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感謝導護老師與交通志工的辛勞付出
2025-06-0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548 次校園新聞自開學至放寒暑假期間,每天早上上學與放學時,總能在馬路口看到導護老師與家長志工的身影。他們按著排班表輪流值勤,無論風雨無阻,一起守護孩子們的交通安全,確保小朋友能安心過馬路。 尤其在下雨天,情況更為艱辛。一位家長志工分享,最辛苦的莫過於那些載著孩子們上下學的家長。有些家長一人騎車載兩三個孩子,令人感到心疼與敬佩。這位志工也特別留意她們上下車的安全,盡力提供協助。 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導護老師與交通志工,他們不僅守護了孩子們的安全,也為社區注入了滿滿的溫暖與關懷。辛苦了,謝謝您們! #臺中巿西區大勇國小 #導護交通
-
感謝環保志工的愛心行動
2025-06-0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76 次校園新聞每週三早上,大勇國小總是充滿了忙碌又溫馨的氣氛,因為這一天是環保志工們來協助回收的日子。志工分為兩類:穿著藍衣的家長志工,和自願參與的小小志工──大勇國小的學童們。他們齊心協力,將回收物進行分類與打包,讓環保工作更加順暢。 為了避免小朋友在送件時排隊等太久,環保組還特別細心地將回收分類細化,例如紙類分為三四年級和一六年級,讓整個流程更有效率。 這些環保志工們用行動傳遞愛地球的精神,他們的付出與努力值得我們深深感謝。每一份小小的貢獻,都是對環境的一大幫助!辛苦了,感謝您們的無私奉獻!
-
一年8班教室牆上的畫:你放假的話會去做什麼呢?
2025-06-0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78 次校園新聞你放假的話會去做什麼呢? 上圍棋課?棋子有黑的,有紅的,還畫出了時間:三點正還是三點半?小朋友畫時鐘時,請記得指針要畫對地方哦! 去郊遊?這位小朋友把蜜蜂畫的和自己頭一樣大哦!真有趣。從表情來看,你們出去玩真的很快樂! 在家看電視?小朋友你把自己家畫得很漂亮喔!地毯是彩虹色的喔,電視的畫面也畫出來了,你觀察得很仔細。 接下來其他同學也畫得很精彩,請大家過路時,駐足欣賞他們的畫作吧!
-
一年6班上第十一課:「我的生日」的課文圖像
2025-06-0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73 次校園新聞今天上課上到哪裡啦?一年6班教室外面貼著第十一課:「我的生日」 哇!一年級小朋友最期待自己的生日了! 一年6班教室外貼了課文圖像,吸引小朋友駐足欣賞。 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生日是充滿期待的日子。他們幻想著當天會有蛋糕、卡片等驚喜,這些想像讓孩子們既興奮又開心。 這些課文圖像生動描繪了生日場景,小朋友透過觀察圖像練習寫字,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效率。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增添趣味,也讓課堂更加活潑,孩子們的熱情與創意在其中展露無遺。
-
讓桐林的孩子們在遊山茶訪裡尋找茶的故事
2025-06-03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05 次校園新聞第二站,我們來到南投竹山鎮的「遊山茶訪 ‧ 茶文化館」,展開一場茶世界的文化之旅。在這裡,我們不只是參觀,更學習茶葉從原葉到一杯好茶的每一道工序。 活動一開始,導覽老師帶著我們先認識台灣各地的茶葉特色。從北到南,不同產地的氣候、海拔與土壤條件,孕育出截然不同的茶香與風味。 接下來,我們走進展館,認識各式各樣的製茶工具,並觀賞製茶影片,了解一片茶葉背後的故事,看似簡單的製程,卻每個步驟都不容馬虎。 其中最讓孩子們印象深刻的,是體驗「揉茶」過程與學習「團揉」的知識。在老師的引導下,小朋友親手操作揉茶器具,體驗茶農的辛勤。活動的最後,來到品茶時光!每人一小口,讓孩子們品嚐最原始的茶香味,並嘗試說出兩者喝起來的異同,在茶香中今天的參訪活動到了尾聲,孩子們在短暫的茶葉之旅中體會到了製茶的辛苦與不易,每一口好茶都是茶農們辛苦的結晶。
-
桐林孩子們在益品美術館中遇見的美與堅持
2025-06-03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27 次校園新聞今天,我們低年級的師生和志工夥伴們一起走進南投縣鹿谷鄉的益品美術館,展開了一場結合「美感賞析」與「撕紙拼貼創作」的美學之旅。 美術館靜靜坐落於鹿谷的一隅,當我們一抵達停車場,立刻被這棟純白建築的美感所吸引。它將自然與藝術完美融合,讓所有師生更加期待今天的參訪。 一開始的導覽活動,由導覽老師以生動、簡單、充滿熱情的語調,引領孩子們進入畫作的世界。大家認識了戴勝益董事長以油彩、壓克力、複合媒材等多樣手法所創作的作品。每一幅畫,都是戴爺爺40年如一日不懈創作的累積,每一筆色彩、每一個構圖都充滿生命力與堅持的痕跡,也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只要專注、努力,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領域的專家。 接著,孩子們迎來最期待的「撕紙拼貼」創作時光。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家發揮無限的想像力,用雙手撕出五彩的紙片,搭配水彩筆和膠水,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更特別的是,創作結束後,每位孩子都勇敢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構想與創作過程,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作品背後的想法與美感。 感謝益品美術館有機會讓低年級的孩子進行美感的學習,孩子們在益品不只學到了對美的賞析與創作,更學習到了戴爺爺持之以恆的精神。
-
蘭嶼植物從海漂種子到校園扎根
2025-06-03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430 次校園新聞在臺中市西區的大勇國小,有一片靜靜生長十多年的「蘭嶼植物角落」,是校園裡最綠、最靜也最具教育意義的一隅。這裡種著蘭嶼肉桂、蓮葉桐、呂宋毛蕊木、大葉樹蘭、蘭嶼蔓榕與蘭嶼烏心石,這些並不常見的植物,竟是從遙遠的蘭嶼漂流而來的種子開始,在校園裡落地生根。 這一切,得從一些來自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植物學者說起。他們長年研究臺灣原生植物,特別對蘭嶼的植物深感佩服,認為蘭嶼植物不但耐病蟲害,也非常適合作為學校庭園植物,有助於孩子觀察學習、生態教育,還能提升校園綠意。 近日,其中一位學者與大勇國小志工隊展開了一場特別的植物導覽課。他帶著多年來的知識與經驗,細細為志工隊講解這些蘭嶼植物的特徵與價值,從葉形、氣味,到生長習性與生態關係。志工們也將把這些知識,轉化成學童的校園導覽活動,讓孩子們從身邊的植物中認識自然。 「蘭嶼植物不只是植物,它們是一堂堂活的自然課。」學者表示。他也指出,大勇國小的蘭嶼植物區是個珍貴的自然教室,不必遠行,孩子們就能親眼觀察南島植物的生長過程,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與敏感度。 大勇國小的蘭嶼植物園區由學校與志工默默維護十餘年,這位植物學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前來巡看,觀察是否有蟲害、病變,並提供照護建議。他的堅持與志工隊的用心,讓這片綠地不只是綠化美景,更成了自然教育的核心。 透過這次導覽培訓,志工隊未來將能引導更多學生用眼睛觀察、用鼻子聞香、用手觸摸植物,從生活中自然學習。「孩子們不再只是看課本上的圖片,他們會記得這些植物就在學校,就在他們身邊長大。」 這是植物的故事,也是教育的故事。更是一場從蘭嶼吹來的綠風,正悄悄在校園裡生根、發芽。
-
小朋友端午假期走進美術館 用色彩記錄生活
2025-06-03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455 次校園新聞端午連假期間,儘管天氣不穩定,大勇國小的學生們仍沒浪費假期。許多孩子選擇走進校區附近的國家級美術館,參加由教育部與文化創意基金會合作推動的「藝起來學學」展覽,體驗一場結合地方文化與藝術創作的色彩之旅。 展覽最大亮點,是孩子們可以從「學學台灣文化色彩」色卡牆中挑選一塊自己喜歡的顏色,並了解這些色彩背後的在地故事,例如辣椒醬紅、竹節窗綠、酸梅湯褐等。接著,他們可到創作區,使用粉蠟筆將這些色彩畫在小卡片上帶回家。三年級的小昀開心分享:「我去了美術館!裡面有一個可以畫畫的地方,很好玩!」 孩子們透過實際觀察和動手體驗,不只能練習配色,還能學到色彩與地方文化之間的關聯。小芃拿著她完成的作品說:「我選的是粉紅色,像水蜜桃一樣的顏色!」她卡片上的圖案是一碗粉嫩的水蜜桃,色彩柔和又討喜。 不過,活動中也有些小插曲。五年級的小惠表示,她原本期待能彩繪生肖蛇的陶瓷素坯,卻發現現場沒有提供這樣的材料。「可是我也想畫那個蛇的陶瓷啊!」她有些失望地說。美術老師則解釋,這些生肖陶瓷素坯需透過特定文創工作室或美術社團取得,也可以報名相關課程參與。 即使沒有遠遊,小朋友們還是在雨天中找到一個充實的去處。他們不僅欣賞藝術、接觸色彩,更從中認識臺灣在地的文化資產。正如美術老師所說:「這不只是美術活動,更是生活與文化的學習。」 這次展覽也讓許多學生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創作體驗。「我下次還要畫更多不同顏色的卡片!」小惠最後還是笑著說。
-
光復EYE世界 國際教育我加一
2025-06-03 霧峰區 光復國中小 教務處 林育萱 報導點閱數:480 次校園新聞來來來!光復首創的倡議擺攤開跑了唷,由光復國中小的高年級哥哥姐姐擔任攤位主人,向各位介紹我們的國際課程—Protect our earth, protect our rights 光復EYE世界:豐富的內容包含了剩食大變身的『享食上菜』,我們鼓勵大家盡量善用食材,例如胡蘿蔔的皮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因此建議烹飪時使用帶皮的胡蘿蔔,更能保留營養成分。等到熱騰騰的美食上菜,搭配學生手繪的食譜推廣,鼓勵光復國中小的師生一起加入零剩食計畫。不要忘了我們另一個看點『減塑行動家』,學生快閃宣導塑膠氾濫使用的嚴重性,並提倡從生活做起的減塑小撇步,將花袋重複利用達到減少新的塑膠垃圾製造的目的。除此之外,國中部七年級的月經貧窮『紅色是令人驕傲的顏色』也驚喜現身了,透過老師引導認識月經汙名化、月經貧窮議題。 透過國際教育補助計畫激發光復國中小的孩子們感受生活,發覺問題並投入研究,實現自主、互動並追求共好的精神,將國際教育的小小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豐沃的經驗是灌溉的養分,讓這群小小公民成為國際教育的領航員。
-
【雙語校園新亮點】學生當小老師,諺語分享展自信!
2025-06-02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61 次校園新聞忠孝國小持續推動的「每月一句英語諺語」活動,在朱怡苹老師與外師Hui-ling的用心規劃下,六月再度精彩登場!本月的諺語是 “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中文意思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教導同學在面對選擇時要有所取捨,不能貪心什麼都想要。 特別的是,這次朝會由朱怡苹老師親自指導幾位學生登上司令台,擔任小小分享員。他們以流暢的英語和活潑語調,向全校同學介紹諺語的意思與生活中可以應用的情境,讓大家印象深刻! 此外,三到六年級的同學們還能在每週一的下課時間,到教務處找外師Hui-ling闖關挑戰,只要成功答題就能獲得印章,集滿還有小獎品等著你! 這項活動不僅增進英語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信與表達力,收穫豐富、樂在其中! #忠孝國小雙語 #忠孝國小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