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食育教育新創意 培養健康飲食素養
2021-11-22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32 次教學活動為鼓勵學生藉由繪畫創作瞭解學校午餐之多元面向,在張妏儀營養師指導下,清海國中蔡芯慈和王莉雅同學報名參加110年度飲食教育創意競賽徵選活動,以「美好的午餐時光」為主題,進入決審階段,預定於24日前往成功大學為臺中市爭取首獎殊榮。 22日利用朝會時間由蔡芯慈和王莉雅同學利用相聲形式,演繹作品內容,融入食物與營養觀念,博得全校師生一致讚賞。表演後,由張營養師主持有獎徵答,學生在緊張的快問快答中,深刻體會到飲食知識與生活的連結。 賴勝豐校長表示,清海國中中央廚房除了供餐數量提高之外,更致力推動品質提升,今年通過HACCP審查,落實執行食品安全把關,讓學生吃得開心,家長更加放心。張營養師積極任事的精神足為師生楷模,大力推動飲食教育宣導,也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健康的飲食素養。
-
追求幸福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2021-11-18 清水區 清海國中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55 次教學活動11月18日清海國中八年級週會邀請幸福生命教育發展協會Eva老師主講,以幸福藍圖、戀愛方程式、危機透視鏡及創造未來等四個單元為題,透過與青少年心靈對話,探索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思考如何追求幸福生活。 她以性為出發點,從最原始「性衝動、性幻想」、戀愛、結婚、孕育下一代到白頭偕老,分析人生各個階段都需要準備規劃,並且強調用情專一雖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卻是穩定婚姻關係最重要的基礎。希望每個人在愛情的輾轉反側之中,用心領悟,早日成熟,學會享受平平淡淡才最真實的幸福。 在「幸福拍賣會」單元由Eva老師主持,以拍賣型式將「開放表達感受」、「讚美肯定少批評」、「親自示範不訓斥」、「安全溫暖」、「多鼓勵少處罰」、「多陪伴常互動」、「耐心傾聽溝通」等七項作為標的,請同學出價競標。從商品競相以最高價標出,可發現大家英雄所見略同,對於幸福家庭常備「非賣品」都有共同極高的評價。 在課程結束前,Eva老師發下學習單,藉由簡單的提問與作答,學生透過反思和回饋,直接驗證「認知」和「技能」層面的學習成果,更是「情意」的充分展現與表達,豐富學生的思考和學習。引導學生進入課堂上沒有教授的課程「愛情」,懂得追尋一生最重要人生課題「幸福」。
-
臺中有愛 有妳們真好!
2021-11-18 清水區 清海國中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54 次人物特寫由於疫情因素,志工隊獲獎人員未出席年度志工頒獎典禮。隊長陳錚香女士榮獲本市績優教育志工殊榮,17日由賴勝豐校長代為頒發表揚狀和禮卷,感謝她們一年來的辛勞,更邀請大家繼續守護學生的幸福,支持和協助學校。 為維護學生健康,本學年度自開學以來,志工們除了忙於例行性圖書管理和活動支援服務之外,已協助辦理HPV疫苗施打、BNT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注射和新生健檢等工作。突增的工作量未澆熄她們的熱情,每當學校提出支援的要求,她們都認真投入,使命必達。 賴勝豐校長表示,誠如盧秀燕市長在志工表揚大會所說,臺中是有愛的地方。清海國中愛心志工隊在陳錚香隊長領導之下,工作氣氛融洽,她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全校師生的典範,也充分印證「施比受更有福」的美好。
-
農場參觀深入瞭解在地農業經營
2021-11-12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40 次教學活動11月11日學務處楊照培主任及吳志城組長安排校外教學農場參觀課程,集合學生驅車前往在地農業達人趙文賢先生所經營農場實地,實際瞭解清水地區農民耕作情形,採取友善土地的農耕方式經營農場。 趙老師指出,稻田已於上星期收割,預定近期內播種油菜,用來改善土壤性質,以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並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動。另外,油菜生長後可以防止雜草叢生,且具水土保持及淨化空氣的功用。舊曆年前,油菜花盛開不僅吸引成群蜜蜂,是最佳冬季蜜源植物,黃澄澄的花海相當漂亮,歡迎大家來農田旁拍照攝影。 接著他帶領大家參觀菜園,認識他種植的各樣蔬菜,如玉蜀黍、番茄、萵苣、花椰菜、大白菜…等,實際感受專業栽培種植的差異。最後,他呼籲「不要浪費食物」,從種菜實務體驗應該能夠體悟農夫的辛苦,深刻瞭解書中所言「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滋味,希望大家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
-
轉廢為能建構綠能生活環境
2021-11-11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57 次教學活動11月11日清海國中學務處吳志城組長帶領學生前往外埔綠能生態園區,進行「潔能教育」校外教學活動,深入瞭解臺中市運用廚餘和稻稈這兩種廢棄物,產生潔淨的綠色能源。有效解決廚餘所衍生汙染及食安問題,稻稈露天燃燒所造成嚴重的空污問題,建構低碳綠能與資源循環的最佳案例。 透過現場解說員深入淺出的介紹和實地參觀,學生得一窺「轉廢為能」的過程,園區回收生廚餘以厭氧醱酵處理產生沼氣,並引進稻稈氣化技術,用於發電。運用生質能發電除了大幅度減量廢棄物,還可以減少在廢棄過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有效抑制溫室效應。 吳組長提醒學生浪費食物不僅只是食物減損,也是耗損生產食物所使用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我們盡力做到減少源頭浪費,並做好廚餘回收。希望從生活中做起,把營養午餐吃光光,將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對於環境的破壞,共創美好的未來。
-
以賽代訓進入備戰狀態
2021-11-09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65 次教學活動為備戰總統盃拳擊錦標賽,11月9日本校邀請清泉國中拳擊隊共同練習,由清海國中學務處楊照培主任擔任裁判,雙方選手在紅角林威學組長和藍角謝家智教練指導下,進行友誼賽。 由於疫情因素,各隊訓練工作在上半年大都停擺,選手們只能仰賴自主體適能訓練和線上訓練課程。因此,今日兩隊教練給予選手們的指令和要求就是打完比賽,把水準打出來,不要把輸贏看太重。 透過模擬賽看出平時努力的成果,在賽前持續進行調整和適應,有利於建立良性心理素質;期望調整選手處於專注及亢奮的比賽狀態,加速提升選手臨場反應,更能發揮出平時訓練的實力。
-
天冷大家一起來拳擊暖身
2021-11-09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66 次教學活動寒流來襲,清海國中11月9日英語日以「Let's Go Sports.」為主題,由Eric帶領大家認識運動項目,動一動暖活身體,呼籲大家培養運動的習慣,才能抵擋病毒威脅,提升自身免疫力。 Eric首先介紹幾個世界風行的運動項目,由於傳統、文化、民情不同和參與人數…等諸多因素,各國喜歡運動項目也不同。本校素以拳擊項目聞名全國,他特別介紹拳擊術語和用具,希望同學深入瞭解這項運動。 最後進行「Let's Go Boxing.」單元,他以「jab、hook、rolling」為組合拳套路,在拳擊隊學員們示範後,邀請大家起立以兩個同學為一組共同體驗拳擊的樂趣,大家在笑聲中完成學習活動。
-
有感情的朗讀讓英語學習更貼近生活
2021-11-05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787 次教學活動自第一次段考結束,每天午休和放學後許媛婷老師集合參加讀者劇場演出的學生練習,每個人認真投入的態度令人激賞。看到學生從一開始拿到劇本的默然無感,到越來越有默契和歡笑,相信每個演出者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讀者劇場是展現團體默契的學習活動,雖然以聲音表情變化來詮釋劇本角色,還要注意英語發音和語調,對於不同文化和語言來說,存在一定難度。但因為表演內容具有故事張力,讓表演者逐漸專注融入角色之中,從他們每一次的表演中發現其進步的軌跡。 在訓練過程中,吳舒婷老師、黃筱燕老師、吳淑汝老師及李文卿主任經常關心學生學習狀況,教師們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從不同領域觀點協助提供改進意見,也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 感謝參與指導讀者劇場演出的老師們,讓學生不只精進口語能力,更學會與別人合作的技能,並藉由參加比賽,提供學生勇於嘗試和展現自我的機會;欣賞和聆聽各校優異的表現,也讓自己的英語能力更上層樓。
-
減塑新生活從現在開始
2021-11-04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16 次教學活動清海國中於11月4日週會辦理環境教育宣導,邀請逢甲大學呂晃志副教授主講,以「生活減塑」主題,呼籲大家從生活做起,減少塑膠使用和落實資源回收,共同實踐環保新生活。 呂教授指出,海洋垃圾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其中以塑膠成分比重最多,海洋中的生物因誤食危及生命,甚至危害食物鏈最頂端人類的健康。他播放記錄片【中途島】,透過影片介紹當地信天翁因誤食塑膠,親鳥再用塑膠餵幼鳥,造成大量死亡,解剖發現死亡信天翁肚裡塞滿垃圾,其他如鯨豚、海獅和海龜等海洋生物亦有相同死因。科學家悲觀地表示,垃圾永遠處理不完,應該從源頭管理做起,落實生活減塑。 減塑是目前風起雲湧的全球化公民運動,呂教授說應該從認知和決心開始,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自備不銹鋼餐盒、環保筷、環保袋、水壺、不銹鋼吸管等,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主動參與環保公民運動,在生活中實踐環境保護,淨灘活動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唯有發揮自身影響力,我們應該邀請身邊家人和朋友們共同參與,實踐環保生活就這麼簡單。 最後帶領大家進行環保實作,利用回收寶特瓶設計種菜架。他特別提醒學生善用寶特瓶,發揮生活巧思,不可以再製造額外的垃圾。完成菜架後種植菜苗,一堂兼顧理論和實作的課程,引導學生從做中學,從學中感,從感中悟。相信環保新生活的理念,如同菜架上的菜苗,已慢慢在學生心中開展。
-
菜圃管理防治病蟲害
2021-11-04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37 次教學活動11月3日食農教育進行菜圃管理課程,邀請地方農業達人趙文賢先生擔任講師,指導學生利用在地資材取代塑膠布覆蓋土壤,保水透氣又環保,才能讓作物生長健壯。 趙老師示範以木麻黃落葉鋪上菜圃,取代塑膠布覆土,既防曬又調節地面溫度,保持濕度及水分外,且防止雜草生長,達到養分集中給菜苗生長。學生在他指導下,下田動手進行菜圃管理實作,幫菜苗蓋上木麻黃落葉防熱又防風。 同學發現菜圃中葉子有被啃食痕跡,並在葉片後面發現綠色的毛蟲。趙老師手拿著從蟲體向學生說道,這是菜園裡經常可見到成群飛舞的紋白蝶幼蟲,以十字花科植物為食,如:小白菜、油菜、青江菜、高麗菜、花椰菜,是農人眼中的害蟲。同學們興奮地,逐葉翻找,動手幫菜苗除去蟲害。 趙老師指出,依照有機栽培的概念,透過土壤的養護以增強植物的抵抗力,作物免疫力好就不容易生病和長蟲。若是作物生病或被蟲吃了,代表著這棵作物除了可能種植的時令不對之外,也有可能先天上有某些弱點,才容易遭到蟲害。