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International New World–東海國際雙語學習情境再升級
2025-02-05 西屯區 東海國小 總務主任陳華欣 報導點閱數:292 次校園新聞歷經好幾週和設計師來來回回討論,設計的圖稿一次次打掉重來,學校一樓樓梯間的國際教育情境角落終於完成了!別具巧思的空間設計得到許多志工家長和孩子們的肯定和稱讚,而這也是讓東海成為一所國際雙語藝術小學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當然這也要特別感謝林孟令議員及金緯基金會的經費支持才能完成! 國際教育空間的設計是以飛向世界各國的機艙為設計主軸,整合原本一樓的國際教育大道環遊世界的發想,設計一個適合跨學科數位學習的空間。我們設計了如機艙的窗戶的數位螢幕,孩子們可以欣賞螢幕播放的各種國際教育主題,例如國際難民議題、世界環境變遷、區域衝突與戰爭、世界在地藝術、語言學習、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等。 有趣的是我們還將電梯門口設計成為登機門,有個可愛的東海小男孩拖著行李準備登機,樓梯間還有一位東海小女孩彩繪美麗的泡泡,泡泡隨著階梯往上飄,以及牆面上一大幅集合世界各國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築景物,學生們坐在長椅上除了觀看國際影音資訊外,還可以欣賞頭上的白雲及小飛機喔! 另外,我們未來將利用數位科技,展示動態的影音海報播放,除國際教育的內容之外,我們將融入學校國際雙語的校定課程,包含結合廣達游於藝展覽介紹、布偶戲的展演、English Corner等。這些影音資料可以放置於數位螢幕,提供學生在下課期間進行自學的機會,將國際雙語與藝術的學習融入在學生的生之中。 這麼一個美麗空間的角落,除了希望營造國際教育的情境之外,也希望透過這些美的元素提高孩子的審美素養,最終達成東海國小成為一所國際雙語小學的願景!
-
東山國小【迎接乙巳年~揮毫迎春送吉祥】
2025-02-05 清水區 東山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40 次校園新聞隨著新春佳節的腳步漸近,我們東山國小舉辦別開生面的「揮毫送春聯」活動,外加小朋友的環保市集和小小年貨叫賣,使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與東山社區民眾提前體驗過年的熱鬧氣氛。 揮毫活動從開鑼祈願後拉開序幕,首先由多位書法名家開筆後接續現場揮毫,贈送社區民眾象徵吉祥如意的春聯,字字句句蘊含美好祝福,另外也有「彩繪春聯」義賣,現場的墨香和紅紙相映成趣。 揮毫活動是學校積極推動書法校訂課程的成果,由吳國毅老師及林仁傑主任培訓之外,透過家長協助參加全國各地書法比賽勤練筆力,師生們在各類書法賽事中獲獎連連。這些小小名家和本校校友也參加此次揮毫活動,藉以提升孩子們自信與精進書法藝術。
-
114.01.19 東山國小~親師聯誼成長炕窯活動
2025-02-05 清水區 東山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219 次校園新聞東山國小家長會於114年1月19日舉辦了113學年度親師聯誼成長炕窯活動,地點選在校門口前的農田,參加對象包括家長委員、家長和學生、顧問、教職員工及志工。當天活動熱鬧非凡,大夥穿上雨鞋、拿起鋤頭,走進田間搭建土窯,親身體驗農家樂趣。在炊煙裊裊中,土窯雞、豬腳、甘藷、玉米與蛋等食材陸續進窯,現場充滿期待與溫馨。家長與孩子們通力合作砌窯,等待美食熟成時還彼此分享勞作的趣事,孩子們則在田邊奔跑玩耍,笑聲不絕於耳。當食物從土窯中出爐後,鮮嫩多汁的土窯雞、香甜綿糯的甘藷與清新的玉米讓人食指大動,大家圍坐一堂,享用這場親手烹調的豐盛盛宴。活動尾聲,大地遊戲更是將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歡樂地奔跑,家長與志工組隊玩各式的活動,笑聲此起彼伏,場面溫馨感人。此次炕窯活動不僅讓參加者體驗了難得的農田生活,也在自然間重拾了親子間的情感連結,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回憶。
-
青花瓷-動物新樂園
2025-01-27 南屯區 惠文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99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惠文國小重視孩子藝術美學的深耕與傳承,在洪誌敬校長的全力支持下,以及惠小501班林文鴻老師和國內知名青花瓷藝術家-林小惠老師一起引導學生,讓學生藉由『青花瓷-動物新樂園』的主題,再次將藝術美學融入生活當中,將傳統青花瓷工藝與生動的動物形象相結合,創造出充滿活力的藝術世界。以可愛的動物為主題,將現代生活元素融入經典的藍白畫面,既保留了青花瓷的傳統美感,也注入了創意與新意。 透過這些作品,希望讓小朋友能在輕鬆有趣的繪畫過程中,對青花瓷有初步了解。展覽不僅讓傳統文化走入現代,更激發觀眾對這門藝術的興趣與熱愛。 同學們分享了製作的心得,辜宣捷同學說青花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藝術創作,從顏料到毛筆,都與平時的繪畫工具截然不同。起初,大家對如何下筆感到茫然,但在老師耐心的教學與說明下,逐漸找到方向並充滿信心地創作。作品完成後,大家驚喜地發現,顏色與質感竟然和創作時截然不同。作品變得更加堅硬且色彩獨特。這次創作經歷讓我收穫滿滿。映竹同學發自內心深深地體會這些瓷器承載著千年歷史,對映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連我自己也深深被其獨特之美所吸引,青花瓷不僅展現了工藝技術,更是文化傳承的象徵,使我對中國傳統藝術有了更深的敬意與理解。千慧同學看著手上那光滑美麗的青花瓷作品,是自己繪畫出的動物漫畫角色;心裡既是高興又是得意。致銜同學覺得青花瓷創作非常神奇又有趣,特別是在構圖與上色的細節中體會到了創作的魅力。最後馬樾、琳倩、恩綺、若希四位同學,異口同聲地說到創作的感想,覺得青花瓷是個很棒又非常有趣的體驗活動,讓整個創作歷程充滿著古代的文化氣息。 「青花瓷-動物新樂園」師生創作展,除了在校慶中展出,目前也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攜手,從1月6日至3月3日,在總館5樓藝術區展出,供大眾欣賞。這場展覽不僅提升學生的美感與自信,也期望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青花瓷的文化之美。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賞,一睹為快。
-
「手作夢想屋」作品展
2025-01-27 南屯區 惠文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83 次校園新聞走過你我記憶中的童年-夢想屋,在洪誌敬校長再次大力的支持下,以及惠小501班林文鴻老師的構思下,讓學生藉由『手作夢想屋』師生創意展的主題,透過創意與巧思,運用各式媒材精心製作而成,讓更多人回味童年的純真時光,並感受手作藝術帶來的感動與力量!發揮想像創作出一系列的夢想屋作品,展品中每一件創作都是有溫度的,您將看到以冰棒棍構築的木柵欄、紙黏土製成的動物與植物,以及充滿童趣與創意的獨特場景。每一間夢想小屋不僅展現了孩子們無限的想像力,也承載著屬於他們的童年記憶與未來夢想。 陳映竹同學說,從零開始,逐步完成我的夢想手作屋,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我心中對美好家的憧憬,力求完美地展現我的創作,這激發了我無盡的創造力。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手工藝品,而我自己內心也因為這份成就感而感到無比滿足,也為我的創意及努力成果感到驚喜和自豪。柏桓同學從小就想要有一棟自己的別墅,可以和家人在這棟別墅裡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創作巧思過程中,我和同學們都比寫作業還要認真、努力,每個人樂在其中~,不僅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還可以體會自己動手做的樂趣。云茜同學認為第一次做“手作夢想屋”的過程非常的難,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的失敗,最後才能做出絕無僅有的手作夢想屋。凱堉、楷傑、懷恩同學的夢想屋琳瑯滿目,充滿了自己的夢想,認為作品雖不是完美,但體會過程的樂趣,讓我有滿滿的成就感。富凱和立惟同學用冰棒棍做房子一開始就遇到大挑戰,不知道如何固定,好在用了老師建議的「秘密武器」才順利完成。看著自己用心做完的成品,很有成就感!樂耘及紫妃同學更是訝異,大家都是小建築師利用小小的冰棒棍,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本次『手作夢想屋』師生創意展,除了在校慶展示之外,更和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合作,於今年1/06-3/03在總館5樓青少年漫畫區展出,供民眾欣賞,讓學生作品再次走出校園,受社會大眾肯定,也讓藝術創作的種子,在未來滋潤萌芽。
-
Happy Learning!多元學習 歡樂無比
2025-01-27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418 次校園新聞Work while you work, Play while you play, This is the way To be happy each day. 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寒假期間,親子出遊、返鄉探親、安親課輔等,妥善的假期規畫,將可擴展孩子的學習視野。為了維持學習動力,許多學生仍到校參與各項課程,展現各自的精采。 小小麻瓜 角色扮演 假期第一週,IE冬令營學生收到霍格華茲學院的入學通知,13位麻瓜跟著Caleb老師研究魔法杖、製作金探子(Golden Snitch),期盼自己也能施展魔法,剷奸除惡。 早八晚六 全時學習 課照班學生隨鐘聲正常作息,晨光時間,跟著綉惠老師校園漫步、書寫作業;午後時光,芳佐老師陪著複習數學、練習英語、朗讀詩句;放假前,26個學生與詠為老師校園跑透透,品書房閱讀、足球場較勁,活力十足。 校園活動 安心自在 假期中的ZZK校園一如往常,升旗與環境打掃,由課照班學生包辦,不須另排班級返校服務;假期用餐不擔心,幼兒園廚房阿姨每日精心烹調,新鮮熱食,親送到班,餐餐有水果,營養又美味。 選單課程 多元豐富 IE冬令營、寒假課照班、動靜皆宜的育樂營、舞蹈隊集訓,選單式課程供親子規畫假期生活,獲得家長高度肯定;有全體教職員的協同支援,所有課程才能順利開展,感謝大家的默默付出,因為團隊的用心,ZZK的孩子,特別幸福!(竹仔坑國小)
-
Power Up!ZZK雙語領航系列講座 圓滿成功
2025-01-26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418 次校園新聞1.8,週三,第19場雙語講座,在夢N課堂實踐家—陳麗密老師的帶領下,竹仔坑團隊在歡樂中展現絕佳的學習力,低中高分階段備課小撇步與好用網站,成了大家創新教學的超實用法寶。 運用故事化、具體化策略讓字母教學更有趣;同儕模範及學長姐的作業示範,鼓勵孩子主動發表;單字動作化、句型具像化的多模態教學;融入桌遊、生活情境及手作的多元評量。Mimi老師的全年級教學實務及頻繁的師生互動,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如此不設限的創意教學,現在看來,就是極佳的雙語跨域學習。 感謝Mimi老師百忙之中蒞校分享,精彩的課程為上學期的雙語領航講座畫下完美的句點。新學期,ZZK將持續辦理雙語閱讀、雙語美術等4場講座,期待有興趣的老師們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一起以教為學,儲備滿滿能量。(竹仔坑國小)
-
在地體驗 食農手作
2025-01-24 潭子區 新興國小 謝涵淳 報導點閱數:289 次校園新聞新興國小自然生態豐富,不但有獨角仙步道,各式花草樹木,更規劃開心農場供學生體驗。 為了提升學生對於食農教育的認識,這學期除了社團課帶孩子體驗如何翻土、除草、播種、收割,以及料理外,更將學習場域擴大到校外。由老師與農會人員,共同帶著二年級的孩子們到果園認識百香果的生長,孩子聽著導覽人員介紹著耕種的知識,瞭解農產品標章代表的意涵;品嚐現摘的百香果,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更有勇敢的孩子將雞抱在懷中,開心的享受其中。 接著孩子在導覽人員的指導下,共同完成了百香果果凍,大家有秩序的依序操作,讓每個人都能體會製作的樂趣。最後再一塊享用農村餐點,孩子們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紛紛表示還想要再吃一碗,度過了充實的早晨。 食農教育的規劃,讓孩子能實際動手體驗,不管是學校的開心農場,亦或者到校外參訪果園,都讓孩子對食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此過程中,不但更瞭解園藝知識,更培養了珍惜食物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環境永續的重要。
-
新興國小食農教育成果亮眼:從田間到餐桌的動人旅程
2025-01-24 潭子區 新興國小 施佩青 報導點閱數:289 次校園新聞早晨的陽光透過樹梢,灑落在臺中市潭子區新興國小的校園農場。一群興奮的孩子們,踩在鬆軟的泥土上,準備迎接這一天的豐收。他們是學校週五社團的成員,這一天,他們將親手採摘自己栽種的蔬菜,並親自下廚,完成一場「從田間到餐桌」的食農教育體驗。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輕輕拔起翠綠的A菜、生菜萵苣,以及蔥。農場裡傳來陣陣歡笑聲,有的孩子驚呼著:「哇!這顆生菜好大!」有的則興奮地捧起新鮮的蔬菜,驕傲地向鏡頭展示著自己的收穫。 這些蔬菜不僅是課堂學習的一部分,更是他們辛勤照顧多日的結晶。從鬆土、澆水到施肥、除草,每個步驟都見證了孩子們的努力,而此刻,他們終於能夠品嚐自己親手栽種的成果。 回到了二年甲班的教室,這裡已搖身一變成為小小廚房。老師將孩子們分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有的洗菜、有的切蔥、有的攪拌蛋液。儘管剛開始手法生疏,但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逐漸變得得心應手。 不久後,陣陣香氣瀰漫在教室裡——滾燙的青菜豆腐湯、清爽的生菜沙拉,而金黃誘人的蔥蛋一一上桌。當所有料理擺上桌時,孩子們興奮地圍坐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的作品。 「以前我不喜歡吃生菜,可是這次是自己種的,發現很好吃!」芃瑄一邊咬下一口沙拉,一邊驚喜地分享。她還笑著說,這次學會了煎蔥蛋,回家也想做給家人吃。 這次活動不只是一次烹飪體驗,更蘊含了新興國小對於食農教育的深遠用心。透過親手栽種與料理,孩子們學會了珍惜食物,減少浪費。他們不再只是從市場購買蔬菜,而是理解到,每一顆菜葉背後,都有農夫的辛勞與時間的積累。 此外,孩子們也在實作中體認到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他們學會依照時令選擇食材,搭配蛋白質與纖維,創造健康又營養的餐點。這樣的體驗,讓他們對於「吃得健康、吃得永續」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當活動結束時,孩子們滿足地收拾廚具,整理桌面,心中仍沉浸在這場美好的體驗中。他們不僅學會了烹飪,更在這次旅程中,感受到土地與食物的連結。 我們希望,這場「歡喜收成」活動能為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一顆種子——讓他們未來能夠更加珍惜食物、關心農業,甚至成為推動永續飲食的力量。這不僅是一堂課程,更是一場關於愛與成長的學習之旅,讓孩子們從田間到餐桌,收穫的不只是美味,還有對食物與自然的感謝之心。
-
臺中市內部稽核訓練強化食品安全實力
2025-01-24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25 次校園新聞為確保校園午餐的食品安全與品質提升,臺中市於1月21日在后里國中舉行「113學年度學校午餐團隊內部稽核訓練」,匯聚教育專家與實務指導,為參與學員帶來豐碩收穫。本次活動特別邀請陳武郎老師擔任講師,並由中山醫學大學賴坤明副教授、沈祐成副教授及翁嵩琳老師指導學員進行實務演練及分組討論。 活動由后里國中賴勝豐校長及臺中市教育局體育保健科徐絲綺營養師簡短致詞揭開序幕。賴校長特別感謝教育局的支持,並對賴坤明副教授豐富的輔導經驗表示讚賞。他強調:「食品安全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透過標準化與自我管理,我們致力達成校園『食在安心』的目標。」徐絲綺營養師代表教育局,向在場的營養師和午餐秘書表達感謝,肯定他們在推動校園食品安全及午餐品質提升方面的努力。她指出,各校的自主管理是食品安全提升的關鍵,並鼓勵大家持續精進。 上午的研習由陳武郎老師講授內部稽核的概論與PDCA管理模式。他強調,食品安全管理應拒絕習以為常的麻痹心態,並指出:「內部稽核是提升食品安全的利器,從問題中找到改進空間,賦予從業人員責任感與榮譽感,才能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理論學習後,學員分組進行實務演練,前往后里國中與內埔國小的廚房,在專家指導下操作稽核流程。他們認真填寫輔導訪視表,並用手機記錄問題點。賴坤明副教授鼓勵學員:「發現問題是改進的第一步,不要害怕找到缺失,因為每一點進步都是未來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 下午的課程則聚焦於討論與應用,各組在講師指導下,針對稽核流程的落地性進行熱烈討論,並就實務操作中遇到的挑戰提出解決方案。各組代表在報告中展現了豐富的學習成果,並強調合作與實踐的重要性。 最後,活動進入綜合座談環節,由賴坤明副教授主持。學員們踴躍發問,關於「如何在校廚房落實內部稽核制度」、「推動人才庫與諮詢團隊建置」以及「經費籌措」等實際議題展開討論。講師們耐心回應,並提出實用建議,讓學員對未來的推動策略更加明確。 大秀國小黃琴校長親自參與此次訓練,她表示:「看到有效管理廚房的成果,讓我深受啟發,也希望學校能申請HACCP認證,讓孩子的飲食更有保障。」她期盼上級單位能在經費籌措方面給予更多支持,並認為食品安全是最好的教育投資。 這次訓練不僅讓學員們掌握了稽核的專業技能,也強化了校園食品安全的推動信念。透過學習與實踐,臺中市各校正一步步邁向「食在安心」的美好願景,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