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疫情防控與美麗校園守護者
2022-05-09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46 次教學活動疫情防控與美麗校園守護者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新社區東興國小除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舉措,也對校園及教室內外衛生進行徹底打掃、清潔與消毒,以杜絕各類傳染病病菌播散流行,堅實築牢防疫屏障,讓全校師生能安心放心開心在東興校園快樂學習與幸福生活。 今天早上舉行學生朝會時,學務主任楊紫娟再次耳提面命,提醒學生「日常防疫」不可鬆懈,持續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除落實社交距離與做好個人衛生防護,並配合體溫監測與環境清潔等防疫措施;接著,訓導組長劉宇軒指導學生生活常規及進行勞動教育-「守護美麗校園你我他」,宇軒組長說: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美麗校園的守護者,我們佔地廣闊又大樹環繞的校園,平日除了工友先生經常要修剪花草外,就要靠師生們合力幫忙,才能讓校園的花樹木可以欣欣向榮。宇軒組長說:校園是孩子們一天之中待最久的場域,當我們親身體驗了勞動的辛苦與快樂後,才更進一步地理解了勞動最光榮這句話。 蔡秉澤說:看著打掃乾淨的校園,我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這種在勞累時大汗淋漓的感覺,是我們平時在學習生活中不能體會到的,而是作為一名勞動者內心深處最開心的感受,就是~我是美麗校園的守護者。 東興國小有一群打造幸福的師長團隊,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早晨,我們以微笑迎接孩子,傍晚,我們也以微笑送孩子放學;等疫情過後,走進校園,您會看到最美麗的風景就在東興的日常裡,「春歸萬物蘇,美好正當時!」相信在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下,如約而至的不只是春天,還有疫情中平安健康的東興師生。
-
「愛」的鼓勵一起來-愛滋宣導活動
2022-04-22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40 次校園新聞「愛滋防治教育,從小做起。」新社區東興國小為提升學生健康衛生素養,致力於愛滋防治教育宣導,晨光時間全校師生聚集在視聽教室,聆聽「愛」的鼓勵一起來(愛滋宣導活動),講師徐秋妹遠從桃園來到新社區東興國小,為孩子上了一堂不一樣的愛滋宣導課程,非常特別的是,講師徐秋妹是東興國小的校友,由學姊為學弟妹演講,孩子們聽得更認真,互動也更熱烈了;徐秋妹校友說:回到母校真好!感覺就像回娘家,兒時的記憶都一一浮現了,小樹長高了, 校園變得更美了;感謝徐秋妹講師帶領我們一起認識愛滋病,學生收穫滿滿! 這場「認識愛滋病與防治宣導」是全校性活動,講師透過宣導讓師生了解愛滋病預防措施、傳染途徑以及最新的防治狀況,也透過親切問答互動方式,分享正確的愛滋病基本常識、防治方法及反歧視去汙名化的重要概念。講師說:「愛滋病」是潛藏冰山一角的危機!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嚴重的浩劫之一,據報導實際感染人數是通報人數的五倍;愛滋病毒(HIV)感染其實不可怕,只需要更了解它;愛滋病(AIDS)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由愛滋病毒引發的疾病,傳染途徑常是透過性行為、血液及母子垂直傳染而來;講師告訴小朋友擁抱、握手、共餐、共用馬桶、一起上課,不會傳染愛滋病;也說:愛滋病治療方法,目前以雞尾酒療法HAART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治療,但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根治的方法;「預防重於治療」,如何保護自己,預防感染愛滋病毒(HIV),就更重要了。 今日全校師生齊聚在一起聆聽解說及雙向交流,學會自我保護及尊重理解愛滋病患者,期能讓孩子們能快樂和諧地度過童年及青春少年期,也為後代子孫許一個沒有愛滋威脅的未來。
-
請幫偏鄉孩子的夢想裝上翅膀
2022-04-08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050 次校園新聞【緣起】 新社區東興國小宥於環境限制,導致許多學童缺乏夢想的勇氣,但『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東興師長們正努力想讓孩子享有作夢的幸福。 前年善心人士捐贈全校師生烏克麗麗,開啟孩子學習樂器之門;去年再次捐贈一批太鼓,讓東興孩子的音樂夢更多元也更加美麗。 當老師說:「下課了!」「怎麼那麼快!」學生失落的說。 我們雖然只有37個學生,太鼓隊也才成軍一個學期,但孩子渴望上課的神情與努力學習的態度,讓所有師長深深感動;我們總希望能為孩子做更多,於是,四處募資希望讓太鼓課程能永續經營,陪著孩子快樂長大。 2/19受邀「FIT花田公益童樂會」表演,小鼓手們精湛的技術、熱情的笑容,吸引最多目光,現場歡呼聲連連,除增加學生對表演的自信,更給孩子們莫大鼓勵,也讓現場來賓與國際學生感受到小朋友的熱情與溫暖。 【我們的故事很精彩~ 孩子的夢想不簡單~】 每次練習時所付出的體力、汗水,是成長蛻變的必要, 演出現場觀眾稱羨的目光,滋養著小鼓手的信心與盼望; 於是,我們開始作夢…… 學童們期待在銀樺樹下辦理一場屬於自己的音樂會; 希望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與同好在舞台上切磋鼓藝; 更期盼在百年大樹環繞的美麗校園舉辦一場跨域童樂會; 傳承在地信仰(東興宮、九庄媽),使廟會文化產業風華再現! 【我們需要您的肯定與支持】 今年參加「中華大家功德會夢想+計畫」已獲初選門票,從4/7-4/27每天的票選活動,需要您大力支持,每天一票喔!請給孩子們一個追尋夢想的舞台,幫孩子們圓夢。 請您爲孩子的夢想裝上翅膀,讓孩童「擊」出自信,「鼓」動未來! #請您4/7-4/27每天投一票給No.4「愛的鼓力 藝起來!」謝謝! https://contest.plus1today.tw/dreamer3/index/stands?id=149663&v=861094&openExternalBrowser=1
-
防震「趴、掩、穩」 自我保護 我最行
2022-03-2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430 次校園新聞「地牛又翻身!3月23日凌晨1點41分花蓮近海發生規模6.6地震,之後餘震不斷,截至目前已發生76次規模3以上的餘震……。」哇!這樣的數據活生生又出現了~ 曾撼動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921大地震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二十多年,而現今國小六年級以下的學童對大地震是完全沒有印象或記憶;昨天(3/23)花蓮近海規模6.6地震又喚醒許多人的記憶,因此,本校學務處掌握時事機會教育,安排全校師生於3月23日課間活動進行防災教育演練,讓小朋友們都能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學習保護生命,希望透過此次的宣導與體驗,有效提升師生們防震知識和災害發生時的緊急應變能力。 新社區東興國小重視學生品格及全方位學習,更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除了每學年辦理防災地震疏散演練外,也針對時事重點規劃安全教育項目:劉宇軒組長透過認識災害與學習自我保護的方式,指導孩子們確實執行「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抗震保命三步驟。首先「趴下」,用手保護頭部,並以低姿態進入堅固的桌子底下,在桌子的「掩護」下;一隻手抓穩桌腳、另一隻手護住人體最脆弱的頭頸部;「穩住」保護身體的桌子不被震離,同時保護頭頸部,並能避免被掉落物砸傷身體,透過實際防災演練,讓學生學會地震災害來臨時的應變能力,減少受傷。 除此之外,也提醒孩子遵守「不推、不跑、不語」三大疏散原則,就地遠離可能有倒塌危險的設施物件,立即尋找空曠地區就地蹲低身體並以手抱頭進行立即的基礎掩護,『從小建立防災意識,自我保護我最行。』希望藉由親身體驗過程,提升全體師生遇到危險狀況時,都能臨危不亂並做好自我保護。 劉宇軒組長也提醒家長準備『地震包必備品』1.罐裝水2.防水後背包3.防水外套4.餅乾5.巧克力6.手電筒7.睡袋8.急救箱。 #本次地震災害避難演練,由學務主任楊紫娟聯繫全校各行政處室以及各班老師,協助完成本次震災害避難演練。
-
健康 活力 快樂玩扯鈴
2022-03-23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269 次校園新聞新社區東興國小為培養學生良好的休閒運動習慣及合作精神,將民俗傳統技藝-扯鈴教學融入學習生活中,自上學期起邀請扯鈴教練何志銘入校教學,目前全校小朋友人人均學會扯鈴基本技巧與各種花式招式,扯鈴活動在東興國小已形成一股大小朋友都愛的運動風氣。 廖梅芳校長巡視校園經過銀樺樹下時,孩子開心地說: 「校長~我已經學會拋鈴、蜘蛛結網,現在我也會甩鈴轉身」; 「校長~我會玩金蟬脫殼,也會猴子翻筋斗哦!」; 「校長~我跟沈汎皇會互相拋鈴,我們高空接鈴也萬無一失……」; 「哇!真是太好了!你們真的超級棒喔!」 陽光下,孩子們自信快樂的玩扯鈴,稚氣的臉上寫滿幸福與驕傲的神情。「玩扯鈴」除增加孩子們每天運動量外,最明顯增長的就是手眼協調能力,雖然扯鈴招式中腳部的動作較少,但是因為拋接的動作很多,只要一點點的誤差或稍有差池,扯鈴可能就掉到地上或是砸到自己頭上;在表演中,線上同時有兩顆鈴、三顆鈴,也是十分常見的,扯鈴運動已在東興孩子們心中種下快樂幸福的種子! 日前,本校舉辦運動會,扯鈴隊的孩子穿戴醒目明亮的服裝後,準備將拿手絕活表演給全校師生與家長觀賞,孩子們用心演出的神情,總是能吸引所有人目光,彷彿是校園選秀爭霸節目;每個孩子都使出渾身解數,雖然偶有失手狀況,但是台下爸媽與老師們依然給予最熱情的加油打氣,只有一個學期的教學成果,家長紛紛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與讚嘆聲。 王治炘說:「看到別人玩的時候,就覺得很酷,很好玩,所以我也想要玩,我要成為扯鈴高手。」 蔡秉澤說:我們練習時會相互溝通、學習,學長姊會喊節拍、帶領學弟妹練習,這種感覺讓我覺得很放心很開心,因為我們是隊友,我們上場就是展現團體合作的時刻,只有彼此信任隊友,完成表演,才能一起享受成果。 扯鈴隊何志銘教練說:「團體表演真的很辛苦又很難練習,但團體表演是小朋友很期待的,那種成功的感覺只有身在其中者才能體會到,雖然辛苦,我覺得還蠻欣慰的。」 東興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因為有一群關心教育的老師和家長共同陪伴著,並為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一起付出心力。歡迎您,跟我們一起健康 活力 快樂玩扯鈴吧!
-
為愛接力~你融我融,給「螺紅」一個愛的「鼓」力
2022-03-23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849 次校園新聞國小階段是學習音樂與開發多元興趣的黃金關鍵期,兒童開始學習樂器最好從打擊樂開始;幾乎所有孩子都玩過「打擊樂」,如:用筷子擊打桌子,用湯匙敲碗……,因為打擊樂很大程度上能滿足孩子製造聲響的欲望。打鼓是相當消耗體力的運動,擊鼓者上半身要挺直,雙腳蹲馬步,對體力來說是很大的負荷,但也增加了心肺功能和肌肉訓練;科學家也發現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血清張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都是對學習有利的神經傳導物質,且多巴胺濃度高時,人的情緒較正向,而正向情緒能增加孩子學習的意願與效率。 新社區東興國小在110年9月成立太鼓隊,一學期後,明顯看見除訓練孩子大小肌肉的協調性與平衡感外,也能達到每天的運動量,更驚喜地發現孩子的挫折忍受力也增強了;其中,螺紅(化名)更是學習太鼓最大獲利者,螺紅是特教生,自從接觸太鼓後,整個人脫胎換骨似的,不但自信心大增,人際關係變好,課業也明顯進步了。 媽媽說:家裡種香菇非常忙碌,且螺紅跟兄姊年齡差距頗大,放學後,回到家就是看電視、滑手機、打電動,甚至一天可以吃10包洋芋片當正餐……放暑假時,體重直逼六十公斤,加上長期缺乏運動,雙腳無法久站,加上衛生習慣不好,漸漸地和班上同學幾乎零互動~ 「太鼓課程」與「級任黃郁雯老師的愛心耐心」是螺紅改變的起點。 螺紅說:現在我每天都非常期待上鼓藝課,因為教練會耐心指導我打鼓,姚嘉嘉老師與黃郁雯老師都會教我蹲馬步,訓練我的腿力,現在我上樓梯不喘、走路很輕鬆,也能跟同學一起打鼓,我真的非常開心。 螺紅媽媽說:感謝校長的用心與東興老師們的指導,螺紅未來的成長歷程中,會有更多人陪伴與照護,不再讓她單打獨鬥了。 校長廖梅芳表示,融合教育在學校現場有其價值,但卻也面臨許多挑戰,家長們不應只有期待和要求,教師們也需要家長們更多的支持鼓勵與配合,建立良性溝通與美善循環圈,不僅使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學習上獲益,也能給其他同儕學習與接納慢飛的孩子,讓特殊生成為班級的力量!為愛接力,你融我融,看見特殊兒~讓不一樣的愛成為鼓勵的力量,讓特教生找到自己的舞台。
-
忠信雲豹Roar! 青青女籃初露鋒芒
2022-03-22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 李迎穎 報導點閱數:594 次校園新聞忠信國小女子籃球隊第一場「國小籃球聯賽」正式開打! 忠信女籃創立以來,從培養體能、練習球技到友誼賽,一步步醞釀能量,終於迎來第一場正式比賽。 今年國小籃球聯賽的對手分別遇上東興國小和大同國小,在第一場與東興的對戰中,球員們抓緊機會投籃,努力不懈,終於五年級朱奕沅投進了第一顆得分球,如此振奮人心,場邊歡呼不已。對賽中,必須迅速判斷對手的能耐,並且信任自己的隊員,對於我們初登場的球員來說,每一次拿到球後的立即判斷都是一次學習,特別是疫情之下,更顯難能可貴。 這次的參賽經驗對於團隊來說是博採眾長,身穿象徵專注及速度的青綠色的雲豹斑紋球衣,小球員個個展現了想進球的企圖心和拼勁。非常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與登風教練的指導。
-
親子太鼓體驗 啟動家校愛的連線
2022-03-16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420 次校園新聞新生入學問題,對每個家庭而言是一件大事。尤其小一是每個孩子新的里程碑,也是每位家長念茲在茲的重要時刻,為了讓家長了解新生未來的校園生活,羅忠良主任精心安排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太鼓體驗-愛的鼓力PK賽」活動。3月12日(星期六)上午,銀樺樹下擠滿了人潮,除本校師生與家長,也有校外報名參加親子太鼓體驗活動的家庭。 首先,由校長廖梅芳致歡迎詞並簡述校訂鼓藝課程實施方向,希望在場每個孩子在小學基礎教育中,都能順利打開學習的第一扇門~開心學習;接著,由大哥哥大姐姐表演太鼓「童心夢」曲目,鼓聲鏗鏘有力、動作整齊劃一,學長姐矯健俐落的身手,贏得來賓熱烈掌聲,看完表演後,每個小朋友都躍躍欲試,等不及要親自上場啦! 熱烈期待中的櫻桃教練上場了!「鼓創藝術」總監徐愫鍈(擁有日本太鼓技術士教練資格),教練讓孩子選好自己喜歡的太鼓後,先講解太鼓構造並一個一個授與鼓棒;緊接著,櫻桃教練讓大家嘗試單手握住鼓棒,然後把鼓棒當成樹一樣的爬上、爬下,小朋友們都非常專注的跟著教練的動作數拍子,教練透過逗趣的方式讓大家迅速熟悉手上的鼓棒;打鼓不只需要專心還要手眼協調,先從右手開始打太鼓,再來換左手,接下來就是雙手同時上場!教練從一拍、兩拍、四拍、八拍,反覆訓練孩子的節奏,連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孩子,透過教練循序漸近的方式也學會數拍子、打拍子,小鼓手們體驗手握鼓棒一起發出不同的聲音,隨著聲音手足舞蹈玩得非常開心;櫻桃教練還讓陪同的爸媽們一起下場體驗,小朋友在旁為親愛的爸媽喊:爸爸加油!媽媽加油!一個半小時的太鼓體驗課程既豐富又有趣,小朋友們欲罷不能,但精采的還在後頭。 活動尾聲,親子齊聚在視聽教室觀賞三部太鼓微電影,最後,櫻桃教練還進行有獎徵答,讓家長與小朋友更瞭解太鼓的禮儀與精神。 韓博觀媽媽說:太鼓除了學習音樂節奏外也在訓練體能,博觀在家總喜歡東敲西敲製造聲響,日本太鼓正好適合這精力旺盛的小子,達觀與博觀玩得非常開心,上完課的那天晚上,倆兄弟早早就上床睡覺了,超棒的! 家長會長廖侯彥說:太鼓隊雖然才成軍一個學期,但看到孩子們的蛻變,深刻感受到廖梅芳校長與東興團隊的用心。 「親愛的家長!歡迎您一起來感受太鼓的震撼演奏、體驗太鼓的現場魅力。」 「寶貝們!歡迎你來到新社區東興國小一起來玩太鼓,我們開學見囉!」
-
搭上FIT「愛之船」 一起為國際學生傳愛
2022-02-20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3087 次校園新聞「當世界正在面對一場健康的戰爭時,不管是否願意我們都別無選擇。守住自己的同時,也應該在這個不容易的時代給予身邊的人溫暖。」「在未來,FIT這艘「愛之船」一定會堅持初心,帶著國際學生跟世界做朋友,讓國際看見臺灣。」賴淑薇小姐說。 去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後,讓世界經濟、社會、人際關係等架構有了巨大的轉變,疫情已影響到全球201個國家和地區,每個人的生活已因社交距離限制而產生變化;雖然全國學生都受到疫情影響,但國際學生可能是其中較敏感甚至脆弱的族群之一,來臺就學的國際學生因疫情無法返鄉與家人團圓感到更孤獨;賴淑薇(馬來西亞籍) 同是異鄉人,感同身受,她為展現臺灣的國際友善關懷,熱情號召「臺中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民間團體與旅行社等單位,在2021年共同發起了「國際學生遊臺灣」計畫(FIT),點亮了來自28個國家,共計149個國際學生,讓他們在想家的心裡留下一盞暖燈,向家人報平安-『我在臺灣,一切安好。』 今天(2/19)日FIT與靜宜大學觀光系合作,偕同國際學生辦理「花田公益童樂會」,並結合東南亞香料與食材打造「國際午茶」饗宴,讓國際學生體驗臺灣「食旅生活」,現場更安排了各國學生進行才藝表演,並義賣在地蔬果與農特產品。 新社區東興國小很榮幸受邀參與「公益童樂會」演出,校長廖梅芳與家長會長廖侯彥親自率隊,在教務主任羅忠良和音樂老師姚嘉嘉妥善安排下,羅攸甯、薛淨孺、傅昱慈、謝孟穎、廖妍恩、曾彥蓉、劉珮蓁與蔡秉澤上台表演,首先,由太鼓上場表演-「太鼓二番」曲目,小鼓手將鼓聲節奏與自然萬物間的共鳴,轉化成「響」;接著,學生們抱著烏克麗麗自彈自唱,演唱了耳熟能詳的《朋友》和甜蜜暖心的《你笑起來真好看》曲目,觀眾沉浸在震天撼地的音樂旋律中,體驗表演藝術律動之美,孩子們精湛的技術、熱情的笑容,吸引最多目光,歡呼聲連連,除增加學生對表演的自信,更給孩子們莫大鼓勵,也讓國際學生感受到小朋友的熱情與溫暖。 蔡秉澤說:今天雖然因為下雨關係,將表演場地移到室內,不能呈現大鼓震天撼地的聲響,但我還是開心有機會參與公益演出。 周睿晟說:我是來服務同學的小幫手,看到同學和學弟妹的表現讓我很佩服,以後我會更認真學習太鼓,有一天我也會站上舞台表演。 校長廖梅芳表示,看到FIT豐富的節目內容與精心的安排,就可以感受到花田民宿主人的用心,感謝FIT發起人讓東興學生有開拓藝術視野、充實美感能量的機會,讓孩子為公益演出盡一份心力,更難能可貴的讓學生學習到為異國學生舉辦「食旅生活」的善行義舉,這是最好的品格教育活動;相信這份「愛的力量 善的循環」已經傳達到孩子們心中,也希望這一份愛的關懷,在寒冬中能讓國際學生增添一份溫暖,深刻感受到社會關懷及溫馨的年節氣氛。 #生命,因為有了愛與奉獻才如此多彩; #生活,因為有了真情與幫助才如此美麗。
-
愛的鼓力 藝起來,假期不留白!
2022-02-1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474 次教學活動新社區東興國小太鼓育樂營在年假後開學前開課!為了讓孩子們提早收心且有更充實的假期活動,學校首次於寒假期間開辦太鼓培訓營。太鼓課程是一個動態的音樂,不僅有著音樂的節奏,也結合體能運動,除了音樂陶冶外,還可以同時鍛鍊學生體能;豐富充實的太鼓體驗課程,不止讓家長能夠安心,也讓小朋友體驗更多有別於平日的鼓藝技巧。 早上七點三十分,學生已陸續到校,孩子開心的談論過新年的趣事,除夕圍爐、領了多少壓歲錢……,『鼓創藝術』林永襦教練與姚嘉嘉老師早已準備就緒,在廖梅芳校長勉勵學員後,正式展開兩天育樂營活動。 林教練透過童謠及口訣複習太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定拍打擊、鼓棒控制,讓學生用『身體的本能』去「自然感受音樂、體會節拍與律動」,「一隻猴子,兩隻猴子,敲……」「一隻皮卡丘,兩隻皮卡丘……」,孩子們慢慢找回記憶,專注地在太鼓上敲打,學生數著節拍努力跟著老師練習,可愛有趣的口訣和節奏連結,串起陣陣歡樂的鼓聲與笑聲,雖然經過很長的年假,小朋友們很快找回手感,在課程中玩得不亦樂乎,在教練帶領下,打擊聲隆隆,震撼人心!吸引了社區民眾駐足欣賞,孩子們充分展現自信,打得更起勁了。 校長廖梅芳表示,東興國小相較都會學校,校內外資源較少,所以選擇成立太鼓社團,這是偏鄉小朋友最適合的活動,練習太鼓的學生必須全神貫注、掌握節拍並配合團隊默契,才能有扣人心弦、撼動天地的演出效果;雖然成軍才一學期,看到小朋友的蛻變,頗感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學習太鼓打擊,不但能訓練到孩子大小肌肉的協調性,也能達到預期的運動量,平衡感也變好了;更驚喜地發現孩子的挫折忍受能力亦加強了,同時,做事情也專心許多,其中像是四甲黃螺紅接觸太鼓後,學到自我肯定,如今渾身散發自信更時刻不忘練習,希望每個參加太鼓隊的孩子也都能從中獲益,在用心練習和努力奮進中成長,校長也會傾全力尋求資源配合,讓小朋友得到發光發熱的成就舞台。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營隊姚嘉嘉老師和林永襦教練用心設計課程,悉心指導孩子學習,更謝謝羅忠良主任與東興團隊默契十足的合作,讓寒假育樂營圓滿順利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