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大仁國小教師節活動~「背影猜我師,我師我最知」
2021-09-30 西屯區 大仁國小 林雅茵 報導點閱數:925 次校園新聞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來臨,9月28日這天,大仁國小的小朋友一早忙著送卡片給各個老師表達感謝之意。日前(9/24)教務處也規劃不同以往的方式慶祝這一年一度的盛會,除了傳統的行謝師禮外,也準備了老師的背影照,要讓小朋友猜猜看是哪一位老師,並且播放教師節感恩歌曲「謝謝老師2021加零版」,大聲唱出對老師的愛。 今年因受到疫情的影響,無法如以往在公開場合辦理慶祝活動,但依然不減學生的熱情,許多人早已準備好自製卡片,迫不及待要送給老師。因應疫情,今年的教師節活動改採線上方式辦理,其中「背影猜我師」call in搶答活動更是帶起高潮。視訊會議室中播放老師們各種時候的背影照,有寫黑板的背影、指導學生功課的背影、消毒教室的背影、測量體溫的背影……等,從教室區傳來絡繹不絕的歡笑聲和歡呼聲中,感受到小朋友對老師的喜愛。 教師節系列活動也展示了學生自製的精美敬師卡片,充分展現小朋友的創意和用心,卡片中表達對老師們的祝福。五年二班鄭喬蔓同學製作了大型立體卡片要感謝教導她四年的周老師。六年二班黃柏翔同學表示,老師即使戴著口罩辛苦上課,仍細心指導大家,很謝謝老師一直以來的照顧。四年一班丁姵晴同學則是感謝老師每天總是不厭其的叮嚀自己,雖然老師時而溫柔時而兇悍,但這都是老師對自己的關懷。 劉美芬校長指出,五月中國內疫情爆發,迫使老師必須額外準備線上教學資料,不僅得想方設法吸引學生專心上課,還得隔空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讓人看到老師的無限可能與無私的付出,相信每位學生都在線上課程期間更加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與辛勞。 大仁國小教師節慶祝活動就在學生大聲齊喊「謝謝老師,教師節快樂」中結束,就像感恩歌曲中最後的歌詞所說的「起立敬禮,謝謝老師」。
-
運動九九,防疫健康也久久
2021-09-11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學生事務處 報導點閱數:382 次校園新聞配合99國民體育日,亦因應疫情,大仁國小學務處先於學生朝會進行活動宣導(避免群聚,學生於教室內聽講),並於9月7日起,安排三天分流運動時間,讓各班利用課間時間到操場上進行跑走、跳繩等體育活動,讓孩子學習利用零碎時間,也能保持良好運動習慣。 校長帶頭進行,讓孩子配戴口罩進行跑走、跳繩的運動,配合自己的體力與呼吸,可放緩腳步與運動強度,在防疫與運動間取得平衡。
-
停課不停學,學習豐富精彩更多元!
2021-05-28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劉美芬 報導點閱數:708 次校園新聞停課不停學,學習豐富精彩更多元! ~網紅名嘴閃耀登場,學生粉絲為之瘋狂~ 防疫視同作戰,多日停課以來,大仁團隊展現科技專業及教學熱忱,線上教學嚇嚇叫。有的多機作業,兼任行政同仁在辧公室熱血上課,也有一人上課同仁共學的成效,孩子在家裡更是呼朋引伴,爸爸弟妹全到齊,達到親子共學的學習型家庭。 即使政策瞬息萬變,大仁團隊展現專業,進行遠距教學,掌控教學進度,達到有效教學,掌握班級課堂經營,檢視教學成效,真的一級棒!大仁寶寶表現超讚,踴躍參與線上教學,貼心互相關心同學及老師。同仁藉由每天上線,關心孩子們的健康起居,為緊繃的疫情壓力互相交流關心和情感! 李思儀老師上社團的韻律課,進行動作分解示範,學生也會跟著動,一點也不含糊喔! 董建甫老師上綜合課,會讓學生分組討論,設定主題的討論,即時遠距教學,還能言之有務的分組進行對話探討,活用Classroom 的多種功能! 五年三班的粘家穎說:感謝老師的用心,設計有趣的課程,影片連結、課本說明、多元的舉例,魅力超大,一點都不輸YouTuber! 二年三班粘承泰說:平常用平板玩電動遊戲,現在線上學習,發現科技產品的功能原來這麼多! 家長們聽完精彩的課程,都表示:原來大仁國小的老師都是被教育界耽誤的網紅,大仁寶寶在家自學,真的很幸福。
-
動手FUN科學 老幼共學的社區親子園遊會
2021-03-25 西屯區 大仁國小 林雅茵 報導點閱數:579 次校園新聞為將科學教育深耕於生活中,並推廣「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理念,大仁國小在本(3)月20日星期六舉辦「社區親子科學園遊會」,邀請家長們於周末帶著孩子到各個攤位「共學」。透過有趣的闖關活動,期盼能讓參與者瞭解科學教育不只存在於教科書上,更應該是可以帶著走、用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同時,藉由親子實作活動,也拉近彼此間的互動關係。 教務主任楊仙妃指出,大仁國小校定課程主軸之一為「小小科學家」,希望每個大仁寶寶都能運用科學知識於生活中,並影響家中每位成員,使老幼共學成為一種家庭習慣。 她分享,本次結合親子園遊會辦理科學遊戲闖關活動,攤位內容五花八門,如科學藝術的水拓畫、生活科學的食品安全、運動科學的小小王牌投手……等18個攤位,不僅開放本校學生與家長參加,也歡迎社區民眾扶老攜幼一同來共學。期間看到不少學齡前幼兒闖關的身影,各個身手不凡,表現令人驚嘆!展現大仁國小科學教育向下扎根的願景。 四年級學生王琮崴表示,所有攤位裡最喜歡的是「撲克牌疊疊樂」,要利用撲克牌疊出兩層以上的牌塔,運用到的是卡榫概念,撲克牌塔的重心穩定度是成敗的關鍵之一。周麗君老師指出,藉由這個簡易科學遊戲,希望傳遞給學生「萬丈高樓平地起」的觀念,扎實的學習基礎有助於日後更深入的學習。 校長劉美芬表示,親子園遊會是大仁國小既定的家庭教育課程,今年擴大結合科學教育辦理,期盼透過科學遊戲的推廣提升孩子對於科學的興趣,進而理解實驗背後的原理,也希望帶動社區的科普學習風氣,讓科學落實於生活實踐中。
-
科學智慧王,瓶蓋陀螺藏玄機
2020-12-22 西屯區 大仁國小 林雅茵 報導點閱數:762 次校園新聞「照過來!照過來!本屆大仁瓶蓋陀螺王已經誕生!六年級組由六年四班吳允皓獲得最強稱號。」大仁國小本月18日在科學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校本課程「小小科學家」發表活動,本學年度主題為「防疫新玩具—大仁瓶蓋陀螺誕生了!」。課程研發者邱克能退休主任和曹智敏老師利用瓶蓋和牙籤製作簡易陀螺,回收的廢棄物搖身一變,成了有趣又好玩的古早童玩。遊戲過程中除了學到有趣的科學原理外,還融入環保議題,也讓身為數位世代的學生多了動手做的機會。 教務主任楊仙妃指出,「小小科學家」課程主要是希望小朋友能在科學方面獲得更深更廣的學習,並藉由遊戲的方式將科普課程推廣到全校。本次活動先在各班舉辦初賽,接著各班陀螺王再進行回合戰,由積分最高者勝出。有的孩子測試第一個陀螺後不滿意,又再製作了第二個、第三個,展現了科學家實驗的精神。透過這個活動不僅促進同儕間的交流,學生也能把它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同樂。 「2020第一屆臺灣科學節」期間,丁鸝瑩主任和曹智敏老師也帶著六位五年級學生在科學市集中小試身手,以「我是陀螺王」為擺攤主題,由學生擔任關主向每位闖關者說明瓶蓋陀螺的製作方式,闖關者並向關主進行挑戰,這不僅考驗了小朋友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需要勇氣面對陌生人的提問。關主們一開始雖然有點羞怯,但在鼓勵下表現越來越好,大仁國小的科學攤位獲得許多好評。 曹智敏老師表示,要想讓陀螺轉得久,需要掌握幾個訣竅:第一,用力轉動;第二,作為軸心的牙籤要在正中央且垂直瓶蓋;第三,牙籤要上端長、下端短;第四,轉動時,陀螺盡可能不移動位置;第五,大的瓶蓋和較重的瓶蓋能轉得比較久。他說:「學生為了讓自己的陀螺轉動更順暢,在過程中會試著去調整角度,也進而學習到科學原理。」 五年二班何汶晏說:「很開心能夠用自己做的陀螺和大家一起比賽,第一次認識到什麼是離心力和向心力,又學到了一個新的科學原理。」五年二班蔡瑋澄說:「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調整和測試牙籤螺陀,期間也找了很多同學進行挑戰,沒想到自己動手做會這麼有成就感。」 劉美芬校長指出,利用廢棄的瓶蓋製作陀螺,環保、省錢又好玩,學生更能從不斷調整以及試驗中,學習到科學家永不放棄的精神,這也正是大仁國小校定課程「小小科學家」的設計理念。
-
社區好厝邊,大仁「星之圖 」
2020-12-03 西屯區 大仁國小 林雅茵 報導點閱數:953 次校園新聞大仁國小社區共讀站「星之圖」於11月啟用,並在28日舉辦開幕典禮。社區共讀站結合學校「小小科學家」課程願景,以星空為整體設計概念,建構出大小星體環繞的閱讀空間,並且透過徵稿與票選,由全校共同為社區共讀站命名,這一系列的相關活動,也讓全校師生對「星之圖」更有認同感。走進大仁國小社區共讀站中,彷彿置身於宇宙,準備開啟閱讀之旅。 教務主任楊仙妃指出,大仁國小校定課程「小小科學家」旨在探索自然、探究真理,希望每個大仁寶寶都能成為熱愛生命、樂於學習的孩子。因此在設計社區共讀站時便以打造一座外太空的圖書館為理念,希望帶領讀者在宇宙書海中一同探索生命奧妙。 她表示,圖書館中央最具特色的星球書櫃是整個圖書館的亮點,上方吊置了大大小小的星球燈飾,孩子最喜歡在星球內部享受閱讀的樂趣。「星之圖」於上課期間供師生使用,待管理人力充足後,未來週六上午也會開放給社區民眾共用,屆時希望小朋友帶著家人一同來享受閱讀的樂趣。社區共讀站得來不易,也希望每位使用者都能珍惜這寶貴的資源。 五年四班學生洪愛凜說:「『星之圖』」很有設計感,非常喜歡這樣的閱讀空間,而且裡面的圖書也比較新。」五年二班學生賴又玄則說:「最喜歡在星球書櫃裡看書,不過這幾日氣溫較低,坐在沙發區看書,一旁灑落的陽光反而讓人感覺很舒服。」 社區共讀站是依各校特色與需求設計的閱讀空間,具備功能性與便利性,提供學生及社區居民更優質的共學環境,大仁國小也期盼「星之圖」能帶動社區的閱讀風氣,讓閱讀成為社區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