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共同寫作
2021-04-09 西屯區 上石國小 卓韋瑩 報導點閱數:556 次校園新聞上石國小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每一學期都會舉辦全校寫作日,利用早修和第一節的上課時間,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引導之後,讓全校學生共同寫作。這次各年級的題目為,二年級–「••和我」、「甜蜜的家」、「我們這一家」、……、三年級–我的發明、四年級–「我想要改變」的一件事、五年級–家庭生活記趣、六年級–一趟充滿收穫的旅行。題目的訂定多為與學生本學期國語課文所學或與學生生活相關,在寫作中能與課文內容、生活結合,讓學生寫作時題材更多,文章內容更為豐富。以六年級為例,題目為「一趟充滿收穫的旅行」,是與課文內容相配合,連假過後可反思旅程的點點滴滴,旅行給予自己什麼樣的心靈成長,而不只是玩樂。寫作的過程中,老師會巡視班級狀況,適時給予學生個別指導。希望藉由全校寫作日的活動,讓上石的學生共同享受寫作的樂趣!
-
自製神奇泡泡水
2021-04-09 西區 中正國小 蔡佩其、黃若珊 報導點閱數:524 次校園新聞本週孩子們興奮地從家中帶來在連假期間與家人共同製作的神奇泡泡水,經過了大家的討論與分享後,發現每個人的泡泡水裡都含有”水”及可以產生泡泡的”清潔用品”(如:洗碗精、洗髮精、洗手乳、肥皂…),除此之外,有的人還添加了膠水、糖、甘油,希望可以增加泡泡的持久性,讓泡泡更堅固! 師生們也依照了許多小朋友提供的泡泡水神秘比例(水4:洗碗精2:膠水1),實際製作了一次泡泡水,果真成功製作出了泡泡水!當孩子們看到成功吹出泡泡的那刻都開心極了呢~另外,透過藝術創作-泡泡畫,也讓寶貝們可以將自己吹出的泡泡的記錄在圖畫紙唷~
-
「以你為名 樹造希望」植樹活動
2021-04-09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32 次校園新聞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中A區主席陳玲芳女士率同轄下各分會會長,於4月9日蒞臨清海國中辦理「以你為名 樹造希望」植樹活動,於北側圍牆邊種植抗風性強的白楊樹,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陳主席指出,同濟會秉持「關懷兒童,無遠弗屆」為任務目標的服務性社團,在區總會與各分會的鼎力相助之下,持續關注學校和社區的需要。希望今天種下樹苗,等於是種下希望,在各位同學接手養護之後,不久的將來能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對抗空汙。 賴勝豐校長表示,非常佩服同濟會致力實現「服務兒童與社區,改造世界」目標的付出與努力,更感謝對於本校的厚愛。相信植樹活動在學生心中所種下「愛的樹苗」,未來一定能成長茁壯,成為社會棟樑之材。
-
快樂路跑,HIGH FUN童年
2021-04-09 北屯區 仁美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446 次校園新聞109學年度兒童節系列活動,六年級1.8公里路跑今天展開,早上8時30分,300多位六年級小朋友集合在操場,每個人摩拳操掌、躍躍谹試,準備大展身手,校長也在開始前,勉勵同學,運動強身,養成運動習慣,讓身體更健康,學務主任林主任也做安全教育,叮嚀同學不要勉強,若覺得身體有狀況,隨時可以休息,並告訴老師,安全第一,避免受傷,在林主任也帶領大家做暖身操後,由女生開始起跑,再由男生完成,男、女生組各取前20名,當場頒發獎品,完成全程者也獲頒一張證書,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完成一個健康、快樂有活力的兒童節活動。
-
醃梅子囉!
2021-04-08 新社區 崑山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39 次校園新聞由於今年雨下不多,缺水的關係,梅子樹的梅子長得比去年小而多顆,學校結合社區耆老在山水宮舉辦梅子殺青及破果的活動,原料就是取自崑山國小教學教室後面一排八棵的梅子樹。這種形狀大小的梅子最適合醃脆梅不適合醃Q梅,而且以清明節之前採的果實醃起來較脆較好吃。「20斤的梅子要加240克的鹽巴」阿嬤說。全校小朋友分成三組,在數位阿嬤跟老師們的帶領下,小朋友舉起稚嫩的小手與阿嬤歷經歲月佈滿皺紋的雙手一起將青梅用力的與鹽巴充分的結合,這種力與美的畫面,就叫做殺青,辛苦的程度令人動容。 不經一番柔與捏,焉得梅子出澀入甜好滋味。看著小朋友紅通通、及沾滿鹽巴粒的雙手。來不及憐惜,緊接著下一個動作,就是「破果」。拿著傳統媽媽做菜用的槌肉用鐵棒,在老師的耳提面命下,每位小朋友都有機會的開始「槌」果。看著高年級的承恩專注地以「一個一秒」這種工廠化、高效率的速度進行著。問他這種體驗有什麼感覺,承恩笑著說有抒壓的感覺。來到中年級區,主任風趣的跟小朋友說:「像不像在打地鼠啊?」中年級的小朋友點頭如搗蒜。低年級的子晴說:「有傷口的要小心,會痛喔!」提醒老師注意手有傷口的小朋友,要有手套防護措施呢! 三年級的昕純說:「去年我們是自己班自己做,今年能到山水宮來,全校的小朋友一起做,覺得很充實、很有意義。」 相信小朋友透過一年一次的醃梅子特色課程,並結合社區阿嬤一起動員,大家都收穫滿滿、印象深刻。
-
小學生知識講堂,忠信Kid’s x TED開講
2021-04-08 西區 忠信國小 輔導室傅光鴻 報導點閱數:607 次校園新聞今天上午的第二節大下課,在本校的閱讀行旅有一場「小學生知識講堂」,首次開講的同學,是六年級的沈芮妃以及徐嘉妤同學。二位同學平時活潑有禮,認真負責,活動開始之初,主動爭取第一次的「Kid’s x TED」主講者,二位同學以「學說話」為題,用相聲的形式表達人們說話時語氣,只見二位同學你來我往,展現詼諧幽默的對話,生動有趣的內容,引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豐富的肢體動作中,不時穿插原住民腔調的國語、客語、閩南語、山東話,讓多語言的特色表露無遺,也為首場的「Kid’s x TED」打響名號,讓孩子們展現更多的才藝與優勢!
-
忠信快樂防疫兒童餐
2021-04-08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 莊巧筠 報導點閱數:694 次校園新聞今年忠信兒童節吃甚麼呢?除了每年必備由學生自己設計的兒童節菜單比賽之外,這次配合「忠信夜市」開張,必吃的夜市美食當然也不容錯過。 香酥雞排、地瓜球搭配炒麵麵包,同學們發揮不同的創意,炒麵麵包的潛艇堡內甚麼都可以包,甚麼都不奇怪。 3年2班廖彥蓁同學設計的彩虹防疫餐,則是提供充滿紅黃綠白紫的彩虹顏色餐點,讓同學在視覺跟味覺上都能提升免疫力。 忠信兒童節~讓學生開心又健康!
-
校長說故事
2021-04-08 西屯區 上石國小 卓韋瑩 報導點閱數:530 次校園新聞小朋友開始上學之後,最讓家長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霸凌。維基百科解釋:霸凌(英語:Bullying)又稱欺凌,指的是帶有惡意、情緒的評論、言語或行為,無論時間長短,惡意多還是少,只要是讓人感受惡意的言語或行為,都是霸凌。不管是當「霸凌者」或「被霸凌者」,對家長來說都是惡夢,即使小朋友都沒有被霸凌的情況,也可以在繪本中,讓孩子理解被霸凌者的痛苦心情,更重要的是不要成為霸凌的幫凶。如果孩子在學校觀察到同學有這樣的情況,也可以試著鼓勵他們,或是給予幫助。 上石國小校長這學期為二年級小朋友挑了”The Bully”,這本英文繪本榮獲2017年語言學習文學獎,故事是以孩子之間的霸凌問題為主,故事內容也是以校園生活或是孩子的日常社交為主題,是很生活化的情節。「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關係修復更是本書重點,好好地把情緒問題解決,也是同時在處理霸凌的加害與被害。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往往發生於枝微末節的情緒,如果我們都能好好地認識自身負面情緒的由來,自然便能大幅降低霸凌事件的發生囉!
-
仁愛親職講座‧有人潮!
2021-04-07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74 次校園新聞感謝!市政顧問劉欽敏校長熱誠破百的專業分享! 這場親職講座以「優秀是教出來的」為題,借鏡現階段美國階層教育的目標導向教育制度,語重心長的論述與批判當今國教課綱「素養教育」的隱憂,透過自身扮演校長角色歷程中,目睹臺灣教育的迷思,將親子生活中的棘手敏感話題,自然帶入今日演講的主軸:用對方法,優秀一定是教出來的。 劉校長講座過程中,穿插許多自身在學校輔導管教現場上的價值與堅持,且以身為父親教養孩子的角色態度,分享優質的親子關係是從良好的習慣養成與陪伴開始的。你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嗎?先處理情緒才能解決問題,提醒家長典範學習很重要、身教重於言教。 平易近人的劉校長一再提醒:愛孩子要用對的方式,譬如父母管教態度要一致、好的習慣養成要放下與堅持、以愛之名的教養不能有條件、賞罰分明過程中辨識教育本質…。呼籲大家將親師合作目標定位在同心與未來,讓孩子得以充分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唯有試著將名次成績放下且釋懷,孩子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處處都是父母的影子。 施校長致詞時表示:感謝家長前來參加這場機會難得的講座,劉校長熱誠破百,出席率也破百,在這場百分百的親職講座過程中,大家獲益良多。請大家記得回家後多多支持、肯定、鼓勵、陪伴和擁抱孩子,謝謝大家!
-
資優教育方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校外教學活動
2021-04-07 烏日區 光德國中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19 次校園新聞第一次段考後的週二上午,輔導室與教務處特別安排資優教育方案學生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校外教學活動。 首站前往科學中心B1參觀「達達的魔法樂園」,七大展區裡面許多新奇有趣的互動裝置,完整的呈現光電原理,激發大家對科學世界無窮的好奇和想像。 接著前往太空劇場進行40分鐘的星象教學課程,講師針對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牧夫座、仙女座..等星座一一作介紹。課程結束後,續往科學中心2F「半導體的世界」展館,這是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所捐贈的科學展覽館,參觀者於展區入口處領取「晶圓卡」後,就可以開始展開精彩的半導體探索之旅。 最終站來到植物園,由導覽志工莊老師帶領同學認識熱帶雨林溫室植物,空氣型鳳梨、香水樹、砲彈樹…等植物,讓大家大開眼界。 #科學中心B1達達的魔法樂園 #太空劇場星象教學 #科學中心2F半導體的世界 #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植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