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職涯服務暨提升就業力講座
2025-09-19 和平區 梨山國中小 輔導室 資料組 報導點閱數:132 次校園新聞今天「職涯服務暨提升就業力講座」特別邀請 李庚羲老師,以個人精彩的人生閱歷,引導孩子認識產業趨勢及求職關鍵能力,以自身的成長故事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們可以不用甚麼都很厲害,但是應有一個生存的方式,引導參與者思考自我興趣與未來發展的連結。課程同時強調軟實力的重要性,如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問題解決能力,並透過案例解析與互動活動,讓同學們都大有收穫喔~
-
國家防災日:ZZK落實演練,臨危不亂
2025-09-19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詹博宇 報導點閱數:330 次校園新聞為配合今年國家防災日「巨震求生、強韌整備」的主題,演練模擬地震情境,竹仔坑國小自開學以來,便透過朝會宣導並示範地震來襲時「趴下、掩護、穩住」的正確動作,並於校園公布欄張貼防災宣導,走廊電視牆播放防震影片,協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逃生觀念與技能。9月16日,學校辦理地震逃生演練預演,全校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於地震警報響起時進行「趴、掩、穩」的練習,並實際進行疏散,校長更藉此提醒孩子:演練不只是熟悉流程,更是培養在災害中隨機應變、冷靜處理的能力,把安全擺第一。 在全國防災日正式演練當天,警報聲一響,各班學生立即就地「趴下、掩護、穩住」,即使是尚未回到班級的孩子,也能迅速尋找掩護。待地震搖晃停止,全校師生依序疏散,過程中秉持「不推、不跑、不語」的原則,就連幼兒園小朋友也能安靜沉著,整體表現十分良好。 透過持續的宣導、實地操作與不斷檢討,竹仔坑國小的孩子持續熟練抗震保命的步驟,提升防災應變能力,在地震來臨時保護自身安全,降低災害風險。(竹仔坑國小)
-
大里樂齡學習中心課程 活動報導
2025-09-19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153 次教學活動在清新的香氛與繽紛的色彩中,臺中市大里高中樂齡學習中心於 9 月 9 日及 9 月 16 日舉辦了「就是愛作皂」系列課程。課程由魯志貞老師帶領,共有 25 位學員參與,大家齊聚一堂,透過手工皂的製作體驗,展開一段結合藝術、生活與健康的美好學習時光。 第一堂課:手工皂基礎入門 9 月 9 日上午的課程以「手工皂製作」為主題,魯老師首先向學員說明手作前的注意事項,接著介紹手工皂的基本材料──皂基與香氣的搭配。課程設計分為四個部分: 1. 手作前的安全與注意事項 2. 手工皂製作流程 3. 學員分組實作 4. 成品包膜與展示 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學員們運用不同的香精與皂基,親手製作出晶瑩剔透、香氣撲鼻的手工皂。現場氣氛溫馨愉快,大家在專注的同時,也彼此交流製作心得,洋溢著學習與分享的喜悅。 第二堂課:繽紛香氛雙色皂 9 月 16 日的課程進一步挑戰「繽紛香氛雙色皂」,以融化再製法為主要技法。課程重點包含: 1. 顏色與造型創作 2. 色彩搭配與分層技巧 3. 天然色料與色粉介紹 4. 皂中皂的創作體驗 學員們透過將小塊皂與新皂基結合,創作出色彩斑斕、層次分明的作品。不僅展現了獨特的美感,更散發出清新怡人的香氣,讓大家充分體驗到生活美學與手作樂趣的結合。 「就是愛作皂」課程不僅是一次手工藝的體驗,更是一場促進人際交流與心靈療癒的活動。透過動手實作,長者們不僅獲得了新知識,也在創作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生活樂趣。此次活動也充分展現了樂齡學習中心「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為社區注入滿滿的正能量。
-
地震避難演練 強化師生防災應變力
2025-09-19 大里區 塗城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51 次校園新聞【塗城報導】上午 9 點 21 分警報聲響起,塗城國小立即展開地震避難演練。教室內教師迅速指導學生依照「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進行抗震保命,培養臨危不亂的自我保護能力。 警報結束後,全體師生依既定路線有序疏散,秉持「不推、不跑、不語」原則,在引導人員帶領下迅速前往安全地點集合。 各班導師於疏散集合後即刻清點人數並完成回報,並適時安撫學生情緒,確保演練流程安全順暢。此次演練展現全校師生的團隊合作與警覺意識,進一步提升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
-
力量助人,向校園霸凌說「不」——大勇國小開學日宣導活動
2025-09-19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44 次校園新聞大勇國小於開學日舉行防制校園霸凌宣導活動,生教組長林政賢以「力量用來助人,不用來霸凌別人」為主題,向全校師生傳遞反霸凌的重要理念。 林政賢老師在簡報中強調,校園生活應以智慧、自律和卓越為核心,並提出三大訴求: 一、智慧:專注學習,知行合一。 二、自律:做好本份,負責任。 三、卓越:自我超越,重視細節。 他呼籲各班同學秉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態度,共同營造友善、包容的校園環境。林政賢老師表示,只要大家遵守品德守則,就能在學校快樂地成長,遠離霸凌的傷害。 活動結束後,學生們紛紛表示對反霸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承諾在未來的校園生活中將以實際行動落實這些訴求。大勇國小希望透過這次宣導,讓每位學童都能在安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
防災教育從小做起,大仁附幼的孩子們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2025-09-19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260 次校園新聞經過禮拜二的練習,大仁附幼的孩子們越來越熟練了!在今天的防災避難演練中,地震警報響起時,孩子們能依據老師的指示,確實做到地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冷靜且迅速地躲到安全位置,隨後戴上防護頭套,並不慌張、不推擠地到操場疏散,展現出良好的防災素養與應變能力。 防災演練的目的,除了讓孩子們學習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護自己,還是一次實際自我保護能力的鍛鍊。每一步、每一次的反覆練習,都是孩子們學習如何保持冷靜、團隊合作的過程。在此次的演練中,孩子們不僅學習在緊急狀況中保持冷靜,還能漸漸地建立孩子們處理突發狀況時的能力與信心。 防災教育不僅能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自我保護,也能促進老師們對應變流程的熟悉與應對,確保在真實的災害發生時,老師能夠迅速且有效地引導孩子們進行安全疏散。這不僅是一場演練,也是全園師生共同學習與成長的寶貴經驗。
-
故事媽媽的用心演繹,帶領孩子在繪本中成長
2025-09-19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40 次校園新聞臺中國小故事媽媽走進教室演活故事繪本,通過繪本的小故事灌輸了大道理與大智慧,提升了孩子們的品德及思考方式。 每一個故事,都是來自於事前反覆練習,看故事記台詞製作道具,謝謝故事媽媽們的用心付出,有你們真好,孩子們因您們而在故事中旅行成長茁壯,真是太棒了!
-
修繕問題不要怕,請服用和平事務丸!!
2025-09-19 南區 和平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76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南區和平國小向來重視校園環境品質,總務處事務人員默默付出,用心維護校園的各項設施,為學童營造安全、整潔且充滿活力的學習場域。 總務主任林明皇指出,無論是教室燈光、操場設施,或是校園綠美化,總務處團隊皆秉持積極態度面對,對於師生與家長反映的硬體及環境問題,更能及時回應並妥善規劃改善措施,展現高度的服務精神。 在總務處的規劃與協調下,學校團隊戮力合作、共榮共好,讓孩子每天都能在舒適整潔的環境中安心學習。 和平國小校長黃志龍表示,教育除了課程設計外,校園環境同樣是重要的一環,總務處的專業與用心,正是學校穩健發展的基石。「乾淨安全的環境,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禮物。」
-
和平教師大賓果-勇敢說出你的愛
2025-09-19 南區 和平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38 次校園新聞為慶祝114年度教師節,臺中市南區和平國小舉辦別出心裁的「教師大賓果—說出你的愛」敬師活動。校方設計闖關遊戲,讓學生依提示尋找「幽默風趣的老師」、「知識豐富的老師」、「曾經幫助我的老師」等不同特質的教師,並在賓果卡上邀請老師簽名,最後勇敢大聲喊出「教師節快樂!」,場面溫馨又熱鬧。 活動中,孩子們手持賓果卡穿梭校園,興奮地找尋心目中的老師,不僅增添趣味性,也藉此機會表達感謝與祝福。許多老師在簽名時,聽到學生真誠說出「教師節快樂」,臉上都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輔導組長邱敏莉表示,此次活動希望透過互動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向老師表達敬意與感恩,培養尊師重道的美德。「一句真誠的祝福,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和平國小校長黃志龍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的活動設計,讓孩子在生活中實踐尊重與感恩,也讓教師感受到滿滿的愛與肯定。
-
劇場遇見美學 走進藝術殿堂展開奇幻冒險
2025-09-19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10 次教學活動為深化校園藝文風氣並拓展學生視野,后里國中學務處特別規劃參與文化部「來一場超人的冒險-台灣美學與馬戲」青少年藝術體驗工作坊活動。由陳嘉宜組長及張玉珠老師帶領報名同學,走出校園前往彰化生活美學館及港區藝術中心,展開一整天豐富多元的藝術之旅。 此次課程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彰化生活美學館展覽導覽、八卦山天空步道體驗、港區藝術中心參觀、DIY設計實作及舞台劇欣賞等。活動全程安排緊湊卻不失趣味,讓學生在實地參訪中感受藝術氛圍,從視覺、感官到實作全面提升藝文素養,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穫滿滿。 陳嘉宜組長指出,彰化生活美學館和港區藝術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廣藝術與人文教育,展覽主題多元,值得社會大眾前往探索。她也特別提到,舞台劇在台灣表演藝術領域蓬勃發展,對於培養學生自信心與表達能力有莫大助益。本校在多項重要宣導活動中,經常以行動劇方式呈現,同學們勇敢上台、活潑演出,不僅增添宣傳效果,也使訊息更具深度與感染力,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這次能參加文化部規劃的校外文化體驗活動,對於學生理解劇場演出、精進表演技巧與啟發藝術創作力,無疑是一場寶貴的學習之旅。透過親身體驗與實際觀摩,學生們不僅增進對藝術的感知與興趣,更從中培養創意思考與文化視野,為日後多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文化體驗 #藝文好行 #臺中藝文好行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