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報導
-
拒毒於千里外,110年校園防毒守門員種子師資培訓暨認證研習四梯次開跑
2021-11-1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489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分別於10月29日、10月31日、11月12日及11月14日假臺中市烏日區南山人壽教育訓練中心舉辦為期四梯次(每梯次2天1夜)校園防毒守門員種子師資培訓暨認證研習,共計613位來自全國對於反毒工作熱忱的教育同仁參加。參與培訓的學員們均表示,透過多元、擬真、活潑生動的研習課程,在校園反毒工作推廣上相關知能大大提升,在此趟的充電之旅,獲益良多。 教育局表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今年起委託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學舉辦擴大培訓校園防毒守門員種子師資,有感於新興毒品大量流竄於市面,青少年往往年輕氣盛、好奇心驅使,容易受到同儕邀約、鼓動不經意地去接觸到毒品,為防杜類似案件,此次研習在課程設計上與臺中教育大學合作,希望透過多元、豐富、擬真、活潑生動的課程,將現今新興毒品對人體危害及影響性根植於現場每位師資心中,並猶如種子般散播於全國各校園角落,靠著綿密的宣導,建立青年學子正確識毒、拒毒及反毒觀念,不要因為一時迷惘而誤入歧途。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研習課程延宕至今年10月底舉辦,為驗證各學員於研習期間所學,於研習第二天舉辦反毒師資試講試教暨認證,學員們均表示,透過紮實的課程訓練,確實在反毒宣講工作上產生莫大助益,更能以創新、生活化的方式向學子們宣講新興毒品對人體的戕害,不可輕易嘗試。 教育局長楊振昇指出,因應「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強化家庭反毒知能,以及建築校園反毒牆籬,教育局將賡續結合社會資源,透過三級輔導作為,防護學子遠離毒品危害,從校園出發,建立社會與校園「縱向支援、橫向合作」跨域防護網,共同為打造「健康無毒、宜居城市」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
玩科學、秀創意、樂學習~太陽能科學創意玩具競賽熱鬧登場
2021-11-1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51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12)日於東區進德國小辦理110年度臺中市國小太陽能科學創意玩具競賽,鼓勵師生透過競賽與製作綠能環保玩具的體驗活動,展現學生運用能源、科學與機械等相關知識發揮創意,並以簡報說明設計理念,分享創作樂趣與學習經驗,成為名符其實的「小創客」。 進德國小莊慶鑫校長表示,本次競賽運用太陽能製作會動的玩具或其他會轉動的創意實物,不可使用蓄電池,讓學生自行設計玩具,從動能情況及造型、創意項目評分,十分具有挑戰性。參賽學生在講解玩具的設計理念時展現自信,也展現出合作學習的寶貴經驗,並藉由本次活動,觀摩其他學校優秀的「小創客」作品,達到見賢思齊的作用,為未來而學。 來自翁子國小陳同學說,他們有次經過低年級教室,發現低年級的弟弟妹妹用削鉛筆機用的好吃力,因此已經想為弟弟妹妹們設計出一款靠太陽能就能自動削鉛筆的削鉛筆機,他們運用了已經壞掉的削鉛筆機進行改裝,製作過程中也發現到不同齒輪比會影響到太陽能削鉛筆機的運作,齒輪比越大拉力越強,越能更快削好鉛筆。來自明道普霖思頓小學的張同學及陳同學則說,他們為了參加這個比賽從7月就開始準備了,花了4個月的時間才製作出「愛麗絲的迷宮」,作品主要發想於之前所看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動畫,過程中他們不斷討論修正、分工合作,並運用了電的正反兩極、摩擦力大小等原理才得以讓彈珠順利走出他們所設計各種難易等級不同的迷宮關卡。 教育局表示,本(110)年度因為疫情比賽時間及人數都有受限,但本市能源教育推動中心學校進德國小仍突破諸多限制,舉辦這項太陽能科學創意玩具競賽,也看到各參賽學校師生仍全力準備此次的比賽,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無污染的綠色能源,更能具備節約能源及環保概念,培養「動手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呼應未來學生在十二年國教裡必備的核心素養、強調跨學科知識整合的理念與創新實踐能力,非常有意義。低碳城市是臺中市永續發展的願景,期望透過教育將「低碳」、「智慧」、「創新」的理念,向下扎根以形成未來城市的集體共識與文化並融入市民生活。
-
臺中市雙語課程正夯 教師雙語教學研習場場爆滿
2021-11-1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55 次教育動態「You never know how strong you are until you have stepped outside of your comfort zone.」這是雙語研習講師后里區內埔國小張庭蓁主任給參加研習老師們的鼓勵。來自臺中市36個學校、73位各領域教師,不畏辛苦,犧牲假期,利用連續三個週末參加線上雙語教學專業成長研習順利結束,透過精采的課程內容與小組討論,對未來投入雙語教學更具信心。 為培育臺中市國中小雙語教學師資,全面深化臺中市教師之雙語教學力,臺中市自108學年度起推動二軌三階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計畫,以分區、分階段方式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至今已完成21場次,培育超過900人次的臺中市國小教師。110學年度雖然疫情嚴峻,仍透過線上研習的形式,於暑假間共辦理2場初階、4場進階雙語教學專業成長研習,教師不畏疫情積極進修,場場爆滿。 有感於臺中市教師雙語專業成長的熱切需求,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特規劃於10月16、23、30三個星期六加開一場雙語初階研習,以儲備下一學年度推動雙語教學的師資。承辦本次研習的大同國小呂意仁主任說:「我第一次這麼強烈的感受老師們學習雙語教學的動機。」學員佩儒老師表示:「很喜歡此次研習,理論與實務兼具,我覺得比較容易讓人願意去嘗試看看雙語教學,因為看到這麼多老師開始實行,就覺得不孤單。」「雙語教學這條路雖然漫長,但經過這次研習,有信心可以走下去。」謝青屏老師說。從學員的回饋裡,可預見雙語教育即將臺中持續成長茁壯。上石國小持續推動雙語資訊課程的閔柏惠主任表示,推動雙語的夥伴們都有一股信念“If not me, who?If not now, when? 〞臺中市的雙語推動可說是動能滿滿。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指出,臺中市雙語研習結合理論與實務,邀請雙語專家教授、外師、國內雙語教學推動績優學校團隊與臺中市優秀的雙語教學專家教師擔任講師,除了提升教師在雙語教學與課程設計的能力外,更希望透過專家教師的實務分享,帶給老師們投入雙語教育的動力和信心, 110學年度已有87所國小及26所國中參與臺中市雙語教學計畫,透過紮實的師資培訓,未來將吸引更多學校投入臺中市雙語教育的行列。 本梯次研習結束後,已有許多老師籲請教育局續辦進階與高階雙語研習,表示即使犧牲假期也要持續精進,未來可以將所學帶進課堂,讓臺中市的孩子們有更多運用英語學習的機會。目前教育局已經開始著手規劃,預期開課時又會帶來一波雙語研習的熱潮。
-
「故宮國寶就在你身邊」臺中市陶藝中心復刻故宮國寶,帶領教師體驗「點茶」文化
2021-11-1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497 次教育動態為使臺中市成為國家的優質文化生活中樞與新興科技走廊之國際都會,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年致力於提升師生的藝術與人文素養,不僅挹注資源在市立大甲高中建置「臺中市陶藝教學中心」,厚植在地美學,更引進各界活水培育美學種子教師,期培育校園學子們的美學素養。(10)日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辦理的「以科學方法復刻故宮宋代建盞的製作與點茶實作」研習,便是延續此目標辦理的課程。 此次研習,由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校園大使蔡佳霖設計的國寶復刻實作課揭開序幕,透過科學方法解碼故宮國寶「宋代建窯黑釉盞」的製作,讓教師進行釉藥藝術創作,再現歷史文物,接著由陶藝中心的黃嘉男老師解說如何鑑賞宋代建盞,最後帶領研習教師使用陶藝中心復刻的建盞體驗「點茶」,仿效古人的品茶方式,先用石磨將茶葉磨成茶粉,再以沸水暖盞泡茶品茶。 參與此次研習的臺中市SUPER教師林秋萍主任分享,這場以科技揭開序幕、穿插美學鑑賞與科學分析、讓國寶文物走入生活的研習課程,不僅結合了在地特色與外界資源,如故宮博物院、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朝著在地國際化教育的精神邁進,同時透過實作與理論的結合,充分體現教育即生活、擁抱美感落實美學涵養的新課綱精神。透過此次研習,深感讓故宮國寶「下凡走入民間」,提供學生感受到故宮文物的溫度的機會,這些人文歷史能更根植在學子們的生活中,美感教育亦能更加落實。 教育局長楊振昇表示,他山之石與源泉活水皆能活絡校園、提升教學能量,教育局長期積極引進各界資源協助教師精進不遺餘力,也欣見臺中能開出在地獨特的人文花朵,此次參與研習的教師均是臺中市的藝文種子教師,肩負推廣美感教育的責任,期待臺中教育園圃在教師們不斷自我提升、以及四方活水各界資源的滋養澆灌中,持續豐美繁茂。
-
沙鹿高工與台鐵攜手「鐵道人才培育無縫接軌新契元」
2021-11-1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16 次教育動態為培育台灣鐵道人才,臺中市立沙鹿高工與台鐵(10)日於沙鹿高工舉辦產學合作締約,由沙鹿高工黃尚煜校長與台鐵副局長馮輝昇代表簽約,雙方共同承諾攜手推動產學合作,以培育臺中在地軌道養護及車輛維修等鐵道基層專業人才,符應「在地人才,在地培育;在地產業,在地用才」之臺中市技職教育發展藍圖。 沙鹿高工黃尚煜校長表示,沙鹿高工在產學合作辦學經驗相當豐富,民國79年正值技術轉型提升階段,沙鹿高工為全臺首先引入建教合作教育,成立機械科建教合作班,解決臺中港區機械業的缺工問題;民國97年與教育部、經建會、紡拓會工商,成立紡織纖維科技專班,為全臺首先與大專院校產學攜手合作之先驅;民國102年更與中龍鋼鐵公司簽訂階梯式建教合作班,成為台灣鋼鐵生產基地;民國104年,與台電公司簽訂台電機電專班產學合作,每年晉用畢業生10名,使海線地區學生能就近就業,也讓在地企業培養在地學生,創造產學雙贏的局面。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由主任秘書王淑懿代表出席並表示,感謝黃尚煜校長培育產業專業人才的努力與投入產學合作,讓在地青年學子根留家鄉服務,更能培育臺鐵所需鐵道基層專業人才,市府將繼續推動與臺中產業的在地鏈結,結合學校發展在地產業特色課程及產業資源,共同培養在地人才,產業在地用才,學子願意在地就業,讓臺中市的產業留住好的人才。
-
110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臺中市初賽 舞動精彩!
2021-11-1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37 次教育動態為推行舞蹈藝術教育,培養學生舞蹈興趣與能力,提供學生多元展能舞台,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特舉辦110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臺中市初賽,並將選拔出優秀個人、團隊代表臺中市參加110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 臺中市初賽於110年11月9、10、11日(星期二~四)在大雅區大明國小辦理國中小組(第一區)、高中職及大專組個人初賽;於110年11月16、17、18日(星期二~四) 在大雅區三和國小辦理國中小組(第二、三區)、高中職及大專組團體初賽。 臺中市初賽舞蹈類型有古典舞、民俗舞、現代舞及兒童舞蹈等4類,本(110)年度共有87組隊伍參加團體賽、183位參加個人賽,參賽學生約1,400人,每組參賽隊伍為能爭取進軍全國賽的殊榮,指導老師及學生無不發揮最大的創意與巧思,透過精湛的舞藝展現內心情感及豐富的舞蹈藝術內涵,期能贏得評審青睞。 教育局楊振昇局長表示,在「適性多元教育」、「涵養藝術人文氣息」的雙重教育主軸架構下,每校長期致力於深耕美感教育,持續提供學生多元展能的舞台。期盼每位參賽者都能盡情展現平日練習的成果,並抱著「以舞會友」的心情來參加比賽,讓這場競舞盛會成為感動心靈的藝術饗宴。比賽相關訊息可至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臺中市初賽資訊網查詢(https://art.tc.edu.tw/dance/)。
-
中市教育局推動國人自創的木球運動不遺餘力,教育盃木球賽提供學校運動舞臺
2021-11-0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38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多年推動體育活動有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在學校體育部分也投入相當多心力,7-8日中市教育局與體育總會木球委員會在市立豐原體育場辦理教育盃木球錦標賽,提供學生運動舞臺,切磋平時練習的球技。 木球始於臺灣的一項類似高爾夫球運動,以球桿讓木球通過球門使木酒杯向上轉動的運動,中市以龍津高中及新社高中的體育班培訓木球基層選手,並於學校開設社團推廣木球,透過社團的樂趣培養,進而升學取才,提升木球技術水準。 教育局表示,盧市長非常重視臺中市體育運動發展,教育局力推學校體育政策,且於今年再獲教育部「績優機關獎」肯定,臺中市更在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勇奪全國第一,其中木球競賽中獲得1金2銀3銅的佳績,顯示臺中市學校基層努力的成果,希藉由本次木球錦標賽提供學生以賽代訓、切磋球技的機會。 此外,教育局也特別為2021臺中購物節做宣傳,希望國人在臺中消費,從即日起至12月9日止天天抽5000元、週週抽10萬元、月月抽百萬現金,以及最終壓軸好宅,加碼獎項總額逾3億元,一同為運動和經濟努力。
-
臺中市教育盃羽球錦標賽熱鬧登場,中市教育局局長率隊參與,推展運動
2021-11-0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54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教育會與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共同主辦的110年臺中市教育盃羽球錦標賽(6)日於臺中二中體育館熱鬧登場,現場吸引了許多活力十足、熱愛運動的教育行政人員和老師們參加。教育局楊振昇局長親自到場,且擔任領隊,帶領教育局2個隊伍參賽,用實際行動鼓勵教育人員參與運動,也一同投身運動行列。 楊局長在開幕典禮時特別感謝主辦單位臺中市教育會許耀文校長及財團法人臺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林海清董事長帶領的工作團隊,一起促成這場盛事,讓教育夥伴在課餘時間,以球會友及切磋球技、紓解壓力,亦藉此交流教學心得及經驗分享。 楊局長表示,自盧市長上任以來,致力運動推廣,教育局於110年度獲教育部頒「績優機關獎」,肯定並展現臺中市推動學校體育的豐碩成果,學校體育多元發展來自於學校教育和辛苦的教育夥伴,教育同仁在教學現場推廣健康、活力的運動時,還不忘以身作則,自己投入運動領域,在運動中追求健康及卓越,在競賽中展現運動精神,也就是最好的身教。 活動現場也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如出入口動線安排、酒精消毒、量測體溫、配戴口罩及保持安全距離等。此外,現場也宣傳即日起至12月9日登場的「2021臺中購物節」,活動天天抽5000元、週週抽10萬元、月月抽百萬現金,以及最終壓軸好宅,加碼獎項總額逾3億元,希望大家在臺中多多消費,促進經濟。
-
2021臺灣科學市集11月6日、13日於科博館登場
2021-11-0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17 次教育動態2021臺灣科學節科學市集活動於11月6日及13日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歡樂登場,由中彰投雲苗相關局處以及各級學校參與設攤。本次活動以「科學服務社會」為主軸,透過發揮科學實用、鮮活及創新的力量,實現全民樂學與樂活社會,加速臺灣邁向現代化國家。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在推展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素養課程精神下,鼓勵各校或代表參與全國科展或科學探究競賽得獎之高中、國中、國小團隊,以各校特色主題或教學成果共同參與「臺灣科學節-科學市集」學習攤位活動,提供親師生和社會大眾參與科普終身學習機會。 本次臺中市有65個學校攤位參與本次科學市集,6日主要為高中學校,13日則為國中及國小。活動過程中由老師指導學生擔任攤主,除科學知識的傳遞外,也讓學生在服務群眾過程中,增加人際互動的學習機會。 此外,臺中市高中學科輔導團I-PEA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跨校共備社群:一群擁有著自然科學教育Inquiry(探究)、Practice(實作)、Empower(增能)與Accompany(陪伴)知能的教師們,在本次科學節中以「傾斜的鋁罐」與「燃燒的蠟燭」為主軸,讓觀眾透過仔細觀察及動手操作體驗科學家認識世界的方式,在持續思考與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找回對科學的熱情與好奇心。現場還展出由興大附中黃詩翔老師提供的太陽能發電教具,在了解光能轉變為電能,而讓燈泡發光的流程後,透過儀器檢測展現出不同類型燈泡的發光效率,呼應本次「科學服務社會」的主軸,更期望可將綠能意識深植於觀眾心中。現場另有學生的科學筆記本與科學海報,能夠真實看到在經過老師多次共備、討論,精心規劃出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中,學生豐碩的學習成果! 科學市集活動多元豐富且精彩絕倫,誠摯邀請您一起來參加和體驗科學饗宴的美妙和樂趣!
-
溝通零距離!家長vs.孩子online暢聊家庭衝突的情緒管理
2021-11-0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470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今(110)年以「情緒教育」為主軸規劃各項活動,(6)日特與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合作辦理「孩子,我可以更靠近你嗎?──家庭衝突的情緒管理」線上講座,跳脫以往單純講述、演講型態的課程,本次採互動對談模式,邀請臺中市上百位國、高中生及家有國、高中生的家長線上面對面溝通,開啟家長和孩子兩代對話,鼓勵雙方勇敢表達內心想法。 本次講座邀請知名親子演說家吳娟瑜老師擔任引言貴賓,以及資深高中輔導教師陳鴻彬諮商心理師與談分享,和參與民眾一起探討面對家庭衝突時,可能產生的情緒爆走狀況,透過各自分享親身經驗,參考他人真實案例的過程,更能瞭解時下年輕人的想法以及讓親子關係出現鴻溝的癥結點,再藉由兩位老師的專業見解,適時給予意見,學習如何穩定情緒,適切地應對、協調,達成共識並相互理解,以拉近親子距離。 參與的曾同學表示,以前常覺得長輩不懂孩子的想法,每次有摩擦時,雙方總是硬碰硬,讓關係持續惡化,今天的講座讓我知道該用什麼方式表達我的想法,才不會引爆導火線。家長楊小姐表示,這樣的講座方式很新鮮,一開始很害羞都不太敢發言,但聽到其他人分享後,才知道原來不是只有我們家這樣!感覺有被同理支持,鼓起勇氣提出心中的想法後覺得舒暢很多,兩位老師提供的建議也很棒,受用無窮!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表示,關係的疏離與破裂往往源自於不當的情緒發洩,家庭教育中心期望藉本次講座搭起親子溝通橋樑,透過青少年與家長的意見發表,雙方能理解彼此的想法與觀念,進而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家人溝通,適當地表達、控管情緒,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