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跨文化創意實作體驗 銀青共學與國際交流 泰國帖詩琳中學聯盟訪大里高中
2024-10-1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472 次校園新聞朝陽科技大學日前安排泰國帖詩琳中學聯盟到訪台中市大里高中,進行一場充滿文化交流與創意實作的體驗活動。此次活動由大里高中精心規劃的「地方文化創客課程」為主軸,特別邀請張育敏、劉宜芳與陳思揚三位老師共同主導課程,讓來自泰國的學生深入認識台灣地方文化的魅力。課程中,不僅介紹了大里地區的歷史背景與當地著名景點及特色小吃,更引入了一項精彩的手作活動——手提袋拓印。 活動的亮點之一是使用由大里高中學生自行設計並製作的絹版進行拓印。這些圖案設計充滿創意,充分展現了年輕學子的巧思與對地方文化的詮釋。例如,有的圖案融合了台中大里的著名小吃元素,如大里芋頭酥與肉圓,以線條與抽象的形式呈現,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具有現代感。其他設計則從大里區的歷史建築或自然風景中汲取靈感,將當地的文化精髓融入到圖案中。這些絹版的製作不僅美觀,更凸顯了學生們對家鄉的深刻理解與熱愛,給來訪的泰國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這次活動順利進行,大里高中特別安排了高中部學生擔任助教,協助泰國學生進行手作活動。在助教的幫助下,雙方學生透過中英文交替溝通,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互動。在拓印過程中,泰國學生不僅學到了拓印的技術,也從大里學生的解說中,了解了圖案背後的文化故事,雙方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了深度的文化交流,累積了寶貴的國際交流經驗。 除了學生助教的協助外,大里高中的樂齡中心也邀請了樂齡志工參與其中,透過他們的協助,整個活動得以更加順利進行。這些樂齡志工在活動過程中負責協助說明與指導,銀青共學的模式使得不同世代間的交流充滿趣味性與教育意義。學生與志工的互動不僅增進了彼此的了解,也讓文化與技藝的傳承變得更具深度。 此次活動成功整合了跨文化、跨年齡與跨區域的多元元素,讓參與者在地方文化的基礎上,體驗到了多元融合的火花。大里高中對這次活動的圓滿成功感到欣慰,並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學生助教與樂齡志工的共同努力,這場活動不僅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也為學校的教育實踐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
「優遊台中學」跨校選修課程~當我遇見LEGO
2024-10-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50 次校園新聞大里高中10/12(六)上午舉辦了本學期第一場「優遊台中學」跨校選修課程,由本校林冠佑老師主講。LEGO課程涵蓋了機器人零組件介紹、程式指令基礎教學、機器組裝,最後實際操作行動碰碰車,讓同學們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挑戰中快樂學習。 林老師過去曾擔任App Inventor資訊營和LEGO機器人夏令營的講師,這次帶領來自台中市各校的學生們進入程式設計的世界。透過程式讓行動碰碰車按照指令前進、轉彎,也從中激發了學生對資工、機械領域的濃厚興趣。 參與的學生分享表示自己很喜歡程式控制的魔力,當輸入指令並按下執行鍵,看到機器人根據程式指示前進或執行特定動作,那種即時反饋的感覺非常令人滿足。也有同學認為LEGO課程是動手與動腦的結合,組裝零件需要邏輯思考和動手能力,而程式設計則是動腦思考的過程。常有時以為輸入的指令會讓機器人正常運行,卻出現搞笑或不按牌理出牌的意外狀況,結果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樂趣。 正是這些不斷嘗試、創造和挑戰的過程,讓樂高機器人組裝與程式設計成為學生心目中既有趣又充滿學習價值的活動。預告大里高中下一場Part 2「優遊台中學」--當我遇見LEGO,是在12/21星期六,千萬別錯過喔!
-
Dali Talk機器人創客講堂
2024-10-0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訓育組 報導點閱數:396 次校園新聞本校於9/23週一朝會時間,辦理Dali Talk機器人創客講堂,由本校機器人研究社的社長高二吳怡璇同學上台主講,她帶領同學參加校外各項比賽成績斐然,她將在社團中如何團隊合作,互相溝通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校外參賽的經驗和同學們做分享,是相當難得的學習歷程。
-
大里高中創科班週六假日課學習體驗
2024-09-2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54 次教學活動大里高中為高二應科班的同學安排了課內英文加強課程,幫助同學們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同學們透過小組討論與互動練習,強化了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增強了對英語的自信。 高一創科班課堂上進行了富有創意的化學實驗—金幣銀幣變變變。在實驗中,同學們親手將銅幣變成銀色,再利用科學原理將其變為金色,既激發了他們對化學的興趣,又增強了動手實踐能力。看到自己的實驗成果,許多同學興奮不已,紛紛表示對化學充滿了新的熱情。 活動尾聲,恰逢教師節,同學們感謝老師們在假日的無私奉獻,特別是在教師節這一天加班為大家授課,學生們以熱烈的掌聲和親手製作的卡片、甜點,向敬愛的老師表達了真摯的感謝之情。 這次假日課不僅讓同學們學有所獲,也讓大家深深感受到老師的關懷與付出,為未來的學習道路增添了動力與希望。
-
面對學測英文:台大奚永慧教授分享高分秘訣
2024-09-2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24 次教學活動大里高中於9月27日舉辦一場高三學測英文取分關鍵的講座,邀請台大外文系奚永慧教授為學生提供應考策略。奚教授強調,背單字結合例句能有效增強記憶與運用,並建議學生通過刷題、檢討和翻譯練習來加強對題型的掌握。此外,他推薦每週背誦一篇範文(如常春藤範文),以提升寫作能力。 在字彙方面,奚教授指出,要在學測中取得高分,至少需掌握4500個常用字彙,這也反映英文程度。他也強調,詞性辨識與字詞搭配(collocation)是得分的關鍵,特別是在文意選填和翻譯寫作中。 另外,奚教授強調語塊學習的重要性,這些常見的字詞組合能讓語言表達更流暢。奚教授進一步介紹了字詞搭配(collocation and lexical chunks)的概念,強調了語言中的語塊是表達流暢的關鍵。語塊是經常一起出現的字詞組合,例如「silver moonlight」(銀色月光)或「take medication」(服藥),這些語塊在日常表達中非常自然,也經常出現在學測題目中。尤其在翻譯和寫作題目中,靈活運用語塊能使表達更加生動且符合英語母語者的習慣。 講座最後,張仲凱校長也蒞臨國際會議廳,為高三學生信心加持,齊聲喊話【We,Best】收束這一場精采。結束後,許多學生表示,奚教授的分享讓他們對學測英文有了更清晰的準備方向。一位高三的學生說:「以前準備學測時總是覺得單字量大得可怕,但今天的講座讓我了解到,背單字要注重例句和語塊的學習,這樣記憶更深刻,應用也更靈活。」
-
繽紛美麗 香氣襲人MP皂
2024-09-2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76 次校園新聞2024樂齡「就是愛「皂」-」於9/10開課,講師是魯志貞老師,每週三上午09:30~11:30假小閱覽室進行,共8場次。 第一堂課主題是:閃亮亮手工MP皂 上課內容是:1.手作前應注意事項2.MP皂製作過程3.實作4.成品包膜展示。 老師先說明應注意事項及MP皂製作流程後再分組指導學實作,不同的香精與色彩讓MP皂繽紛美麗、香氣襲人。
-
認識園藝與自我生命成長
2024-09-2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65 次校園新聞2024年度新課程「樂在園藝心齡之旅」於8/2開課,講師是林俊丞先生,每週三、五兩天14:00~16:00假大閱覽室上課,共8場次。第一堂課進度是「認識園藝與自我生命成長:了解園藝基本概念-探索自我」。 首先是師生相見歡,接著講師以專業角度教學員們「認識園藝與自我生命成長」,並解答學員提問的各種疑難雜症,學員學得都很歡喜。
-
看花開花謝 思把握當下
2024-09-2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69 次校園新聞校園觀察01—校園之花-大花魔星花 圖書館旁簡易屋牆角下,某日忽然開出一朵非常大而且有異味的花,群組分享照片後,有識花者告知是「大花魔星花」,亦稱「大犀角」。 幾個月後,又結花苞了,遂將其移至大閱覽室,與樂齡學員們共享。大家都驚嘆不已,並且感嘆造物者的神奇,看到花開花謝,體悟生命無常,不禁生起看破放下、把握當下的豁達來!
-
探索新知 點燃好奇
2024-09-2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70 次校園新聞本校圖書館於9/1-9/30間辦理主題書展,展出新書500多冊。 實習老師瀚萱為了吸引更多學生蒞館參觀,特別寫了一段文宣。 「探索新知,點燃好奇。 圖書館新書上市,等你來翻閱! 歡迎同學參與新書展示活動,發掘最新的閱讀寶藏, 親自挑選出自己心儀的讀物吧!」 還同步辦理好書推薦活動,凡書展期間到櫃檯拿取好書推薦活動單,完成後交回櫃檯,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
-
大里高中-國際教育講座-最陌生的朋友-史瓦帝尼
2024-09-20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492 次校園新聞史瓦帝尼-台灣最陌生的朋友,遠在非洲南部,需要橫跨超過一萬一千公里才能飛抵的國度,2023年2月因為外師遴聘計畫的協助,史瓦帝尼籍的teacher Vee 來到大里高中國中部,活潑熱情,積極認真的Vee隻身一人來到台灣工作,第一次出國就是遠渡重洋到遙遠陌生的亞洲國家,擔任教學工作,一開始環境的差異,思鄉的煎熬,都讓Vee備感艱辛,一年多的時間慢慢調適習慣,以他的專業成為里中英文教學中重要的助力。為了讓孩子能把握難得的機會認識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體驗文化差異的趣味,更藉由老師的親身經歷,傳達跨國工作,追尋夢想的勇氣,特地邀請老師分享,希望藉由老師親身經歷的傳達,讓我們孩子能夠獲得更多選擇的勇氣。 一開始從史瓦帝尼的環境及飲食差異開始,描述當地的一夫多妻制,特殊的文化差異,讓在場的孩子都瞪大眼睛,更可貴的是,全英文演講表達,大部分孩子都能回饋還能掌握及理解,甚至當有孩子回饋無法接受當地的特殊食物時,演講結束後還會過來跟老師致意,表示並不是不喜歡當地的食物,而是自己的腸胃較為敏感,懂得取捨及體貼,讓老師十分感動。 演講時還有一個小插曲,為了讓更多孩子願意發問,特地設計SLIDO讓同學可以透過手機發問,有人問到對於黑人的稱呼問題時,所有在場的同學都不禁倒吸一口氣,擔心對於稱謂上的冒犯,反而是老師不疾不徐拿起麥克風表示,稱謂是稱謂,他對於這樣刻意調侃貶低的話語完全不會放在心上,大方的表現,折服了所有的孩子,話音剛落,全場即時響起如雷的掌聲,一來一往,老師的大度,聽者的貼心,成為今天活動中最美的一刻,沒有老師自信大方地回應,沒有大里孩子理解問題及回應的熱情,無法造就這一刻的動人。 希望所有孩子能記得自己曾經的提問、回答、反應及掌聲,英文不是走向國際的唯一關鍵,願意行動跳出舒適圈,願意聆聽同理差異,也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