蒞臨現場親身體驗什麼是割稻飯,只好配合指揮中心相關規定,期待下一季9月的稻田收割活動,讓我們的城市稻田體驗活動更臻完美。
-
<停課不停學♡本學期最後一堂課>
2021-07-05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567 次教學活動今日7/2(五)是第二學期上課最後一天 明天7/3開始正式放暑假了 今日中高年級許多班級線上教學 不同以往的看到許多小朋友線上才藝表演 老師們述說這學期班上獲得成果分享 有班級線上全班小朋友合唱一首歌曲…… 有的班級正進行線上同樂會呢 經過一個多月線上教學 透過鏡頭大家彼此見面 明天開始放二個月暑假 有些小朋友們呈現一一不捨呢 老師們叮嚀暑假注意事項暨暑假作業等 暑假期間防疫工作不可鬆懈 學習也是不可以中斷喔! 每位小朋友記得按時完成暑假作業 同時利用暑假期間多閱讀書籍 對自己語文的提升有很大助益
-
滿分的作業
2021-07-05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619 次教學活動「希望老師暑假作業,每天都有這項,可以造福一下媽媽。」 這是忠孝國小一年六班家長的心聲。 家庭作業,在家長群裡面票選第一名是甚麼呢? 答案就是-「作家事」 而這項「功課」,在忠孝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聯絡簿裡面都看得到,即使線上教學期間,也從未間斷過。 學會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對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規律性及自制力都有幫助。 國外也不乏對家事研究多年的學者,連哈佛大學都追蹤統計,會做家事的青年,就業率及收入都高於不會做家事的青年。 家事小達人,從小開始學習訓練,整理自己的書桌、洗碗、掃地、拖地等,忠孝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做得很棒哦! 孩子,你今天作家事了嗎? #特別感謝家長們,居家學習期間,協助將孩子照片拍給老師,繳交作業! #忠孝孩子「家事作業」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