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七星有愛 你我無礙-特殊教育身障體驗活動
2025-06-27 后里區 七星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97 次教學活動三四年級的孩子們今天期待著一場特別的活動,這是由伊甸基金會小傑哥哥與七星國小志工團隊一起負責的特殊教育身障體驗。在校長的開場後就開始囉! 小傑哥哥先做基金會相關概念宣導並做有獎徵答,而實際體驗活動中有六個關卡,為的是讓孩子們體驗不同的身心障礙者在生活中會遇到的難處:視障者上下樓梯的安全性、購物的正確性;肢障者手部的書寫困難、輪椅的使用操作;聽障者及語障者的溝通互動。過程中由所有志工夥伴們一同協助講解與操作,有的孩子感覺很刺激、有的孩子覺得看不見很緊張,還有的孩子沒嘗試過感覺很興奮。只要集滿了六個印章,就代表成功完成這次的活動體驗哦!!小傑哥哥有獎徵答的獎品是皮卡丘(筆佮尺啦)!!!! 透過今日的身障體驗活動,希望讓七星的孩子能珍惜擁有,並對身障者能有同理心,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能給予適當的協助。
-
東光國小「水果司康」米香新滋味,揉進季節與知識的好味道
2025-06-27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13 次教學活動六月進入芒種節氣,一直到夏至,越來越高的氣溫預告著炎夏即將來臨。日常飲食若能遵循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順應節氣適度調整,有助於身體適應季節轉換,達到養生與預防疾病的目的。 臺灣夏季盛產鮮甜多汁的水果,清爽入菜就是一項好選擇! 一年一會的夏天,水果種類豐富、鮮甜多汁。本學期的食育探究實作課,我們安排孩子體驗一堂結合在地水果、米食文化與烹飪科學的甜點實作課——「水果米司康」。吃當季、選在地,不只更新鮮美味,也更永續環保,能減少食物運輸造成的碳足跡! 課程中,營養師拿著稻穗、小麥穗和玉米穗,帶孩子們觀察比較。這些穀物外觀看似相似,孩子容易混淆搞錯,但只要細心觀察、實際觸摸,就能發現辨識的關鍵。孩子們恍然大悟地將過往零碎吸收到的知識再次連線整合,印象更深刻、不易忘! 認識收割下來的稻穗樣貌後,緊接著學習稻米的加工歷程。從去除穀殼、粗糠、胚芽與米糠,得到碾製程度不同的米製品。原來一碗飯、一顆飯糰、一塊司康,背後都藏著稻米的「變身過程」! 孩子們的實作任務是:減少精緻糖的使用,改用天然水果(愛文芒果與蘋果)的甜味,揉進經典英式下午茶點心——司康!剛開始一切順利,孩子們開心揉麵糰、加入切小並炒香的芒果丁,沒想到…… 「怎麼越揉越黏啦!」 原來是因為愛文芒果水分太多,若牛奶與雞蛋沒有隨之調整,就容易讓麵糰過濕黏稠,整團無法成形。現場一度出現小小慌亂,但我們學會從錯中調整、重新掌握節奏,嘗試三個方法來「拯救麵糰」: 降低麵糰溫度 調整粉與果的比例 觀察質地與手感的變化 穩住步調後,終於順利讓麵糰成形,送進烤箱! 烘烤時,孩子們屏息以待,觀察這堂課裡最重要的「烹飪魔法」 1.表面逐漸金黃、散發香氣 ( 焦糖化反應) 2.麵糰蓬起、變鬆 ( 梅納反應與水分蒸發) 3.麵糰由軟變硬 ( 物理性變化) 當米司康出爐的那一刻,香氣撲鼻、金黃酥脆,孩子們眼睛都亮了起來! 「咬起來有芒果香耶!」 「我原本以為會失敗,結果好好吃喔~」 原來甜點背後,真的藏著這麼多知識與魔法! 這不只是一堂烘焙實作課,更是一場「在地 × 永續 × 烹飪科學」的學習行動。更是一段從錯誤中學習調整、勇敢面對挑戰的過程。短短兩堂課,孩子們收穫的不只是點心的美味,更是動手實作、用心體會的滿滿回憶。
-
小樂活健康講座 營養知識Fun輕鬆
2025-06-27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廖崑閔 報導點閱數:150 次校園新聞為提升學生對飲食與營養的正確認識,竹仔坑國小於期末舉辦「小樂活健康講座」,邀請陳營養師蒞校與一至五年級學生分享飲食健康的知識,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孩子們認識食品與食物的差別、各類營養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一個健康又均衡的飲食習慣。 講座以「你吃下去的是什麼?」為開場,透過互動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日常飲食中,哪些是天然食物、哪些則是加工食品。營養師運用實際食物圖片與市售包裝食品做對比,說明其中添加物與營養價值的不同,讓學生初步建立健康飲食的概念。 接著,講師介紹了植化素、膳食纖維、葉綠素、葉黃素與茄紅素等,並透過生活化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各營養素在身體中的功能。現場還展示「七色蔬果功能表」,說明不同顏色蔬果對身體的幫助,例如紅色有助於增加免疫力、綠色增強造血功能、橘色則有助於視力保健等。 在「蔬果猜謎」單元中,學生們踴躍參與趣味問答,不僅加深對蔬果營養的印象,也讓現場氣氛熱絡活潑。最後,講師教導大家認識「健康飲食餐盤」的組成比例,包括蔬菜、水果、全穀、蛋白質與適量乳品,並強調多樣化攝取的重要性。 本次講座除了知識傳授,也穿插有獎徵答,讓學生在輕鬆互動中學習。活動尾聲,許多學生表示原來食物與食品有這麼大的不同,也知道吃彩虹蔬果對身體很有幫助,未來會更注意三餐營養均衡、不偏食。 透過這場講座,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基本的飲食知識,也培養了正向的健康觀念,期盼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將所學實踐於日常,一起活出樂活、健康的生活態度!(竹仔坑國小)
-
校門口的暖心保全,黑皮哥哥貼心服務獲讚
2025-06-27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14 次人物特寫每天早晨,臺中巿西區大勇國小校門口總能看到一位親切的身影,他是家長與孩子們口中的「黑皮保全哥哥」。這位保全不僅負責校門口的安全維護,更以貼心的服務贏得了家長與學生的讚賞。 每當家長開車送孩子到校時,黑皮保全總會主動上前為停車的家長開門、關門,協助孩子順利上下車。無論晴天或雨天,他都以熱情的態度迎接每一位學生,笑臉迎人,讓人感受到如五星級飯店般的貼心服務。一位家長表示:「特別是下雨天,孩子一手拿雨傘、一手背書包,真的很不方便,幸好有黑皮保全幫忙,讓我們安心許多。」 據了解,這位保全因長時間站在陽光下執勤,皮膚曬得黝黑,因此學生們偷偷地私下稱他為「黑皮哥哥」。對此,他笑著說:「只要能讓孩子們安全上下學,我覺得很值得。也是為了我的工作,我希望大家在校門口行動都能平平安安的。」 有家長表示,這樣的服務很貼心,也增添了溫暖的人情味。 對於這份工作,黑皮保全坦言:「雖然每天都要面對車流和日曬,但看到孩子們安全進入校園,我就覺得很開心。」他的笑容和服務精神成為了校門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感謝這位在校門口值勤的黑皮保全,他用行動為孩子們的上學路增添了一份安心,也為開車來的家長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
-
忠信連線成功,兩校以球會友
2025-06-27 西區 忠信國小 體育組張弼勝 報導點閱數:114 次校園新聞你喜歡打球嗎?你喜歡和同學在球場上切磋嗎?忠信女籃在這學期末與成功國小相約,各自到對方學校”作客”,展現了以球會友的精神。 兩校一開始就有默契,友誼賽並不是要拚輸贏,而是想藉由比賽的形式來磨練球員,因此雙方除了擺上主力放手一搏外,也都不約而同調兵遣將,放上新兵出場體驗體驗;因此我們看見了六年級學姐的熱血奮鬥,五年級主力的精采發揮,更看見了三四年級新兵令人驚豔的亮點。 兩場友誼賽,相信雙方都收穫滿滿,希望都能繼續在籃球圈裡悠遊,繼續喜歡籃球!
-
從一根吸管開始——2歲幼兒以藝術體驗發展精細動作與創造力
2025-06-27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126 次校園新聞在大仁附幼可可班(2歲專班)的藝術活動中,我們不只是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更設計了一場充滿教育意義的精細動作挑戰。這次的課程主題為「吸管項鍊創作」,老師們以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作為教具,讓幼兒透過手指操作,實際體驗穿線、組合與創造的樂趣。 活動中,孩子們需要運用雙手協調地將切段吸管一顆顆穿入毛線中,過程看似簡單,實則涵蓋了視覺專注力、雙手配合度及小肌肉靈活性的綜合發展。孩子們藉由反覆的操作,不僅提升了手眼協調與操作的精準度,也在顏色選擇與排列過程中,逐漸展現出個人喜好與美感能力。 此外,活動設計特別融入了「自我表達」的教育概念——每一條吸管項鍊,都是孩子用小手一點一滴完成的創作,他們在完成後也主動分享「這是我的!」展現出高度的自信與成就感。透過這樣的藝術創作歷程,幼兒不只是參與一項手作任務,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專注、秩序與欣賞自己成果的價值。 本活動不僅強化幼兒的精細動作發展,更體現了藝術在幼兒早期教育中作為感官刺激、認知整合與情緒表達的多重功能。我們相信,從生活素材出發的課程設計,最能貼近幼兒發展需求,也最能引導孩子們在操作中自然學習,成為生活中真正的小小學習者。
-
大里高中最美的藝文空間feat國高中社團靜態展示
2025-06-26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19 次校園新聞大里高中期末社團成果展現的形式多元,上台唱跳、影片製作、cosplay、擺攤互動、籃球pk、桌球趣味挑戰。社團多元,同學們的展現方式也多元。 其中有三個社團提供靜態展示,利用剛落成的多元學習資源中心,結合美好的空間,展出學習成果。一是國中書法社,老師帶著同學,將書法練習設計成展品,並由同學自行練習佈置,營造出空間美感。 二是高中桌遊社,展出共同設計的一款桌遊, 提供線索猜歷史人物,國學與中外歷史知識都可以upup。 三則是本校最有歷史的社團-漫研社。漫研社以高中為主,兼收國中社員。本次展出眾多創作徽章以及吊飾,還有每次社課後出版的作品冊。 靜態展為期一週,同學利用下課及放學時間值班,在新空間展示作品,在此空間活動的同學都表示非常喜歡。在此也再度感謝各方捐助學校以完成資源中心的建置。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精彩活動在此展開。
-
大里高中國中部週週有社團-成果大豐收
2025-06-26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2 次教學活動為了發展學生的非認知能力以及培養帶著走的能力,在校內老師們的支持、20多位社團老師的協助下,本學年完成上下學期各14次,共56節的課程。 重點社團啦啦舞社、匹克球社、直排輪社,學生的進步有目共睹,也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校外競賽和表演,斬獲多多。 管樂社則從五六位社員增加到十一位,在林怡萱主任的帶領下,逐漸成長,除了聖誕節曾有快閃表演,也在這個期末高中與國中成發上台表演。 上週剛舉辦的期末社團成果發表中,吉他社全體社員一起上台演奏、太鼓社帶來震天的節奏、童軍社展現旗舞、漫研社的coser們舞動可愛元素、啦啦舞社跳出青春活力。 在管樂社施婷嘉同學的主持下,介紹了每個社團的特色與一年來的表現,仲凱校長也點出大家的優點以及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成長,加上裕淵會長的鼓勵,同學們亮出自信開心的笑容,也期待未來一年繼續在社團課程中成長自己。
-
大里高中高中部社團成果發表~炸裂舞台*炸裂你我的心
2025-06-26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14 次校園新聞為了期末成果發表,高中部許多社團在期初開始籌備,除了社課時間,也利用放學或假日自己安排練習,這次參與舞台表演的社團有熱音社、吉他社、管樂社、流行音樂社、漫研社、嘻哈研究社,一起炸裂舞台。 座位區周圍,帥氣的弓箭社、作品豐富的漫研社、自製桌遊展示的桌遊社、提供機器人操作體驗的機器人研究社、準備聲光設備的攝影社,提供多元互動體驗。 同學們發揮創意與幽默,用影片呈現一年來的社團生活或感想與感謝,排球社、籃球社、弓箭社、桌球社、春暉社、魔術社、桌遊社、機器人研究社都提供了精心製作的影片讓大家更認識他們的課程與學習心得。 整場的燈光由攝影社老師帶領社員協助,從活動前一天裝置設備,到活動當天為每個表演打上出色燈光。為整場演出增加更多豐富元素。 點選連結了解更多~~
-
浪愛延續 從你我開始的溫柔行動
2025-06-2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松鼠班 詹雯詠 報導點閱數:256 次教學活動在義賣活動前期,松鼠班的孩子們積極投入準備工作,親手採收了自家農地裡的蔥、四季豆和小黃瓜,還動手製作療癒系的薄荷小盆栽和文創小花鏡等特色商品。當校園內其他班級聽聞松鼠班的義賣計畫後,也紛紛響應、熱心支援。小班啄木鳥班提供了他們種的長豆,中班白鼻心班捐出水耕薄荷盆栽,大班梅花鹿班則送來冬瓜和向日葵,就連年紀最小的幼幼獨角仙班弟弟妹妹們,也把自己親手栽種的蔥賣出後,將所得交給松鼠班的哥哥姊姊們。整個校園因此動了起來,大家為了這場充滿愛心的義賣活動彼此合作、攜手參與,一起為公益付出心力,展現我們南屯幼兒園的團隊精神與溫暖的凝聚力。 在義賣活動中,我們在校園內設置攤位,推銷自己準備的物品,孩子們從活動中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練習表達與溝通,也學會自信地介紹商品。商品一件件賣出,孩子們的成就感與興奮感也不斷提升,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所得將全數捐贈給「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協會」幫助需要救援的動物。而身為南屯地區的學校,我們以穿山甲為吉祥物,每當舉辦全校性活動時,穿山甲總會象徵性地與我們一同慶祝。因此,這次的捐款活動,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社會參與感,也讓他們更加認識台灣珍貴且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例如穿山甲、石虎、台灣草鴞等自然精靈。 隨著活動的圓滿落幕,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終於來臨——將義賣所得正式捐出。老師首先向孩子們簡單介紹了 ibon 機台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選擇捐款選項、查找捐款對象、輸入金額等步驟。接著,孩子們就一同到學校附近的7-ELEVEN進行捐款,親身體驗捐款的過程,孩子們了解現代支付的便利與捐款系統的運作方式,彷彿真的將這筆愛心款項親手交給了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們。捐款完成後,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行動不僅是金額上的幫助,更是富足了自己的心靈。 捐贈活動結束後,老師們也與孩子們回顧課程歷程,並鼓勵孩子們將這份愛心延續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金錢並不是唯一的價值,能夠幫助他人、關心社會,才是人生中最珍貴的事物。詹雯詠老師說:「當孩子知道所賣出的每一樣商品都能幫助受傷或受困的動物時,那份純粹的喜悅與驕傲,是任何課堂上都難以複製的。特別是當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穿山甲、石虎、台灣草鴞……等瀕危動物,了解到我們身處的環境與這些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不僅成為了小小推銷員,也成為了守護自然的小小守護者。」關新蓓老師說:「松鼠班的孩子將義賣所得透過7-ELEVEN I-BOM機台,捐給「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孩子們排隊操作機台、遵守秩序,對店員哥哥和顧客也都很有禮貌,也感謝獨角仙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參與,讓我們順利完成這個有意義的任務。孩子們在這項意義非凡的任務中不但學到捐贈義賣所得的方式,更了解了關懷與合作的重要,大家都收穫滿滿!」蔡丹桂老師說:「今天和松鼠班、獨角仙班一起將義賣活動所募集到的錢,前往7-11進行捐款。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捐贈行動,更是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參與經驗。透過實際操作,孩子們能夠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喜悅與成就感,也學會了金錢的價值與愛心的傳遞。當孩子親手將善款給店員時,他們的眼神充滿光亮,彷彿理解了「小小的我也可以為世界做點什麼」的信念。這樣的活動,不只是公益,更是生命教育的起點,相信這個溫暖的行動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未來,我們將繼續開展更多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既能學會金錢運用的概念,也能體會到社會責任與奉獻精神,讓愛心與智慧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