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跳動青春
2021-03-18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李震承 報導點閱數:470 次校園新聞本校今天舉辦109學年度三年級班際跳繩競賽,在小操場上每位學生為了替班級爭取榮譽,無不展現出活力與拚勁,而在團體跳繩上也都展現出彼此的默契,各班彼此的差距都非常小,可說伯仲之間,經過激烈的競爭下,恭喜303獲得冠軍、305獲得亞軍、304獲得季軍,也期許學生能養成隨時跳繩運動的好習慣。
-
文昌國小四年級師生春遊九族文化村
2021-03-18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施伯嶽 報導點閱數:483 次校園新聞今天是一個風光明媚、風和日麗的一天。本校四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九族文化村。 入園後,各班導遊小姐和老師就帶著班級來到原住民部落景觀區,一站一站且詳細的為大家導覽解說,小朋友們都很有興趣和收穫。四年級的社會課本就有教到原住民文化,剛好可以和書本中的知識做個結合和印證,這是今天最有意義的部分。慢慢的,大家從山下走到山上的纜車區。 接著導遊小姐帶著大家坐纜車到日月潭的纜車站,看到日月潭水線退的得老遠,親眼見證到了水源枯竭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小朋友們很具體的體會到了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由於小朋友們都很乖巧,都很聽從老師和導遊小姐的叮嚀,大家都很平安順利的完成今天的戶外教育旅程,下午四點準時的回到學校。 四年級戶外教育照片下載網址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1KF2MzA0wboFzmGKKjD7xuNM9TXQpSDqH #大甲區文昌國小
-
三年級戶外教育文山農場
2021-03-18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杜俊毅 報導點閱數:494 次校園新聞因為疫情的關係,去年取消戶外教育,今年風和日麗,是三年級學生盼望許久的戶外教育,這次三年級是到大里區的文山農場,接下來這是我們一整天的行程,好豐富唷! 竹筒DIY→竹製茶杯DIY→土窯樂(地瓜)→牛車巡禮→封窯→品嚐竹筒飯→陀螺彩繪DIY→植栽DIY→一天愉快的旅程。 在分組過後,第一大組的行程就是「竹筒飯DIY」,園區很貼心地已經把米炒過一遍,我們將米慢慢地放入竹筒內,竹筒外標示自己的座號,之後再將每組的竹筒全部緊緊的綁在一起,這樣就可拿去蒸了囉!「竹製茶杯DIY」竹子已切好,學生只要拿取磨砂紙將竹子缺口處磨成圓滑一點,不會有刺刺地就等一下洗好之後就可以拿來當杯子喝冬瓜茶! 第二大組行程是堆土窯,同學分組努力把地瓜用報紙捲起來包好,準備要丟到窯中的食物。工作人員一邊也幫我們堆土窯。第三大組體驗農村文化,挑扁擔,踩高蹺,跳竹子舞,學生都很怕腳被竹子打到。 享用午餐是大家自己手做的竹筒飯喔!真是料好實在加美味,飯後玩遊戲,看著孩子滿身大漢的可愛模樣,滿足的笑容,整天下來仍舊精神抖擻,下午就是多肉植物的植栽活動,學生聽老師的指導,每人種出一盆盆仙人掌,及多肉植物,一整天下來,都是學生快樂又愉悅的笑聲,又有彩繪陀螺、多肉植物可以帶回家,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
跑、跳、擲我最行
2021-03-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李震承 報導點閱數:598 次校園新聞本校田徑隊的學生利用週三下午特地到鄰近的大甲國、高中進行移地訓練,以觀摩學習的方式,從中吸取經驗,進而提升本校田徑隊的跑、跳、擲的能力,非常感謝大甲高中濬睿教練及大甲國中煜傑教練的訓練與指導,學生也進步的非常快,期許本校田徑隊能在,下禮拜台中市國小田徑錦標賽榮獲佳績。
-
一場熱鬧、溫馨的幼小銜接說明會
2021-03-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施伯嶽 報導點閱數:476 次校園新聞四月份就要開始進行110學年度新生報到工作,現在的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就讀。在小小的幼小心靈裡,對即將到來的國小生活和學習相信一定有著很多的憧憬和問號。 今天上午,本校來到了大甲幼兒園進行了一場熱鬧活潑的幼小銜接說明會。主任利用簡報,把國小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從一大早的上學,到排隊放學回家的生活,鉅細靡遺的利用照片和詳細有趣的說明,播放給大家看,讓幼兒們具體的明瞭了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之處,這是本校到此為幼兒們服務最大的宗旨。 現場有將近一百位的幼兒,隨後用許多令人佩服和讓人莞爾一笑的有趣問題,把會場的氣氛帶到了最高潮。非常感謝大甲幼兒園雷園長的熱情邀約和師生們熱烈的支持。結束時,大家進行了大合照後,我們帶著孩子們口中滿滿的感謝和喜悅之情離開幼兒園。 #大甲區文昌國小
-
大手牽小手~一起去郊遊
2021-03-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張瑜軒 報導點閱數:519 次校園新聞3/17(三)期待已久的戶外教學活動終於到來,心情就像小孩般的雀躍。雖然在事前細心的規劃下,但仍怕有所不足心裡總有著忐忑與不安,不過今天特別起個早看著外頭風和日麗天氣晴朗。果真沒選錯,是個適合出遊的好天氣。 在園內夥伴與家長的協助下,終於帶領著文幼大家庭啟程來到大里區文山休閒農場進行戶外教學活動。 一早,小朋友便迫不及待的來到園所,個個興奮至極。出發前,洪校長文鍊特別叮嚀小朋友要聽從老師們的指導,注意集合時間並團體行動,勿接近危險處所,以免危及自身安全。上車前,在老師指導下,先帶領學生實施逃生演練,讓學生與家長熟悉各項逃生要領及安全宣導,快快樂樂出發去。 此次規劃的地點是屬於自然、趣味兼具教育性的休閒園地,活動行程內容多樣化,包括:竹筒飯DIY、竹製茶杯DIY、陀螺彩繪DIY、生態導覽、童玩體驗……等。 此次戶外教學活動不僅讓師生與家長沐浴在大自然的環境下,更讓小朋友體驗早期之農村生活樂趣也能育教於樂,看著每位小朋友與家長滿足的表情,心頭上的大石頭總算能放下。 此次活動不僅要感謝園內夥伴與家長,更要謝謝洪校長不斷支持與鼓勵,讓我吃下一顆定心丸,真心感謝幫助此次活動的所有夥伴們。謝謝你們,文幼有你們真好。
-
飛盤代表隊
2021-03-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李震承 報導點閱數:490 次校園新聞本校飛盤代表隊,將於本週六、日到北屯區太原多功能運動廣場,參加110年度台中市國小師生盃飛盤錦標賽,今天特地到鄰近順天國小,進行友誼賽訓練,期許兩校能在此次的比賽中榮獲佳績,感謝宏賓老師,平日辛苦的練習指指導。
-
英語傳愛專車到校~臺灣美食大考驗
2021-03-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李祖湘 報導點閱數:496 次校園新聞感謝立人國小提供這麼難得的機會,讓文昌的孩子可以體驗一場很不一樣的英語課,也感謝Stanley及Kite-lin兩位老師生動活潑的教學。 第一節課,教導學生常用簡單的英語對話,讓學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巧遇外國人的話,也能進行一些對話,也用英文介紹一些常見的臺灣美食,學生果然都喜歡我們名揚海外的美食─珍珠奶茶(bubble tea)。 第二節在室內操作T-robot,先從逢甲夜市做介紹,接著引導forward、backward、turn right、turn left四個方向的單字使用,學生先是幫Stanley老師下指令,接著就是用小圖卡對機器人下指令,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輕輕鬆鬆的學會了四個單字,也能運用。 在你們的有趣及好玩教導下,藉由分組讓每一位孩子都更有參與感,對於一些生活化的英語單字及句字,也能有更多的練習,也對英語會話更有興趣。最重要的是,也學會了合作及互助,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夠來文昌國小與我們的孩子一同學習。 #大甲區文昌國小
-
生字好好玩 字為心畫寫好字
2021-03-16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楊璦嘉 報導點閱數:524 次校園新聞小朋友們學寫生字時,一方面大腦要認識字的結構、學習字所代表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要眼手協調,控制下筆書寫的力道與動作,在一連串複雜的神經協調過程中,要學會寫出一個生字,並且把它寫得好看,對於低年級小朋友來說,就需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課堂也可以利用輔具,來幫助小朋友們習寫生字,快速建立字形結構對照的空間感。 大甲區文昌國小二年級跨科應用數學方格紙在國語課學生字、寫造詞,背面的小白板則可用來造句練習,在輔具的幫助下,課堂練習能激起小朋友的好勝心與榮譽心,小朋友們對於把字寫好也更有信心呢。 練習生字時,小朋友們不比誰寫得快,要注意的是仔細觀察好生字的結構與位置,練習在方格紙上,把字寫得端正漂亮。接著,也可以分組讓小組成員們集思廣益、同心協力,比賽看看哪一組可以寫出最多的生字造詞。最後再利用背面的小白板,練習寫出自然、合理、通順的造句。 今天練習生字,尚霖小朋友說:「『永』這個字好難喔!」「沒錯,有時候筆畫越簡單的字,越難寫得漂亮喔,現在來比一比,誰的『永』寫得最好吧!」老師順勢回應。 寫好字不只是學寫不會的生字,練習寫字造詞的同時,小朋友們也在培養觀察力、判斷力、與面對挑戰時,會激盪且拿出來應用的腦力喔。
-
哇!共下打粄做面帕
2021-03-14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楊璦嘉 報導點閱數:581 次校園新聞大甲區文昌國小二年級小朋友們這個禮拜走出校園、前進新竹,進行米食文化的戶外教育。在上學期生活課程〈米食大探索〉裡,小朋友們認識了日常生活中的米製食品,經由圖說,也了解稻米是從插秧、施肥、除草、收成、晒穀、加工儲運,到成為各式美食的過程,並初步體驗用米飯、圓糯米的黏性搗製米食,感受好吃又好玩的課程活動。 更進一步讓小朋友們實際認識米食文化,這次戶外教育到了新竹北埔客家庄,進行田園農場的3+1米食DIY體驗,小朋友們一一動手製作了「粄條/面帕粄」、「紅粄/紅龜粿」、「粢粑/麻糬」,以及客家茶文化最著名的「擂茶」。 在製作米製品前,首先要磨米,磨出的米漿再以每家不同的獨門配方進行調製,接著用蒸、攪、煮等方式,產製不同的米食品。小朋友們體驗古早農村用石磨磨米時,紛紛覺得:「哇!要推動石磨真的很不容易呢」,而且要兩個人同心協力,才能使石磨順利轉動! 上學期〈小鎮的柿餅節〉國語課裡,小朋友們認識了新竹製作美味柿餅的新埔客家小鎮,課後可愛的倪萱小朋友,在每節下課都跑來跟老師說想學客家話,這次戶外教育磨米的現場,牆上可就有一段經典的客家俗諺,可以讓排隊等待體驗石磨的小朋友們學習一番喔。 諺語使用了數字遞進的方式,讓句子更通順流暢,也與最近小朋友們在國語課〈彩色王國〉裡學到的五顏六色、七嘴八舌等數字詞語,可以對應學習。問小朋友們知不知道一個禮拜有七天,有個漁夫他只有三天去工作捕魚,其餘四天都在休息沒有做事,那是什麼意思呢?品妡小朋友舉手說:「懶惰!」璟熏小朋友說:「工作比較少天,休息比較多天。」 小朋友都好聰明呢,磨米很費力好辛苦,所以客家諺語:『三日打魚,四日曬網,麻介就,毋使想,有錢莫點,雙盞火,莫到沒錢,打暗摸。』就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磨米偷懶的話,可就沒有足夠的米漿,可以用來做美味的米食點心了,並且也如同上學期的生活課程,教我們要愛惜米食一樣,諺語後面的意思,就是教導世人要懂得知福惜福、愛物惜物,避免耗盡生活的資源。牆上的諺語,充分顯示了客家智慧的精髓! 而小朋友們第一次進行戶外教育,家長也讓小朋友攜帶了零用錢,以備帶的水沒了、要買水喝或購買其他東西的不時之需。正巧這學期數學課「使用錢幣」單元,小朋友們學習如何操作錢幣紙鈔,透過戶外教育的機會,也提供了小朋友在真實的消費場域,進行選購物品、使用錢幣的實際體驗。 倪萱小朋友在日記裡寫下,她買了礦泉水和購買其他體驗活動花了多少錢,用數學算術紀錄結餘多少錢,要存下來當以後的零用錢;杰宇小朋友則在紀念品商店,買了時下最夯的動畫圖案橡皮擦,他說媽媽有教他不能花錢買沒用的東西,所以他為這次旅程買了兩個橡皮擦,回到學校後還可以每天使用。 這次的戶外教育,延伸了小朋友們在校所學的國語、數學、生活課程,同時在農場裡,許多小朋友們也第一次看到火雞、黃牛、黑羽土雞、白鷴…… 等動物,每個孩子的記憶點儘管各有不同,相同的是,第一次與同班同學們出遊,是愉快美好的一天,回憶的當下開始期待下一次的戶外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