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參訪日式純樸美景 仁美reading活力大爆棚
2021-01-08 北屯區 仁美國小 教務處團隊 報導點閱數:634 次校園新聞這學期綠丁進班說故事的期程已經告一個段落,在期末之前特別安排了一場參訪行程,目的地是由活動組規劃139縣道上的幾個景點,包含了充滿木工文化的車埕老街、林班道、木業展示館,以及猴探井遊憩區、微熱山丘等地。 一早從學校出發,夥伴們就充分展現綠丁團隊熱情與和樂融融的氛圍,車上一首首KTV經典歌曲的輪唱,整路充滿了歡樂的正能量,在寒冬中,特別有溫度! 早上參訪車埕老街、林班道、木業展示館等地,大家認真的製作屬於自己的木工製品,學習各種工具的應用與基本的組裝概念,體驗手做的樂趣! 中午用餐,家長會代表車治維會長與張永雄校長一起到場致意,感謝綠丁志工們對推動學校閱讀教育的貢獻!也讓餐會趣味橫生、笑聲不斷!綠丁志工們更非常感謝家長會與學校的大力支持與協助!讓參訪活動豐富又精采! 下午到猴探井遊憩區體驗空中之橋,欣賞高空俯望的景色,微熱山丘也讓大家嚐到土鳳梨酥的美味,大家都收穫滿滿!意猶未盡! 綠丁的參訪活動,不僅可以增廣見聞,更能夠聯繫彼此感情,凝聚團隊向心力,相信未來,綠丁又能夠以滿滿的活力,在仁美的閱讀田地努力耕耘!
-
朝會宣導-親子共讀宣導
2021-01-08 東區 大智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572 次校園新聞文學是一個由想象力構成的世界,在親子共讀裡,做父母期待的是孩子漸漸認識故事書裡的優美字彙與辭藻,培養對文圖的審美觀,以及啓發想象力和創造力,並藉此探索自我,瞭解外在世界,進而建立對事物的積極態度。對孩子來說,閱讀不但可以促進其語言發展,也是一種學習的媒介,能學習到自己吃飯、穿衣服等生活自理的能力,或學習關懷周遭人、事、物,以擴展生活經驗。 透過共讀的過程,可促進親子間親密的互動,孩子從中得到快樂與滿足,感受到愛與溫暖。經過這一學期,孩子們都完成一本親子共讀本囉~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努力,一起來幫助孩子成長吧!
-
仁愛升學輔導‧不犁不趣!
2021-01-0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39 次校園新聞感謝!四張犁國中總務姚主任蒞校進行升學宣導活動,敬業樂業的精神令人由衷感佩。 總務姚主任透過生動活潑的專輯影片《不犁不趣》與學生進行親切互動,讓本校六年級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認識學區內的這所公立國中,可以在進入國中階段時多一個選擇。 姚主任表示:這部影片結合「四張王牌‧犁是贏家」簡報主軸延伸,花了8個多月時間跟拍才完成,透過動態聲色俱佳的畫面展現,可以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學校的各項學習活動以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重視多元社團活動,在適性教育目標中得以充分開發學生潛能,足見學校對於新課綱素養教育的重視與培養。 輔導許主任期勉同學:四張犁曾獲得教育部品德教育認證、三好校園實踐、閱讀磐石…,大家可以透過四張犁FB粉絲團更認識這所優質學校。不管你選擇哪所國中就學,希望都能盡自己的學習責任,才能享受成長學習的喜悅。
-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志工會議
2021-01-08 北屯區 東光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49 次校園新聞謝辛苦的東光國小愛心志工,有維護學生交通安全的交通安全組,幫忙資源回收的環保回收組,在健康中心協助的衛生保健組,建立志工資料的文書資料組,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學習課輔組,推動閱讀的圖書服務組,讓學生安心的認輔組,定期為學生說故事的故事組,巡迴演出的戲劇組,因為有這麼多無私的愛心志工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東光國小才能這麼讚!我們利用期末的時間,舉辦了期末志工大會,看大家拿出看家本領,讓桌上的菜色色香味俱全呀!餐後我們為10~1月的愛心志工慶生。並透過戰況激烈且笑聲不斷的趣味競賽增進志工間的情誼!東光的孩子有你們真棒!
-
學測加油三部曲~誓師大會
2021-01-0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秘書室 報導點閱數:692 次校園新聞本校接連舉辦的學測加油活動最高潮就是學務處舉辦、學生自治會協辦的-學測誓師祝福大會! 活動開始由高二各班學弟妹向對應的高三班級學長姐喊話祝福,接著播放自治會錄製的老師祝福影片。在大家給予祝福後,高三班級代表宣讀誓詞、為自己信心喊話,最後由阿樂校長揮舞校旗、鼓動信心後,授旗給高三代表同學,象徵旗開得勝、拔得頭籌! 有了糕粽好兆頭、神明庇佑、全體師生祝福,相信高三同學在學測應考表現一定超乎水準,拿取高分、金榜題名!
-
學測加油三部曲~福興宮祈福
2021-01-0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秘書室 報導點閱數:647 次校園新聞大學學測進入倒數衝刺期,本校接連舉辦學測加油活動,給高三考生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高中金榜祝福之後,緊接著由教務處準備各班應考名冊和祈福供品,由阿樂校長帶領高三導師和學生代表、教務處同仁步行至福興宮祈福。 祈福儀式由阿樂校長帶領師生持香向天上聖母、文昌帝君禮拜並恭讀祭文,祈求庇佑考生平安健康、考試順利、取得高分、金榜題名! 教務處也將各班考生名冊置於文昌帝君神桌,祈願每位考生在文昌帝君的保佑之下,都能若有神助、運筆如神、文思泉湧!考運滿分、會寫的都寫對、不會寫的都猜對!
-
學測加油三部曲~糕粽祝福、入班勉勵
2021-01-0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秘書室 報導點閱數:696 次校園新聞大學學測進入倒數衝刺期,本校接連舉辦學測加油活動,給高三考生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首先登場的是糕粽祝福活動:秘書室為高三所有師生準備了蛋糕和粽子-象徵高中金榜的好兆頭,由阿樂校長和家長會曾會長代表學校和全體家長至高三各班,勉勵考生繼續加油,堅持到最後,祝福考生都能取得高分、高中金榜、考上心目中理想的校系! 阿樂校長也寫了感謝卡來感謝高三導師與所有任課老師對高三學生的辛勤教導和無盡的付出,一起陪伴學生迎接學測!
-
109年臺中市普及化路跑活動
2021-01-07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黃婷鈺 報導點閱數:630 次校園新聞本校五年甲班代表學校參加路跑活動,雖然只有五年級,但跑起來的速度與耐力不輸六年級,我們全員參加,一起跑到終點!不管成績如何,至少我們有堅持到底,這是學生學到最寶貴的經驗!
-
建平作家日
2021-01-07 太平區 建平國小 教務處陳榮原 報導點閱數:610 次校園新聞這天建平國小邀請本名童嘉瀅的專職家庭主婦,兼業繪本作家童嘉女士到校,作家用上午三節課的時間分別與六個年級四百餘位學生分享創作趣事及作品,緊接著下午為教師解說文字及圖像作品產出的艱辛歷程。師生專注的聽講並熱切回應作家的提問,與作家共度知性、美感兼俱的充實作家日。 蔣東霖校長表示與作家有約是學校閱讀教育推動的重要活動之一,多年來已邀請過王文華、王淑芬、子魚、陳沛慈、林世仁、劉旭恭、林哲璋、張友漁、王米辰、吳泌婕與林佑儒等作家蒞校。學校先採購作家作品並設計導讀單,提供各班老師進行導讀及閱讀指導,了解作家作品風格與寫作方向,學生在看完作家的作品後,完成閱讀學習單,並思考書中問題,等待作家蒞校,當面請教作家,藉作家的創作經驗分享,讓學生感受生活化閱讀及個中樂趣,激發學生楷模學習。 家住臺北的作家童嘉,一早五點多起床,六點多即踏上大眾交通工具,出發前往臺中,為一學期一度的建平國小作家日不吝風塵僕僕嘉惠學童。八點半初登場的是作家與五、六年級小朋友的爆料約會,童嘉媽媽作家深諳人類的八卦本性,透露「千萬不要告訴別人」繪本的創作秘辛竟是源自小讀者送的一顆軟糖,作家的小女兒發現軟糖的存在並表示想吃,作家將糖給了小女兒並叮嚀切勿告訴姐姐,媽媽有給糖吃,小女兒應允,沒想到言猶在耳,大女兒一回家,小女兒便獻寶般抖出與媽媽的秘密,這便是作家將日常轉化為有趣故事的創作功力。接著作家分別為中年級及高年級學生介紹「我家有個烏龜園」及繪本創作流程。而下午對教師的研習則揭示作品出版過程,與出版社互動的挫敗與成果,進而透露繪本之所以選擇繁複工法油畫的心路歷程,讓教師們為之佩服。 二年級的沂恩同學表示,參加與作家有約活動後,很喜歡「不要一直比啦」這本書,因為內容畫的很美麗,看得心情很開心。四年級的頤中則認為童嘉創造的畫很有趣,把小時候的事真實呈現,很逼真。足見學生已能感受到作家作品所傳達的美感與情境,也期待學生能學習作家的善於觀察與勤於紀錄,建平小作家的產生將指日可待。 負責圖書館閱讀推動的錫潔老師為作家下了一個註解:「童嘉老師親切、細心,為不同年段安排不同的題材,高強的敘事功力,讓大家都為之著迷。」也誠如幸媚老師所言:「童嘉老師用溫柔有磁性的聲音,跟全校師生分享她的創作經驗,令人印象深刻。」建平師生在童嘉不遠百里而來的精彩現身說法下,感受到作家的創作能量、取材生活的敏銳觀察力與敘事的感染力,相信這些寫作的種子已由作家撒入建平兒童的心中,加上建平的教育沃土,假以時日語文幼苗終將蓊鬱成林。感謝童嘉─嘉惠學童。
-
有愛無礙 認識學障
2021-01-07 清水區 甲南國小 王清源 報導點閱數:697 次校園新聞甲南國小1月6日的週三研習由輔導室承辦特教研習,特別請到台中市學障協會李雪娥準博士蒞校分享。 李雪娥準博士出身教育現場,一度離開教育職場、投入商場,並且非常成功, 然而,“為母則強”,由於自己身兼兩位學習障礙孩子的母親,她的女兒是資優學障,兒子則是多重學障,為了自己的孩子, 促使他重返教育現場,不僅用盡心力,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也變身為捍衛學障者的尖兵,投身在學習障礙的服務當中。 訝異於李雪娥準博士的耐心與毅力, 看到她點點滴滴收集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學習障礙的軌跡,並且從中加以研究、 分析,然後發展出協助孩子克服學習障礙的方法, 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提供了實質的協助,真的是非常佩服。這一個下午參與研習的老師個個側耳傾聽、非常專注, 研習結束,老師們踴躍的跟講師提問、互動,並且表示: 透過講師的案例說明,讓自己對於學習障礙有更多的認識,對於學習障礙者有更多的同理心,如果遇到這樣的學生,也會更有耐心的來陪伴他們學習,多給一點時間等候他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