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2025年4月29日週二下午,第3次探測夜行俠的家
2025-05-02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712 次校園新聞2025年4月29日,週二下午,「社團法人台灣野鳥協會」再度到訪大勇國小進行第3次探巢。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領角鴞(俗稱貓頭鷹)的巢箱尚無鳥兒入住,協會將持續關注至繁殖季結束,巢箱明年將繼續使用。感謝協會的關心,學校也頗為期待有鳥類能入住巢箱。
-
「閱讀閱有趣」~忠孝國小與作家有約~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老師
2025-05-02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807 次校園新聞忠孝國小今天舉辦「閱讀閱有趣」系列活動,特別規劃「與作者有約」講座,邀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老師蒞校演講,與學生們分享寫作的樂趣與靈感來源。 王文華老師以一貫幽默風趣的風格開場,用詼諧的語氣告訴學生:「要成為作家一點都不難,只要把你們的糗事寫下來,就可以變成精彩的故事!」這番話立刻拉近了與學生們的距離,引發現場熱烈笑聲。 演講過程中,王老師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趣事及寫作經驗,並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勇於表達,從小培養寫作的習慣。他更現場與學生互動,解答問題,氣氛活潑熱絡,笑聲此起彼落,讓整場活動毫無冷場。 此次講座不僅提升了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也讓大家發現「作家」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
?「老師!那裡有好多香蕉耶!」?
2025-05-02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657 次校園新聞在地自然成為最真實教材——從一棵香蕉樹開啟的感官探索課程 近日,大仁國小附設幼兒園可可班的孩子們在校園戶外活動中,驚喜發現一棵結實累累的香蕉樹,展開了一場生活化的主題延伸課程。教師團隊把握這個源於孩子主動發現的契機,將原有的檸檬探索主題自然過渡至「認識香蕉」,引導幼兒從觸摸、嗅聞到觀察與比較,在五感體驗中進行科學啟蒙。 活動中,孩子們實際感受校園香蕉尚未成熟的綠色外皮,並與教師帶來的黃色熟香蕉進行比對,觀察其在顏色、氣味、觸感與大小上的差異。透過這樣的經驗,孩子們不僅學會辨識植物成熟與否,也從中發展出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思考力。 此課程體現以孩子為核心、從生活出發的教學理念,讓幼兒在真實環境中建構知識、激發好奇心,也強化了對在地自然環境的關懷與連結。未來,教師團隊亦將持續挖掘校園資源,設計更貼近兒童生活經驗的教學活動,讓學習真正回歸到「看得見、摸得到、說得出」的真實場域中。
-
桐林國小父母親節感恩活動即將到來!用最真摯的心迎接最有愛的節日~
2025-05-02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612 次校園新聞令人引頸期盼的母親節活動即將到來,桐林大家庭用最真摯的心迎接這一個溫馨的節日到來。為迎接114年5月3日(星期六)盛大的父母親節活動,今天下午,行政團隊、高年級師生與熱心的志工夥伴們總動員,齊心協力為活動場地注入令人驚艷的布置。 可愛療癒的多肉植物、高雅細緻的花藝插花、各種技藝染出的藍染創作,以及孩子們平日認真創意的作品,使上青桐林廣場原本寬敞空曠的空間頓時洋溢著愛與藝術的氛圍。 而最吸引目光的活動主舞台,也在明珠老師與行政助理的攜手合作下,完成了別具巧思的背景布置設計。舞台背板上的八個字「與愛桐行,幸福綻放」,都是孩子們親手製作出來的作品,不僅是表達父母對於我們的愛致上最誠摯的敬意,更象徵著桐林孩子們在愛中茁壯、在幸福中成長。 這是一場屬於整個桐林大家庭共同打造的感恩盛宴,我們準備好了,用充滿幸福的環境與活動歡迎每一位家人的蒞臨,共度這場充滿溫情與回憶的幸福時光。
-
桐林國小母親節系列活動 Part 2-借花藝之美 懷感恩之心
2025-05-02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65 次校園新聞溫馨的母親節即將來臨,慈濟的師姐、師兄們今日蒞臨本校,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充滿愛與美感的插花體驗課程。 每一位孩子為了做出最棒的作品即將在本校5月3日母親節感恩活動,送給最愛的家人,大家專注地聆聽師兄師姐的指導,學習如何選花、修剪、搭配色彩與層次,將一朵朵花與一片片綠葉細心地插入花盆中。 每一束插花,都是孩子們親手獻上的一份心意,代表著對父母親以及家人深深的感恩與祝福。藉由此次花藝課程,孩子們將平時難以言喻的情感,化為一盆盆充滿生命力與溫度的花藝作品,每一盆花藝作品都代表著對於家人深深的感念,期待孩子們用雙手完成的作品,能為家人們帶來最真摯的笑容與最難忘的母親節回憶。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慈濟基金會的師姐發心供應花材及耐心指導,與本校愛心媽媽們共同協助完成。
-
潭子國中齊心祈願 會考必勝!
2025-05-01 潭子區 潭子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98 次校園新聞在校長的帶領與家長會長的全力支持下,本校特別安排九年級學生代表、導師及行政團隊,一同前往潭水亭與聚興福德祠進行會考前的誠心祈福活動。 活動中,大家懷著虔誠的心,為即將迎戰會考的考生們祝福,祈願所有九年級同學金榜題名、學業猛進、心想事成!?? 透過這場充滿正能量的儀式,不僅凝聚了師生與家長的支持與信念,也讓考生們在備考之路上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鼓舞❤️ 祝福我們的學子穩健應考、超常發揮,會考順利,一舉「高」中!
-
用生命溫度照亮他人
2025-05-01 北屯區 慎齋小學 北屯區 慎齋小學'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57 次校園新聞在掌聲與感動中,本校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命教育講座。特別感謝楊東霖會長邀請到一位特別的講者——姚富菻先生,蒞臨校園分享他震撼人心的生命歷程與奮鬥故事。 姚富菻先生雖非運動員,卻與身體的限制日復一日搏鬥;他不是科學家,卻以生命親身實驗「不放棄」的真諦。他也非明星名人,卻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行動,默默影響著無數曾與他一樣經歷低谷的人們。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他從一位健康、活躍的學生,變成終身必須依靠輪椅行動的身障者。癌症、化療、脊髓損傷,接踵而至的痛苦與考驗,未曾將他擊倒,反而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他靠著堅強的意志與樂觀的態度,重新站上人生的舞台,選擇將苦難轉化為助人的力量。 在演講中,姚先生動情分享他如何走出人生低谷,不僅創立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也走入校園與偏鄉,鼓勵身障者、推廣醫療義診。他說:「生命中重要的不是它的長度,而是它的溫度。」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在場每一位聽眾的心。 今日講座主題為「找到生命中的精彩」,不僅是一段個人生命的見證,更是一堂震撼心靈的生命教育課。姚富菻先生的故事讓我們明白:無論身處何種困境,只要不放棄希望與信念,每個人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與溫度。
-
惠文國小文化嘉年華:與世界交朋友,體驗多元文化之美
2025-05-01 南屯區 惠文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34 次校園新聞近年來,隨著政府積極推動南向政策,以及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需求的提升,來自東南亞各國的居民已逐漸成為台灣這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新住民,尤其是在台灣的小學校園中,已經形成了不可忽視的族群影響力。這些新住民的第二代,已經融入台灣社會,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橋樑。因此,促進族群間的相互理解與和諧共處,成為現代台灣社會的重要議題。 惠文國小一向重視國際教育,並致力於與世界各地的學校建立合作關係。過去已與歐美、日韓等地的學校進行多項交流合作,並於今年啟動與東南亞國家進行文化合作的計劃。近期,學校已與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學校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多元文化教育。而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活動中,學校特別舉辦了一系列文化閱讀活動,並以「新住民童玩美食文化嘉年華」為主題,邀請目前任教於學校的越南語、泰語與馬來語教師,帶領孩子們深入了解新住民的文化特色。 活動首先以「東南亞文物展」為起點,展覽中展示了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民族服飾、生活用品和精緻工藝品。展覽現場,泰語與越南語教師們為孩子們提供生動的導覽,介紹這些來自異國的物品背後的文化與歷史。孩子們在老師的講解與示範中,對東南亞各國的傳統習俗與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隨後,在週三的主題活動日,惠文國小舉行了熱鬧非凡的「新住民童玩美食文化嘉年華」。活動的開場表演由一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帶來了兩段越南經典歌曲的舞蹈,活潑且富有南洋風情,立即點燃了現場的氣氛。接著,越語、馬來語及泰語班的老師與學生們分別穿著各國傳統服飾,展示他們的母語學習成果,並為大家介紹自己國家的特色文化與風土人情。最後,孩子們穿著華麗的民族服裝進行走秀,展現了東南亞各國的獨特服飾,讓全校學生沉浸於多元文化的精彩之中。 在表演結束後,孩子們迎來了最期待的闖關活動。這次活動設置了八個關卡,孩子們能夠親身體驗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童玩,從筷子球、泰文數字疊杯到瓶蓋遊戲等,遊戲既充滿挑戰又富有趣味,讓孩子們在動手玩樂的同時,也能感受東南亞文化的魅力。會場中還設置了東南亞文物展示,並由新住民志工媽媽們負責解說,讓孩子們一邊闖關,一邊學習了解異國的文化。 當然,活動最吸引人的環節莫過於東南亞特色美食展。現場展示了各種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包括越南法國麵包、煉乳咖啡、越南春捲、米線、泰式蝦醬炒飯、馬來西亞娘惹糕、斑蘭蛋糕(綠蛋糕)等。這些美味的異國料理不僅抓住了大家的眼球,也讓每個人的味蕾得到了滿足。 這場熱鬧的「新住民文化嘉年華」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享受了玩樂與表演的樂趣,更在無形中深化了他們對不同族群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學校期望藉由此類活動,傳遞族群間互相學習與理解的重要性,並實踐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中的「與世界交朋友」精神。
-
英語愛閱專車開進臺中國小 學習與美食雙饗宴
2025-05-01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14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東區臺中國民小學於4月25日迎來「英語愛閱專車」的精彩活動,由Teacher Dax與Teacher Sophie攜手帶領孩子們展開一段充滿趣味與學習的英語旅程。 活動第一節課,兩位外師以繪本《Can I Play Too?》為主題,運用生動的肢體語言與適時的中文輔助,讓原本對英語感到畏懼的孩子也能跟上節奏,開心地參與其中。老師們風趣幽默的教學方式,不僅吸引全班注意,更成功將英語閱讀變成一場寓教於樂的互動遊戲。隨著故事推進,孩子們齊聲喊出:「We Can Play Too!」,教室內洋溢著自信與歡笑。 第二節課則以「美食」為主題,孩子們在香氣四溢的教室裡,不僅動手製作,也開口說英文。為了一嚐自己親手完成的美味,孩子們主動使用英文詞彙與句型,學習成果令人驚艷。 這兩節充實又有趣的英語課,不僅讓孩子們的肚子飽飽的,腦袋也裝滿了新知識。透過閱讀與實作結合的方式,成功激發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玩樂中自然開口說英語。 臺中國小感謝Teacher Dax與Teacher Sophie的用心指導,讓這場學習活動成為孩子們難忘的英語體驗,也期盼未來能持續透過多元教學活動,讓英語走進孩子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心中。
-
新光音樂帶得走,直笛悠揚在我手
2025-04-30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752 次校園新聞新光音樂帶得走,直笛悠揚在我手 ——新光國中二年級直笛比賽紀實 創校近三十年的新光國中,有著一項跨世代的共同記憶——直笛。校長曾說,新光一直堅持一個理念:除了品德與知識,我們也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帶著一項陪伴一生的技能,而直笛,就是其中之一。 新光孩子演奏的,是音色較為沉穩悠揚的中音笛,少了高音笛的尖銳,卻多了一份溫暖與深度。演奏的孩子彷彿透過吹奏釋放壓力,聆聽的人,也在音頻的共振中感受到舒心與平靜。 練習過程中,新光的孩子或多或少都經歷了「我手不是我手」、「手指彷彿是別人的」的陣痛期。但隨著練習時間拉長,特別是這一週,只要走過二年級的走廊,耳邊總能聽見不同曲目、不同旋律,一樣的悠揚。 感謝二年級的導師們,無論原本是否擅長直笛,都在這段期間陪伴孩子練習,也感謝音樂老師根據各班氣質,引導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旋律。這是一場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藝術盛事。 直笛比賽最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表現與學業成績無關。這讓每一位新光的孩子,都有站上舞台、秀出自己的機會。為了慎重看待孩子們的努力,學校特別邀請校外評審評分。今年二年級的演奏水準之高,讓校內老師都笑說:「我們的程度真的分不出高下啊!」還好校內的老師,只要負責欣賞,關於講評,就留給專業評審來困擾吧! 一首曲子數分鐘,一場比賽兩節課,一段練習卻長達一個多月。這不只是一次比賽,更是新光孩子學習歷程中最悠揚的一段風景。感謝學務處明宗組長的規劃、導師與音樂老師的合作,讓新光的音樂教育這麼美、這麼好。 音樂帶得走,直笛在我手——在新光,直笛的旋律會一直留在每位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