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Learning together!Dancing together!親子共舞藝起學!
2025-10-19 西屯區 東海國小 輔導主任張郁棻 報導點閱數:12 次校園新聞東海國小榮獲114學年度藝術家到校計畫補助,特別聘請楊婷妘老師擔任駐校藝術家,並聯合徐瑋翊老師、黃育倫老師一同指導東海國小全校24個班進行舞蹈課程,讓全校學生受惠。而除了推動全校普及化舞蹈課程之外,另外也融合親子共學的概念,讓藝術家到校計畫可以擴展到家長一同學習,故利用10/18的假日時光,讓親子共同來學習肢體開發與律動舞蹈課程,親子之間平常鮮少有這樣的機會能進行肢體上的互動體驗,而透過楊老師的帶領,從一開始的暖身動作就讓親子能互相協助、互相合作,一起拉展肢體和筋骨,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讓親子共同活動,不但學習到肢體律動、又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而後半段的課程楊老師帶來民俗舞的課程,教小朋友們使用中國舞的彩帶,小朋友們看到彩帶都興奮不已,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甩手、畫圈、舞動手中的彩帶,展現飄逸的舞姿,並且在老師的指導下,楊老師自編了一套彩帶舞小品,讓小朋友們在短短的40分鐘內就能完成近3分鐘的舞蹈小品,最後展現給在場的家長們欣賞,獲得滿堂喝采!
-
Reading Taichung Team!東海國小綠美圖市民上架行動
2025-10-19 西屯區 東海國小 教務主任張凱棠 報導點閱數:16 次校園新聞10月19日(五)上午,東海國小的師生一同參與了一場極具意義的閱讀饗宴。身為「閱讀台中隊」的一員,東海國小30位愛閱家庭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臺中市「閱讀總圖 市民上架」活動。大家以最熱情的行動,親手將一本本書籍接力上架,為即將啟用的「綠美圖」總館注入滿滿的閱讀能量!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盧秀燕市長特別牽著東海國小的袁煜婷小朋友與林正諺小朋友,一同將第一本書本送上架,象徵市民與學子攜手開啟臺中閱讀新時代。市長也親切地與東海國小師生合影,讚許孩子們展現出的團隊精神與閱讀熱情,並表示這是「用雙手傳遞知識、用行動寫下歷史」的感動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東海國小長年致力於閱讀推動,融合藝術、美感、雙語與科技的多元閱讀活動,在校園中打造出獨特的閱讀文化。除了定期舉辦主題書展外,學校更結合志工媽媽組成「閃亮亮劇團劇團」長期推動話劇閱讀課程,更在去年首創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達人分享生命經驗的創新閱讀課程,讓閱讀跨越書本、走進生活,營造「閱讀生活化、閱讀視覺化、閱讀美感化」的校園氛圍。 此外,學校也推行晨讀時光、主題書展與國際交流課程,讓孩子在閱讀中探索世界、認識自我,培養跨文化的理解與表達力。 憑藉豐富的閱讀推動成果與教師團隊的努力,東海國小榮獲臺中市「愛閱點學校」的殊榮,成為推動城市閱讀文化的重要推手。 這一天,東海國小30位小朋友也非常榮幸能與「媽媽市長」一同參與書籍上架活動,為臺中市綠美圖總館留下獨一無二的足跡,也為臺中市的閱讀推動寫下溫暖而閃亮的新篇章!
-
Knock! Knock! Who's there? 莎士鼻仔黑白槓
2025-10-18 西屯區 東海國小 輔導主任張郁棻 報導點閱數:17 次校園新聞臺中國家歌劇院~我們來啦!在許多熱心推展教育的企業單位或個人的贊助之下,東海國小有幸獲得邀請,五年級共有3個班的學生們能有機會到臺中國家歌劇院欣賞一場精采的音樂劇-《莎士鼻仔黑白槓》,一來是一場難得的藝術課程學習經驗,一來帶著小朋友們使用數位學生證搭乘快捷公車前往劇場,這也是另一種生活教育。在各班導師和多位志工的協助之下,三個班的小朋友分別搭乘不同車班從東海別墅站坐到新光遠百站下車,再步行一小段路就可抵達臺中國家歌劇院。許多小朋友還是第一次進入到歌劇院的劇場觀賞演出,從票卷的發放、掃描票卷入場、到依票上的排號來對號入座,這些都是很好的藝術場館美感學習。 而這齣劇是由玎酉擊樂和玉米雞劇團合作演出,改編大文豪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雖然莎翁的作品是世界公認的經典之作,但對小朋友們來說總會覺得艱澀難懂,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更是懵懵懂懂、模稜兩可,但在玎酉擊樂和玉米雞劇團的通力合作後,將這些經典劇作改編成歡樂的音樂親子劇,重新躍上舞台!莎翁經典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離合悲歡、《仲夏夜之夢》的愛情魔法與誤解趣事,全由馬戲小丑與半身偶轉化詮釋,孩子看得懂、大人也有共鳴,讓小朋友們享受一場精采音樂劇。
-
安全必修課程 親子闖關玩出防災力
2025-10-18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13 次教學活動10月18日上午后里國中思源樓傳來陣陣歡笑聲,一場結合教育與遊戲的親子防災闖關活動正式登場。活動吸引超過43組家庭踴躍報名參與,由家長或祖父母親自帶領幼兒園孩童挑戰地震避難、火災應變、防災避難包準備、消防體驗…等八大關卡,讓孩子在闖關的專注與興奮中,自然培養危機應變的敏感度與正確觀念。闖關成功的家庭還能獲得精心準備的小禮物,現場氛圍熱鬧又充滿學習意義。 活動於上午9時準時開始,由臺中市教育局幼兒教育科陳怡如科長致詞揭開序幕。陳科長表示,台灣地處多災環境,防災教育不能等到災害發生後才開始學,而應從學齡前紮根。本次闖關形式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不僅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與判斷能力,更透過親子合作提升家庭關係的凝聚。她特別感謝臺中市防災教育輔導團縝密規劃,也肯定家長願意陪伴孩子把防災教育帶進生活。 本次活動課程由宋淑娟榮譽督學依多年辦理經驗,規劃八個道具與情境俱足的闖關站,內容從知識到行動全面涵蓋。首站「親子共讀」以互動繪本引導家庭討論地震發生時的正確反應;第二站「防災包一包」讓孩子親手將防災必備物資放進避難包,深化災前整備概念;第三與第四站透過「角色任務」讓幼兒認識消防員及報案流程,理解打119時需清楚說明位置的重要性,並實際穿著消防衣體驗。第五站模擬「火災逃生術」練習逃生姿勢與路徑判斷;第六站「保命三動作」以實作演練強化「趴下、掩護、穩住」反應;第七站「消防偵探」則拆解火災的成因與滅火器、防燙裝備等基本常識;第八站「礙你在心」透過教具模擬地震時櫥櫃傾倒的情境,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地震時的危險,並學會如何應對檢視家中安全死角,找出潛在危險來源。透過真實場景的情境分站與親子共學設計,讓防災不再停留在口號,而是被看見、被碰觸、被練習的生活技能。 活動尾聲,完成全關卡考驗的學童獲頒通關證書,以肯定其防災學習成果;同時工作人員也提醒家庭回家完成避難準備作業,將今日所學真正落實於日常。一位參與家長分享:「今天不只孩子玩得開心,我也重新檢視了家裡的防災準備,真的很有收穫。」 賴勝豐校長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類似親子防災教育活動,讓防災觀念不只停留在校園,也走進家庭,成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此次活動成功展現寓教於樂的力量,把看似嚴肅的防災教育轉化為家庭共同參與的溫暖課程,為防災韌性與安全文化扎下深根。
-
【🌈愛要說出來!「五種愛之語」生命教育活動溫暖登場🌻】
2025-10-18 和平區 梨山國中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0 次教學活動為培養學生表達關懷、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本校申請辦理學生生命教育多元活動實施計畫特別邀請「點亮生命教育協會」高郁婷講師(小郁老師),舉辦「五種愛之語」生命教育課程,對象為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課程透過活潑有趣的活動與真實情境引導,讓孩子學習用行動與語言傳遞愛,營造友善與互相支持的校園氛圍。 小郁老師以蓋瑞‧巧門(Gary Chapman)提出的「五種愛之語」理論為主軸,分別是:「肯定的言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她透過故事、任務分析與互動練習,帶領學生認識不同的「愛的表達方式」,並找出自己最常使用、也最喜歡被對待的「愛之語」。 課堂上充滿笑聲與驚喜,學生們不僅學會表達感謝,也學會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說愛。 一位學生分享:「原來我自己的愛之語是『肯定的語言』,我喜歡別人肯定我、稱讚我。」 另一位同學也說:「原來對朋友說『謝謝你陪我』也是一種愛的表達!」 學校表示,希望藉由這堂課,讓孩子們懂得欣賞、體貼與回應他人的愛,從生活中學會尊重與感恩。未來也將持續結合更多生命教育主題課程,讓校園成為充滿理解與溫暖的地方。🥰🥰🥰
-
國光國小三大社團聯合後援會
2025-10-17 南區 國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7 次校園新聞今日學校於10月17日召開「114學年度三大社團聯合後援會」,由國樂團、舞蹈社及鼓藝社共同參與。首先是張家馨校長與蔡忠龍家長會會長致詞勉勵,感謝卸任會長在過去一至三年對社團的用心付出,並由學校致贈學校精心挑選具紀念價值的獎盃,以表謝意。新任會長則獻上鮮花,並接受接力棒的傳遞象徵傳承與祝福,場面溫馨感人。
-
忠孝學子文采飛揚 李祥知榮登《國語日報》小作家榜
2025-10-17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7 次榮譽事蹟忠孝國小再添文學佳績!六年級李祥知同學以優異的寫作實力,作品入選並刊登於《國語日報》,榮獲「小作家證書」殊榮,讓全國讀者一同欣賞到忠孝學子的文字魅力。 李祥知同學平時熱愛閱讀與創作,文字細膩、情感真摯,作品內容兼具創意與深度,獲得評審一致肯定。這項榮耀不僅是對他努力的肯定,更展現忠孝國小長期推動語文教育的成果。 在張耀中校長的帶領下,學校積極營造優質的閱讀與寫作氛圍,教師群透過多元教學與寫作指導,啟發學生思考與表達能力。忠孝國小持續深耕語文教育,讓孩子在字裡行間找到自信、寫出感動,寫下屬於自己的精彩故事。
-
忠孝國小一年級闖關展活力 師生共創最溫暖的禮物
2025-10-17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0 次校園新聞今年教師節前夕,忠孝國小校園洋溢著愛與感恩的氛圍。9月26日上午,一年級新生入學將邁入一個月,完成了老師們精心設計的「闖關活動」。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的細心引導與呵護下,勇敢挑戰、團隊合作,展現一個月來在學習與生活上的成長與進步。 此次活動特別感謝全體一年級老師的用心策劃,從每個關卡設計到活動流程安排,展現對孩子的體貼與關懷。同時,也要感謝十位實習老師的熱情協助,讓活動更添活力與溫暖。 從9月1日開學第一天的青澀,到今天自信闖關的身影,孩子們的成長就是最動人的見證。這份轉變,正是教師們辛勤付出的最佳回饋。能在教師節前夕,看見孩子逐漸茁壯,無疑是送給老師們最美好的禮物。 忠孝國小始終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在這裡,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引路人,更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守護者。這份教育的溫度,將持續在校園裡流動,成為師生共同的珍貴回憶。
-
大里樂齡中心114年十七式養生氣功課程活動報導
2025-10-1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37 次校園新聞清晨的陽光灑進大閱覽室,一呼一吸之間,樂齡氣功班學員的笑容也跟著綻放。帶領我們開場的是大里高中校友會理事長曾永森,他用溫柔而有節奏的口令,陪大家把氣沉到丹田、把身體鬆到指尖。首週主題「快樂呼吸」,從優氧呼吸聚能法、丹田養氣聚能法起步,配合吸管練習腹式呼吸,再串上「十七式」與〈練舞功〉,學員越跳越帶勁,活力一下就被喚醒。 最讓人有感的是回家後的變化。好多同學分享:「晚上比較容易入睡、睡得更沉。」大家把課堂上的節拍帶回枕邊,照著曾永森師兄教導的睡前呼吸法練幾回,心就慢了下來、身也跟著鬆,第二天起來精神更足。 第二週由管敏伶講師接力,以生動活潑的引導,把動作與呼吸的重點講得清清楚楚;吳錦滋師姐在一旁逐一示範功法與動作,帶著大家把細節做對做滿。課程進入「氣的律動(一)」,依序練按蹻導引、擺腰夾腿、捧臍聚能、擺手聚能,再回到「十七式」與〈練舞功〉統整,教室裡的節奏與笑聲一波接一波。 兩堂課下來,大家不只學會「怎麼呼吸、怎麼動」,更學會「如何溫柔地與自己相處」。練完氣功,臉色更亮、步伐更穩,身體像被按下回春鍵——更健康,也更年輕。
-
【藍染課程完結篇】藍染抱枕・一針一線縫出專屬的藍色記憶
2025-10-1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5 次校園新聞藍染課程進入最後一堂,孩子們迎來最期待的時刻──將親手染出的藍染布,化身為專屬的抱枕! 課堂上,孩子們學習「彈棉花」、「塞棉花」,再到手持針線縫製抱枕,從平針縫到藏針縫,每一步都充滿細膩與專注。特別動人的一幕,是高年級的孩子主動伸出援手,指導中年級的同學一起完成作品,教室裡洋溢著合作與互助的溫暖氣氛。 在手作之外,課程還安排了「藍染知識有獎徵答」。當老師提問:「藍染的藍是藍草,那白色呢?」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是黃豆粉加石灰粉的型湖染!」從笑聲與搶答聲中,可以看見他們對藍染文化的真切理解。孩子們也學會分辨「藍草家族」的四位成員:木藍、菘藍、蓼藍與馬藍,為傳統技藝增添更多知識養分。 這堂課,孩子不只是完成了一個抱枕,更縫出了屬於自己的藍色回憶。當一個個自製抱枕誕生,孩子臉上的笑容比藍染還要燦爛。 感謝「水源基金會藝術入校計畫」,讓孩子在實作中體驗傳統工藝的美,也在一針一線間學會專注、合作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