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玩「藝」兒的水墨探險布展>
2022-08-0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265 次校園新聞110學跨領域美感教學設計,重點擺在東西藝術文化的比較與融合,結合場館參觀,國際接軌,從自然環境中體會美感,走出戶外觀察、隨手紀錄、畫下並寫出感受。 今日下午特別感謝總務處的麗珠、杏佳、育敏協助掛畫~辛苦你們了! 感謝嘉玲組長、佳真老師規劃與執行 從課程設計中期許學童習得不僅是知識 更是自主、觀察、思考、判斷、計畫與實踐力的展現 <擴展視野♡生活融入>
-
<感恩的心♡感謝有您>
2022-08-0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292 次校園新聞本校參加第三年「110學年度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 ♡主題:玩「藝」兒的水墨探險 感謝潭陽大家長德惠校長帶領暨藝文團隊 經過藝文團隊的規劃教學與執行 感謝嘉玲組長、佳真老師利用暑假期間整理學生的作品畫作 作品琳琅滿目值得期待將布置C棟二樓穿堂 透過做中學的方式體驗跨領域美感 落實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共好暨終身學習的願景 ※特別恭喜佳真老師參加今年臺中市教師甄試~金榜題名!
-
神聖之樹~菩提樹
2022-08-0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325 次校園新聞111學年度校園植物季主題以菩提樹為主,種在後庭一整排,也是校本課程特色之一,教務處與藝文團隊規劃各年級單元教學活動,藉由本次活動讓學生認識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及校園環境,並能愛惜它。鼓勵學生多觀察自然界事物,了解菩提樹的特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掘大自然各種變化,培養學生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的意義,結合各領域素養導向教學以求教學統整。 菩提樹簡介:它為桑科榕屬植物,樹幹筆直,樹皮為灰色。樹冠為波狀圓形,具有懸垂氣根。該樹原產印度,通稱印度菩提樹,別名覺悟樹、智慧樹。相傳梁武帝年間,印度僧人智藥三藏從西竺引種菩提樹於廣州光孝寺壇前,從此廣東、雲南均有菩提樹生長。傳說在20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無論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 菩提樹象徵吉祥、智慧、神聖,被世界各地人們喜愛尊崇,本身的實際用途也有很大關係。它是樹形優美的行道樹,夏天坐在菩提樹下使人身心涼爽,冬天讓人感到溫暖。心形的葉片,前端細長似尾,在植物學上被稱作「滴水葉尖」,非常漂亮,如將其長期浸於寒泉,洗去葉肉,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輕紗的網狀葉脈,名曰「菩提紗」,製成書籤,可防蟲蛀;枝幹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後可制硬性樹膠;用樹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藥有發汗解熱、鎮痛之效;菩提樹枝幹上會長出氣生根,形成「獨樹成林」的景觀。 教務處規劃植物季教學目標,主要鼓勵學生多觀察自然界事物,了解菩提樹的特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掘大自然各種變化,培養學生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的意義,結合其他領域素養導向教學以求教學統整。
-
111年度夏日樂學開始了~
2022-08-01 清水區 建國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24 次校園新聞111年度夏日樂學開始了~ 炎炎夏日我們於八月份暑假期間舉辦長達20天的的夏日樂學營隊,我們辦理四個班級分別為「建國N倍眷」,「夏日舒活樂無限」「綴阿公阿媽跤步番薯心」「Funny English Camp」「Summer English.Summer Village」。 結合外籍師、傳統藝師、本土語專長教師及英語專長教師,還有最吸引小朋友的「伴讀犬」一同上課,課程中讓學生探訪眷村文化園村,體驗編織、拓印、童玩、繪本等等。 謝謝夏日樂學老師用心規劃豐富多元的課程。
-
潭陽國小特色課程屢獲肯定,閱讀教育形塑有品校園
2022-08-0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318 次校園新聞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尤其小學階段的教育,乃是教育的紮根工作,本校始終秉持「學生第一」、「教學為先」的理念,「學習」不僅對學生很重要,對老師、家長而言也很重要。 引用教育局長楊振昇表示,閱讀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市長盧秀燕極積提升臺中閱讀能量,教育局身為推動閱讀教育的火車頭,規劃每年的閱讀計畫暨補助學校經費增置圖書教師、充實圖書館藏書量,厚植學校閱讀基礎建設,鼓勵學校爭取教育部閱讀磐石榮譽。 潭陽國小吳德惠校長曾說:「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存;教學之美,在於分享創新。」每年積極推動一系列學校本位閱讀課程,低中高年級每週一節「閱讀」課程。每週三推動晨讀20分鐘暨彈性時間潭陽小劇場入班說故事融入品德教育。透過親子共讀、討論、書寫、演說、表演、創作等多元活動,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全面書香校園,教導出開闊胸襟通情達理有品潭陽知識人。本校學生閱讀學習成效提升圖書館的圖書借閱量每年顯著成長,各班實施閱讀活動發現許多學生能在完成課內作業後,自動自發借閱班級圖書,潛移默化中變化氣質,培養溫柔和善的心,學生的觀察力也有進步。長期在親師生戮力耕耘之下於97年、105年度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獎」; 97年、101年、110年度榮獲教育部「閱讀推手團體獎」。 「品德第一、決定未來!」誠信,是做人基本的品德。把每一個學生都帶上來,潭陽國小至今連續三年獲選「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教務任廷芬主任暨學務陳偉烈主任大力推動「三好教育」課程,從學校願景「敬天愛人、情溫德美、樂做知識人」出發,教導學生「有智慧、具品德、勤閱讀」。吳德惠校長暨家長會鄭代傑會非常重視品德教育,結合品德核心價值每月各班推選一位「品德之心」,定期公開表揚學生之好品德行為,造就學校「好人品、好人才、好公民」的好品德誠信教育願景。本校老師大多能以真誠、尊重、同理心的態度去接納與關懷學生,再加上一些輔導策略,學生的行為大都有所改善。 潭陽國小長期深受學校同仁、家長及學生的喜愛及肯定,家長們很謝謝老師的用心,讓孩子在語文閱讀方面進步很多,至今已連續八年榮獲臺中市語文初賽團體總成績第一名。透過品德入教學,閱讀Fun手玩」,孩子在輕鬆快樂的情境下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有進步的時刻。
-
<眾望所歸>
2022-08-0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338 次校園新聞恭喜潭陽大家長德惠校長連任 繼續帶領潭陽國小師生們四年 也是潭陽學子們的好福氣 感謝家長會代傑會長暨副會長孟芳及全體家長委員致贈蘭花賀喜 感謝潭陽志工隊長黃惠美暨全體志工們致贈蘭花賀喜 感謝校長家人暨地方人士們致贈蘭花賀喜 相信在德惠校長四年帶領之下穩定成長
-
實習老師來報到-02
2022-08-01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76 次教學活動「歡迎大家來到北屯國小…」暑假期間酷暑難耐,但是熱情有勁的實習老師們,一大早就到學校要報到嘍!實習老師們由教學組長帶隊一一認識各處室,了解暑假期間行政處室仍然上班處理校務。歡迎實習老師來到—北屯國小 幸福學園!
-
實習老師來報到-01
2022-08-01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03 次教學活動「這裡是總務處,學校最有力的支援處室…」暑假期間酷暑難耐,但是熱情有勁的實習老師們,一大早就到學校報到嘍!實習老師們由教學組長帶隊一一認識各處室,了解暑假期間行政處室仍然上班處理校務。歡迎實習老師來到—北屯國小 幸福學園!
-
無圖片
多采多姿的兒童語文活動
2022-07-31 太平區 長億國小 黃子晏 報導點閱數:302 次校園新聞一、英語日及「與外師有約」活動: 由校內三位英語教師共同討論出每個月的英語日主題,於視訊朝會時透過廣播系統進行教學,希望能透過日常生活對話或是文化節慶等相關主題,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此外,每週二會有一位與長億高中共聘的外籍教師(Alex)入班進行協同教學,為了能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與外籍老師互動並開口說英文,因此在與Alex達成共識後,安排每週二的大下課時間(10:10~10:30)進行「與外師有約」的活動,英語教師們搭配每個月的英語日主題,設計一張學習單,在介紹完當月份主題後的連續三週的星期二,分別由低、中、高年級學生到教務處進行與外師有約的活動,透過面對面與外師對話,提供學生不同的語言刺激,也希望當學生在面對外籍老師時,能越來越不怯場並能用英語大方表達自己的想法。3/15(10:10~10:30)為低年級「與外師有約」。 二、110學年兒童節書展: 主題名稱:歡樂·童年·閱讀趣。 展示時間:3/14~5/1展示書籍:家長會兒童節贈書。活動內容:圖書分三批展示,每周更換、好書推薦活動、感恩活動:寫感謝卡。
-
疫情下的混成教學
2022-07-31 太平區 長億國小 黃子晏 報導點閱數:308 次教學活動如同去年的五月,新冠疫情的蠢動,同樣逼迫著今年五月的師生們勇於面對線上的教學模式。然而和去年不同的是:設備更充足、技巧更純熟;老師進化了、孩子們也跟著進化了。去年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課程,更進化為複合式的混成教學。 對疫情的恐慌,不管是老師、學生、家長,都勇敢地將它化成進步的動力。今年願意嘗試同步線上教學的師生更多了,這較之去年常用的非同步任務指派,更多了許多師生的互動和討論。但在此同時,確診的孩子、必須居家隔離的孩子也變多了。相反的,希望孩子留在學校照顧的家長也變多了。在這兩種需求相衝突的情況下,相隔兩地的同班同學,要如何同時上一門課。這就要考驗老師們的智慧和應變能力了。於是,複合式的混成教學,就成了老師們最重要的教學模式。 在疫情曲線剛爬升的階段,教務處迅速的籌備10組腳架、平板夾、ipad、以及延長線組。力圖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提供給少數待在家裡的孩子,即時的學習訊息。但很快的,僅一週的時間,設備就又加購15組。又,剛收到貨不到3天,又緊急加購 10組。這就意味著疫情的迅速和嚴峻了。透過平板的影音訊號,在家中的孩子同步接收到教室現場老師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他也能以平板當替身,與同學熱烈的討論問題。這就是融合實體教學與線上教學於一身的混成教學。 檢視目前各班混成教學的現狀,混成教學要能夠順利推展,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設備的問題。因此資訊組長東諭老師,即刻調查學生家中堪用的設備現狀。並盤點、整理好本校的行動載具設備。分別提供給老師教學及符合需求身分的學生借用,鞏固各班的教學成效。務求讓師生的線上遠距學習能成功、順暢。 其次,老師們的教學方式和步調也須同步的調整。進入教育4.0時代的專業師資,在此化身為千手千眼。需同時關注線上的每一個孩子,和教室裡少數孩子的學習情況,並適時地修正。在防疫期間,學生學習的型態是彈性多元的。非同步的教學影像或網路影音、教學平台等形式和線上同步、混成,交替著進行。也為孩子的學習提供更豐富、精彩的教學訊息。而這端賴師生的資訊能力須提升,家長在家中也能密切的聯繫和配合,除了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也須督促孩子學習。 疫情無情,親師生有情。在整個混成教學的過程裡,要特別感謝所有的家長,願意用心的叮嚀和指導孩子,以正向的態度導正孩子的心態,並做好萬全的準備,因應嚴苛的疫情挑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