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P’uma畢業生的尋根之旅
2021-10-28 和平區 博屋瑪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38 次校園新聞10/5~10/8整整四天的時間,是博屋瑪國小110學年度的六年級畢業生的尋根之旅,泰雅族的起源「大霸尖山」是學校課程「尋根之旅」中非常重要的體驗活動課程。 擷取自校長的感想文 : 「民族教育到底給孩子的是何物 博屋瑪的師長們 一直在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我們藉由民族的課程 讓孩子經由實際的參與 從具體到半抽象至抽象泰雅的哲學 大霸尖山行 培養孩子耐力體力及毅力 更親近泰雅 泰雅魂的種子.深植在他們心中」 「在爬山的二天中.. 孩子累的.哭的.想放棄的.. 到了大霸 每個人都活了起來.. 說.我們真的走過祖先走過的足跡」 博屋瑪國小的學生、教師加家長共25位,為了此次的大霸尖山之行,從一個多月以前每天帶著學生頂著烈陽跑兩公里的路程,搭配部落山坡地的慢跑行,雖然辛苦但每位師生為了能成功攀爬上大霸尖山,都非常非常的努力! 在登山的過程中幾乎每位學生都想過要放棄,教師們雖然拖著疲累的身軀,但還是不斷地鼓勵學生往前走「路途雖然遙遠困難,一步一步慢慢走總會抵達終點」。 抵達終點的感動實在是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看著學生的臉上充滿著敬畏及感動的神情,老師們都覺得此次尋根之旅活動真的非常有意義。
-
文昌攝影社:拍下對文昌的印象
2021-10-28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詹怡靜 報導點閱數:916 次教學活動大甲區文昌國小校園裡, 景色美麗,四季皆宜,像是一首詩,也像一幅畫。 也很適合喜愛攝影的人,來校園裡漫步取景。 . 這次攝影社上課時間(10月25日),老師預先拍攝下文昌的校園景色,跟攝影社的孩子們分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專屬視角觀察文昌國小的景物。也告訴學生攝影作品不只是客觀的描繪,很多時候都是攝影師主觀的再現。就如,小攝影師在校園裡認真取景的模樣,對怡靜老師而言,妥妥就是一張動人的照片。所以每一個攝影師拍下來的「文昌印象」都是好作品,老師也鼓勵小小攝影師將自己看到的文昌景物拍下來跟大家分享。 . 孩子們經過前幾次上課的拍攝練習,對於文昌校園的景物越來越熟悉,拍攝的靈感不斷湧現,很快就拍出很多美麗的照片。老師也將孩子們拍攝的照片透過大銀幕跟大家分享,孩子們觀摩著別人的作品,也自信滿滿的在課堂中討論著自己的創作。 . 每次的攝影課,快樂且讓人期待❤️❤️
-
動漫藝術療育首次在重慶國小運用於兒童輔導
2021-10-28 西屯區 重慶國小 輔導室 專輔老師/諮商心理師 歐老師 報導點閱數:733 次校園新聞“為什麼小朋友這麼喜歡看動漫?” 是因為他們在其中找到了與自己生活經驗連結之處,投射了自身的情感與想法,並藉由對角色的認同作用,獲得成長的力量。 鬼滅之刃廣受大小朋友喜愛。劇中我妻善逸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從小被父母拋棄,培育者打算把他培育成劍士,沒想到善逸的個性非常膽小,遇到困難就哭泣,劍術也只學得會第一式,還因為逃避練習躲到樹上被雷劈。一個看似軟弱的角色,在與炭治郎、伊之助成為夥伴後,展開冒險與修練,用唯一的一招打敗鬼,最後研發出自己的絕招打敗了敵人。 這讓我想到許多學習困難的小孩,學習低成就,對自己失去信心,連帶著失去學習的動機,成為”教室裡的善逸”,甚至出現干擾行為,帶來同儕之間的衝突。學習與成長是一點一滴的,有的小孩也許不像別人聰明伶俐馬上學會,但只要能夠專注、勤加練習,發展出一個專長,也能夠讓人刮目相看,這就是我運用藝療進行輔導工作時,常引導小朋友前進的目標。 動漫裡的角色跟現實中的小朋友有許多互相呼應的地方:能力跟自我認同還沒穩定,退縮、依賴的角色;本我不受限制,全身充斥著全能感,急著實踐自己力量的角色;包容、照顧別人,像是好客體的角色...等等。 這些角色遇到同伴,跟老師學習,遇到挫折,也學習克服挫折,發展自己的強項,成為成熟的人。有時候小孩喜歡動漫是認同故事裡主人翁的價值,想要跟著主角一起成長。 英國的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認為「過渡空間」是指發生在人的內在幻想與外在現實之間的中間地帶的現象,是小嬰兒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來抵抗焦慮、紓解壓力的一種防禦辦法。如果小孩健康成長,這種過渡現象會逐漸擴展,發展成各種休閒嗜好,當孩子投入在創作中時,就是投入了過渡性空間,來處理他們現實中遇到的困難和衝突。而當一群人一起投入時,療育的力量就更大。以動漫為例子就能發展出漫畫家、助手、編劇、腳本、動漫迷、二創、Cosplay等動漫文化。欣賞、創造動漫的過程也就是藉由敘事創作來傳承重要的價值觀,或是滿足自己的夢想,尤其是滿足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想,如此帶來療育的效果。 在藝療的歷程中,個案仿畫動漫人物時,治療師可以藉由故事引導個案學習動漫人物的精神,克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發展出英雄的認同,當自我認同改變,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 當然,如果小孩過度沉迷於動漫,以至於影響了家庭、生活、學業、人際關係時,則需要再進一步評估,並給予協助。
-
與國際學伴交朋友~~
2021-10-28 東勢區 東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665 次教學活動?? 東新國小<國際學伴>計畫開始了~~~ 為了讓孩子有更多英語學習的機會, 東新國小在校長、家長會、行政團隊及老師的支持下,積極申請英語相關計畫, 本學期除了申請通過<臺中市雙語教學計畫>外, 也幸運申請到與台大合作的<ICL國際學伴計畫>, ICL的計畫精神-->透過「交朋友」的方式達到「雙向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 這學期,與我們合作的是親切地台灣大哥哥及來自韓國的智潤姊姊,他們兩人現在都是台大四年級的學生 週五早上,第一次透過視訊與陌生的學伴見面, 大學伴自我介紹後,也跟孩子分享本學期的課程內容 接著,小學伴的自我介紹,儘管有點害羞、靦腆 但成功踏出第一步,就是學習的開始 ^^ # <國際學伴>在東新 # 11/12 國際學伴相見歡~ # 我說英語,我OK
-
班導師的一天
2021-10-28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710 次教學活動〖環球視野班專題課程,從「班導師的一天」認識文教產業。〗 ★職業與專業 環視班二年級專題課程主題為「職業與專業」,孩子們最喜歡的芬紅老師以文教業出發,透過影片帶領孩子認識幼教老師與小學老師的一天,同時也引導孩子觀察班導師的日常,一同歸納、統整出老師的工作內容、責任及所需的專業能力。 緊接著,老師也讓大家思考身為「學生」的責任是什麼?應該做些什麼?並記錄在學習單中,與同儕分享。
-
i-EARN計畫在東新
2021-10-28 東勢區 東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676 次教學活動?? 110學年度 <i-EARN計畫>在東新 本學期的<i-EARN計畫>開跑囉~~~ 與我們合作的學伴已陸續將自我介紹影片及資料上傳到 padlet 平台 英語老師目前也積極跟孩子們準備交流的資料..... 敬~請~期~待~ 在這之前,歡迎大家可以先透過padlet 平台認識我們的學伴喔! https://padlet.com/annaalex79/pxqdgvo3zl4yex5r
-
鉛筆盒就是要跟人家不一樣
2021-10-28 大雅區 六寶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710 次教學活動六寶國小週三研習請來富春國小鄭宏吏老師當講師,老師帶來了不一樣的鉛筆盒,要指導每個人都可以製作出不一樣的蓋子,讓自己得鉛筆盒看起來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當有同仁知道要製作不一樣的花紋時,便來詢問是否可以自己畫?答案當然是可以!所以作品自然就是跟人家不一樣囉!雖然自己畫的作品得經過掃描變成電子圖檔,再經過inkscape軟體處理,以及講師協助處理後製,就形成一個不一樣的窗花作品了,然後匯出產生雷雕軟體所能處理的檔案後,就可由雷雕機雷雕出作品,最後為了讓木材充分利用,還多加了一支尺;本校的雷雕文創鉛筆盒就此變得與眾不同了。感謝鄭宏吏老師細心指導,讓本校有一個收穫滿滿的週三研習。
-
文心家長會顧問團持續照顧文心寶寶
2021-10-28 北屯區 文心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719 次校園新聞相隔七個多月,文心家長會顧問團終於團聚。新學期開始了,感謝顧問們持續贊助,用實際行動繼續照顧文心寶寶。
-
預防保健康~全校流感疫苗注射
2021-10-28 北屯區 文心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81 次校園新聞預防保健康~今日全校流感疫苗注射,感謝學務處及健康中心的聯繫、規劃,感謝慈濟醫院及四民衛生所醫療團隊的專業服務,更感謝老師們及志工們給予孩子溫暖的擁抱。 #偶有幾聲慘叫但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勇敢
-
仁愛遇見大未來‧來了!
2021-10-2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92 次教學活動感謝!廣達文教基會熱心公益,讓仁愛學生結合環境教育,懂得尊重自然,更加體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遇見大未來》是今年的展覽主題,結合最迫切的環境議題,透過「希望的方舟」、「寂靜的春天」、「地球碳襲中」、「潘朵拉的盒子」、「關鍵時刻」等五大主題,從自然環境與生態變遷的不同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進而學習尊重土地與生命,大家帶著愛與尊重,一起動手護地球! 今(10/27)日仁愛辦理線上開幕式。施校長特別感謝基金會對教育的付出奉獻,感恩大家對環境議題的重視與行動,學生在內操場積極展演,還有導覽小尖兵丁的作品解說…,讓這項融合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綜合活動等多元課程的饗宴活動,更突顯本次展覽的意義與價值。 學務楊主任興奮地表示:這是一場結合藝術與環保的饗宴,藉由藝術家的反思與行動,檢視目前地球所面臨的衝擊,展出內容有名家作品、學生成果、生活體驗等,為學生帶來更多體驗,增加生活經驗,落實生活環保救地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