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肢體律動」&「說白節奏」交織的火花
2023-09-0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68 次教學活動音樂是一門抽象的藝術,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而藝術來自於生活,是文化的累積。藝術領域「核心素養」強調藝術學習不以知識及技能為限,應關注藝術學習與生活及文化的結合,透過表現、鑑賞與實踐,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因此,藝術課程與教材要能與學習者生活經驗結合,再從兒童的生活經驗中連結課程內容,透過美感經驗之形式與內涵的學習,強化學生美感認知與實踐應用的能力。 有鑑於此,新社區東興國小教務主任羅忠良規畫:「奧福音樂教學-肢體律動&說白節奏」研習,期待教師將所學運用於跨領域教學與班級經營,讓藝術教學升級且更多元化。「高韻音樂」負責人張惠晴說:我非常瞭解「老師」一詞的重量感與辛苦感,我盡其所能帶給「老師」更多元、輕鬆、歡樂的教學方式,陪大家肩並肩走過藝術教學這段路,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去旅行吧! 【肢體律動】設計主題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認識4/4拍子的之節奏,引導教師透過移動式與非移動式、空間的探索與運用、方向的移動與改變、伸展與緊縮,及身體之部位、姿勢、步伐…..等,以身體律動去分辨兩種節奏的差異,讓教師藉由不同體驗,感受音樂和律動節奏的奇妙。老師也提醒:舞蹈要結合肢體動作,利用「隊形變化」與「段落安排」變化成圓形、三角形、直排、横排、雙圈、梯形….,這樣孩童才更有興趣學習,讓我們一起來跳舞吧! 【說白節奏】快樂學習音樂~從節奏開始。「說白節奏」在音樂活動中是方便又簡單的工具,在教學活動剛開始時,可先採用具有節奏性的「說白」來進行卡農的練習,等學生熟悉卡農形式後,就可以運用有旋律的曲調來作節奏練習;不論是模仿自然界的聲音,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歌曲或念謠都可以,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律動和節奏的快樂。 羅忠良主任說:生活本來就是一種跨領域,學習也絕非單一知識獨立;奧福音樂教學讓我大開眼界,原來身體樂器、說白節奏,及隨手可得的物品都是節奏遊戲的工具,未來,我會將所學運用在教學上,在遊與藝中增進學生學習的廣度。 廖梅芳校長說,讓學生先”聽見”什麼樣的聲音,遠比讓他們先”看見”是什麼樣的音符來得更重要;讓學生體驗音樂,而不是看音樂;體驗音樂的感受與律動,滋養學生音樂素養,讓學生能從學習任務中習得美感素養,進而在生活中落實,讓美感深植於心,並發散為真與善的種子,遠比他學會認音、認譜來的重要太多了。
-
以「攝影繪本」珍藏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
2023-08-3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17 次教學活動生活中每一個日常都值得珍藏,人人都有屬於自己記錄生活的方式。有一句廣告詞:「有人用筆寫日記,有人用歲月寫日記,而我用KONICA寫日記。」新社區東興國小的孩童用平板寫日記;繪本饒富趣味的故事性是孩童踏入學習的一塊敲門磚,教務主任羅忠良結合攝影與閱讀教育,邀請江正揚(小江老師)為孩童上課,讓學生透過行動載具教學模式與自然生態優雅對話,並記錄在東興學習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孩童藉由平板與顏色的變換和攝影的光影,提升多元視覺感受,培養品格力,激發孩子五星級潛能,在完成作品後與同儕分享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 小江老師說:「攝影繪本」是將照片與繪本故事性加以連結,增添更多藝術及文學的底韻,讓孩子熟悉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拍照操作,並指導學生認識基本構圖和利用環境條件增加照片的故事性,透過觀察思考把日常不起眼的事物拍出有主題的創作,利用環境特色創意框架構圖或營造人物與場景的互動,即使校園的小角落也能拍出有主題的作品;倘運氣好遇到下雨天,有機會試拍水面倒影的創作;即使是日常中不起眼的地方也可以是很好的題材;甚至室內簡易攝影棚實拍練習,利用白紙、檯燈打造小型攝影棚拍攝靜物,觀察燈光與被拍物光影的變化,也能獲得許多驚喜與小確幸。 六甲張心甯說:攝影繪本可依不同拍攝主體分為不同主題,因應故事需要將物件進行擬人化,過程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歡使用平板上課,因為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完成超級任務,我非常開心。 五甲郭蓓欣說:在多次練習拍照過程中,我的拍照技術進步許多,本次課程我最大的收穫是學到拍攝照片的技巧、平板裡APP的應用和拍照角度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雖然累癱了,但是我的成就感卻是滿滿滿。 廖梅芳校長表示,行動載具的方便性,讓學生可以隨時走出教室到戶外,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本次攝影課程更加活潑吸引人,讓學生更多元且更有效率以「攝影繪本」珍藏學習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
-
手作創意閱讀 讓偏鄉學童悅讀升級
2023-08-3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503 次教學活動每一年面對新的學生,新社區東興國小劉羽晴老師總會思索哪些書可以開啟孩子閱讀視野,從成績的迷失中覺醒;什麼閱讀策略可以讓孩子愛上書並自主性閱讀,進而讓閱讀不只是閱讀,說故事不只是說故事。暑假「閱讀&手作」營隊以多元性閱讀策略進行創意性、樂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童能以喜悅之心領略閱讀樂趣,樂在悅讀,並透過手創空間裡,沒有過多的限制框架,而是著重從DIY中培養邏輯、專注與美感,更重要的是,從體驗中得到自行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提升偏鄉學童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羽晴老師挑選《印地安酋長羽毛的秘密》、《河馬波波的剉冰派對》、《妲莉與坦克》繪本,三議題貫穿整個營隊,引發孩子閱讀動機,讓閱讀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記憶與背誦,而是一場精彩的探險;羽晴老師在孩子心中種植一棵閱讀樹,讓它在孩子生命裡茁壯繁盛,綠葉成蔭,讓孩童在炎炎夏日得到安靜的清涼。 第一本繪本:《印地安酋長羽毛的秘密》表達真誠分享的意義。 第二本繪本:《河馬波波的剉冰派對》寓意分享與助人的意義。 第三本繪本:《妲莉與坦克》傳達換位思考,拋棄成見的意義。 每次介紹完與主題相關的繪本作為DIY創作前導後,接著再與孩子討論主題的元素,以便進入草稿描繪階段,老師用問答方式讓學生更了解創作主題,學生大多會有自己的想法,老師只是幫助學生建立個人風格與對繪本故事的啟發;學生在老師帶領下,皆能完成獨一無二的立體作品,並逐一上臺展示成品;孩子開心的表情,就是手作創意閱讀的目的。 廖梅芳校長表示,利用不同的主題繪本和橋樑書推動閱讀教育,讓孩子在聽完故事後,以合作方式思考他們關心或有興趣的議題形成探索團體;老師跳脫直接說教方式,讓孩子產生認同及同理作用,進而型塑樂觀達人的好品格,這種創作力的自我發現是需要透過刺激才能達到效果;我們期待明年的夏天,另一場學習之旅再次出發,讓學童們盡情享受另一個FUN暑假。
-
熱情蒲公英~古金鈴老師 啾咪💕
2023-07-06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17 次校園新聞新社區東興國小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的縮影,學生有在地客家聚落的客家人,有來自「陽明山計畫」-大肚山台地周邊居民被集體「疏開」遷村到新社的閩南人,還有原民與新住民子女等,本校為推動本土語言及臺灣母語日教學,每週二排定共同時間進行閩客語教學,但為尊重少數孩子的選擇,教導學生尊重與關懷不同族群,更親近與體驗異國文化,教務主任羅忠良努力媒合共聘印尼籍古金鈴老師,讓師生一起學習印尼語,兩年來,每週四晨光時間是五甲師生「遇見多元文化的幸福,說印尼語,真酷!」的快樂時光。 古金鈴老師飄洋過海嫁到臺灣已經超過40年,每天跟隨夫家種田,過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簡樸生活,每天照表抄課照顧大家庭每個成員、做不完的農忙家事,雖然每天再忙再累,但是古金鈴老師並沒有放棄學習,她跟著孩子一起上課,一起學習……,她除印尼母語外,也精通國語、台語及客語,一有空閒,就會投入各種志工工作,不僅服務同鄉姐妹幫助她們度過難關,更將常用的地政服務用語轉換成印尼語,製成中文對照表於櫃檯即時使用,扮演政府和照護者之間的絶佳溝通橋樑。 古金鈴老師說:我在臺灣遇到很多貴人陪伴我一路走來,讓我感受到被愛的溫暖,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更積極與樂觀,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的力量和快樂天使;世界真的很奇妙,因為一個為『愛』付出的夢想,讓我們聚在一起幫助別人,共同學習成長,我就算身體再累,心永遠都不覺得累;因為我曾度過辛酸歲月,許多新住民姐妹都有像我一樣的辛酸故事,我希望盡己之力鼓勵她們,咬緊牙關撐過去,相信未來一切都會海闊天空。 廖梅芳校長表示,兩年來,古金鈴老師除設計活潑多樣化的印尼語教學,將更多美味又有趣的異國傳統美食融入課程,還教導師生另類教學活動-傳統樂器-竹琴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應用優美的歌曲來學習印尼語......,教學內容多元豐富,更教導學生以理性尊重的態度去看待異國文化,讓學生對印尼文化背景脈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引發學生學習其他語言的興趣,透過行動力培養學生跨文化素養,促進校園多元文化交流與共融,感謝古金鈴老師跟我們共同守護東興的孩子,熱情蒲公英古金鈴老師 啾咪💕。
-
「攀樹」「攀岩」「品格」小達人 探索自我 挑戰成功
2023-07-04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219 次教學活動新社區東興國小在教務主任羅忠良努力下,再次獲「振鋒文教基金會」以攀樹體驗課程創造學生在「樹上」談品格的機會,讓學童幫助同伴留意看不到的角度,強化勇敢倒下讓同伴接住的勇氣;讓學童勇敢說:「教練,我想要練習走繩、體驗攀岩,請幫我」、「教練,我想要在樹上享受風吹過臉上涼涼的感覺……」;靠同伴協助合作與自己的能力攀上大樹;從恐懼到建立自信,勇敢探索,享受成功;在體驗現場連結的是人與大自然、師與生、生與生的熱情互動;讓一直陪伴在旁的師長發現孩子學會互助合作、彼此加油打氣的同儕情誼,「加油,你可以的…..」、「我看好你…..」,這是東興校園中最美的風景。 首先,陳東榮教練以混齡分組並賦予組長任務,接著,帶入「心流」理論中「想要vs.需要」的概念,引導學生在攀樹攀岩中看見自己的習慣,感受人我之間的互動與支持;上樹前,教練再次提醒:「攀樹體驗要謹慎小心,步步為營,有危機意識才能讓自己開心地享受居高臨下的樂趣。」再來,進入實際體驗,孩子們在同伴協力下提升了信任基礎與革命情感;在樹下的師長們笑容也跟著加深,除了比讚!還猛按快門,更不忘「”加油,我看好你”」。 「學習等待」,也是孩子應該面對與勇敢接受的,體驗活動結束前,即將輪到一甲韓博觀攀岩,正巧教練下達:「集合!」口令,博觀忍不住哭了,在王垂鈴老師擁抱安撫下,孩子擦乾眼淚,期待下一次儘快來臨。 教練再次集合學生反饋,請學生說出本次活動感受與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二甲曾鈺成說:「校長,我很開心能轉學到東興國小來,我今天玩得很開心,原來攀樹、攀岩和走繩,這麼剌激好玩,教練以後還會來我們學校嗎?」 二甲黃子芯說:「我第一次攀樹是幼兒園大班時,每次攀樹的感覺都很棒,這次雖然手破皮了,但我還是非常開心。」 三甲林穎綸說:「我以前都不敢試試看,但升上三年級後,我變得勇敢了,今天在教練和同伴協助下,我勇敢挑戰自己……,攀岩,原來這麼好玩!」 五甲曾彥蓉說:「當我穿戴好裝備,扣上安全扣環那一刻,在同伴加油和鼓勵下,我勇氣十足,登上大樹頂端,從高處往下看時,上面的風景真的很不一樣,涼風吹過讓我全身舒暢無比。」 廖梅芳校長表示,本校擁有豐富的綠色資產與自然生態,校訂課程把「冒險教育」、「自我領導力教育」放進學習活動中,教導孩子不害怕挑戰也懂得謙遜與互助合作,培養學童解決困難的思維;本次在四層樓高的銀樺樹與榕樹架設攀樹與攀岩體驗區,透過專業教練帶領孩子從基礎知識及操作技巧中面對高度、平衡和恐懼,勇敢面對逆境,完成攀樹挑戰;讓吊掛在半空中的身體,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感受,享受微風吹拂的成就感,孩子們努力做到了。我們更確信:尊重生命教育、愛護生態環境與共好的品格教育,已在學生心中發芽生根,東興孩子們能在暑假前夕與群「樹」共舞,「攀」出心關係,真的好幸福。 #感謝「振鋒文教基金會」熱情贊助。
-
「7個習慣領導人」 超越自我 「五告讚」
2023-06-29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86 次教學活動五甲7個習慣領導人第一次粉墨登場,為貴賓~揭開獨角仙的神秘面紗~ 6月29日這一天,對新社區東興國小五甲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更是歡喜難忘的一天;自去年起,任允松老師將「自我領導力教育7 個習慣」導入班級經營與教學,班上孩子脫胎換骨的過程,讓東興師生眼睛一亮,「原來釋放天賦,人人都是領導人」;今天「領導日」將呈現一年來的學習成果,一場熱鬧嘉年華會即將展開,「7個習慣領導人」將秀出最棒的自己。 一早,孩子們期待表演太鼓及雀躍不已的心情展露無遺,學生們在前庭進進出出,非常有精神地為今天領導日做準備,有的忙著推鼓、架鼓;有的忙著確認器材、設備和場地……,每個孩子在整個活動中扮演著不同卻又「非我莫屬」的重要的角色。 「校長早!老師早!大家早!」在教務主任羅忠良細心接待下,遠從另一個山城驅車前來的月眉師生熱情又親切的問候聲,打破了初次見面的陌生感,學童們彼此問早道好,以最純真的笑容串起兩校的熱情與活力,此時,整個東興校園顯得格外熱鬧繽紛。首先,由廖梅芳校長開場歡迎貴賓蒞校交流;接著,校長將麥克風交給主持人蔡秉澤與廖妍恩,五甲學生以氣勢磅薄的太鼓表演迎賓曲目;接下來,A、B組領導人帶著師生去「尋找鐵甲武士」,他們循著不絕於耳的蟬鳴聲前往「光臘樹獨角仙生態步道」;C、D兩組到教室以說故事及DIY介紹「鐵甲傳奇」,二十分鐘後再做換場,做不同課程體驗。 孩子們開心叫喊著:「哇!好多獨角仙」、「光臘樹皮上佈滿一條條直直的咬痕,為何啃樹皮方向是直的,不是橫的呢?」傅彥嘉領導人結合自然領域知識推敲著說:「獨角仙一定很聰明,這樣子才不會橫斷光臘樹木質部影響水分輸送而死掉,牠們才不會缺糧食」、「能近距離觀察獨角仙吸食樹液、爭奪配偶及地盤,彼此攻擊的畫面,真是初體驗」、「雄蟲完成傳宗接代後,雌蟲會在土壤挖洞準備下蛋,繼續另一段生命傳承~」孩子藉由觀察獨角仙,結合知識做合理推斷,也許將來能成為昆蟲博士呢! 稍事休息後,主持人集合大家在銀樺樹下互動交流:(一)領導人心得分享。(二)進行Q&A。(三)有獎徵答。孩子們欲罷不能,收穫滿滿,最後來個大合照,為本次活動留下美好紀錄。本次領導日活動在熱鬧、滿足、開心的掌聲中圓滿落幕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過程、一個交流的平台,但學童透過領導日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呈現在舞台上,將快樂、歡喜、幸福傳播出去,用實際行動實踐7個習慣的原則,這才是自我領導力教育最核心的價值。 領導人笑聲朗朗、自信大方、熱情探索自己的夢想,相信已在他們心中留下美好回憶,身旁的師長也笑得如陽光般燦爛;東興師長深刻體會到,培養孩子品格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感受到自我領導力真的無所不在,因為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天賦,擁有面對未來挑戰的品格與能力,今天每個學童都是最佳領導人。
-
童心童手堆疉樂高 沐浴幸福東興
2023-06-20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97 次教學活動6/17這一天,新社區東興國小的孩子好幸福,因為「雲田慈善基金會」在本校辦理一日風力科技創作體驗營,邀請「Fun學機器人」執行長顏榮儀來到東興國小帶領一至五年級學童一起玩樂高,讓科普風與教育愛在偏鄉校園持續轉動。本次樂高體驗營分上下午兩個場次,並以「風力」為主軸進行教學體驗,孩子們透過童心童手拼出LEGO的無限想像~堆疊樂高,堆疊創意,讓遊戲與創意完美結合,堆疊幸福東興♡藝起歡樂。 樂高積木是一種立體創意遊戲,不僅有外型上的創意,更有功能上的創意,能幫助孩子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樂高課程強調動手做,做中學與潛移默化的學習,能訓練孩子全腦開發,手眼協調,充分培養孩子觀察力與專注力;教務主任羅忠良繼2022年歲末,由「清風藝廊」與「雲田基金會」「藝術家沐冉」共同合作下,為偏鄉孩童辦理版畫創作體驗活動,讓本校學童留下難忘的回憶,今年放暑假前再度媒合「雲田慈善基金會」,讓東興學生體驗積木組裝與風力動能教學活動。 上午是一至三年級的課程,首先,顏榮儀老師帶學童認識樂高積木,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有哪些是風力的運用與應用?學童們平日少有機會接觸樂高,早已迫不急待想一探究竟?一打開裝著各種積木物件的樂高箱,哇!哇!大家眼睛一亮,各個躍躍欲試;待顏老師逐步講解樂高積木的組裝技巧後,引導學童製作小風扇,接著,讓學童設計轉動風扇的零件,使風扇產生最大動能。一一完成後,每個學童都充滿信心,認為自己設計的小風扇可以轉得最快且風速最大。 下午是四五年級上課,顏老師先來個暖身遊戲,詢問學童未來想從事的工作是否跟風力有關?並介紹風力科技在工作場所的應用;接著講解風力與積木結構相同原理的應用,並讓學童們兩人一組製作小風車和風力車,小風扇很快組裝完成,再來要挑戰製作難度較高的風力車;在老師引導下,學童們很快完成了車體結構,接著還需要選擇輪胎和風帆的大小,讓風力車順利跑動,學童經過不斷嘗試,一再調整和測試後,風力車終於順利出廠;緊接著,最刺激的風力車競賽登場了,每組要用自己製作的小風扇和其他可以產生風力的物品去推動風力車,最快到終點的人就是贏家。 學童們在銀樺樹下一字排開,待顏老師哨聲一吹,比賽開始!孩子們使出渾身解數,用盡全力拼命搧風,拼命較勁,爭個你死我活,讓比賽氣氛high到最高點,也製造出許多逗趣可愛的畫面,有的風力車順利向前衝,有的卻原地不動,急死人了,有的甚至跑到一半就解體了,場面既精彩又混亂,比賽後,大家一起拿著風力車合影,為這次一日風力科技創作體驗營留下美好回憶。 #感謝「雲田慈善基金會」「FUN學機器人」聯手 為東興孩子 堆疊幸福東興♡藝起歡樂
-
「台灣彭姓宗親會」用愛堆積學習起跑點-助東興孩童圓夢
2023-06-13 新社區 東興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429 次校園新聞「彭姓宗親會」從事各項公益活動多年,足跡踏遍全台偏鄉角落,將愛心與關懷分送到需要的學生手上。6月13日上午十時許,總會理事長彭榮芳率彭姓宗親到新社區東興國小捐資興學,一行人(彭榮芳總會長、彭雪官理事長、彭匡正前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財政長、彭玄巧、彭雲福、彭次強、彭勝雄、彭志誠、彭月霞等)14人,將愛心送到東興國小,捐贈每生五百元獎學金,受惠學童有42名,「彭姓宗親會」除用愛堆積學習起跑點,也傳遞溫暖與熱情,讓東興孩子在成長路上走得更穩健。 首先,五甲學生以太鼓迎賓,小鼓手透過締鼓與宮鼓不同的音域充分展現了力與美的結合,孩子的自信心與笑容充分展現在臉上;整場的貴賓與師生熱烈鼓掌,歡呼聲連連。 待捐贈儀式完成後,彭榮芳總會理事長親切的跟小朋友說故事:兩百多年前客家人從廣東南移時,曾經在印尼加里曼丹創立歷史上第一個華人「蘭芳共和國」,由於客家人族群習武風氣盛又相當團結,移民到臺灣後成立「彭姓宗親會」以弘揚傳統忠孝文化,鼓勵後代子孫慎終追遠,緬懷先祖篳路藍縷開創艱辛,並發揮宗親互助精神,以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為宗旨,落實照顧優秀清寒學生,獎勵勤奮向上的孩子,將愛心化為實際行動幫助偏鄉孩童,協助偏遠學校建構一個健康、安全、快樂的兒童成長環境。 校友彭雪官理事長也鼓勵學弟妹:除認真學習,不畏逆境,更要力爭上游,將來有能力時要回饋社會,分享愛與關懷。 廖梅芳校長也勉勵學生,要懂得感恩惜福,學習愛與關懷並幫助別人,希望孩子們能將這份溫馨的愛傳承下去,現在雖然是接受愛的人,但長大後可以期許自己變成一個能給予的人,手心從「向上」到「向下」。 最後,在廖梅芳校長與周慶興主任帶領下,一行人開心地參觀東興校園,「哇!獨角仙出來迎接客人了,好豐富的生態環境。」「鳳凰花開得正燦爛,在這麼美麗校園裡學習的孩子,好幸福。」「東興的孩子很有禮貌」「東興的孩子不只太鼓打得好,扯鈴也一級棒!」 相信這一份愛心公益與溫暖的鼓勵,已經傳達到每個孩子的心中,也希望這一份善的循環,能讓弱勢孩子增添一份勇氣,帶著愛展開「冒險」與「體驗」的學習旅程。
-
泳將小黑,「兩金一銀」畢業前夕最好的禮物
2023-06-12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96 次榮譽事蹟狂賀!新社區東興國小六甲周睿晟參加「2023臺中市教育局活力山城節電盃國中小校際游泳錦標賽」勇奪兩金一銀最佳榮譽。 高年級男童組50公尺捷式-第一名 高年級男童組25公尺捷式-第一名 高年級男童組25公尺蛙式-第二名 睿晟是原住民排灣族,擁有深邃的五官與輪廓,健康的小麥色肌膚,還有一對大眼睛,笑起來有點靦腆,綽號叫「小黑」,是學弟妹崇拜的「小黑哥哥」;游泳、騎腳踏車與跑步是他天生強項,小黑是學校運動會與對外體育比賽的常勝軍;父母親從小就計畫性栽培「小黑」在體育教育中發展,希望他能在運動強項中建立自信心,並能在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小學四年級即拜師陳紹璋教練學習游泳,且徵得睿晟同意後展開一連串小鐵人訓練;父親周政行是本校家長會輔導會長,在高雄從事軍職,放假日盡可能返家陪小黑練習,爸爸說:在訓練過程中,睿晟保持愉快心情接受特訓,並聽從教練指示完成每一階段練習,2020.9.19 即遠征宜蘭縣冬山鄉梅花湖參加全台規模最大的鐵人三項盛會,完成他人生第一場小鐵人紀錄。 小黑說:游泳是非常棒的運動,還記得我第一次進入游泳池時,非常害怕緊張,但經過長期訓練與多次比賽後,我對比賽已經甘之如飴,比賽當天除了爸爸媽媽外,才剛滿月的妹妹「睿玹」也來幫我加油,身為哥哥的我要表現得更好更棒;當「預備!砰!」槍聲響起,所有選手都奮力地跳入水中,開始賣力的划呀划,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成績,當然我也一樣;比賽結果,我得到兩個金牌一個銀牌,但稍有遺憾,25公尺蛙式我輸第一名約一個手臂長的距離,這讓我扼腕且不甘心。 這次能得到這樣的殊榮,我非常興奮,這一切都要感謝曾經鼓勵我的師長們與教練,如果沒有師長的支持鼓勵與訓練,我也沒辦法獲得那麼多獎牌,這是我國小畢業最好的禮物。 廖梅芳校長表示:三年來,我高度肯定與讚賞睿晟在長期訓練中,不喊累喊苦的學習態度,相信睿晟進入國中體育班就讀後,一樣能對體育訓練甘之如飴,「三鐵小達人」真不簡單,睿晟畢業前夕能再為母校爭光,東興國小所有師生以你為榮,泳將小黑,好Young的!
-
用愛的語言 讓愛一直轉動
2023-05-30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01 次校園新聞孩子:「爸爸,不要玩手機了,陪我一起玩嘛!」 爸爸:「我有在陪你玩啊!」爸爸一手拿著玩具車,但是眼睛卻一直盯著手機。 這畫面大家應該不陌生,其實這畫面常讓孩子感到失落與被冷落。家長常說:「我每天都有陪孩子玩」或是「我常常陪孩子去上課」,聽起來好像花很多時間在「陪孩子」。但是「陪」並不等於「愛的品質」,我認為如果能全心全意「陪伴」與「品質」互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包圍;付出真心行動,才能讓對方看見與感動;『愛的存款簿』除「傾聽」外,還需要「愛的語言」來營造更好心關係,且不只夫妻間,親子之間也是非常需要的;講師並指出,夫妻關係穩定才能帶給孩子愛與幸福,家庭幸福是成功親子關係的關鍵,『幸福,應從家庭開始。』 新社區東興國小黃贊介主任邀請蕭伊蝶老師擔任親職教育講座,授課內容精彩且淺顯易懂,講師說:愛孩子前,爸爸媽媽要先相愛。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親密的關係者,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愛』有不同語言,學習愛的語言,讓溝通無礙,並以親身經歷說明和孩子互動時應注意的事項,讓與會家長與老師受益無窮。 講師說:「有時候,是因為幸福才感恩,不是因為感恩才幸福」。所以「愛的語言」必須多加練習,才能像存款一樣,越來越多。 「愛的語言」是人類情感接收的五種方法,分別是1.肯定的言語、2.禮物的饋贈、3.服務的行動、4.精心的時刻、5.身體的接觸。每個人感受被愛的方式不同,瞭解對方的喜好才能投其所好,讓愛的行動無限加分! 當天與會家長和老師們對親職講座的回饋: ~身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試著瞭解孩子,也許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知道孩子的愛之語是什麼嗎?」 ~我自認很愛孩子,但孩子不但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有些時候還會覺得嘮叨,表現出負面情緒。 ~透過檢視自己及配偶的「愛之語」,可以更了解彼此的需求,進而增進雙方相處融洽甜蜜。 ~夫妻關係穩定才能帶給孩子愛與幸福,家庭幸福是成功親子關係的關鍵。 ~今天講座心得,讓我深刻瞭解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學習信任孩子,夫妻感情更緊密,家庭才會更幸福。 廖梅芳校長表示,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身為家人是最重要的關係,但也是最難處理的關係;家長必須給予孩子情感的支持系統,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家長在管教孩子上,父母一定要有一致的原則,秉持著「愛」、「堅定」與「溫和」的教養理念來管教孩子,親師一起合作,發揮親職教育效能,讓東興的孩子能在健康、快樂的環境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