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週三教師進修~特教研習、性平講座
2024-11-28 西屯區 上石國小 蘇靖媚 報導點閱數:182 次校園新聞週三下午進修研習,很高興邀請到劉秀鳳老師來分享「從CRPD談特教生性別平等教育與校園性平事件處理」。 特教生的融合教育、校園中的性平事件、性平三法的適用對象、師生之間的距離拿捏……,劉秀鳳老師以自身處理過的案例一一分享並說明,豐富了老師的相關知能,也讓老師們在未來進行校園性平教育及面對校園性平事件時,能依據最新法令照顧好我們校園中的每一位孩子。
-
腦力激盪展創意,科展指導奠基石
2024-11-27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94 次校園新聞由忠孝國小承辦的《113學年度臺中市中小學科展指導教師工作坊》,於11月12日、19日與26日在教師研習中心圓滿落幕。來自全市的教師聚集一堂,透過專業講師指導與小組合作,從研究主題發想到成果呈現,為明年科展打下堅實基礎。 研習首日,講師帶領教師進行腦力激盪,從生活細節中汲取靈感,激發創意。教師們踴躍分享經驗,討論熱烈,不論簡單實驗設計或複雜科學理論,都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並將科學概念具體化,融入教學,激發興趣。 在隨後的實作環節,教師們以小組合作形式,將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製作科展作品海報。最終成果發表中,各組分享研究流程步驟與結論心得,展示創意與專業結合的精彩成果,增強了指導科展的信心與能力。 為期三天的研習不僅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也讓他們掌握選題、實驗設計、數據分析與成果展示的關鍵技巧,對引導學生進行科展研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這些收穫將在明年科展中化為實際助力,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 此次工作坊順利完成,不僅為臺中市科學教育種下希望,也為教師們注入更多熱情與啟發,為科展指導與教育創新奠定了深厚基礎。 照片連結https://reurl.cc/V0E67Y
-
永寧小鴨來上學
2024-11-26 梧棲區 永寧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66 次校園新聞梧棲區永寧國小一年一度的「小鴨來上學」活動是學校非常具代表性的傳統,讓學生透過和小鴨的互動,學習關心動物、了解自然,也加深與社區文化的連結。這學期共有七隻小鴨進駐校園,成為孩子們的學伴和生活中的小夥伴。孩子們一看到鴨子就興奮地喊著「柯爾鴨!柯爾鴨!」原來牠們被當成了最近爆紅的寵物鴨,其實牠們是很會生蛋的褐色菜鴨。這些小鴨不僅帶來歡笑,還增添了課堂外的生活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素材,也讓學生從照顧小動物中學到責任感與愛心。 特別感謝永寧社區的「養鴨達人」蘇先生,每年他都無私地將新生小鴨帶進學校,細心為小鴨們準備棲息環境,並和師生分享在地的養鴨文化。低年級的小朋友最喜歡圍繞在蘇先生身邊問:小鴨為什麼是黃色的?小鴨什麼時候會下蛋?…有著說不完的問題,蘇先生總是有耐心的一一回答。蘇先生提到,永寧社區因為低窪的地勢與豐富的水資源,過去有很多養鴨人家,「白毛浮綠水」,成群的鴨子悠游其中,因此這裡的舊地名被稱為「鴨母寮」。這樣的歷史背景也成為學校校本課程的DNA,讓學生對家鄉的自然人文有更深切的認識。 每年,學校也會安排五年級的同學擔任「小鴨志工」,協助照顧校園鴨寮中的小鴨們。珩諺同學表示:他很喜歡到鴨寮看小鴨,看著牠們在水池戲水並整理羽毛,總覺得十分療癒放鬆。小鴨志工們負責每天巡視和補充小鴨的飼料和水、撿拾鴨蛋並隨時觀察牠們的生活起居,雖然有時候在鴨寮會不小心踩到「便便」,但是能讓小鴨在校園裡安心生活,小小志工們都十分有成就感。這項安排不僅鍛鍊了志工同學的責任感,也讓全校學生在互動中學會關愛小動物和尊重生命。 校長彭文貞表示,永寧國小「鴨鄉寶」教材從在地出發,依據不同年級的發展,建構「鄉土、語文、藝術、國際」四大主軸系統性課程地圖;除了觀察、照顧鴨寮裡的小鴨,也結合食農教育導入鹹鴨蛋製作體驗,並在電子繪本中延伸語文與資訊科技學習,以及製作小鴨抱枕的美術創作課程,孩子們也在國際視訊中向各國朋友展示鴨寮中的藝想世界。 結合社區文化是學校成功的關鍵,未來永寧國小將會持續發揚這樣的在地特色教育,讓學習更有意義。
-
我臺中 我運動
2024-11-26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95 次校園新聞11月23日為臺中國小101歲生日,為慶祝校慶,為期兩週的運動週已搶先登場,熱鬧的為活動拉開序幕,校慶當天,正式上場,配合巴黎奧運五環的五大洲主題,熱鬧的氣氛,在孩子們的笑顏上展現。 節奏樂隊首先為活動奏樂,帶領各年級學生進場,配合五大洲五題,展現活潑的一面,六年級用可愛的無尾熊和袋鼠展現大洋洲的魅力、五年級戴著亞洲五國的造型頭飾,手中揮舞各國的代表運動器具,更展現出臺中國小國際化的一面。 四年級以印第安風情展現精神抖擻、信心百倍的美洲勇士精神、三年級用嘉年華面具展現歐洲的各地風情、二年級用充滿原始森林、色彩斑斕的非洲草原風格跳起可愛的舞蹈以及一年級大聲呼喊口號,加上高年級學生的動感大會操與幼兒園的龍來運轉活潑舞蹈,讓活動熱情引爆。 其中讓大家沉浸其中的是光明國中韶樂絲竹團所帶來的表演,他們用精湛的演出祝福臺中國小生日快樂。緊接著各項活動的進行,包含親師及各年級的趣味競賽、賽跑決賽、在接力賽時氣氛拉到最高點。中間穿插的頒獎活動,讓所有小選手臉上充滿自信。 閉幕式時,各班優秀的表現,讓各項評分老師們內心拉鋸,恭禧最後得到田徑總錦標及精神總錦標還有校長加碼獎的班級。臺中國小校慶在歡樂的氣氛下閉幕。
-
有朋自遠方來-新竹縣環境輔導團參訪
2024-11-26 南區 國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03 次校園新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週三學校校門口停了一輛遊覽車,車上來的可都不是簡單的人物,來得可全都是新竹縣各個國小的校長,為什麼來呢?他們是來參觀國光國小的環境教育。 在短短的3個小時內,惠敏主任介紹了國光的生態課程,志典老師簡介了學校的生態環境,外加動手做壽司,過程中校長們笑容滿面,彼此互相交流,共渡充實專業對話的時光。
-
中興大學&國光國小「河川X橋梁力學科學教育」
2024-11-26 南區 國光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61 次校園新聞台中巿南區國光國小五年級教室化身橋梁實驗場,迎來了五場兼具趣味與知識的「橋梁力學科學教育課程」。本次課程國立中興大學「綠旱興兩河流域河川守護實驗室」USR團隊成員—科技管理研究所鄭菲菲教授兼所長、與土木工程學系宋欣泰教授共同策劃,透過跨領域合作,讓國光國小所有五年級超過百位學生參與課程! 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的河川 —綠川與旱溪— 出發,透過橋梁的故事,踏上了一趟探索力學奧秘的科學冒險! 課程亮點精華--橋梁與我們的連結 課程以輕鬆有趣的暖身遊戲開場,孩子們在笑聲中分享對附近河川與橋梁的印象與記憶,拉近了與河川、橋樑間的距離。 發現橋梁的種類與結構 — 讓我們來瞧一橋 透過宋欣泰老師生動的講解與互動展示,學生認識了吊橋、拱橋、桁架橋等六種橋梁結構,以及其背後的力學奧秘。當各種力的傳導與分散原理被拆解開來,原來冷冰冰的橋梁設計變得充滿魅力! 動手做做看 — 打造羅馬石拱橋 「紙上談兵不如實戰演練!」孩子們分組挑戰拱橋模型組裝,從零開始,一步步搭建屬於他們的羅馬石拱橋。過程中,團隊合作與創意交織,完成後的成品更是讓他們體會到了親手建造的成就感! 實驗觀察 — 羅馬石拱橋的秘密 最精彩的壓軸來了!全班共同觀察模型的承重實驗,目睹拱橋如何以巧妙的力學設計分擔壓力,並在短短數分鐘內重溫所學的拱橋原理,為課程畫下圓滿的句點。 孩子們的聲音最真實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橋不會倒了!」 :「原來不同的橋有不同的用途,好酷啊!」 課後,許多學生都表示這堂課讓他們打開了對科學的全新視野,學到了生活中藏著的科學與設計學問,燃起對未來的好奇心與夢想。 這堂課程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段充滿啟發的旅程。而我們相信,科學的種子已悄然在他們心中萌芽,帶來更多對未來的想像與實現! 主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USR專案-綠旱興兩流域河川守護實驗室 協辦單位:台中市南區國光國民小學、國立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English Readers' Theater國光初試啼聲 榮獲佳績
2024-11-26 南區 國光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25 次校園新聞國光國小首次參加英語讀者劇場比賽,參賽的六位學生在短短一個月內熟讀劇本、詮釋劇本角色,並透過聲音與肢體動作展現經典繪本”Miss Nelson is Missing!”的故事。過程中學生們每天進行英語發音、語調與情感表達的強化訓練,並接受英語老師的指導與改進,他們不僅克服了首次參賽的緊張情緒,也展現了優秀的團隊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賽中表現可圈可點,榮獲佳作。 參賽的陳韻琬表示:「這次的比賽讓我體會到英語不是只有課堂中的讀寫,還有其他很有趣的學習方式! 比賽當天也看到了其他學校精湛的演出,下一次我還要參加,繼續挑戰!」未來,國光國小將持續推行英語活動,激勵學生探索語言學習的新可能性,培育孩子的多元思維與國際視野。
-
<慎齋語文季~3.4G小主播評比饗宴> 校內語文競賽
2024-11-25 北屯區 慎齋小學 教務主任蔡秀珠 報導點閱數:194 次校園新聞<慎齋語文季~3.4G小主播評比饗宴> 校內語文競賽 11/22(五)下午1:30在視聽教室辦理校內3.4G語文競賽 三.四年級小主播評比競賽 評分標準: 語音45%、內容45%、儀態10% 時間:每人3分鐘 評審老師:珮誼老師、振誠老師、億雯老師、芳妮老師 感謝各班導師平日辛苦的指導 「舞台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勝不驕、敗不餒」 今天22位小朋友們大都表現很棒! 有些小朋友們稍微緊張些,經過評審老師給予一些建議,祝福小朋友繼續努力不懈更上一層樓喔!
-
臺灣奪冠,中華棒球隊獲勝!大勇國小也愛打樂樂棒
2024-11-25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268 次校園新聞中華棒球隊贏了!全台正沸騰於台灣隊在國際棒球賽事上首次奪冠的喜訊,不少民眾徹夜未眠,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激動的情緒不僅感染了全國,也延燒到校園內。大勇國小的小朋友在體育課上,紛紛熱烈討論這場令人振奮的比賽,並藉此更加熱愛他們日常最愛的活動——樂樂棒。 樂樂棒是一種棒球的親民版本,它與棒球有許多相似之處,經過改良後得以讓國小學童安全使用。樂樂棒有幾個獨特的優點,讓它成為學生們的首選: 【安全性高】:樂樂棒使用的球是軟質球,就算不小心擊中身體,也不易造成嚴重傷害,這大幅降低了運動過程中的風險。 【場地需求小】:不需要正式的棒球場,操場或任何平坦空地都能成為比賽的場地,靈活度高。 【簡單易學】:樂樂棒不需要手套,小朋友徒手接球即可上場,規則簡單直觀,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全民參與】: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讓學生能夠享受到更多合作與競爭的樂趣。大勇國小的女生也很喜歡享受揮棒的樂趣。 所以,小朋友上體育課時,如果可以選擇,幾乎都會選樂樂棒,是學生們最期待的活動之一。尤其是輪到自己要打「金雞獨立揮棒」時,簡直成為全場注目的焦點,主角光環上身,好帥氣!等到當球被打出去後,小朋友們立刻踩壘,比速度、拼智慧,整個場面笑聲連連。 五年級的小華說:「金雞獨立揮棒真的好好玩!我每次打到球就超級開心,感覺自己像中華隊的明星球員!」另一位學生小莉也補充:「雖然剛開始有點難,但多練幾次後,我發現自己平衡力變好了,還更能注意隊友的位置!」 除了增進運動能力,樂樂棒也對小朋友的心理成長有積極影響,懂得要和同學一起制定策略、分工合作,學習如何處理輸贏。更重要的是,他們真的玩得很開心!他們雖然還小,但是從這些遊戲中,已能感受到中華棒球隊在場中全身貫注奔馳的魅力,也夢想著有一天能為國家爭光;因此,樂樂棒很早就成為大勇國小體育課的運動新寵。 越來越多家長表示,希望體育課能追加樂樂棒的上課時數,甚至願意捐贈樂樂棒需要的用具,讓更多的小朋友一起來玩,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找到奔馳的解放與快樂!
-
世界12強奪冠啟示 賴區長鼓勵學生成就不可能
2024-11-25 后里區 后里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648 次校園新聞11月25日朝會,后里區公所獎學金頒獎儀式隆重登場。教務處精心安排,由后里區賴同一區長親自蒞校頒獎,並邀請各班受獎學生上台接受表揚。賴區長面帶笑容,逐一將獎學金親手交給得獎同學,會場洋溢著溫暖的掌聲與祝福。 頒獎後,賴區長發表了一段深具啟發性的勉勵。他表示,每學期的獎學金頒發儀式,他都特地親臨,目的是希望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學生努力的支持,並鼓勵同學持續專注於學業,不斷追求進步與爭取榮耀。 賴區長進一步分享了中華隊昨日勇奪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冠軍的故事,他指出中華隊在成隊之初並不被看好,甚至被媒體評估為末段班隊伍。然而,選手們不畏外界質疑,憑藉持續努力精進球技與團隊合作,最終逆轉劣勢奪得勝利,締造了歷史紀錄。他以此勉勵全校師生:「化不可能為可能,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實現無限可能!」 賴勝豐校長特別感謝賴區長對教育的重視並指出,后里的學生十分幸福,因為區公所長期以來全力支持各級學校的教育發展。不僅每年提供教育經費補助發展學校特色,還協助充實教學設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賴校長期許同學們善用資源,安心求學,努力提升自我,為未來增添更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