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創意,無所不在!
2022-11-15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340 次教學活動〖創意就在生活裡!等著孩子們去體驗、去發現。〗 數位科學班二、三年級半日戶外教學,這次來到將「紙」的創意無限延伸的大坑紙箱王。園區裡到處都是手法精湛的紙品創作,囊括了生活中的各種創意巧思。帶領參觀的老師先為孩子們進行紙的材質介紹,說明各種紙的特性,大家都非常專注聆聽喔! 接下來是每個人最期待的手作DIY時間,孩子們慢慢地將手邊的紙模型一一拆下,小心的組裝每一個紙機構,二年級孩子們完成了一座七彩繽紛的房子,三年級的孩子則是摺出一座荷蘭風車。原來只要透過巧思,就能創造出紙的各種可能。 園區裡的特色紙建築--比薩鐵塔、荷蘭風車…等等,還有好玩的遊樂設施-松鼠溜滑梯,也留下了大家一起拍照打卡、盡情嬉遊的歡樂足跡。孩子們度過了美好的半日遊,也進行了一場創意無所不在的學習見證。
-
大甲區文昌國小課後社團「MLS兒童手作科學社」介紹
2022-11-15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訓育組 報導點閱數:2994 次教學活動文昌國小課後社團「MLS兒童手作科學社」指導老師為李筱文老師。 李老師對於物理化學等科學有深入研究,擅長將科學知識與國小自然課融合,利用實驗讓學生輕鬆理解生活科學原理,更透過親手做實驗培養小朋友手眼協調的能力,進而喜愛科學。 每週社團活動課都會有不同的科學實驗讓學生動手做,看看這些有趣的照片,有沒有感受到小朋友玩科學,樂在其中的感覺呢?
-
發揮創意巧思 實現獨居蜂「居住正義」
2022-11-15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11 次教學活動學務處推展環境教育自11月14日起辦理「獨居蜂」特展,在學務處前走廊設置展示看板,供學生學習和觀察,林奕妏組長利用朝會時間上台說明,希望能喚醒學生對於自然環境的關心和愛護。 林組長指出,顛覆大家對於蜜蜂的刻版印象,以為蜂類都是群居動物,其實全世界有將近九成的蜂類都是「獨居」不產蜜的,因為它們的特殊習性,學界將其命名為「獨居蜂」,同樣擔負植物授粉者的重要角色。 接著,她介紹獨居蜂繁殖方式,喜將卵產在斷木或竹管的孔洞中,並細心準備食物擺進洞內,最後把洞穴封好後,才會飛離。卵孵化成蟲,便取食母蜂準備好的食物,獨自長大成蜂。但這些獨居蜂幼蟲所居住的斷木或竹管,通常是人們認定的自然廢棄物,很快就會被清除,導致獨居蜂的繁殖空間逐漸減少。 她利用竹管設計獨居蜂巢穴,配合生態解說介紹,希望同學利用下課時間前往參觀學習,並能投身保育行列。利用斷木、土塊或竹子等自然材料,在自家陽台或花園,發揮創意巧思幫忙獨居蜂設計育嬰室,還給獨居蜂繁殖空間,實現「居住正義」。
-
勇敢說不 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校園止步
2022-11-14 后里區 后里國中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612 次教學活動為推動性別平等觀念,維護友善校園氛圍,輔導室規劃性別平等教育宣導活動,以防治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事件為主題,敦請楊沛錦律師主講,透過實際案例分享,點出校園中易發生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的錯誤樣態,並教導學生,遇到類似情事,應該勇敢面對,尋求正確途徑解決問題。 楊律師表示,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事件絕對不能漠視和容忍,沒有人願意成為被害人,更絕不會有任何人忍心看到自己的同學受到傷害,或者因任何理由和原因讓其再次受傷,她以案例說明,貼近日常校園生活,並分享各事件處遇策略,增進師生知能。 根據她處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的經驗,發覺通常受害者多不會只是單一個案,往往人數眾多。因此,對於被害人,大家應該營造更友善和安全的環境,讓他們有勇氣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撫平內心的陰影和傷害。 她指出這三種錯誤行為中,尤其以性騷擾在校園中最為常見,卻被大家所輕忽。由於性騷擾的認定著重於被騷擾者的主觀感受,而不是行為人有無性騷擾的意圖。只要對方對於你的言行舉止感到「不舒服」,就可以申請提出性騷擾調查,她呼籲大家彼此尊重,維護身體自主權,方能撥亂反正。 最後,她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保持冷靜並大聲呼救」、「尋求情緒支持」、「清楚記下人事時地物及保全事證」、「制止對方言行」、「向師長或學務處尋求協助」等防制作為,提醒學生學會「尊重他人,保護自己」,更要避免不當行為誤觸法網。
-
本土語言有台味 后里台妹講乎恁聽
2022-11-14 后里區 后里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82 次教學活動自111學年起,本土語言列為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后里國中有幸聘請領有專業教師證照的邱詩媚老師任教本土語言課程。邱老師創新活潑教學設計,刻意營造雙語環境,希望透過語言生活化,讓學生自然地運用及體驗本土語言。 邱老師以「台妹電台」為主題,請同學就文稿撰寫、配音、錄音、剪接等功能性分組,製作閩南語廣播劇。上課時,她特別點出廣播劇和日常對話的不同,由於聽眾只能憑聽覺進行欣賞,人物對話和旁白解說是廣播劇的基礎,並運用配樂和音效來加強戲劇張力,以幫助聽眾融入故事情境之中。 學生在練習時常忽略人物對話才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靈魂,因此她特別要求演員對話時一定要掌握個性化和口語化的原則。除了講話可以比平時說話慢一些之外,更要咬字清楚,方能準確真摯地表達內心的感情,建構整體戲劇氛圍。
-
小黑細菌去去泡泡走
2022-11-14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護理師 陳婉軒 報導點閱數:547 次教學活動疫情爆發至今將滿三年,幼兒園的孩子從懂事以來,洗手、戴口罩就等於日常生活。疫情逐漸趨緩,大家對於防疫開始鬆懈,但仍有其他細菌、病毒在我們的身邊蠢蠢欲動。『勤洗手』是學校老師和護理師每天耳提面命的口號,洗手五步驟和洗手七字訣每位孩子也已背到滾瓜爛熟。但實際觀察孩子洗手過程,常常是手過水甚至是玩水,只將看得見的油汙洗掉,無色無味的病菌卻仍殘留在手上。 為了讓孩子們眼見為憑,南屯市立幼兒園護理師陳婉軒使用黑芝麻粒偽裝成細菌,配合味道重的黑胡椒當成細菌的異味,撒在水盆中。請學生將未塗抹洗手乳的手指放置水盆內,黑芝麻粒會很輕易的沾到手指上。將另一隻手指塗抹肥皂泡泡,再放入水中,洗手乳的界面活性劑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使得芝麻粒之前的受力平衡被打破,於是就會向遠離界面活性劑的位置移動,所以黑芝麻就散開了。 網路上的教學影片是使用黑胡椒粒當作素材,但在練習過程,發現黑胡椒粒過一段時間因吸水而沉到水底,導致衛教過程會有時間限制。多方嘗試後,發現黑芝麻粒外殼防水,不容易沉到水底,增加讓多位孩子實際操作的機會。實驗開始時,孩子們因為胡椒散發的強烈味道和芝麻粒黑漆漆的顏色,誤以為細菌就在身邊而掩鼻後退,不敢靠近。讓孩子示範時,手放進水裡沾到芝麻粒會感到有點緊張,但塗抹洗手乳後的手指放進水裡一剎那,芝麻粒瞬間彈開,讓大家驚呼連連,更能深刻體會洗手時使用泡泡的重要性。 實驗結束後,請孩子們回到座位上,於學習單作答洗手步驟順序加深印象,完成學習單的任務後,在手背蓋上洗手印章作為獎勵,最後再按照所學的將印章清洗乾淨。過幾天後,發現孩子們仍對黑芝麻實驗印象深刻。陳婉軒說:「希望透過這次衛教,讓他們知道正確洗手是真的能讓病菌遠離,減少生病帶來的不適感,更愉快的上學玩樂。」陳議濃園長說:「這是一個很棒的衛教活動,透過實驗方式來呈現細菌與洗手的現象;尤其在幼兒園階段,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多用感官來經驗,透過這樣的方式更能印象深刻且影響久遠。」
-
仁愛專輔教師‧一級棒!
2022-11-14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57 次教學活動仁愛有佩妏專輔老師,真好‧一級棒! 個案關心晤談、入普通班進行團體會談、小團體輔導成長活動…,樣樣難不倒她,是輔導室及老師們的好幫手,這就是專業的魅力。她更是全校學生好朋友,為學校孩子創造一個空間,還原每件事情的經過,協助遇到學生們理解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找出原因,並討論因應方式與解決策略,果然不同凡響。 佩妏專輔今年前來仁愛服務後,貢獻自己的專業,透過引導孩子練習同樣一句話,換了一個方式表達,就會產生不同的對話與關係,讓仁愛的孩子在校園中更有笑聲。 輔導組謝組長表示:佩妏老師來校服務後,處處展現新意與創意,解憂小站園地布置更活絡了,學生都好喜歡她,也知道有這樣的一個秘密小站,可以舒緩學生家庭及學校偶發衝突的張力。小團輔更熱鬧了,入班團體輔導更有勁了,看到她身邊老是有一大群學生圍繞著,好樣的,一級棒!
-
仁愛當我們「童」在一起‧快樂無比!
2022-11-14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36 次教學活動學校有專輔,快樂又幸福。 這學期的新住民生涯成長團體課程又啟航了,祝福這些仁愛快樂之星,都能擁有幸福滿滿的快樂童年。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當我們「童」在一起。感謝專輔佩妏老師與級任合作無間,從班級中挑選適合的焦點對象參與這項發展活動,讓學校的小團體輔導活動順利開展,得以有效發揮初級輔導功能。 這學期中年級小團輔,透過不同課程「認識你我他」、「情緒萬花筒」、「名牌製作」來協助成員探索、欣賞彼此的優勢能力與個人特質,認識彼此;經由活動中夥伴的分享、相互協助的歷程,讓成員們能得到更多信心、肯定與成長的機會,進而強化其社會參與而協助他人、實現自己理想、拓展人際關係。 輔導組謝組長表示:解憂小站是他們的根據地,中年級學生可塑性強,最適合進行防微杜漸的發展性輔導,感謝佩妏老師對於輔導工作的專注投入,每當解憂小站傳來學生的歡樂聲時,輔導室也跟著快樂起來了,感恩大家!
-
遊戲中玩CNC
2022-11-14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427 次教學活動〖轉動童心,孩子們的3D立體製作初體驗!〗 數位科學班的學生不只在課堂中進行平面創作,還要學習3D立體製作! 一年級的孩子們前進豐原創意小學堂,要來認識3D製作的減法工藝:CNC。講師先初步介紹3D製作的工法與形式,再讓小朋友透過搖桿與鍵盤安全操作機具。 從置入木板、中心點校正、逐步製作自己的物件,孩子們還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內框與外框圖案。當親手按下啟動的瞬間,每個孩子都露出了開心與期待的表情,最後進行清潔、磨平與組合程序,就完成了第一個木工陀螺玩具。 拉動綁線後,陀螺轉動落在地面上,它不僅轉動了孩子們的心,也奠定了立體創作的美好起點。
-
仁愛特教專業團隊‧有傳承!
2022-11-14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55 次教學活動感謝!本市特教專業團隊(治療師)充滿熱誠的奉獻服務,學生收穫滿滿! 感謝佩芽治療師在語言治療方面的纏成分享,感謝育瑩治療師在職能治療上的意見交流,在舊往對於個案的投入服務外,還對於個案的級任及家長進行IEP分享,這份傳承彌足珍貴,讓各項訓練持續努力發展。 這群專業團隊治療師不藏私地與家人及老師們分享教學經驗,總是不辭辛勞,依約準時出現在孩子面前,服務本校小學部及幼兒園的特教生,希望這份大愛能綿延不斷傳承下去。 資料組蘇老師表示:這群健康活潑的慢飛天使,在特教專業團隊的協助照護中,進步是看得見的,讓大家更認識了解這些未來之星,真的非常感謝又感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