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聽一年級的孩子在唱歌!
2021-10-29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42 次校園新聞〖用最童稚可愛的囝仔歌,唱進每個人的心坎兒裡。〗 ★閩南語歌謠--春天佇陀位? 在尋找春天的旅程裡,一年級孩子們用甜甜的嗓音輕輕提問:「春天佇陀位?」他們再用可愛的眼神、搭配活潑動感的節奏、整齊劃一的舞步,讓春天的訊息悄悄蔓延開來。校園裡稚嫩的歌聲,甜進每個人的心坎兒裡,如同新鮮的花蜜,在嘴角畫出一道最美的弧度,送上彎彎甜甜的一抹微笑!
-
跨領域萬聖節課程來囉
2021-10-29 北屯區 文心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93 次校園新聞跨領域萬聖節課程來囉~這週配合即將到來的萬聖節,一年級進行跨領域課程(國際文心+美藝文心+生活課程),英語老師指導孩子們認識萬聖節以及簡單應景的英語;音樂老師將相關英語用句編寫成歌及律動;美勞老師指導孩子們製作創意面具;感謝智華老師、綉惠老師、賦農老師、麗容老師、育如老師、興儀老師及導師們的用心,也感謝教務處的規劃及各處室的協助,讓孩子們從生活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萬聖節活動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dEpNYi_1M
-
珍惜書寫的感受,相信文學的力量。性,不只可讀,也能動。
2021-10-29 后里區 后綜高中 歐惠文 楊淑媚 報導點閱數:558 次校園新聞自2021年10月12日至11月5日后綜高中圖書館一樓展覽區展出國立台灣文學館的「可讀‧性」行動展。性.不只可讀,更加能動,本展覽,介紹文學的「性別」走在社會變革之前的故事。曾有寫作者不屈從陳年的兩性陳規,拋出出男女權力、愛戀、情慾的新思維,來轉動社會的方向感。回望台灣,曾是個只容許男尊女卑、男歡女愛的穩定框架,經過綿延的奮鬥,才造就現在多元豐富、彼此尊重的世界。 故事最早從古老時代說起,那時女性的自由仍受困禮教桎梏,唯有寄託超自然的傳說才能抗議。而後日本殖民時代,女性的壓抑稍得同情,可惜零星發言,多半還待男性聲援。後來,戰後的大量移民,女性文學大隊為台灣示範出娟秀才華,少數不乖的情慾和同性書寫,也翻越父權權威的高牆。終於,各種嘗試在解嚴後開放,辦雜誌、上街頭、立法律,盡情地寫作本發成社會的力量。 文學,為台灣社會打開性別感受的開關,從自己的房間、開啟的衣櫃、旗幟飄揚的街頭,我們台灣的今天男女幾乎平起平坐,選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訂定接納同志同婚法律,無疑已是全球性別意識的前段班。
-
幸福惠來與菲一起國際交流
2021-10-29 西屯區 惠來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81 次校園新聞以國際教育為校訂課程的惠來國小不受疫情限制,於10月28日下午與菲律賓Stockbridge美國學校進行線上視訊交流。本校的34位高年級交流小天使們在Summer老師的指導下與Stockbridge國際學校完成互惠交流。Stockbridge國際學校位於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的達沃市(Davao City),也是現任菲律賓總統之前擔任市長的城市喔!那是一個治安良好又很先進的都市,學生們與該校交流是既興奮又期待,興奮的是在語言上都可以透過日常學習的英語來做對話練習溝通無障礙,期待的是能在疫情威脅下還能夠與國際友人互動並一起上課交流。 今日的國際教育活動一開始是由兩校個別指派學生以英文進行開場,在輕鬆的氛圍下兩人代表各自很有禮貌的互相問好,接下來活動內容分別以益智遊戲進行,如利用Canva軟體完成拼圖,國際知識猜謎、國語與他加祿語(菲律賓母語Tagalog)語言交流,互相介紹當地的母語讓兩方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另外還有創作英文俳句(haiku)的發表,所謂英文俳句是日本傳統詩歌衍生出來,由三個短行的5、7、5個音節組成共17個音節的三行詩,不強調韻腳(rhyme)。惠來國小總共寫了五個主題分別是和平、自由、尊重、愛與團結俳句! 活動的尾聲惠來國小謝秀娟校長以英文致詞,感謝兩校交流師生,讓彼此的情誼能透過交流達到更認識兩國的文化、語言、文字…..等等多樣性的差異,也期許能彼此珍惜此次交流的緣份讓這份情能長長久久傳承下去。最後兩校師生在輕鬆的歌曲唱跳中為活動畫下句號,互道再見的同時更期盼下次交流。
-
萬聖節就是要開心
2021-10-29 太平區 頭汴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23 次校園新聞一早孩子就打扮進校園, 教師也不遑多讓,要給孩子驚喜。 孩子懷著興奮期待的心情進入頭汴魔法屋,在曾家偉巫師的說明下,孩子要取得各關卡的碎片,組成一張寶藏圖,最終可到頭汴法力最高強的巫師取得棒棒糖。 關卡1隱身變變變:數學+美術 關卡2魔法圖書館:英文書尋寶 關卡3鬼怪躲貓貓:外師指導驗收萬聖節單字 關卡4魔球推推樂:拿掃把推球 寶藏處:唱出trick or treat,才可拿到造型可愛的棒棒糖
-
消防安全最重要
2021-10-28 大肚區 大忠國小 魏敏慧 報導點閱數:548 次校園新聞為了宣導正確的消防逃生知識,大肚消防隊志工到大忠國小四年乙班進行宣導活動,攜帶大樓火警模擬模型,為學生們傳遞正確的火場逃生知識。 小朋友從宣導活動中學習,火警時,濃煙才是最大的殺手。在火警發生時判斷逃生方向,如果還是小火可以逃生,要往下逃生,不是往上;有時候大火難以控制,無法逃生,只要關上房門,也可以有機會生存下來;千萬不可以躲在浴室裡面;也不可以用濕毛巾掩住口鼻。 透過這樣的宣導活動,也希望孩子們把正確的火警逃生觀念帶回家,讓家長們破除火警逃生迷思,將生命與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
-
走出書中・創意裝扮
2021-10-28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68 次校園新聞〖Halloween Activity: 書中人物走出來、校園搞什麼鬼〗 10月的校園充滿了濃濃萬聖節氛圍,孩子們一早就盛裝打扮,不管是書中人物、動畫裡的公主、英雄聯盟、鬼滅系列主角,甚至是創意滿點的電線桿、鮭魚壽司、大眼球、榴槤…等等裝扮,都讓人驚喜連連。 各班孩子們來到了南瓜花園、校門口情境牆前拍照留念;國際部的孩子們則是結合了閱讀主題,化身為書中人物走出繪本,連校長也打扮成世界經典文學《Le Petit Prince》裡的小王子一起共襄盛舉呢!貓頭鷹故事屋也有英文部「校園搞什麼鬼」裝扮秀隆重登場,孩子們配合各自扮演的角色開心走秀,節慶的歡樂氣氛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熱鬧不已!
-
P’uma畢業生的尋根之旅
2021-10-28 和平區 博屋瑪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75 次校園新聞10/5~10/8整整四天的時間,是博屋瑪國小110學年度的六年級畢業生的尋根之旅,泰雅族的起源「大霸尖山」是學校課程「尋根之旅」中非常重要的體驗活動課程。 擷取自校長的感想文 : 「民族教育到底給孩子的是何物 博屋瑪的師長們 一直在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我們藉由民族的課程 讓孩子經由實際的參與 從具體到半抽象至抽象泰雅的哲學 大霸尖山行 培養孩子耐力體力及毅力 更親近泰雅 泰雅魂的種子.深植在他們心中」 「在爬山的二天中.. 孩子累的.哭的.想放棄的.. 到了大霸 每個人都活了起來.. 說.我們真的走過祖先走過的足跡」 博屋瑪國小的學生、教師加家長共25位,為了此次的大霸尖山之行,從一個多月以前每天帶著學生頂著烈陽跑兩公里的路程,搭配部落山坡地的慢跑行,雖然辛苦但每位師生為了能成功攀爬上大霸尖山,都非常非常的努力! 在登山的過程中幾乎每位學生都想過要放棄,教師們雖然拖著疲累的身軀,但還是不斷地鼓勵學生往前走「路途雖然遙遠困難,一步一步慢慢走總會抵達終點」。 抵達終點的感動實在是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看著學生的臉上充滿著敬畏及感動的神情,老師們都覺得此次尋根之旅活動真的非常有意義。
-
動漫藝術療育首次在重慶國小運用於兒童輔導
2021-10-28 西屯區 重慶國小 輔導室 專輔老師/諮商心理師 歐老師 報導點閱數:565 次校園新聞“為什麼小朋友這麼喜歡看動漫?” 是因為他們在其中找到了與自己生活經驗連結之處,投射了自身的情感與想法,並藉由對角色的認同作用,獲得成長的力量。 鬼滅之刃廣受大小朋友喜愛。劇中我妻善逸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從小被父母拋棄,培育者打算把他培育成劍士,沒想到善逸的個性非常膽小,遇到困難就哭泣,劍術也只學得會第一式,還因為逃避練習躲到樹上被雷劈。一個看似軟弱的角色,在與炭治郎、伊之助成為夥伴後,展開冒險與修練,用唯一的一招打敗鬼,最後研發出自己的絕招打敗了敵人。 這讓我想到許多學習困難的小孩,學習低成就,對自己失去信心,連帶著失去學習的動機,成為”教室裡的善逸”,甚至出現干擾行為,帶來同儕之間的衝突。學習與成長是一點一滴的,有的小孩也許不像別人聰明伶俐馬上學會,但只要能夠專注、勤加練習,發展出一個專長,也能夠讓人刮目相看,這就是我運用藝療進行輔導工作時,常引導小朋友前進的目標。 動漫裡的角色跟現實中的小朋友有許多互相呼應的地方:能力跟自我認同還沒穩定,退縮、依賴的角色;本我不受限制,全身充斥著全能感,急著實踐自己力量的角色;包容、照顧別人,像是好客體的角色...等等。 這些角色遇到同伴,跟老師學習,遇到挫折,也學習克服挫折,發展自己的強項,成為成熟的人。有時候小孩喜歡動漫是認同故事裡主人翁的價值,想要跟著主角一起成長。 英國的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認為「過渡空間」是指發生在人的內在幻想與外在現實之間的中間地帶的現象,是小嬰兒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來抵抗焦慮、紓解壓力的一種防禦辦法。如果小孩健康成長,這種過渡現象會逐漸擴展,發展成各種休閒嗜好,當孩子投入在創作中時,就是投入了過渡性空間,來處理他們現實中遇到的困難和衝突。而當一群人一起投入時,療育的力量就更大。以動漫為例子就能發展出漫畫家、助手、編劇、腳本、動漫迷、二創、Cosplay等動漫文化。欣賞、創造動漫的過程也就是藉由敘事創作來傳承重要的價值觀,或是滿足自己的夢想,尤其是滿足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想,如此帶來療育的效果。 在藝療的歷程中,個案仿畫動漫人物時,治療師可以藉由故事引導個案學習動漫人物的精神,克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發展出英雄的認同,當自我認同改變,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 當然,如果小孩過度沉迷於動漫,以至於影響了家庭、生活、學業、人際關係時,則需要再進一步評估,並給予協助。
-
文心家長會顧問團持續照顧文心寶寶
2021-10-28 北屯區 文心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561 次校園新聞相隔七個多月,文心家長會顧問團終於團聚。新學期開始了,感謝顧問們持續贊助,用實際行動繼續照顧文心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