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SDGs議題討論課程 思索國際教育的意義
2023-01-05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活組 報導點閱數:282 次校園新聞SDGs議題討論課程,首先簡介此系列課程的意義 ,再由講義資料進行思考,學生在閱讀與討論中意識全球化的概念 ,包含時空壓縮、經濟依賴連結及一體性、單一化的趨勢 。而國際化則是以國家為主體 ,追求不同國家間的互相瞭解與合作 。國際教育係在既有的國界中跨界學習 ,所謂的跨界 ,不只是國與國的界限 ,也是跨越不同的學科;而得力於科技時代 ,跨界更非難事 。而這樣的努力 ,其宗旨在於培養學生擁有全球公民知識與素養 ,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 。學生在討論與書寫中 ,逐漸釐清全球化與國際教育的差異 ,以及國際教育的意義 。原來 ,國際教育不等於外語學習 ,即便是破英文 ,也能胸懷世界、放眼全球 。 其次 ,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十七項指標進行討論 ,請學生思考生活中與指標最為相關的部分 ,並以此檢視台灣與自己關注了哪些面向 。由於第二堂課將邀請埃及資深導遊Sana與學生視訊交流 ,講義中也介紹埃及 ,並分享個人旅行經驗 。在數字與文字中 ,學生逐項提問 ,如埃及的國徽為何是老鷹 、當地人對埃及國土上不同族群如科普特人或貝都因人等的看法 ,篤信伊斯蘭教的埃及人如何看到古埃及神祇 ,也有學生關注埃及同年齡層的學子有無明確的職業目標 。學生以自己閱讀埃及相關神話的故事切入,討論課本所學的尼羅河三角洲、特殊氣候及埃及地理政經位置,分享對埃及的想像與認識。講師則以埃及旅行時錄攝的影音照片,如沙漠驢子、四輪驅動車上的音樂、金字塔、路克索的熱氣球及旅途中的見聞,讓埃及更為顯影。最後,並產出二十個問題,等待台灣埃及視訊交流課程的到來。
-
茶道香道體驗課 香氣中靜心淨心
2023-01-05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活組 報導點閱數:339 次校園新聞里中「大手牽小手」活動,邀請賴汶娟老師分享茶道,老師談日本茶、也談台灣茶,甚至分享日本茶室的限制,讓大家印象深刻。之後,細心說明與示範泡茶的過程,從燒開水、溫壺、溫杯、倒茶葉、倒熱水及倒出來給大家喝,步驟中無不是學問。活動並邀請亞大及朝陽外籍同學共同參與。茶道、花道與香道有「三雅道」之稱,其中,香道與茶道常會共同進行,透過眼觀、品嘗、鼻嗅,在靜中體會心靈之美。香道是以品質優良的木質製成,在技藝的理解與實作之外,達到沉澱心靈的功效。
-
111-1 慎齋小學 跳蚤市場義賣活動
2023-01-05 北屯區 慎齋小學 李明長 報導點閱數:321 次校園新聞你愛地球嗎?為地球製造問題的是人類,能補救的也是人類。讓我們從衣食住行開始,一起輕鬆實踐綠生活! 家庭資源再利用除了減少地球生態的破壞,也可以培養孩子愛物惜福的觀念與態度。親師生三方通力合作,捐出家中不用的玩具、衣物、書籍…等物品,藉由義賣活動平台,幫物品媒合找到新的主人,除了物盡其用也避免浪費資源,製造更多垃圾。每個人都有責任愛護環境,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留給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稅務局東山分局來學校做租稅教育宣導,邀請大家e起愛心接力捐發票做公益,帶發票10張以上,可換宣導小獎品或參加相關活動。此外,我們也精心策劃街頭藝人表演,學生在精彩的表演後,觀眾可以自由樂捐作為公益金,捐給極需幫助的弱勢團體。
-
111-1 慎齋小學 五年級英語說書人
2023-01-05 北屯區 慎齋小學 李明長 報導點閱數:283 次校園新聞由童話故事“仙杜瑞拉”改編成話劇 “妳選哪一雙鞋”,當作今年五年級表演的主題。仙杜瑞拉在原劇中碰到了神仙乾爸,協助她順利去了舞會,但舞會結束後,她匆忙的離開,掉了玻璃鞋,卻輾轉去了鞋店買鞋……。最後的結局是王子也順利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公主。小女孩仙杜瑞拉獨自乘風破浪度過難關,更賦與童話故事的教育性,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探究思考的能力。
-
111-1 慎齋小學 中年級英語歌唱秀
2023-01-05 北屯區 慎齋小學 李明長 報導點閱數:290 次校園新聞好聽的音樂永遠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透過這次的慎齋音樂饗宴,將語言的表達融入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在舞台上盡情歡唱,更可以看到孩子們的進步與成長,表演結束後,歌聲還在校園裡餘音繞樑。
-
國際教育講座 張書婷老師談藝術的偉大
2023-01-05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協行教師 報導點閱數:419 次校園新聞里中國際教育講座,邀請獨立藝術教育工作者——張書婷老師,進行「藝術妳比我想的閣較偉大」主題講座。在上半場的講座中,書婷老師透過系列作品,顛覆過往大家對於藝術的看法。無論是在「大地藝術節」中散落在草地上,那些看似廢墟,卻別具深意的傳統工藝品;到李明維大師充滿「日常感」,但蘊含生命故事的「補裳計畫」;或 王秀茹老師在〈部落地圖〉中,與原住民長者們的互動與連結、書婷老師藉由里鄰間的佈告欄,與地方耆老共同創作的「在地版畫故事」。這些都與我們認知中的「藝術」與「美」截然不同。藉此,書婷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藝術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遠,現在藝術已經與我們的傳統認知不同,我們應該要看到藝術品裡面的議題與想法。」 「你如何將教室搬到生活裡,宛如它是件藝術品?」——Claire Bishop 下半場,書婷老師從四個層面,介紹她目前從事的藝術教育工作:樂齡教育、原民故事創作、安寧病房陪伴、護理之家服務。書婷老師讓我們了解到,藝術不僅與生活貼近,更能透過藝術創作傳遞生命故事。同時,藝術也能成為國際語言,即便語言不通,藝術也能使欣賞者了解創作者的故事,甚至使生命影響生命。 然而,書婷老師也坦承,藝術教育工作的確入不敷出,但這是她的教育理念,她會繼續堅持,也邀請在場學生一同透過藝術教育,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最後,講座在如雷的掌聲中落幕,而書婷老師所傳遞的理念,已在高二學子心中激起了漣漪。
-
日月潭水域活動體驗 語言交流樂融融
2023-01-05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活組 報導點閱數:262 次校園新聞里中「大手牽小手」活動,辦理日月潭水域活動。今日與會的外籍同學有印尼、蒙古、泰國及越南等國,在車上進行簡易的語言交流。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來自越南的Vu Hong Ha分享,越南語的「謝謝」讀音近似臺灣的「感恩」。此外,亦介紹日月潭的景點與名稱由來。日月潭水域活動,先由講師引導穿上救生衣物,再說明如何划動船槳以利前進。另有腳踏車活動及老街走訪。來自不同國家的成員,在兩人一艘的船隻划行中,透過互助合作、彼此配合,也更認識你我。
-
仁愛星星班的《野餐派對》‧很歡樂!
2023-01-05 北屯區 仁愛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404 次教學活動賀!仁愛星星班的《星星野餐派對》成果發表會,圓滿成功! 樂樂老師,kiki老師及柯柯老師所指導的星星班,期終的課程單元活動以野餐派對為主題。由幼兒的興趣出發,老師從日常觀察孩子喜歡進行擺攤或是扮演區進行野餐等遊戲行為,因此與幼兒一同腦力激盪想學習的主題內容,並挑選「野餐」為本學期的主題。 孩子原本具有的先備經驗只有部分,之後老師沿著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並共同建立,將課程內容延伸至不同的向度,包括野餐會什麼,野餐吃什麼,野餐美什麼,野餐玩什麼,野餐看什麼等,從各個領域均衡的學習,在每個探究的歷程中,孩子能夠從野餐的不同內容中結合各個領域並加深加廣的學習。 這群活潑可愛的明日之星,是本校幼兒園的乖寶寶,在老師們精心規劃指導下,展示一場叫座又叫好的「派對」成果發表會。 家長群中的施校長表示:本校幼兒園師資精良,有口皆碑,這場期末的成果發表會更是讓大家刮目相看,謝謝大家!
-
大手牽小手 苑裡磚雕藺草體驗
2023-01-05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活組 報導點閱數:307 次校園新聞里中「大手牽小手」計畫,於十二月舉辦苑裡戶外活動,拜訪金良興磚廠,透過導覽,想見磚廠當年盛況、作業模式,亦瞭解在空氣品質及環保的前提下,磚廠如何轉型。導覽後另安排磚雕活動,講師向大家說明各種雕刻工具及陰刻陽刻的差別,印度同學相當投入,力求完美。其中,有成員以埃及荷魯斯之眼為創作主題,引起印尼同學的注意與討論。磚雕體驗外,也至藺草文物館參觀,並進行藺草編織體驗。車上簡要介紹與苑裡相關的中文,並分享苗栗傳統活動如「?龍」等。更至苑裡老街,由「掀海風書店」以中英文導覽,帶成員認識老街風華。
-
與群「樹」共舞 「攀」出心關係
2023-01-0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441 次教學活動一場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疫情,改變了人我關係,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口罩阻擋了情緒辨識也讓彼此變得陌生;後疫情時代,我們努力找可以舒緩心中焦慮的方法,想把對彼此的關心與溫暖找回來。新社區東興國小得天獨厚坐擁豐富的綠色資產,校園內大樹林立,歲末這一天,全校師生與校園內群「樹」共舞,在冬日暖陽中留下深刻的回憶與攀樹學習歷程。 在陳東榮攀樹師努力促成下,本校有幸獲得「振鋒慈善基金會-小學永續教育扶植計畫」贊助,以攀樹體驗課程創造學生在「樹」上談品德的機會;攀樹前,東榮教練說:「我們必須以謙卑的態度和感恩的心,恭敬地向老樟樹打招呼,這是對自然界的尊重;在樹上要謹慎小心,步步為營,有危機意識才能讓自己開心地享受攀樹的樂趣。」 接著,教練以趣味小活動破冰,將學生混齡編成十組並賦予任務,學生在同組夥伴協力下登高望遠,無形中提升了信任基礎和革命情感;等小組夥伴熟絡後,教練集合學生並帶入「心流」理論中「想要vs.需要」的概念,引導學生在攀樹中看見自己的習慣,感受人我間的互動與支持;看著主繩上越爬越高的孩子,師長們的笑容也跟著加深,在樹下猛按快門,更不忘「”加油,我看好你”」。最後,教練再次集合學生反饋,請學生說出本次課程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廖妍恩說:這次我爬到四層樓高,聞到樟樹獨特的香味,上面風景真的很不一樣,徐徐涼風吹過,讓我全身舒暢。 蔡秉澤說:剛開始有點難,手也有點痛,但爬久就順了;擺盪間像飛到空中,在天上看世界,這是很奇特的感覺。 吳蘅峻說:我之前因害怕而錯失上樹機會,但今天在同組夥伴協助下,我被勇敢的自己感動到了……,攀樹,原來這麼好玩! 廖梅芳校長說:攀樹除培養互助精神外,也融入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更有登高望遠的寓意,希望讓孩子們真切感受更上一層樓的喜悅。透過攀樹體驗感受週遭環境、夥伴與自己的關係,小組成員幫助對方完成目標的成就感,都是送給對方最好的禮物。我們更確信:「你好我也好」共好的品格教育已在學生心中生根,歲末在燦爛晨光中與群「樹」共舞,「攀」出心關係,讓東興孩子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