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兒童節首部曲 讓世界都有快樂兒童鞋
2024-04-0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507 次校園新聞4月4日是台灣的兒童節,早期為了讓大家提高對兒童權益和福利的關注,並主張要給孩子們一個愉快的環境,讓他們感受到愛和重視,而特別成立紀念日,也在2011年正式公告成為可以放假的國定假日。隨這現代少子化,父母與社會對於兒童的權益關注日益增加,所以兒童節慢慢形成一種讓孩子開心快樂的日子,這也讓原本是愛孩子的想法,逐漸落實成一種理所應然的習慣。 而今年南屯幼兒園為了帶給孩子們一個歡樂又有意義的兒童節,特地規劃了三天的系列活動。其中第一天的送「送愛世界兒童鞋」活動,正是除了讓孩子開心遊戲的活動內容之外,也能關注到世界上還有許多需要協助的兒童,他們也應該要有個安全快樂的兒童節。 為此,早在兩週之前,老師們也分享了在東非地區,有種吸食人血的沙蚤,在貧困地區發生率高達60%。因為孩子沒有鞋子可穿,所以踩在地上往往被沙蚤寄生,導致皮膚潰爛甚至感染其他病菌。幫助他們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有正確衛教、整潔環境、穿上保護雙腳的鞋子。不過由於東非赤貧地區每日收入僅2美元(約台幣64元),人人有鞋穿是一見難以實現的事情。因此這次南屯幼兒園響應「舊鞋救命Step30活動」,主動發起全園募集活動,讓大家捐助的二手鞋經過整理之後,遠渡重洋成為最珍貴的兒童節祝福禮物。 孩子們知道這些情況後,都覺得同樣是兒童,但是卻過著令人無法想像的窮苦且不安全生活,大家紛紛開始表示想要響應這樣的活動,也開始尋找自己曾穿過,但不用或者不適合的鞋子。大家先將這些二手鞋子,先進行篩選、淘汰比較不合適或不實用的款式後,再先加以清洗乾淨,讓它們盡量與新鞋相差無幾。完成了這一切之後,再將鞋子綁好放入鞋袋,這樣才算大功告成。而這個活動不止只有全校師生家長一起響應,甚至也歡迎社會大家一起來支持。而到最後,大家總共募集了10大箱將近600雙鞋子,完成了這個送鞋計畫。 而在今天(1日)升旗典禮後,在師生的注目下,這些裝滿鞋子的箱子疊放在大家面前,並等待貨運車子到來。當然這最後任務,孩子們也展現參與到最後的精神,一起將一箱箱的鞋子搬上車,滿懷祝福與期待的心情,讓鞋子啟程出發到東非去。大家也露出滿足的笑容,感受幫助別人的幸福感,也祝福每個孩子都有快樂的兒童節。 白兔班幼生洪康心說:「我有幫鞋子放入袋子,大家放進去很多,這樣別人收到就會很高興。」螢火蟲班幼生鄭博宇說:「幫助別人很快樂,兒童節快樂。」山羌班游芷欣老師說:「各個班級捐贈許多舊鞋,謝謝學校給與孩子們機會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不是東西用舊了,只能夠丟掉處理,而是還有不同的用途。藉此機會讓孩子們了解我們有能力幫助他人,以及珍惜自己的東西,將自己所不需要且尚可使用的舊鞋提供給更需要的孩子們,讓他們能夠有更好的機會生活。最後派出山羌班最有力氣的孩子幫忙將物資合作送上貨運車子,將我們的心意送到更需要的人身邊。」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次兒童節活動非常特別,除了學校孩子會慶祝兒童節,學校也希望遠方需要幫助小孩可以過一個特別的兒童節,於是舉辦捐贈鞋子活動,果然團結力量大,透過家長宣傳號召社區幫忙,積少成多概念,使學校募集超過5百雙的鞋子,希望遠方孩子可以收到南屯幼兒園的愛心鞋子,並度過快樂的兒童節~」陳議濃園長說:「兒童節是一個開心的日子,也是可以讓更多人開心的日子。透過募捐的活動,孩子們學習到真正的快樂,不只是獲得什麼或擁有什麼,更多是來自於給予別人什麼。透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也可以去關懷弱勢孩子,同時為自己幸福感到珍惜。另外也很感動這次活動不少社會人士加入支持,也有家長號召大家響應,這樣善的漣漪,正是社會所最需要的能量;也很開心這次的募捐活動順利成功。」
-
勇敢站上舞台,盡情展現自我
2024-04-01 東勢區 東勢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16 次校園新聞一年比一年更精采的兒童才藝發表會,已經結束了。開場的國樂表演,融合古典與現代。樂器表演與舞蹈表演,還有歌唱,精彩的表演內容,讓到場的嘉賓讚不絕口。仔細看,秀梅老師和乃華老師也跟學生一起上台同樂。令人更期待明年的兒童才藝秀。
-
走進忠信:幼兒園生的小學預備課
2024-04-01 西區 忠信國小 教務處林佳頻 報導點閱數:348 次校園新聞忠信國小的校園裡,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幼兒園小朋友。今天特別來到這裡,體驗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這些孩子們帶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小小的疑問,踏入了忠信的大門。 這次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背上專為他們設計的小書包,坐在真正的課桌椅上,學習小學生的日常。從聆聽上下課的鐘聲,到練習使用蹲式馬桶,再到整理自己的書包,每一個環節都讓孩子們對小學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課堂學習,孩子們還參觀了圖書館,聽水果叔叔講故事,並在遊戲場上盡情玩耍。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也給他們帶來了許多歡笑。 這半天的體驗,不僅為孩子們解開了對小學的種種疑惑,也讓他們對即將開始的新階段充滿了期待。忠信國小歡迎這些小朋友們未來成為忠信的一員,並期待他們再次踏入這個充滿學習與樂趣的地方。
-
Outside Classroom – ZZK移動教室 歡慶兒童節
2024-04-01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林健安 報導點閱數:450 次校園新聞為了拓展學生學習的場域,提供學生多元學習體驗,並讓孩子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竹仔坑國小以「Outside Classroom- ZZK移動教室」為主題,規劃一系列學習活動,讓孩子在今年的兒童節有個特別的回憶。 首先登場的是校長送給孩子們的兒童節大禮—嶄新的廁所環境。在校長、家長會長以及低年級師生的見證及倒數下,竹仔坑國小全新且充滿現代設計氛圍的廁所正式啟用;完善的如廁環境將讓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更加舒適。 緊接著是打破上下課界線的40分鐘「自主學習課」,孩子們在這40分鐘內,可以在籃球場參加三對三籃球賽,也可以到學校正門前進行校園聯想畫彩繪,或是在校園內踢足球、自主遊戲。透過這樣的安排,孩子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安排自己的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ZZK移動教室」打破學習只能侷限在教室內的想法,讓孩子有走出教室進行學習的機會,而這種讓孩子有全新體驗的活動安排,相信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且難忘的兒童節回憶。(竹仔坑國小)
-
送愛到偏鄉
2024-04-01 西屯區 重慶國小 輔導室李玉華 報導點閱數:232 次校園新聞「送愛到偏鄉」是重慶國小培養學生感恩傳愛情懷的特色活動,學生透過了解自己與偏遠地區不同的生活環境與資源、分享自己的書籍文具或物品給偏遠地區的友校學生而能知感恩、喜傳愛。 今年重慶國小的小朋友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兒童節,他們在屬於自己的日子裡學習將愛分享出去。老師們先讓學生了解活動的意義、二地環境與資源的差異,讓學生先知感恩惜福再進行傳愛活動。友校的小朋友們會將他們的兒童節禮物願望單交給輔導室布置公告,重慶的小朋友們再依照自己的能力、家庭及物品狀況,與家長討論後自由決定是否認領、認領什麼樣的願望單;4月1日當天由校長領隊、偕同家長會代表、學生代表,一同將重慶孩子的心意送到友校孩子的手中,讓他們也能有一個快樂而滿足的兒童節。 劉美芬校長說:「『送愛到偏鄉』是重慶國小重要的傳統,感恩傳愛更是很有意義的傳承;重慶寶寶經由活動學習到感恩與分享愛,並且肯定自己有能力助人,這也正是重慶國小願景『愛、活力、希望』的實踐。」黃微菱會長說:「重慶學生及家長都超有愛心,中年級學生優先認領七十多份許願禮物,家長會成員也全力支持,有的請假陪同孩子送愛到友校,有的和孩子積極認養禮物,都樂在愛的傳遞與分享。」吳亞晞小朋友說:「我們有機會去關心小朋友,就應該盡量去幫助他們,所以很開心。」謝依宸小朋友說:「助人為樂,這次真的感覺很開心。」盧哲範小朋友說:「趁這個機會可以把家裡放著的玩具送給需要的小朋友,這樣很棒。」 相信在這個分享愛的活動中,二校的小朋友們都會因為助人、分享、感恩而有一個很不一樣、更有意義的兒童節,未來,每一個小朋友也都能延續這份愛,傳遞分享給需要的人。
-
【健康促進講座】飲食紅綠燈
2024-04-01 潭子區 東寶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08 次校園新聞3/29這天,我們邀請到董氏基金會合作的Apple老師到校進行分享,在演講過程中,講師介紹了許多護眼、對身體有好處的飲食,並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飲食觀念,包含三餐如何吃更健康、每日所需要的相關營養...等等,期待學生能透過這場講座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且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做一個健康的好兒童!
-
PLAY 玩.劇場-身體的多維思考
2024-03-31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579 次校園新聞3/27,週三下午,再次邀請到慕璇舞蹈團陳韻安老師到校,與老師們分享劇場表演與指導的經驗,從各類型劇場(鏡框式舞台、伸展式舞台、四面式舞台、黑箱劇場)、劇場幕後作業、舞台定位方式等,老師一一詳盡說明,讓大家感受到劇場表演的的堅持與專業。 表演訓練,師生默契不可少,將舞台劃分為九宮格,Up Right (右上)、Up Center (中上)、Up Left (左上)、Center Right(右中)、Center Center (中中)、Center Left (左中)、Down Right(右下)、Down Center (中下)、Down Left (左下),運用術語下達指令,指導更有效能。韻安老師以遊戲帶著大家熟悉舞台區位,歡樂中又能獲得專業知能,輕鬆又愉快。 藉由認識劇場形式、舞台區位與組織分工,來熟悉劇場排練的專業實作術語,感謝慕璇舞蹈團老師的用心,期待教師們能將所學運用於表演訓練,一步步培養孩子們的表演自信,把握機會登上舞台,每個孩子都能發光發亮。(竹仔坑國小)
-
大開視野 墩鄰國際:Dadu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2024-03-31 南屯區 大墩國小 教務處 鐘于菁 報導點閱數:410 次校園新聞大墩國小與美國矽谷國際學校長年保持友好的交流互訪,是大墩孩子實踐國際教育的寶貴橋樑。在引頸期盼下,疫後旅行首次出訪,由鐘于菁主任、林純媛主任與范欣宇老師帶領五、六年級22名學生,於3/1(五)~3/10(日)前往美國舊金山進行10天的國際交流課程。 身為大墩國小、中華民國的小小外交代表,本次旅行不僅是遊玩,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分享」、「接待家庭生活」、「美國校園學習」、「旅遊踏查體驗」四個期待。從寒假展開培訓,帶領孩子認識加州-舊金山位置、美國文化、錢幣運用以及生活美語,並邀請外聘講師介紹國際禮儀及海關注意事項。除了了解異國文化,也要完成個人臺灣特色簡報。完整的行前說明與培訓,建構孩子對活動的期待,也讓家長安心於帶隊老師的指導。 10天的交流旅程充滿許多故事,孩子在矽谷學校中分享臺灣特色,美國學伴們均豎起耳朵聆聽,期待日後來臺體驗。此外,接待家庭安排的美國生活,也讓大墩孩子流連忘返,出訪學生洪竟倫說:我超級喜歡接待家庭,他們很友善,安排活動讓我可以體驗美國當地生活。除了學校,行程中豐富的舊金山景點參訪,以及探索博物館動手做活動,讓孩子親身學習美國的歷史文化,洞察其國家發展契機。返程後,孩子滔滔不絕的跟老師、同學及家長表示自己的收穫,洪心觀說:舊金山知名的金門大橋,雖然小時候曾經造訪過,然而,這次和朋友們一起走訪,有不同感受,更有不同的故事。家長也給予活動滿滿回饋,睿承媽媽說:孩子回來後開闊視野,有自己的目標,感謝寄宿家庭以及老師領隊的照顧,讓第一次出國的孩子感受到滿滿的關懷與學習。 Travel, Because money returns, time doesn't.校長林淵輝表示,國際教育是大墩國小重點發展,從校訂課程扎根國際視野,再透過實體交流活動,親身體驗聽說及所學,培育全球觀,特別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家長的支持,引領孩子優異的表現,才能順利完成出訪活動。在全球國際化、無邊界世代的發展下,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同等重要,相信這次的國際交流課程將會深刻烙印在孩子的學習歷程中。
-
走出教室 與生活真實相遇
2024-03-31 豐原區 富春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50 次校園新聞學習,是探索、發現與感動的過程。為了讓孩子們更加認識自己所生活的這塊土地,四年級的老師們結合社會領域課程,帶領學生進行社區踏查,從認識豐原地名的由來、見證古蹟留傳的歷史故事,到實際感受日常總總與信仰,一塊一塊拼湊出生活的樣貌。 第一站大家來到墩腳綠園,墩腳源自豐原古地名「葫蘆墩」。在解說員的介紹下,孩子們想像著先民在這高起的小土丘上,一邊喝著墩腳青草茶,一邊在大街尾福德祠榕樹下閒話家常。而鄰近的日式建築~武德殿遺址則是日治時代為宣揚武士道精神而興建的修練用道場。這裡的一景一物無不見證著聚落與歷史的發展及變遷。 孩子們也拜訪了豐原的信仰中心~慈濟宮和城隍廟,看著莊嚴肅穆的神像和高掛半空的光明燈,四年二班的宥誠不禁好奇的問著:「光明燈高高掛在空中,是不是只要朝著它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我們的人生就會一片光明? 」品妤則感嘆:「以前的人重男輕女,所以公獅子嘴巴張開,母獅子只能閉嘴。幸好現在是性別平等的社會,所有的獅子都可以把嘴巴張開了。」可愛的童言童語讓社區踏查增添了許多童趣。 回程經過豐原第一公有市場時,孩子們與攤販間此起彼落的問候聲不絕於耳,政捷興奮的說:「每個周末我都會陪奶奶來這裡買菜、買水果,還有許多生活中的小玩意兒。你們如果想知道哪一攤的東西最棒,我都可以幫你們介紹喔!」 學年主任巧臻老師表示,隨著時代變遷,豐原呈現的面貌也許有所不同。 但只要讓孩子走出教室,重拾好奇心,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式學習,我們就可以讓學習更貼近生活,讓生活亦展現出學習的成果,將所有的感動深深刻畫在生命之中。
-
體育說雙語,活潑又快樂
2024-03-31 烏日區 東園國小 教學組長 報導點閱數:243 次校園新聞教育局為了解學校推動雙語現況,特別請篤行國小的彭瑞洵校長、雙語教育資源中心郭美滿主任、中教大體育系柯柏任教授到校指導,透過雙語教師的公開觀課給予指導與建議。 教授校長們對學校努力建立雙語環境,與逢甲大學合作ESL、利用校外資源做到班班有外師,以及最近的雙語數位學伴計畫的申請,都感受到學校對於雙語教學的用心。 今天由趙偉翔老師上的是二年級雙語體育課,上的單元是滾式躲避球,學生透過能正確瞄準目標做出滾球動作,並能在場內做出正確閃躲動作。 學生自然而然用英語做暖身操,學生已經能夠計數到「thirty」,以二年級的程度來說,孩子表現讓他們印象深刻。 整體教學過程流暢,師生默契純熟,利用遊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使用大量的課式英文,讓孩子練習聽英文。偉翔老師經過將近兩年的雙語教學,知道給孩子大量的課式英文,並在學科動作技能上針對孩子狀況以中英文交雜方式方式融入教學,並鼓勵孩子說英文,學生已經習慣體育課說英文。 學生陳婕寧說,她很喜歡上體育課,因為每次老師都會上不一樣的活動,搭配著英文上課,她覺得很好玩,希望以後體育課可以學到更多英文。 學生積極投入參與活動的態度,讓在場教授與校長刮目相看,東園國小的孩子透過雙語課程,輔以遊戲化教學,讓孩子喜歡上PE(雙語體育),讓運動與英文相結合,成為活潑健康的快樂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