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老師,開始了「梅」?
2023-01-19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054 次校園新聞「一月賞梅」、「四月醃梅」已經是新社區東興國小每年既定的食農行事曆;老梅樹也是校友回娘家必訪之地,校友們一起在梅樹下回憶過往年少事,何其幸福美好!老梅樹一年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韻致,帶給東興師生數不盡的歡喜回憶;近日,孩子們頻問:老師,開始了「梅」?「去年入冬高溫不夠冷且雨水少,專家推估平地梅花都會延遲報到」。 「開了,開了,梅花終於開了!」孩子開心喊著,奔相走告一起賞梅。學期結束前,一波波冷氣團來襲,加上冬雨滋潤與水氣加持,前庭兩棵蒼凜老梅樹逐漸醒來,梅花不吝情的綻放枝頭,一夜間一樹白雪,空氣中飄散著芬芳香味,在灰瓦黃磚建築中襯托出校園之美,撲鼻香味令人陶醉;有些梅樹枝幹伸出圍牆外隨風晃盪,滿樹白雪在微風吹拂下,花瓣如降雪般飄落地面,暗香浮動別有一番感受,浪漫梅景也吸引遊客駐足觀賞,頓時,讓學校氣氛活潑起來。 附幼大樹班小朋友圍繞著梅樹聞花香,允菲&羽欣姊妹花拾起草地上的梅花,認真數著1、2、3……數出有五個花瓣,開心地笑了;也因為與梅樹近距離接觸,偉睿驚喜發現除了在花間穿梭忙碌不停的蜜蜂,還有一隻毛毛蟲正在樹幹上爬行;宣凱也驚奇發現在樹枝間結網的蜘蛛,原來一株梅樹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世界;心茹主任告訴孩子們,「正在採花蜜的是台灣原生種小蜜蜂;白色花沒有鮮豔的顏色,因此都以濃郁花香的妙招,『招蜂引蝶』來幫他們授粉傳宗接代。」小朋友開心的拍手點頭。透過觀察校園植物課程延伸,讓整座校園成為大自然的教室,期末最後一天也能精彩的探索學習。 東興校園裡因為有各種色彩繽紛花朵的映入,校園顯得更柔美更友善,師生心情也更加愉悅;一樣的氣溫,一樣的藍天白雲,孩子不用踏雪也能尋梅,東興師生徜徉於清新空氣裡,享受完全放鬆的自然時光,真是美好!歡迎您跟著我們的腳步到東興追花趣。
-
《南瓜湯》劇場 一起玩出好品格
2023-01-09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877 次校園新聞品格是玩出來的。新社區東興國小將品格教育透過「南瓜湯手偶劇場」演出,不著痕跡地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週五彈性課時,黃贊介主任與林仕偉組長改編劇本,更親自粉墨登場,打破過去教條宣導模式。故事中除教導孩子尊重他人感受的禮貌,同時也傳達分工合作才能揮1+1>2的概念;隨著戲劇故事的演出內容,歡笑聲此起彼落,全校師生共同度過寓教於樂的快樂時光。 故事開始: Part.1從前從前有一座古老的房子,裡面住著獅子、鱷魚、烏龜三個好朋友,牠們每天一起做南瓜湯:獅子負責切南瓜,鱷魚負責攪拌南瓜湯,烏龜負責加鹽調味,牠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一起做出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湯,三個好朋友非常幸福開心的生活在一起。 Part2.直到有一天,烏龜因不滿意一層不變的生活,牠想要做攪湯的工作,所以和兩位好朋友們吵架,負氣離家出走了! Part3.烏龜經歷了流浪生活,也失去了好朋友……,牠們彼此冷靜後,一起找出解決方法;經過溝通協調後,牠們終於懂得體恤對方,繼續分工,互助合作,又一起做出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湯了。 有獎徵答時間: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幫助別人』、『尊重隱私』、『認錯的勇氣』以及『學習珍惜與擁有』等良好品德。 「為什麼烏龜要離家出走?他這樣做,有錯嗎?為什麼?」 「烏龜離家出走後,南瓜湯變得怎樣了呢?為什麼不好喝了?」 「烏龜離家出走以後去了哪些地方?後來為什麼又回去了呢?」 「和朋友相處時,你比較像三種動物中的誰?為什麼?」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哪個人像這些動物主角呢?為什麼你覺得像呢?」 「如果你是烏龜,獅子和鱷魚不贊成你的做法,你會如何反應呢?」 「如果你是獅子或鱷魚,面對烏龜的要求,你會如何反應呢?」 「你會和你的好朋友吵架?大都是為了甚麼事情?後來你們又怎麼和好的呢?」 「小朋友你曾經和好朋友爭吵?你會是那個尋求和解的人嗎?為什麼?」 吳宇翔說:謝謝主任讓我當小烏龜,以後我會好好跟同學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 廖梅芳校長表示,談道德、論品格,雖然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也都瞭解應該要身體力行,但教條、八股宣導豈是時下孩子可以接受與容忍的;品格是一個人內在動機的表現;老師與家長是最貼近孩子生活圈,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力;透過劇場演出,相信孩子在師長指導下,會從生活中開始落實品格行動,將公民素養實踐在生活中。
-
與群「樹」共舞 「攀」出心關係
2023-01-0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419 次教學活動一場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疫情,改變了人我關係,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口罩阻擋了情緒辨識也讓彼此變得陌生;後疫情時代,我們努力找可以舒緩心中焦慮的方法,想把對彼此的關心與溫暖找回來。新社區東興國小得天獨厚坐擁豐富的綠色資產,校園內大樹林立,歲末這一天,全校師生與校園內群「樹」共舞,在冬日暖陽中留下深刻的回憶與攀樹學習歷程。 在陳東榮攀樹師努力促成下,本校有幸獲得「振鋒慈善基金會-小學永續教育扶植計畫」贊助,以攀樹體驗課程創造學生在「樹」上談品德的機會;攀樹前,東榮教練說:「我們必須以謙卑的態度和感恩的心,恭敬地向老樟樹打招呼,這是對自然界的尊重;在樹上要謹慎小心,步步為營,有危機意識才能讓自己開心地享受攀樹的樂趣。」 接著,教練以趣味小活動破冰,將學生混齡編成十組並賦予任務,學生在同組夥伴協力下登高望遠,無形中提升了信任基礎和革命情感;等小組夥伴熟絡後,教練集合學生並帶入「心流」理論中「想要vs.需要」的概念,引導學生在攀樹中看見自己的習慣,感受人我間的互動與支持;看著主繩上越爬越高的孩子,師長們的笑容也跟著加深,在樹下猛按快門,更不忘「”加油,我看好你”」。最後,教練再次集合學生反饋,請學生說出本次課程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廖妍恩說:這次我爬到四層樓高,聞到樟樹獨特的香味,上面風景真的很不一樣,徐徐涼風吹過,讓我全身舒暢。 蔡秉澤說:剛開始有點難,手也有點痛,但爬久就順了;擺盪間像飛到空中,在天上看世界,這是很奇特的感覺。 吳蘅峻說:我之前因害怕而錯失上樹機會,但今天在同組夥伴協助下,我被勇敢的自己感動到了……,攀樹,原來這麼好玩! 廖梅芳校長說:攀樹除培養互助精神外,也融入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更有登高望遠的寓意,希望讓孩子們真切感受更上一層樓的喜悅。透過攀樹體驗感受週遭環境、夥伴與自己的關係,小組成員幫助對方完成目標的成就感,都是送給對方最好的禮物。我們更確信:「你好我也好」共好的品格教育已在學生心中生根,歲末在燦爛晨光中與群「樹」共舞,「攀」出心關係,讓東興孩子更有感。
-
為孩子裝上一雙探索版畫世界的翅膀
2022-12-28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921 次美感-其他在2022年歲末,孩子們雖然開心的吃完冬節湯圓,心中卻還有一個更大的期待~聖誕節。感謝雲田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楊婷伊聽到孩子心中的渴望,讓東興孩童搭上愛與幸福列車-版畫學習之旅,幫小小藝術家圓夢;此善行不但讓偏鄉孩童在畫廊欣賞藝術家作品,跟藝術家對話,也讓學生知道藝術家創作靈感是來自不斷的「想」與「觀看」,更為東興孩子裝上一雙探索版畫世界的翅膀。 日前幾波強烈冷氣團後,今日冬陽溫暖露臉,孩子們開心地在潮洋公園奔跑玩耍,師長們看著臉頰紅得像蘋果的學生,也是一種幸福;三所學校師生在公園野餐後,即整隊出發到「清風藝廊」進行版畫創作體驗。 首先,Elly wang親切地為孩子們介紹《Christmas Pop Up Art Concept Gallery》聖誕節快閃藝術概念展;接著,進入體驗創作課程,沐冉藝術家說:「版畫」就是創造木板凹凸再上顏料印製,把油畫那種層層堆疊的感覺帶到版畫上;藝術家讓學生認識雕刻刀種類,學習安全使用雕刻刀;接著,沐冉老師詳細講解版畫創作原理,培養學生版畫創作能量;進入創作時,小朋友專注雕刻各種線條;再來滾墨、壓印、乾燥,畫版上的圖案顏色要由淺到深慢慢刻掉,每刻掉一個顏色就必須再塗上油墨印出來,一版一版疊加上去;最後,終於看到學生饒富童趣的畫面出現在版畫作品中,學生的構色與線條都十分用心,人物表情亦豐富十足,展現豐厚的美學力。 周睿晟說:我刻到眼睛快「脫窗」了,版畫創作很辛苦,但看著自己的作品,過程中充滿趣味性與驚喜,我終於完成版畫作品,十分開心。 蔡秉澤說:雖然在準備版畫工具、材料及油墨很麻煩,但不同媒材能創作出不同的效果,真的很新奇,讓我大開眼界。 廖妍恩說:版畫創作表現手法靈活多變;色彩上黑白或彩色隨心所欲做搭配,而且可以得到立體效果,栩栩如生,讓我愛不釋手。 沈奕精開心分享作品,她說:我希望可以跟媽媽在101大樓跨年,賞夜景。 廖梅芳校長表示,這是一趟豐富的學習之旅,感謝「清風藝廊」與「藝術家沐冉」與「雲田基金會」共同為偏鄉孩童們辦理版畫創作體驗活動,讓新社區東興國小的孩子們能透過藝術體驗活動,將自己的想像力利用雕刻刀與雙手轉變成無窮的創造力,也在自己的童年畫布上彩繪出最美麗的夢想;期待孩子們不僅習得版畫技巧,更增添一雙探索版畫世界的翅膀,能自由自在悠遊在版畫創作的想像世界裡。 #感謝藝術家沐冉及「清風藝廊」與「雲田慈善基金會」聯手為孩子創造幸福
-
東興跆拳道姊妹花再傳捷報
2022-12-2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77 次榮譽事蹟新社區東興國小五甲曾彥蓉、廖妍恩與張心甯情同姊妹,不但是同班同學,放學後也一起練習跆拳道,甚至假日也常結伴出遊,羡煞許多同學。12月10-11日,三姊妹花又一起參加111年跆拳道「議長盃」錦標賽,榮獲個人品勢金牌、對練金牌、團體雙人銅牌等亮眼成績,消息傳來,全校師生抱以熱烈掌聲,並在學生朝會將獎盃獻給學校留存,再次證明東興孩子允文允武,東興孩子閃亮亮。 跆拳道沒有過多的花樣,但每個基本動作都需乾淨利落,經過組合、發展,形成了各種變幻莫測的招式;團體品勢比賽不僅需要熟練各式動作,還得動作一致並展現高超的默契;為了這場比賽,除了教練平日用心指導外,三姊妹花在比賽前就常相約下課後一起練習,希望再創佳績,為個人也為學校爭取榮譽。 廖梅芳校長邀請小選手們到校長室聊天,「比賽辛苦嗎?」 廖妍恩說:雖然最初我參加跆拳道只是因為對武術的好奇,但經過三年來的學習,跆拳道不只讓我鍛鍊身體,也讓我在身體和精神上都能有所進步,這種經驗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我想,跆拳道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感謝羅教練對我的鼓勵,感謝爸媽風雨無阻的接送,同時也感謝自己的堅持。 張心甯說:學習跆拳道不僅可以強身健體,保護自己,還可以避免變胖(哈哈,愛漂亮的小女生);而且踢腿打拳時都要大聲喊出來,可以情緒發洩;一週上三次課雖然很辛苦,但我還是會堅持下去。 曾彥蓉說:我練習跆拳道已經三年多了,我為跆拳道流汗、流淚,甚至偶而藉故偷攋,因為每天都要壓腿練習,苦不堪言;尤其「對打」練習,更是大傷小傷不斷……,但每次帶回來的戰利品-一座座的獎盃與金牌,我已能從中體會快樂,跆拳道不但能爭取個人榮譽,也能為學校爭光,一舉數得。 曾浩誠表示,彥蓉從小一開始學習跆拳道,過動的她,練跆拳時能展現過人專注力,她也非常適合練習品勢,因為品勢比賽要很精準地控制動作、節奏;很高興她能發揮潛力,每次看完比賽都是--超感動的啦! #東興國小跆拳道議長盃錦標賽捷報: 二人團體賽廖妍恩、曾彥蓉~季軍 五甲曾彥蓉個人品勢金牌~第一名! 五甲曾彥蓉對練金牌~第一名! 五甲廖妍恩個人品勢~第二名! 五甲張心甯個人品勢~第三名! 五甲劉珮蓁個人品勢~第五名! #孩子們,再接再厲 繼續加油 東興以你為榮!
-
賞花趣 快樂想飛的心情破表
2022-12-12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917 次校園新聞溫暖冬陽讓人舒心,綠油油大草地心花朵朵開,繁花盛開的美景令人忘~憂。 在十二月帶有一絲寒意的冬季早晨,本校師生大手牽小手踏出校園,賞花趣。《台中國際花毯節》20萬株花草組成大型花卉藝術裝置場景,美麗到令人忘憂,走進花園彷彿自己就是蜜蜂、蝴蝶,飛舞在花海中,心情破表。 新社區東興國小臨近「新社花海」,與種苗繁殖改良場廣大翡翠綠廊形成一條生態豐富綠帶,二苗圃是本校進行戶外教學與環境教育的最佳地點;為了讓學生認識及發揚在地花海文化,配合社會領域認識~我的家鄉,這天12/12一早,小朋友便迫不及待的來到學校,師生心情就像小孩般的雀躍,因為今天要去郊遊;出發前,廖梅芳校長特別叮嚀孩子要聽從老師們指導,注意集合時間並團體行動,切勿接近危險處所,孩子開心回應,快樂想飛的心情已破表。 本次活動以步行方式進行,老師們除帶領孩子認識在地美景與文化外,也為孩子解說各個大型花卉藝術裝置的巧思與意涵,一一走讀「台版普羅旺斯」六大展區;新社向來有臺中美麗後花園之稱,幸福花園兩名「 百合花仙子」帶來快樂與溫馨,可愛的「小精靈」以隱喻方式,引領遊客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徜徉在幸福花園裡;展場有在地小農與特色店家進駐,孩子們開心地賞花吃美食,盡情享受走出教室上課的不同樂趣。 吳宇翔說:今天和大哥哥大姐姐去賞花,非常開心,原來我的家鄉這麼美麗。 徐翊綦說:漫遊在花海中,微微的徐風,淡淡的花香,真是美妙;天公作美,給了我們一個大太陽,看見美麗又芬芳的花花草草,我的心情超棒。 蔡秉澤說:花海的花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今天我認識許多花卉,真是一舉多得,這不僅是花卉之旅,也是一趟知識之旅。 本次戶外教學活動不僅讓師生近距離接觸家鄉的農產與花卉,更讓小朋友體驗南法的莊園風情,學生透過走讀、體驗、觀察、探索與反思學習,可以更貼近生活經驗,豐富學習;回到學校,每位小朋友紅通通的臉蛋上掛滿笑意與滿足神情,為今天收穫滿滿的校外教學畫下完美句點。
-
資源回收動手做 力行環保生活
2022-12-06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36 次校園新聞「愛護地球大家一起來,讓資源變黃金。」這句話既不是口號,也不是標語,而是東興孩子的身體力行。 學務處報告:「各位小朋友現在是資源回收時間,請各班環保長將資源回收品拿到彩虹屋……」,每週二課間活動是全校做資源回收時間。每學期初林仕偉組長會教導學生認識資源回收目的,體驗如何做分類以及瞭解做環保最重要的是減少垃圾,並呼籲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過多塑膠袋,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落實攜帶環保杯、環保筷、環保袋,建立綠生活的觀念,做一個愛地球的綠色小尖兵! 本學期由四年級學生擔任環保小尖兵,進行資源回收管理工作,小志工相當認真地執行分類工作;如今,新社區東興國小的學生已習慣於生活中落實「資源變黃金」觀念,仕偉組長笑著說:「學生因過於認真執法,小糾察員對於老師的垃圾分類管理也相當嚴格執行,各班學生如果不認真執行分類也絕不寬貸!」 校園環境的乾淨整潔需要大家共同維護,感謝東興家族的每一份子及環保志工們,每週二課間活動協助資源回收工作,舉手之勞做環保,一起行動愛地球。 沈汎皇說:我雖然只是個小學生,但我也想為地球盡一份力,做好環保工作讓資源得到再利用的價值,這是日行一善呢! 郭蓓欣說:下課時間做回收工作是有點辛苦,但能減少垃圾問題,也能指導學弟妹做垃圾分類,我也很開心。 詹竣惟說:垃圾處理問題一定不能馬虎,校園的乾淨整潔需要大家共同維護,舉手之勞做環保,一起行動愛地球。 古宸熙說:我的阿嬤會利用生菜葉做堆肥再種菜,生廚餘的味道我都覺得很"香",它可以變成很棒的黑土,不用再買肥料,阿嬤種的菜讓我們吃起來很安心。
-
七個字的力量 「你是怎麼做到的」
2022-12-0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888 次校園新聞「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可惜大多數的人總是忘記這件事!」「沒有人生來就知道如何當父母?我們都是當了「父母」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在當父母的路上,我們一定是邊學邊做,甚至要勇敢的道歉。」教養孩子雖然很不容易,但卻是身為父母一門很重要的功課。 新社區東興國小本次親職教育講座,黃贊介主任特別邀請林怡光博士擔任講師,講題:B面教養-父母才是真正的教養專家。首先,講師鼓勵家長要先了解孩童的身心發展階段,也要同理心與正向思考;改變對話,就會改變結果;解決問題,而不是產生新問題;找原因不是那麼重要,解決問題比較重要,我們要以孩童的眼光角度看世界,尋找問題脈絡,見招拆招;教養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在困境中找到例外,這個例外也就是解決問題的契機。 接著,講師說明B面教養的五個步驟,首先要有同理心,「怎麼說話?」是可以有技巧的,正確的說話可以緩和情緒,在彼此冷靜中開啟友善對話,然後訂定解決問題的正向目標,找出成功的例外對話;「選擇與責任」給孩子自我選擇,是孩子自我約束的基礎;「讚美孩子」放大孩子的優點,縮小孩子的缺點,親子互動會像一個無限迴圈一樣。 最後,講師叮嚀家長們,要持續給予孩子們親密感和成就感,給孩子學習自我責任,等待時間,學習和問題共存。 達觀、博觀父母非常重視孩子教養,除把兩兄弟轉學到東興國小就讀外,每場親職教育講座一定全家到場聆聽,爸爸說:謝謝講師分享許多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與撇步,讓我們夫妻更有信心面對教養孩子的問題。 永智、宣凱媽媽說:我會將今天學習的寶貴經驗帶回家中,讓自己的家庭氛圍更加和諧,讓孩子們都能在愛與接納的包圍下,幸福成長。 廖梅芳校長表示:親職是一輩子的功課,拉近親子距離與增進親子關係才是王道;這是一場令與會家長舒服又平靜的課程,透過林怡光博士帶領引導,今日的親職講座讓每位參與者都滿載而歸;期勉大家善用七個字的力量 『你是怎麼做到的』,做一個有原則、有界線的快樂父母,我相信掌握與善用B面教養原則,就可以在教養這條路上,成為快樂幸福的父母親。
-
青春加油站 讓愛更美麗
2022-12-02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35 次校園新聞正處於青春期的高年級小朋友,除身體開始出現明顯變化外,心理上也會產生一些改變,對成長過程充滿疑惑、擔憂、恐懼甚至失控,其實脫軌的青少年,只是希望父母師長聽見他們的「求救訊號」而已;青春期的孩子善變又神祕,上一秒他(她)可能對事物充滿狂熱,但下一秒可能就覺得無趣乏味,面對師長父母的關心,總是敏感又充滿防備甚至故意叛逆。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充分認識與接納自己,進而同理心與尊重別人,新社區東興國小特別邀請勵馨基金會社工來為孩子們介紹男女大不同及健康成長觀念,希望透過精采有趣的介紹,讓孩子們在輕鬆氣氛中瞭解成長的差異性,學會彼此尊重,協助與陪伴孩子們走過青春期的成長階段。 陳孟玉社工師說:「人生中有許多陰影與傷痛,都是從性別不平等開始,其實每一種性別都應該被重視和友善對待。」、「受人歡迎的第一要件就是保持身體的清潔……」、「男生一定要穿褲子、女生一定穿裙子嗎?」 首先,社工師將男女生混合編組,並以玩桌遊方式暖身,讓孩子們說說「對男女生的刻板印象」;接著,介紹《愛穿裙子的阿旺》繪本,希望透過繪本形式,以深具創意又精巧迷人的圖畫搭配淺顯易懂文字,讓幼童了解性別平等的意涵,拓展學生的視野;最後,讓孩子們角色扮演,深切體會父母師長對青春期孩子的愛與包容,對學習生活和未來,都能充滿信心! 本校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讓所有學生在性別友善的校園中學習與成長;我們希冀青春期的孩子了解青春期的變化,能接受成長過程,並對自己身體意象有正面的評價;能辨析性別刻板印象,能尊重並包容與自己不同特質的人;懂得保護自己,並進而關心他人,讓愛更美麗。
-
爸媽的手V.S.老鷹之手--不一樣嗎?
2022-11-2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81 次校園新聞「那雙老鷹手原本在天上飛,而這雙老鷹手卻往土裡鑽!」 「一雙長年挖蓮藕變形的「老鷹手」是老農辛勤的歷史印記。」 「一把鐵撬只能用3年,我的老鷹手卻用了40年,種蓮藕是我活著的希望。」 「來自都市林千芳無怨無悔變成農婦,學習雙腳踩在爛泥巴裡務農,自稱有一雙變種的美麗老鷹手。」 「2022 影視扎根校園巡迴映演列車」最後一站(第28站),落腳在新社區東興國小,學務主任黃贊介利用彈性課程結合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將全校師生齊聚視聽教室一起觀賞《老鷹之手》。小朋友,你喜歡吃涼拌蓮藕?你知道蓮藕怎採種?蓮藕粉又是怎「洗」出來?許多人看過蓮花,吃過蓮子,但卻未必知道蓮藕長在哪裡?如何栽種?你家餐桌上的蓮藕美食,其實就是一雙雙「老鷹之手」一株株種出來的;孩子們,你的爸媽辛苦種香菇、種田,你仔細看過他們的手嗎?廖梅芳校長開場說。 主持人淇淇姐姐帶動氣氛後介紹講師出場,金馬獎得主吳德淳老師分享本紀錄片的特色、傳達電影的內涵:《老鷹之手》(Eagle Hand)的主角並不是天上飛翔的老鷹,而是真實人物的真實生命縮影;這是一部關於嘉義民雄牛斗山藕農的紀錄片,目前正在全國全世界巡演中;牛斗山種的蓮藕不開花,因此沒有蓮蓬、蓮子可以採收,葉子製造的養份讓地下莖膨大,所以蓮藕長得特別肥美,鬆Q好吃,為避免傷到藕肉必須人工挖採,藕農長年以手代耙挖出深埋泥下三四十公分的蓮藕,導致手指關節變形,像極老鷹的爪子;當農村人力凋零、面對傳統產業的困境,一些阿公、阿嬤級老農依然無法割捨掉大半輩子維生的田園,他們仍堅持用年邁的身軀默默守護這片土地。 一甲吳宇翔說:「我的爸媽種很多百合花,放學回家後,我要看看爸媽的手有沒有變成『老鷹之手』」? 四甲古宸熙說:「我的媽媽好辛苦,一雙漂亮的手為了煮飯給全校小朋友吃(廚媽),手都變粗了。」 五甲蔡秉澤說:「我看到電影海報好驚訝,這是真人的手嗎?看完紀錄片後才知道,其貌不揚的蓮藕這麼有故事......我深刻瞭解到,餐桌上的食物得來不易,今後我會更尊重食物,懂得感恩。」 五甲劉珮蓁說:「我好想當電影導演訪問爸爸如何認識遠在越南的媽媽?」 六甲吳蘅竣說:「《老鷹之手》讓我好感動,以後我再也不捨得浪費一粒米;現在我想立刻品嚐鬆Q營養的蓮藕。」 活動在一片感動與感謝的心,畫上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