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咖啡香傳愛--大手小手為偏鄉牽引教育愛
2021-11-1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902 次校園新聞暑假期間,華盛頓中學國際部林文祺(Lucas Lin)和顏廷憲Nick Yen)兩位高中生帶著「Coffee Kids Taiwan學童資助計畫」到新社區東興國小拜廖梅芳校長,兩位高中生跟校長介紹「咖啡香.傳愛」計畫的發想與目的:我們希望社會團體能關注偏鄉教育,補足偏鄉學生學習資源不足,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成為傳愛天使,從都市到偏鄉,讓小愛集結變成大愛。 文祺和廷憲說:根據兒盟調查報告,在偏鄉地區,有超過三成六的偏鄉孩子放學後會在外遊蕩成為「偏鄉遊童」;因為單親、隔代教養、經濟......等家庭困境,回家後不一定有大人陪伴,因此,協助家務、照顧弟妹、自理晚餐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因此常常無法專心念書,課業上有問題也常常無法有人教導,甚至有六成偏鄉孩子會覺得自己長大後,成績比不上都市小孩......。我們想幫助偏鄉小學的弱勢孩子,藉由提供偏鄉學校弱勢兒童各項資源及關懷,維持兒童基本生活需求、確保他們的健康與學習,因為我們相信,唯有給每個弱勢兒童公平受教的機會,才可以幫助他們脫離貧窮,實現每個小小的希望!我們希望幫助偏鄉弱勢孩子學習多元才藝圓夢,讓偏鄉孩子能發揮潛能,增加自信心。 11月15日上午,華盛頓高中校長劉一欣和副校長郭喬雯帶著「咖啡小子-林文祺和顏廷憲」到新社區東興國小頒發感謝狀和咖啡包等給五甲羅筱甯,作品:「貓咪的幻想世界」、五甲周睿晟,作品:「牛庄樂」,也將公益團體認購咖啡包的盈餘,捐助五萬元給學校挹注太鼓教學活動。 校長廖梅芳說:「Coffee Kids Taiwan學童資助計畫」讓大孩子領悟到『手心向下』的珍貴經驗,也讓東興的孩子體驗到在手心向上接受關懷之餘,也可以將自己的手心向下學習關懷別人,讓孩子的教育生活更加有愛無礙,學習生活也充滿了童趣和珍貴的回憶。
-
東興跆拳道三姊妹花
2021-11-1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498 次校園新聞新社區東興國小四甲廖妍恩、張心甯、曾彥蓉三位小朋友平日交情情同姊妹,不但是同班同學,放學後也一起學習跆拳道,甚至假日也常全家一起出遊,羡煞許多同學。11月6日,三姊妹花們又一起參加110年跆拳道「議長盃」錦標賽,榮獲國小團體品勢比賽~季軍殊榮、廖妍恩和曾彥蓉也紛獲全市個人品勢比賽第三名、張心甯個人品勢第五名,消息傳來,全校師生抱以熱烈掌聲,再次證明東興孩子允文允武,東興孩子閃亮亮。 三姊妹花參加團體品勢比賽不僅需要熟練各式動作,三人還得動作一致,團隊合作並展現高超的默契;為了這場比賽,除了教練平日用心指導外,孩子們在比賽前就常常相約下課後一起練習,希望再創佳績,為個人也為學校,再次爭取榮譽。 比賽當天,現場氣氛熱烈緊張,選手個個摩拳擦掌、參賽隊伍無不卯足全力且志在必得,希望將平日辛苦練習的結果發揮到淋漓盡致,以爭取最好的成績;小選手們無不全力以赴並發揮「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家精神。成績揭曉後,張心甯說:「這次個人賽我得第五名,其實我心裡很難過也很挫折!下次我會更努力練習,把金牌帶回家跟家人分享!」校長廖梅芳安慰心甯:「校長相信這次比賽過程中,妳已經盡全力了,雖然名次不如預期,但妳也累積不少比賽經驗,這些都是未來成功的養份,不要氣餒,我知道下次妳一定做得到,再加油!教練跟裁判都給妳很高的評價哦!」曾彥蓉說:「我這次遇到很強的對手,所以只拿到第三名,我知道我要更努力,因為別人已經迎頭趕上了!」妍恩說:「比賽是平日學習成果的展現,當天我努力展現自我,不緊張、不畏戰,媽媽說比賽過程是最重要的,享受學習過程,比什麼都重要。」 #東興國小跆拳道議長盃錦標賽捷報: 三人團體賽廖妍恩、曾彥蓉、張心甯~季軍 四甲廖妍恩個人品勢~第三名! 四甲曾彥蓉個人品勢~第三名! 四甲張心甯個人品勢~第五名! #孩子們,再接再厲 繼續加油 東興以你為榮!
-
愛的鼓力,藝起來!
2021-11-1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273 次教學活動愛的鼓力,藝起來! 「一隻猴子,兩隻猴子,敲……」「一隻大象、兩隻大象……」的口訣,林永襦教練很有耐心地示範所有的細節,孩子們數著節拍努力跟著老師簡易口訣與節奏,專注地在太鼓上敲打練習,可愛有趣的口訣和節奏連結,串起一陣陣歡樂的鼓聲,孩子們興趣高昂,學習成效佳。 校長廖梅芳說:去年有謝碧珠老師、尤麗雲老師與許麗卿三位國小退休教師義務到校指導學生學習烏克麗麗,師生反應熱烈,且興趣高昂,學習成效佳。上學期末音樂教學成果發表會上,孩子們都表演了精采的烏克麗麗與節奏樂,為未來藝術課程或展演打下基礎;今年在教務主任羅忠良積極寫計畫爭取下成立太鼓隊,希望透過團體合奏不同樂器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並於學校相關典禮、社區活動,乃至於跨區公益展演,提供學生發表舞台,期待為孩子創造難忘的童年經驗。 東興國小的藝術與人文課程強調生活的實用性,期望透過學生最熟悉、最方便的課程內容與實施方式,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藝術創作能力與興趣,並帶入生活中以提升生活品質。「鼓」是人類生活的一部份,鼓聲如同母親的心跳一樣,透過各聲部鼓的節奏,再結合肢體律動、音律、隊形,讓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從中學習音樂、舞蹈、表演等跨領域之美。 本校屬偏遠小學且在地產業文化嚴重失傳與凋零,社區人口嚴重流失,家長務農為生且社經地位低,學童的文化刺激相對減少,已呈現極弱勢現象,家長雖然關心卻無餘力培養子女藝文技能;因此,希望透過學習太鼓的禮儀與精神,讓孩子透過太鼓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藝術之興趣。使學生內化情意教學、擴充個人生活美學、陶冶性情,豐富學生生命與熱情,讓校園與社區充滿藝術與人文的氣息;提供學生舞台,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及自信心;參與社區與公益活動演出,培養學生服務的精神及開發多元智慧。
-
東興多元晨光活動 學生展能學習樂晨光
2021-11-1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068 次教學活動東興多元晨光活動 學生展能學習樂晨光 一日之計在於晨,新社區東興國小推動多元晨光活動,孩子在完成晨間打掃工作後,接著開啟了幸福的晨光時間,孩子們開心的帶著跳繩、拿著鼓棒、提著竹琴,也有要上社交技巧課程的孩子……,小朋友們開心地往幸福的目的地出發,全校師生共同享受一小段美好的心靈饗宴時光,開啟幸福東興一天學習的序幕。 中央大樓二樓共備教室傳來如流水般的樂音,印尼籍的古金鈴老師帶著四甲的師生玩著印尼傳統樂器-手搖竹琴,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自然的聲響與節奏引來廖梅芳校長駐足欣賞聆聽,黃郁雯老師與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古金鈴老師還帶來親製的傳統食物「木鱉果凍」與孩子們分享,哇!東興的孩子真有口福。 一樓鼓藝教室傳來「一隻猴子,兩隻猴子,敲……」「一隻大象、兩隻大象……」的口訣,林永襦教練很有耐心地示範所有的細節,孩子們數著節拍努力跟著老師簡易口訣與節奏,專注地在太鼓上敲打練習,可愛有趣的口訣和節奏連結,串起一陣陣歡樂的鼓聲。 操場上陳姵滋老師努力指導一甲的小朋友練習跑步技巧,老師說:「跑步最重要的呼吸訣竅就是均勻、有節奏的呼吸,利用深呼吸和節奏的調整,擴大肺活量, 強化你的跑步能量與持續力……」;三甲曲筱茜老師跟著孩子一起比賽跳繩,老師說:「掌握好節奏跳繩就會比較輕鬆,透過有節奏地呼吸,跳多了也不會有累的感覺......」 草地上,任允松老師帶著孩子開心玩「騎馬打仗」的遊戲,「大魔王,好好玩,我們再玩一次。」快樂的笑聲迴盪在校園各角落。 金黃的陽光灑落在美麗的校園,空氣中也瀰漫著青草香,東興校園每個角落都有最美麗的風景與最認真學習的學習臉譜,東興國小”晨”就孩子的每一天,『活力、多元、健康、幸福』的東興學園,有滿滿的生命力,處處都有學習趣 ,給你們拍拍手,按讚讚哦!
-
享受大自然的恩典---「摸蜆仔兼洗褲!」
2021-11-1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任允松 報導點閱數:1825 次教學活動享受大自然的恩典---「摸蜆仔兼洗褲!」 「茶添橄榄味,酒借蛤蜊香。」這是宋朝詩人-劉過的作品,文字淺白告訴大家蛤蜊是下酒的鮮美河鮮;台諺有云「摸蜆仔兼洗褲!」,現今社會,洗褲已不用在河邊,至於蜆仔更是市場、超市隨購即取,這一幅僅存在老一輩記憶中的甘味圖像,對現代的孩子而言,是一種父執輩的吹牛題材;更是一篇天方夜譚的神話故事。然而「摸蜆仔兼洗褲!」這一幅鄉村童年美景,正實實在在的在東興國小真人實境秀的上演著。 趁著每年10月中旬,白冷圳進行河道清理的空檔,任老師帶著二年甲班的六個小天使,在學校旁邊的「牛奶圳灌溉渠道」捲起了褲管、彎下了腰、伸出了最天然的雙手篩網,讓孩子們赤手空拳地在歡笑聲、驚呼聲、天然的蟲鳴鳥叫聲中,步步為營、躡手躡腳的走進了俗諺的語境與父執輩中的記憶。 「水好冰啊!」「你看我的這顆好大呀!」「老~師~除了蜆仔,還有田螺耶!」「你把泥巴噴到了我的眼睛了啦!」在你一聲、他一言、我一語的興奮、歡愉與驚喜中,水桶裡的蜆仔也越積越多;孩子們的歡笑聲響徹雲霄。雖然褲管漸漸侵濕;雖然臉上手上沾滿泥巴,但是沒有一個孩子想要起身,沒有一個孩子想要下課。噹~噹~噹~噹~學校的鐘聲逼迫著我們必須無奈地將這段實境秀納為我們的回憶;學校的鐘聲不得不慘忍的打斷這一場孩子們最不想下課的生活課程。 經過了這一次的體驗,相信當孩子們再次閱讀到或是聽聞到「摸蜆仔兼洗褲!」的這句台灣俗諺時,將能夠在腦海裡清晰地浮現那實質的景象,能夠不再只是天馬行空、漫無頭緒的幻想。大自然是孩子們最親近的教室;實作課更是生活課程中最具教育精神的歷程。感恩老天爺賦予了東興國小最豐厚的自然環境教學資源;感恩東興國小給予老師最自主的教育舞台;感恩孩子們讓我有感身為老師是件既快樂又有成就感的工作。 如果您問我:這輩子最鍾愛的工作是什麼?我會從以前的懷疑、心虛到現在肯定的回答您:是為人師表,作育英才。如果再問我:你最想任教的地方在哪裡?那我肯定二話不說的跟您報告、並且宣傳道:您來了就知道!這個教育的天堂、孩子們的快樂園地就是---新社區東興國小。
-
孩子不要怕,老師們正在樹下仰望你
2021-10-08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734 次教學活動樹攀是一種老少咸宜、兼具挑戰和趣味性的休閒活動,新社區東興國小為了讓學生親近學校的大樹,讓孩子體驗大樹的厚實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特地邀請陳東榮攀樹師擔任親樹教育講師,指導師生一起攀樹,讓老師們回味童年「爬樹」的樂趣,藉由攀爬過程讓孩子與大自然近距離的互動,親樹、愛樹、護樹更讓情意教育深化與扎根。 一早,陳東榮攀樹師拿起鍊鋸將校門口一棵四層樓高的老榕樹的垂枝及枯枝修剪,增加通透性及減少風阻,提升樹體力學結構,避免樹幹劈裂傷人,完成修剪儀式後,在高大榕樹上垂掛了六根繩子和一座造型輕巧的秋千,地上也整齊地擺放著頭盔、安全帶、鎖扣等工具,引來路過的社區民眾好奇張望。 下午第一節課是老師的研習課程,陳教練說攀樹有「三部曲」,首部曲介紹攀樹技術、二部曲體驗攀樹、最終曲藉心流理論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行動的意義,並透過不斷突破自我,解決問題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增加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感。 教練解說完基本操作技巧,老師們分組就緒後,攀樹活動正式登場。幾位老師已經有上樹經驗,所以熟能生巧很快就攀上枝頭;第一次攀樹的老師雖然手忙腳亂,也有人手掌磨出水泡,但慢慢地大家抓到攀樹的訣竅後,紛紛漸入佳境,順利地奮力往上攀爬。 待老師們一一上樹後,接著就要現學現賣,指導五年級的學生攀樹了,老師們耐心地指導學生穿戴裝備,並感同身受的告訴孩子:「不要怕,老師知道你可以的,加油!」「蘅峻,你又進步一點點了。」老師一面鼓勵孩子不要怕,一面仰望孩子的美麗畫面,真是令人感動。 蘇煜崴說:剛開始爬樹因為高度有點害怕,完成後看見不同角度的校園與樹下的同學,感覺很特別。周睿晟懸吊在半空中,嘻嘻呵呵的一點兒都不想下來,他說:「上頭空氣很不錯」,引來一片笑聲。傅昱慈雖然手掌磨破皮了,她還想再自我挑戰。陳伊鎔說往下看,感覺有點高,心臟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往上看,感覺離天空更近了,這種感覺很特別。整個攀樹的過程,緊張和興奮的情緒交替上演,既刺激又好玩。 今天吳蘅峻雖然沒有挑戰成功,但他非常勇敢的跨出第一步,他說:我很開心,因為我突破心理障礙了。 校長廖梅芳表示,攀樹體驗課程讓孩子迎向自然,學習保護自己、藉由攀樹跟樹木親密接觸,對孩子們很有幫助,每當有人爬上去時,樹下總是有熱情的加油聲,這種鼓勵同伴奮勇向上爬的運動精神,真的很棒!我們相信東興的孩子,經由親樹課程的實施,未來不僅能勇敢接受各種挑戰,也能展現對同學們的溫柔關懷,成為頂天立地的好孩子。
-
東興志工好朋友 有您真好
2021-10-0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038 次校園新聞東興志工好朋友 有您真好 9/30(四)原訂在學校召開110年度志工大會,因考慮疫苗接種狀況不明,因此商借東興宮地下室舉行,廖香如隊長邀集志工規畫各項支援工作與研習活動,除繼續熱情協助校務推展、聯繫志工情感外,也能樹立學童良好學習典範。校長廖梅芳率主任們出席,家長會長廖侯彥也到場感謝志工對學校的協助;並在會議中選出新學年度林芬婷隊長及秦君慈副隊長來為團隊做聯繫工作。 新社區東興國小教育志工配合學校人力需求,設有交通組、環保組、晨安組與園藝組等;所有隊員認真協助學校,營造一個更美好的學習環境,雖然颳風下雨的日子,執勤有些辛苦,但看到小朋友們高高興興的學習與成長,心中的滿足與感動是無價的,東興師生真的好幸福。 廖侯彥會長說:「能為別人服務是一種福氣,做志工除了對身體好又可做社會公益;走入學校也可以結交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人生會變得非常有意義。」 缷任隊長廖香如說:東興志工隊是個〝心靈加油站〞好地方,舉辦各類生活講座及DIY才藝研習,提升志工們的服務熱情,幸福指數滿分喔!瓊瑩志工客氣的說:感謝東興國小提供舞台,讓我們看著小朋友快樂的成長、個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獲得無私奉獻的滿足與成就感,生活變得充實與喜悅。 資深的第一任志工隊長葉雯惠又回鍋志工隊,她說:助人是最快樂的學習。從相遇相知相惜到自我成長,參與志工我獲得最大的快樂與收穫在於能夠親力親為的去幫助孩子,不求任何回報,儘管只是付出微薄心力,這都是志工服務中最有價值的事。 新任隊長林芬婷表示:「接下志工隊長,期許自己有能力成為伙伴們的後盾、引領志工隊啟動善的循環、散播愛的種子,將志工隊的大愛發光發亮,讓東興每個角落洋溢著溫馨幸福感。」感謝芬婷隊長願意承接重責大任,這是東興國小師生的福氣。 校長廖梅芳表示,能陪伴孩子成長是一種幸福,參與志工服也能愛屋及烏,一舉兩得;感謝志工隊好朋友們無私的奉獻,讓東興的老師安心、家長放心、孩子們開心,在志工服務過程中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更快樂。 謝謝所有志工隊成員的付出!感恩您們!因為有您們無私的給予與奉獻,才能讓東興國小的校園更美!孩子們更開心學習也更幸福。
-
敬師愛師 「師」情「話」意
2021-09-28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楊紫娟 報導點閱數:568 次校園新聞今年的教師節,學校特別規劃了「拜師禮戲劇表演」、「師情話意」「愛的任務卡」活動。希望藉由這些活動,讓孩子們把對老師滿滿的愛及感謝的心勇敢表達出來。 首先四年甲班的同學個個化身為春秋時代的古人,有八位弟子向孔子拜師,只見孔夫子高坐在殿堂之上,一一對來拜師的弟子考驗,弟子們千辛萬苦通過考驗後,向孔夫子拜師。弟子奉上拜師六禮:束脩肉乾(敬師反哺)、芹菜(勤奮學習)、蓮子(苦心教導)、桂圓(福祿圓滿)、紅棗(早早高中)、紅豆(鴻圖大展),再恭敬的呈上拜師帖(尊師重道),終於完成拜師古禮。 小惟向校長說:「謝謝校長來東興國小,讓我們有很多的活動」;甯甯說:「謝謝周主任四年級時教我數學,我現在覺得數學很容易。」;綸綸說:「我最喜歡給任老師教,上課好有趣喔!」;小蓁向著黃老師感恩的說:「謝老師教我們學習,帶著我們爬山、跑步和配合課程的校外教學。」;五年級的同學向著導師說:「我們會謹記老師教的『態度』,認真學習」;天真的一甲學生依偎在老師身邊說:「老師,我愛您!」;小古向導師說:「謝謝老師,防災演練陪著我,我不會害怕。」 大家把對老師滿滿的愛貼在大海報上。 最後每個學生領到「愛的任務卡」,要找9位教職員工來完成任務。蓉蓉打了一套跆拳道的太極三式給護士阿姨看,得到認證任務卡。嫙嫙唱一首好聽的兒歌給楊老師聽,也達成愛的任務。也有學生在廚房外大聲說「謝謝廚媽煮好吃的飯菜,給我天天營養均衡」。孩子們用各種表現傳達對師長的感恩。 家長會長和家長們徹夜包裝美味餅乾,親手寫滿一張張的感謝卡,送給全校教職員工,祝福老師們教師節快樂。今天東興國小有著滿滿的愛迴盪在校園。
-
提供孩子機會,發現「明日之星」
2021-09-26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65 次校園新聞提供孩子機會,發現「明日之星」 110年9月25日一年一度的國語文競賽登場了,雖然疫情警戒已經降級,但不等於解封,民眾仍須「堅持防疫、不鬆懈」,因此,各參賽學校只能有兩位帶隊老師進入校園,所以太平區新光國小校門口非常熱鬧,有量體溫的工作人員、有開車接送的家長、有耳提面命的指導老師……。今天,每個參賽選手都是有備而來,終於能夠在屬於他們的舞台上傾盡全力,展現平日辛苦練習的成果,除了為學校爭取榮譽,更是自我展現的最好機會。 新社區東興國小周慶興主任一早就帶著參賽選手到新光國小報到,也貼心安排小朋友休息區,並告孩子平常心面對比賽,雖然大家都是好朋友,也要來個君子之爭,一較高下。 校長廖梅芳也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並告訴小朋友:比賽是學習路上必須經歷的過程,除了可以增加學習經驗、檢視自己的程度、突破自我,也能觀摩並和其他參賽者一起切磋交流。在準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這一切的考驗,就是希望可以盡心盡力準備到最佳狀態,今天無論比賽結果如何,堅持到底,盡力發揮,你就是最棒的!孩子們帶著校長的勉勵與祝福,安心的上場比賽了。 晚上成績揭曉,四甲廖妍恩榮獲臺中市110年語文競賽初賽第3區作文第四名成績。經歷了長達數個月的準備與反覆練習,妍恩曾經叫苦,上週還告訴校長:「我不想參加作文比賽。」孩子,妳真的很棒喔!妳是四年級學生,其他選手大都是五六年級,這是師長們最開心最驕傲的事。妍恩是個允文允武的孩子,除了各項學習成績優異外,在運動方面更是跆拳道高手,多次參加比賽都有亮眼成績,再次恭禧妍恩得獎,也祝福她能持續喜愛閱讀寫作並作為永久的興趣。 #感謝任允松老師指導及東興團隊的付出 #感謝級任黃郁雯老師配合與家長的陪伴
-
老師愛的「鼓」力 藝起來!
2021-09-24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058 次校園新聞新社區東興國小鼓藝教室傳來「一隻猴子,兩隻猴子,敲……」可愛有趣的口訣和節奏連結,串起一陣陣歡樂的鼓聲,雖然偶有放砲的小朋友,但每堂鼓藝課程都是孩子們非常期待的時光。 為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專注力、提升記憶力及改善不安定的情緒,自本學年度起,教務處羅忠良主任邀請「鼓創藝術」太鼓音樂家施宇哲團隊蒞校指導太鼓打擊,期待透過太鼓曲目變化、團隊默契訓練及舞台技能訓練……等,讓孩子真正感受太鼓的憾慟,享受太鼓的魅力,所以校方傾全力尋求資源配合(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藝術深耕計畫、謝碧珠老師捐贈太鼓、家長會捐助鼓架鼓棒),希望能讓孩子的藝術人文與美感素養深耕並豐富學習生活。 為讓全校教師也能體驗太鼓藝術的神奇,營造師生共享音樂對話,忠良主任特別安排週三進修,由「鼓創藝術」徐愫鍈總監親自授課-「鼓的魅力」。當天老師們也像學生般如禮行儀,依序搬下太鼓定位並排成一列走向教練,手心朝上,恭敬的領取鼓棒,整個下午豐富的鼓藝課程就此展開。 首先,徐愫鍈老師透過PPT講解和太鼓的相關歷史發展,接著透過音樂遊戲破冰暖身與音訊教學,解除老師心中的緊張;徐總監有豐富的太鼓教學經驗,所以很有耐心地示範所有細節,這對太鼓毫無經驗的老師而言,減輕了不少學習上的焦慮。 吳澄秋說:我從未接觸過太鼓,只能隨著口訣敲打做動作,儘管一度混亂地跟不上節拍,但跟著簡易口訣與節奏,專注地往眼前的太鼓上敲打,慢慢地,好像所有的壓力和不愉快都消失的無影無蹤,身心感覺非常舒暢,原來太鼓是一項健康娛樂。 校長廖梅芳表示,藝術與美學是當代很重要的生活元素,太鼓是藝術的表現形態之一,學習太鼓的學生必須全神貫注、掌握節拍,配合團隊默契,才能有扣人心弦、撼動天地的演出效果;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希望能讓小朋友能深刻體會『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深意,更希望孩子們透過不斷演練也能得到發光發熱的舞台,進而肯定自己,認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